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弃妇当自强-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麓书院山规很严,不仅有针对学生的,还有针对书院夫子的,很多夫子听了山规就忍不住打退堂鼓。谢嬷嬷也不勉强,让人送上丰厚的程仪,并让商队亲自把他们送回去。如此一来,倒是给还没有开山的书院和绿柳山庄赚了不少好名声。
山规严格,但书院对夫子们的待遇也是很好的。只要愿意留下的夫子,绿柳山庄会给他们在柳河庄盖一栋房子,允许他们将家人接来;如果他们要出仕,书院送上程仪的同时也愿意在可能的时候给予帮助;还有就是丰厚的月俸,还能随意出去书院七层的藏书楼等等。如果山规没有那么严格,很多夫子其实是愿意留下来的,毕竟这样好的地方可不好找。
不仅对夫子的福利好,书院对优秀的学生的福利也很好。书院有九部,每年年末的时候书院都要举办考试,(强调:男院和女院一起排名)每一部每一级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就是那一级的首席,每一部只有三个首席,首席生不仅能够获得丰厚的学金,还有些各种权利。同样,每年考试的前五名也能够或者书院的学金奖励,同样根据成绩来,第五名的学金也能够平常的一家三口舒服地过一年,这样的奖励让很多人心动。
天麓书院不仅励学手段不同,学子们上学额升级也不与其他书院相同。在其他书院,同一年进书院的学子都在同一级中,以后即使离开书院也是在同一个时间。而天麓书院却是不同。
天麓书院男院两年才招收一批学生,人数一班不超过三十人。学生进入书院后会先考试,考试的科目包括前面五个必修学部的考试,和后面四个选修学部中任意一科的口述论成绩,这些成绩会综合在一起排一个名次,然后根据成绩把新学生五人一组分到丙字一班,丙字二班……以此类推。这个新生考试的前五名依旧是有学金的。
到了年尾的考试,新生的考试就和老生们一样,九部考试,分开排名,一班的学生中有每一部的首席,剩下的就是综合排名成绩(强调:只有男院的学子),前二十名。如首席并不在一个班,如有和首席相同,就跳过,反正班中的学生只能少于三十个而不能多。而其他班级,学生就是剩下的排名的学子。
在一班的学生,书院会提供他们一学年的笔墨纸砚用品,同时有自由出入藏书阁下面三楼的权利,然后还有一个月三两的月银做为奖励,甚至他们的书院的衣服都是特别制作的。在这样的刺激下,没有人不想进去一班学习。所以这竞争是非常激烈的,班级里面换同窗的事情每年都在发生。
当然,有经常换人的时候,也有一些人一直都不挪窝的。天麓书院的学制不同,从丙字班升到乙字班,并不是学子上了两年就可以升了,而是需要考试的。一个自认为可以升级的学子先需要找院长领取申请升级考试推荐书,然后找教授自己学业的九部老师签字认同,有六个老师同意了就可以去参加升级考了。考试的内容依旧是九门,限于但不限于丙字学生学到的东西,有四门成绩为甲就能通过升级考,顺利成为最后一个班的学生。要想去前面的班级,可以,继续努力。
说起来不难,可是很多人过了好几年还在丙字班,就是因为这四门甲可不是那般好得的。书院不可能让学子一直在那里占用资源,只要学子五年没有考过升级考,书院会劝你回家学习,委婉地说书院的夫子不适合你。当然学子也可以待了一年就申请考试,书院欣赏有本事的人,这样的人直接去一班。
学生们都需要住在书院的斋舍中,两人一个房间,不能携带书童。大件的被褥之类的,书院的奴仆会来清洗,冬天也会帮学子们洗衣服。但其他季节的衣服和斋舍的卫生都需要学子们自己来做。每个房间的墙上,书院唯一提供装饰物就是一副字,“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霸气地让学子们没了任何脾气。同时,斋舍的整洁和卫生也是礼部老师考察学生的一个科目,如果不想礼学成绩一塌糊涂,孩子们,好好打扫卫生才是正途。
女院的规则和男院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女院招学生的时候可能凑不够三十个人,也没有什么可挑捡的,甚至女院的学子很多是绿柳山庄收下的孤儿,而不是什么父母送来的。同样,男院也有这样的人,不过比例却少很多。
女院新生的分班和男院一样,后面分班却和男院不同。一班依旧招收九部的首席,不过,如果女院没有九部首席,那么一班的名额就只有十个;如果女院综合成绩的魁首比不上男院的第十名的成绩,那么一班的名额也只有十个;如果两样都没有,抱歉,一班就需要空出来,女院的学子没有资格享受一班学生的待遇。
这是一种羞辱也是一种鞭策,后来九华居士这个女院的院长一直拿这条规定刺激女院的学子们,被刺激的女子们竟然真的抢了两个首席,让男院的院长气的吹胡子瞪眼,回去就大骂男院的学子不争气……这样男院和女院的良性竞争也是绾绾和书院的先生、夫子们院子看到的。
书院除了读书,还有就是经常举办各种比赛,每个月都有,诗文的,音乐的,武艺的,运动的……丰富学子们生活的同时,也让他们不至于变成只会读书的书呆子。除了各种比赛活动,天麓书院还会在每个季度的最后一旬举办讲学,主讲的人都是天下有名望的人,文人也好,武人也罢,绝对是惊才绝艳的能人,让听讲的学子们兴奋不已。
第二百四十五章 风红缨
绾绾做为天麓书院的山长,愿意请那些厉害的人来讲学,让书院所有的学子一起坐在台下听讲,为的就是让女院的女子们明白一个道理,她们和男子们有同样的机会。 同时也让男院的学子们潜意识明白,女子和他们没什么不同,同样聪慧过人,她们应该有着同样显示的机会。
当然,这种埋藏在深层的意思很少有人能够明白,很多人知道天麓书院的山规,都不过以为是绿柳山庄拉拢人才的手段,根本不会想到其他更深层的意思。
天麓书院的条件很好,还有张宪、九华居士、白金逸(乐学部的督学)等等,可惜它的山长是一个女子,它不过是刚成立的书院名声不显,更可惜的是现在是乱世,根本没有多少人来读书明理。盛世习文,乱世尚武,书院在乱世可不如武馆被人推崇。
所以来书院考试的多是柳河庄学堂的孩子,以及正阳县周围看中书院先生名气的人家。因为是第一年,谢嬷嬷择优录取了六十个男学生,还有十六个女学生。男院的学子三分之一是柳河庄学堂出来的,三分之一是周围县镇慕名而来的,剩下的三分之一有乌家、李家、魏家等和柳河庄交好的世家送来的家中子弟和亲友,也有远道而来看中书院好处的学子,更有有心人送来的奸细。
相比而言,女院这边的十六个人就好多的,除了乌家两位远房小姐,还有风家送来的一位小姐,就是魏暄硬塞进来的一个妹妹和两个属下的千金,其他人都是学堂的学子,其他人家根本不愿意送女儿来书院上学,担心对闺誉有损。
女院这边除了几位小姐,其他背景都很简单,不像男院这六十个学生,相互间身份不同、学识不同、目的不同,杂乱无章。要想让男院成为一个团结的整体,学子互相间需要很多的磨合。所以,绾绾就想出了前世的军训,一个月的时间,让大家体验只要军人之间的团结和令行禁止。
听到军训,卫烁再看的绾绾的眼神就不一样了,那是完全的崇拜。卫烁没有怀疑绾绾的灵魂不同,因为他记得他当年军训时候,老师讲过历史,这个词就是出现在赵朝末年,因为当年对军训太仇恨,所以卫烁一直记得清清楚楚。现在亲耳听到“古人”说出了这个词,卫烁那是又惊喜又生气,惊喜是他见证了创造军训这个折磨未来学子上千年的创始人,生气是未来的他依旧会被军训弄的惨兮兮的。不过,现在在卫烁的心中,他最崇拜的人已经不再是谢辛寰了,而是绾绾,这个能想出军训的可怕女人。
绾绾的军训借鉴了前世和这时期军营练兵的一些法子,让来围观的很多人都是眼前一亮,觉得非常有意思。魏暄更是从其中看出了更多的好处,有心和绾绾多谈一谈,可是却被绾绾几句话避了开去,让魏暄气闷不已。
男院有军训,女院就是各种团队活动,让所有人都能展示自己的才华。一个月后,就是出身最高的魏家千金再看出身仆从的同窗也没了最开始的轻视,女孩子们虽然也有派系之分,但都相互认同对方,变得亲近很多。
站在女院斋房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中,看着那边正开心地扑蝶玩的女孩子们,绾绾笑着对身边一位中年美妇人说道:“娘娘看了这些天了,对小公主在女院的生活总算能放心了吧。小公主聪慧可人,大家都把她当成妹妹,这些日子都很是照顾她。而且以后娘娘就是书院女院的武学先生,想见小公主也是简单。”
站在绾绾旁边的人正是用从皇宫中出来的风贵妃,风家不敢让风贵妃在北方,怕被人识破。刚好风贵妃出宫绾绾也帮了很大的忙,一事不烦二主,风越铭索性就破罐子破摔,反正欠绾绾的人情也那么多了,也不差这一件。风越铭就请绾绾在南边给风贵妃安排一个安全的地方。
绾绾想了想,又问了风贵妃的意见,最后将风贵妃送到了天麓书院。这里人少,而且人员流动慢,都是一个小孩子绝对没有见过宫中的风贵妃,也更不会有人想到风贵妃在这里。等宫中的风贵妃暴毙,世上就没有风贵妃这个人了,她也能忘记从前开始新的生活。而且书院的环境很好,用来养老再适合不过了。
风贵妃感激地点头,说道:“是我关心则乱了,这些日子多谢山长的援手,要不是山长的帮助,我可能永远都不能离开那个困住人一辈子的牢笼。”
“不用谢我,我不过是举手之劳,最应该感谢的应该是那位湘嫔,没她答应在宫中替代你,我们谁都没有办法把娘娘换出来。”绾绾看着那边笑的开心的皇家小公主,现在叫风晴儿的姑娘,说,“其实也是娘娘心善的福报。要不是娘娘当年心善,保住了被打入冷宫的湘嫔和她肚子里的孩子,还在孩子生下来后悄悄送出了宫以风家女的名义养大,要不然湘嫔也不会愿意帮忙。所以还是娘娘自己的福报。”
“说什么福报不福报的。”风贵妃摇头,“我当年哪里想到了这些,不过是于心不忍罢了。最后携恩以报,倒是小人行径。虽然湘嫔根本没有想过要离开皇宫,但让她代我暴毙,却是我对不起她。所以对湘嫔最上心的晴儿,我也愿意多多关心一些,让自己的心里好受一些。唉,不过是我内心的虚伪在自欺欺人罢了。”
“娘娘何必说这些,要不是您,晴儿小姐估计早就在冷宫中没了性命,湘嫔也早就死了。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湘嫔本就病入膏肓,用自己的命换来女儿的一声安宁,她从来都不后悔。”绾绾说的很冷漠,但何尝又不是事实呢。湘嫔用她的残命换去风家对风晴儿的一世照抚,还偿还了风贵妃这些年的照顾,博得了风家的对风晴儿的怜惜,在湘嫔看来未尝不是一个合算的买卖。
绾绾说的潜台词风贵妃也明白,不过就是一场你情我愿的交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