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武家栋梁-第6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关键的是他有足够的把握,无论织田信长选择三样里的任意一种都不会得逞,正亲町上皇顺利脱逃是个意外,但武家栋梁在鹤冈八幡宫举兵可不是意外,院宣和纶旨对武家来说只是个方便行事的名义,这一点可以从源赖朝奉以仁王之诏举兵,足利尊氏奉后醍醐天皇之纶旨易帜可以看出来。

当举兵以后这个名义的作用就变得不太重要,武家比的是实力是血腥的争斗,而不是公卿们耍嘴皮子玩弄阴谋诡计取胜,东西军对阵还是要靠真刀真枪的战争,而不是隔着十万八千里互相喊口号比名份大义来决出胜负。

上洛之战被源义时和他的家臣团反复推演无数次,各种意外因素以及无数套相应的解决方案准备一大摞,比如北陆道、东山道、东海道同时上洛,东山与东海联合作战剿灭难缠的甲斐武田氏余党,两个月做完寻常需要几年才能完成的任务,这可不是凭着拍脑袋的灵光就行的。

这种有心算无心体现在战争的各个方面,趁着西军主力转移到美浓国对峙东军主力的时刻,作为偏师的上杉谦信率领五万军势一路势如破竹,四月下旬便攻陷加贺国最后一座堡垒。越前一向一揆众总大将下间赖照逃往越前国避难,加贺一向一揆众总大将七里赖周、超胜寺教芳等加贺僧徒众、坊官众集体自害,加贺一向宗全员玉碎无一幸免。

其实不是不想幸免,实在是上杉谦信不想让他们幸免,从老到少从僧徒到坊官几千人口全部灭杀,随后上杉谦信对顽固的一向宗再次举起屠刀,这次屠杀他们依然是理直气壮,阻挡东军的皆为贼众,阻挡的是和尚那就叫贼和尚。

在加贺国逗留数日继续挥师西进攻入越前国,埋藏在越前国中的暗子朝仓景镜立即谋反。这位统兵六千并担任抵御加贺一向宗和东军的大将。却是朝仓家里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他的志向就是整垮朝仓家灭杀所有的亲戚,为此他还特意改名为土桥景镜,并请求上杉谦信转奏给源义时,求得下一字拜领的机会。迫不及待的改名为土桥时镜,把朝仓家代代相传的通字都给抛弃了。

大野众首领土桥时镜里切叛乱,就把整个越前国府中暴露在上杉谦信的眼里,好比一条无懈可击的猛虎突然暴露柔软的腹部,这时候只需要一把尖刀一个小孩子,用力一刺便可以杀死一头凶恶的猛兽,上杉谦信可不是小孩子,他手里也不是一把尖刀,而是进入越前国就迅速暴增到六万人的东军别动队。越前国转瞬之间大半落入上杉谦信的掌控。

上杉谦信一边抓紧攻略越前国,一边清理下间赖照及其残党,这支越前一向一揆早已不是十几年前那支威名赫赫的强军,自从上杉谦信疾风烈火的攻入加贺国,一口气灭杀加贺越前一揆众的大量精锐。就基本丧失造血能力,随后又赶上三里浜事件,盛怒的朝仓义景带着大军攻打越前一揆众,使得越前坊官的势力大大衰弱,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一乘谷城的零星抵抗并没有给上杉谦信带来任何麻烦,唯一可以称得上抵抗的力量还是敦贺郡司老迈的朝仓景纪,这位年近七旬又在晚年上演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老武士,依然坚持的率领留守的五千敦贺众拼命抵抗上杉谦信,急忙派出次子朝仓景恒赶赴美浓国传信朝仓义景。

这位在岐阜城过的正潇洒着,每天和西军的文人雅士聚在一起时不时舞文弄墨对酒当歌,即便对峙期间也不见丝毫紧张和忧愁,他的舒服日子到此刻也过到头,在得知最信任的大将朝仓景镜里切改苗字改通字以示与朝仓家恩断义绝的决心,自家老巢被这个带路党协助下送出去大半,朝仓义景当场就炸毛的嚷嚷着一通乱骂,便慌里慌张的带着朝仓军向自家老巢回赶。

浅井长政一看情况不对,急忙带着自家的军势往回赶,上杉谦信有多厉害他是没见识过,可总是听说过这位北陆军神有多么恐怖的威名,朝仓景纪万一扛不住把敦贺郡也交出去,接下来那不是要一路杀到北近江把他的老巢也给收掉。

武田义统比他更担心自家的安全,敦贺港一失就把若狭国的领地一并暴露出来,就他那个头和身板护住要害都困难,更别说家中还有粟屋、逸见这若狭双壁的存在,尽忠卖命想都别想,推后腿坑人一流能手,这两家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复仇若狭武田家。

一色义道比他们更不济,早在中条时秀逃往舞鹤港也就是美浓对峙还没开始之时,一色义道就带着自家那点军势狼狈逃回丹后国守护老巢,丹后国满打满算也就四千军势,其中一大半还是放下锄头扛起竹枪的农民伯伯级别,这些农兵若论及种田的本事,不敢说一流水准也能混个二流,但是若比试战场杀敌的本领,恐怕连个庄稼把式都算不上。

兵少将寡士气等于无,一色义道本人压根就没想要达成怎样野望的想法,被家门口舞鹤港的一万五千军势吓的不轻,守着足利家友情建造的居城不敢出门,心里想着战争太可怕人心变化太大,还是缩在安稳的家里最安全。所谓的北陆四国联军早就变成个笑话。

朝仓义景、浅井长政、武田义统的不告而别,标志着西军体系的瓦解在不断加速,所谓的西日本联军早晚要沦为东海以西近畿联军,毛利家和三好家都不太乐意继续留下来,吵嚷着要回家守着各自的老巢,可是织田信长哪能放他们走,他们一走近畿的武士说不定也跟着走,那他岂不是变成光杆司令一个。

西军再一次减员到十四万余众,士气也随之降低到新的低谷,织田信长希望用一场小规模胜利鼓舞士气。于是积极策划夺回长良川南岸控制权的计划。这个作战计划的核心简直可怜。只是想把东军从长良川南岸撵回木曾川南岸,更大奢望都不敢想,因为木曾川与长良川的下游已被东军的水军众掌握,小小的川并众连出去侦查都要借助熟悉地形的优势才敢行动。

织田信长的计划还没付诸行动。暴风雨最密集的六月悄然过去,迎来七月雨水相对舒缓并出现大晴天的好时节,岐阜城收到来自畿内的一个坏消息,北条时政、柿崎景家合兵六万出伊贺攻入大和国,面对六万大军又有带路党伊贺忍者众的支援,筒井顺庆及其配下的大和国人众很明智的作出降服的决断。

而后六万大军裹挟大和国人众合兵七万,一路疾风烈火的攻陷信贵山城、饭盛山城,兵锋直达河内国畠山昭高所在的高屋城,一直躲在纪伊的畠山高政顺势起兵。带着纪伊国人众及根来众一万两千余众兵临高屋城下,而此刻城内的守军只有可怜的五百人。

因为那个扯淡的西军导致河内国空虚,游佐信教率领河内众八千余众在美浓国阵参,留守高屋城的谱代家老安见宗房一看情况不妙,连忙把家督畠山昭高捆缚起来送出高屋城。自以为负荆请罪可以得到原谅,却没想到斋藤朝信在纳降的时候抽出太刀剁了他的狗头。

这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军略奇差心思歹毒的家臣留着也是个祸害,源义时特意留他一条狗命,就是想当着所有人的面把他给杀掉,畠山高政一脚把那狗头踢飞,骂骂咧咧的嫌弃这个混蛋又一次背叛自己,河内畠山家就没几个忠心安稳的武士。

攻陷河内国之后,长尾义景率领一万军势辗转攻击和泉国,畠山高政则与筒井顺庆的两万余军势则对摄津国展开攻击,北条时政和斋藤朝信奉命北上攻击山城国,这一系列巨变前后不过六七天的功夫,如果不是六月底大雨滂沱使得河水暴涨又间接导致通信中断,织田信长一定不会狼狈到连情报也会延迟这么多。

收到这消息就真的不能继续打下去的,甚至连他苦心经营多年的美浓国也守不住,无论是织田信长本人还是对于西军来说,京都都是绝对不能丢掉的地方,织田信长一夜没睡最终作出一个痛苦的决定,放弃美浓国全军向畿内撤退,为掩护撤退他还特意选择傍晚开始撤退,一夜的功夫十四万大军全部退入不破关难度不大。

在织田信长率军撤退的同时,源义时也收到确切的撤退情报,经过利弊权衡还是放弃追杀的打算,西军的主力在岐阜城,东军的主力在小牧山城,西军向西撤入不破关非常方便,而东军追起来却很困难,需要依次越过长良川、揖斐川,有这两道河川的阻隔就让继续追击变的很不现实,强行追反而容易落入圈套遭受迎头痛击。

取得全面优势的情况下,他决心先行把本阵转移到岐阜城,命令真田幸隆率领十万大军越过不破关对浅井家展开攻略,以期迫使织田信长转头营救浅井军露出破绽的机会,结果这织田信长确实够狠,就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妹夫浅井长政被击溃,小谷城笼城不到一天就被火炮攻破大手门,全族老小切腹自害也没派出一兵一卒救援,北部四国联军被他抛弃了。

大丈夫行非常之事,一次次放弃盟友把他的最后一丝信望丧尽,退入京都防守的西军十四万余众连基本的士气也丧失殆尽,织田信长忽然有些后悔自己的怯懦,当他因为各种原因后退第一步,后面的一步步后退就成为一种习惯,说明他打心底还是惧怕源义时,惧怕那条关东的巨龙。

他的心虚葬送西军的那一点点优势,唯一可以拿得出手的功绩是退守京都时,成功逼退北条时政与斋藤朝信所部,但这点功绩还真不好意思拿出手,去年织田信长上洛的时候可是自比源义时的强者,现在调转回头再看两人的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就好比萤火与皓月之别。

第594章毛利对毛利

永禄十二年七月下旬雨水渐止,这是盛夏最灿烂的时光,坐落在淀川干流汇合口的淀城,曾经作为囚禁末代管领细川氏纲的城池,此刻为西国大将毛利辉元镇守,西军不战而退给己方士气带来的负面影响还为消弭,东军如海潮般的喷涌而来,让京畿的人们意识到一个事实,镰仓武士又来了。

镰仓武士,一个象征荣耀的名字,承久之乱将镰仓武士的威名散布到四极八荒,没有勇猛彪悍的镰仓武士震惊朝廷,便不会有各路御家人星散四方为一国地头,如岛津氏、大友氏、少弐氏、毛利氏等皆是源平镰仓时代作为源赖朝御家人下向西国成为一镇大名,对于他们来说镰仓武士这四个字具有令人着魔的神秘力量。

而此刻,一支神秘的队伍来到淀城,为首的两位武士揭掉兜帽,其中一人露出髭须虎髯棱角分明的面孔,而另一位则是修剪整齐的八字胡和那一双犹如鹰隼的眼睛,两位中年武士打开包裹取出一面旗帜,那是毛利家的家纹一文字三星。

毛利武士浑身一颤,盯着这一行东国梳着东国样式发束的陌生武士,迟疑道:“你们是……”

大胡子武士说道:“北条毛利氏,毛利左近将监高広。”

另一位八字胡武士也跟着说道:“安田毛利氏,毛利越中守景元。”

北条高広又指着身后的一位年轻人,说道:“这位是我高広的女婿,那波骏河守顕宗。这位是寒河江民部少辅兼広。还有其婿养子寒河江高基。这位武士来自出羽吉川氏一族也寒河江氏的庶流。”

吉川元春盯着那名叫吉川高基的少年人仔细瞧了一会儿,苦笑道:“这是宗亲聚会吗?”

“权当是宗亲聚会吧!”安田景元莞尔一笑道:“说起来福原贞俊殿的先祖也是出羽国长井氏一族,出羽国置赐郡米泽城,最初是长井斋阿殿修筑的,长井氏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