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弃妇当自强-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怀着这样忐忑的心情,李莫云把李家众人带去了田间。李家人去的时候,绾绾正坐在天边指挥农人们使用新的犁耕地。这是卫烁根据绾绾的引导做的单手犁,这种犁只用一人在后面扶着就可以使用,如果没有耕牛,还可以用一个人在前面拉,而且犁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耕地的深度,很是实用。因为是实验,绾绾他们用的就是人力,而不是耕牛。
王琅了解一些农事,看到这个东西的第一眼就知道这是一个好东西。这个犁轻便而且容易上手,两人就能轻松操作,对很多没有钱买耕牛的农人们来说可是绝对的好东西。刚来这里就看到了如此特别的好东西,王琅现在相信了他家外祖母坚持让他来这里的好处了,对接下来的未来,也有了一些期待。
“庄主,九华居士他们过来了!”看到田边突然出现的外人,以及陪在旁边一脸勉强笑容的李莫云,红梅她们虽然没有见过李家人,但结合刚才李莫云过来禀报的,红梅知道这来的人就是庄主请来的贵客,立马就向绾绾汇报。
“嗯?”绾绾一愣,抬头看去,正好看到那边现在田边空地上对自己微笑的九华居士,以及陪在旁边李十六和王琅,还有一个被抱在丫鬟身边,绾绾有过一面之缘的,一脸好奇地看着周围的李家小小姐李欣。这些人突然出现在田边,真的让绾绾完全没有想到。
客人既然来了,绾绾也不好再在那边站着,交代了这和犁的使用方法,就扶着红梅和红枫的手,往李家人所在的地方走了过去。
“九华居士有礼……”
大家相互见礼。
“漂亮姐姐好!漂亮姐姐,我们又见面了!”李欣立马期待地看着绾绾,“漂亮姐姐,我以后都要住在这里,我们能够经常见面,这样你能不能教我弹琵琶呢?”
绾绾一愣,虽然有些奇怪李欣话中的意思,但也没有马上问出来,而是记到了心底。绾绾一笑:“当然,如果我不忙的话,姐姐很乐意教导小欣儿。”
“哇!漂亮姐姐最好了!”李欣立马高兴起来。
绾绾对李欣笑了笑,歉意地对李家人说道:“让几位贵客见笑了,这些日子是山庄的春耕,所以,山庄的人倒是大多在田地间。”
九华居士点点头,并不在意绾绾这种没有形象的事情,因为她在家中也是亲自下地种植药草,所以也不觉得亲自从事农桑之事有什么不好。九华居士望了望不远处正在田间劳作的学生,忍不住问道:“那边就是谢先生说的农课?让学子亲自下地,了解耕种之事,但也是不错的主意。”
那边的孩子都老实的种地,根本不知道这边有贵客在观察他们。
绾绾也看了看那边的孩子,笑着点了点头。“是啊,柳河庄学堂每年春耕和秋收的时候都需要亲自下地耕种和收获,其中有让他们了解农桑的意思,也有让他们明白贫民的辛苦,当他们成为上位者的时候能够爱护平民百姓。这些孩子都是农户和仆从出身,让他们亲自下地,他们的父母和他们都不会抵触,换做是都是大家出身的孩子,我倒是不敢让他们如此,大家风度可不能就这样毁了。”说道最后绾绾人忍不住笑了,在她看来,那些能看不能吃,甚至多此一举的大家风度真的很没有存在的必要。
“我可看不上所谓的什么大家风度。”九华居士最看不起地就是那些虚伪做作的假礼,“这样的学习不错,事有躬亲他们才能体会更多的东西。”
“娘,你看我们抓到了什么!”
“姑姑,我们抓到了好东西!”
几人正在田埂边说话,宝儿和冬儿却笑嘻嘻地冲了过来。也不怯生,手直接抓上了绾绾的裙摆,瞬间两个黑手印就印在绾绾的裙摆上,宝儿和冬儿完全没有干了坏事的自觉。两个孩子摊开手掌,几只黑黄色的茧躺在黑乎乎的手掌中,两人也不害怕,还一脸欣喜地仰头看着绾绾,等待绾绾的表扬。
看着突然出现了两个“泥猴子”,李家人已经猜出了他们的身份,不过这两个孩子这般出现,倒是让李家人有些愣神——谢先生家的孩子真的别具一格。
对突然出现的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小孩子,李欣是好奇的,忍不住就盯着他们看。对宝儿和冬儿玩的东西,李欣是好奇的,尤其是他们手上那几个李欣没有见过的东西,李欣忍不住好奇地盯着看。
“阿!它们可以动,呜呜呜……它们在动!”蛹突然动了一下,吓得李欣忍不住大叫。
李欣突然出声,宝儿和冬儿才发现这里还有一个和他们年纪差不多的漂亮小姑娘。听到李欣害怕的尖叫声,宝儿和冬儿很鄙视地看了李欣一眼,比了一下庄子上和他们一起玩的其他小姑娘,果断认为这个新来的小伙伴是一个胆小鬼,一点也不好玩。刚一见面,双方对对方都没有好印象,宝儿和冬儿觉的李欣是一个胆小鬼,李欣觉的他们是两个野孩子,最开始就不对付,给以后的争锋相对埋下了伏笔。
“娘亲,这些爷爷奶奶是从海边来的吗?乌家姨姨不是说要让宇哥哥和空哥哥和我们一起来上学吗,怎么他们没有和爷爷奶奶一起来。”宝儿在来的人中搜寻了上次和他们结下深厚友谊的乌清宇和乌清空,没有看到他们的身影,宝儿很是失落。
绾绾揉了揉宝儿的头,指着李十六解释道:“这是李家爷爷,你还记得吗,我们在华平城见过?”几个月前见过一面的人,宝儿当然不会记得,绾绾也没有真的想让宝儿记得什么,不过是借着这个话头开始介绍李家人。
“这位是以后你上学的书院的其中一位院长,你要尊称先生。这位是王家公子,这位是李家的小姐,都是你的长辈。”按照绾绾的说法,她将自己的辈分定位为李十六的晚辈,按照年纪而言却是没有问题,可是文人都讲究“达者为师”,以绾绾现在在赵国的知名度,她就是个九华居士平辈论交也是没有问题的。
绾绾是谦逊,也是不想和胡子一大把的人成为同辈,觉得会折寿。可是绾绾忘了古代名人人都是特别能生孩子的,就是四五十岁还能纳一门妾室,生一个襁褓婴儿。她这样介绍完后,和王琅同一个辈分的李欣就是宝儿他们的长辈了,让宝儿和冬儿认李欣这个小姑娘为长辈,求两人内心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
宝儿和冬儿挨个的叫了过去,对着李欣就是含糊其辞,他们才不要人这样一个小丫头做阿姨呢。宝儿和冬儿决定以后绕着李欣走,免得看到她的脸就想起他们是她的晚辈的事情。想到“长辈”这个词,两人就浑身不自在。
“娘亲,那宇哥哥和空哥哥什么时候来找我们啊,我答应给他们看我们的玩具房,还要送一个我们最喜欢的玩具给他们。娘亲,他们什么时候过来?”
“你的两位哥哥家中有事,所以前些日子你乌家阿姨给娘亲带了消息,说他们还要过些日子才过来。到时候,哥哥们来了,你们一定要记得好好招待啊。”
“娘亲/姑姑放心,我们知道!”宝儿和冬儿拍着胸脯保证。
绾绾安抚好宝儿和冬儿,就把他们交给他们身后伺候的丫鬟,让她们互着他们去玩。当然,绾绾还不忘询问了一番李欣的意见,问她要不要和他们一起。绾绾这中不问他的做为让宝儿很不高兴,不过李欣识趣的没有同意让宝儿暗自松了一口气,他可不想和那个胆小的小丫头玩,要不然一路上的哭叫烦都烦死了。
没了两个调皮捣蛋的两个孩子的吵闹,绾绾终于能够静下心来招待李家人。看到九华居士暂且没有想离开田间的意思,绾绾也不介意,就站在地头和九华居士叹气了这春耕的事。觉得九华居士他们是对学子春耕的活动有好奇,绾绾就着重解释了这个活动的初衷和好处,让大家明白她的主意并不是无的放矢。
绾绾的很多说法都让九华居士和李十六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个庄子上的学堂,他们就更加感兴趣了,想知道如此不同世俗的学堂教导出来的孩子又有什么不同。绾绾倒是乐意陪李家人去学堂看看,让他们看到了部分成果后,也更有信心留下他们做天麓书院夫子。
留下一些人照顾还在这边玩耍的宝儿和冬儿,绾绾就带着李家人往学堂的方向而去。
第二百四十四章 山规
路上,王琅忍不住问道:“谢先生,刚才农人们耕地的那犁……”
终于有人问了,绾绾松了一口气。再没有人问犁的事情,绾绾都怀疑自己的眼光是不是有问题,那种单人犁在这个时代不稀奇。
不过绾绾没有想到这问的人竟然是王琅,而不是九华居士或者李十六。那个犁的价值竟然只有王琅注意到,这样能推进农业改革的犁就只有王琅看到了,就凭这个眼光,绾绾就觉得王琅不是池中物。
绾绾忍不住理了理她和王琅仅有的几次见面的情况,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位优秀的大家贵公子,能文能武,堪称全能。再回想那天在李家宴会上见到的其他几个人,都是让人眼前一亮的佳公子。看了他们,再想到谢辛寰,绾绾不得不承认李氏家学教导出来的学生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绾绾想到自己即将开学的书院,同样也憧憬自己的书院也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让天下学子也成为天麓书院的学生为荣。
好了,扯远了,掰回来。
绾绾对犁的用处和在历史上的重要很清楚,但是这些绾绾是不能说的,甚至绾绾还要借卫烁的手让这个东西出现在这个时代。做为一个大家小姐,绾绾是不会也不能擅长这些的,要不然谢心苑这个人设就不对了,所以面对王琅的文化,绾绾也是大哈哈装傻,都推在卫烁的身上,说自己什么也不知道。
“这……这东西有什么不对吗?我倒是不知,王公子是有什么好的想法吗,要不你问问卫九吧。”绾绾笑道,“这东西是卫九在田间蹲了一个月后做出来的,听庄子上的农户们说,这东西用起来很方便、实用,还能节省牛的钱,大家都说这个东西被卫九改地不错。如果王公子对它感兴趣,你可以找卫九聊聊。现在他在书院那边监督匠人们给他造书房小楼,说是请卫九去书院做夫子后,他就对书院的事情很伤心。所以,王公子可能要等晚上了。”
“这样啊……”王琅有些遗憾不能马上见到卫烁,但也知道这是实情,也就算了。不过等到晚上见到卫烁后,尤其是去了卫烁那个放满千奇百怪东西的白鹭院后,王琅就不愿意走了,直接搬去和卫烁一起住,准备跟着卫烁学一些他非常感兴趣的机械制作的东西。
天麓书院主体工程早就建好了,只还有个别地方需要修改,比如卫烁的工学部,比如郑百叶看中的医学部,这些都需要按照他们的要求修改。不过绾绾看了工程的进度,觉得能够赶在四月初六之前完工,完全不影响书院的正式开学的吉日。
李家和乌家承诺找来的夫子也陆续来了,和绾绾邀请来的夫子一起住在山庄中,由木臻给他们将成为书院夫子要做什么事情,毕竟天麓书院和很多书院不同,夫子的职责也是不同的。这位木臻是谢嬷嬷找来的人,据说曾官至前朝的礼部祭酒,后来卷入了党争,天元帝上位就被人参了下来,一直闲赋在家。据说是谢嬷嬷对他有恩,他才同意成为书院礼学部的督学大人,同时也是协助谢嬷嬷管理书院的学风。
天麓书院山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