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2004年第23期-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己要写什么,所以当他拿起笔或用手指敲键的时候,考虑更多的其实是怎么写的问题。对我来说,仍然不是写什么的问题,而是怎么写的问题。
  虽然在一些诗人那里,往往写什么是突如其来的,怎么写也是突如其来的。就像有神授一样。可是这“突如其来”其实是诗人的感触、知识修养、思维习惯或定势在创作中某一瞬间或时段的体现。“突如其来”其实是根植于诗人的思考。
  那么诗人在思考什么呢?古往今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从理想宗教到生活琐事,从高处到低处,我们的诗人们都写了,还在写。依然有高山大海,枯藤老树;依然有人间烟火,生离死别;依然有洪钟大吕,小情小调……。我们能写的东西实在不少。可是写得好的还是太少了。这是因为对写作者(甚或天才的写作者)来说,难的不是写什么,而是怎么写。所以,诗人思考得更多的是怎么写的问题。
  怎么写,其实是写作的技巧问题。诗人都是很讲究诗歌的技巧的。我认为,最好的技巧应该是浑然天成,不着痕迹——诗人是颇费心思用了技巧的,可是我们看它却很自然,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诗句像水流那么自然,似乎是从诗人的心里直接流出来的,而不是诗人用笔写出来的,用手指敲出来的。
  或许是我已经过了那个热爱晦涩玄妙、繁复华丽的年龄,到了返朴归真、偏爱朴素的年纪了,我现在尤其喜欢那些朴素、明白却毫不简单的诗。如果一首诗写得朴素、明白,却不肤浅、不简单,还卓尔不群,我一定从心底里佩服这位诗人,佩服这位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无技巧之技巧”。
  对很多诗人来说,难的不是写出晦涩玄妙的诗,而是朴素明白却毫不简单的诗。不是那些繁复的隐喻,而是闪光的、动人的细节。


流年的影子
■  川 美
  1
  
  风,吹过平原
  吹过辽河南岸
  灯芯草的
  村落。
  吹掉枣树枝上
  一枚冰雪后的心事
  父亲掌上尘土如烟。
  年轻的脸庞
  暧昧的笑影
  在屋檐下
  园子里
  旷野中奔跑的田垄儿
  新鲜的枣花,香气弥散。
  母亲磨下火炕
  筛箩里最后的谷子。
  疼痛残留腰间
  温情挂满睫毛。
  “小白兔三瓣嘴儿
  二米水饭俩鸡子儿……”
  蹦蹦跳跳的小花点儿是谁?
  我眼中之水清纯
  清纯得映不出那脸儿。
  
  2
  
  风,从房前吹到房后
  一只瓦罐
  因逃走的念头升起
  而跌碎。
  母鸡吓跑了。
  还有两只麻雀
  侧身站在篱笆上
  讲述童话里的谷垛。
  我试图说点什么
  可哭比说来得容易。
  “别哭了别哭了,
  怎么老是哭呢?”
  母亲在哭泣的牙床上
  发现一粒|乳牙。
  那是我说的第一个字——
  疼。
  
  3
  
  而后,那个字
  接二连三地来。
  当疼出满口|乳牙的时候
  我开始试着数水边绵羊
  三只两只五只……
  风又来了。
  风携来暴雨
  把大河填满
  把壕沟填平
  把羊的恐惧,填进
  牧羊人的眼睛。
  我钻进四叔的老蓑衣里
  窥视雨脚践踏的草地。
  一只蜻蜓
  翅膀
  陷在羊蹄印儿里
  抖一抖,不动了。
  像蜻蜓陷进羊蹄印儿
  陷进水潭的
  是我亲姐。
  小花点儿沾满泥水
  鲜嫩——
  木桶里捞出的
  萝卜啊!
  
  4
  
  我和姐有相似的眼睛
  镶进相似的镜框
  左边和右边。
  我在她的里面
  认出自己。
  现在,那镜子
  藏进抽屉里
  左边的和右边的。
  我死死盯着
  比死亡还沉静的书桌。
  我们还长着相似的雀斑
  “当你睡着的时候
  蝴蝶落在鼻梁上
  左一个翅膀
  右一个翅膀。”
  姐的蝴蝶载着姐飞
  飞去了哪儿?
  母亲越来越胆小
  热风扑脸的日子
  “拿棉花把窗缝儿塞严
  风就不会进来偷孩子。
  另一些好天气里
  她坐在门槛上
  越过树梢望天上白云。
  “七月里荷花年年开,
  九岁的丫头不复还。”
  蝉的哼唱
  使夏天热得绵长
  让河水流得庸懒。
  
  5
  
  秋风说来就来了。
  秋风抬脚跨过大辽河
  就像隔壁的二婶
  抬脚跨过篱笆。
  玉米们在田野里集会。
  头顶枯发飞扬,
  似一群上了年纪的
  产妇,老得抱不动
  孩子。
  一声雁叫
  在镰上碰出血来。
  
  6
  
  我在收割后
  走进大地。
  霜于清晨染白田垄
  玉米茬子干净得透明
  这整齐摆放的蜡烛
  正等待某个祭祀开始。
  但什么都不会发生。
  一只老鼠
  梦见金黄的谷子
  天一亮就四处寻找。
  “给仓里添点儿口粮
  美滋滋的冬天
  美滋滋的日子
  美滋滋的睡眠
  美滋滋的美滋滋——”
  我把目光投向
  老鼠身后坟一样的土丘。
  那是它的大宅子
  这家伙阔得像个老财主。
  要不要举起铁锹冲进去?
  我在犹豫的同时
  就那么做了。
  正房厢房
  前院后院
  它太太吓跑了
  以及厨子和小女儿。
  
  7
  
  把带着老鼠唾沫的玉米
  晾在院子里
  母鸡快乐地围上来。
  而后把收获讲给母亲听
  她木然坐着
  任我词语的苍蝇
  在灶间
  无聊地飞。
  姐不会回来了。
  忧伤的洞悬在半空。
  我又梦见她鼻梁上的蝴蝶
  还有老鼠那一家子。
  日子怎么过呢?
  这1971年的冬天。
  
  8
  
  红泥火盆是家的圆
  爱和暖的圆
  快乐的圆。
  火盆里烧红土豆
  圆,且香。
  温锡壶中的酒
  香,且辣。
  北风像狼,一大群
  在房前屋后呜呜嗥叫
  狼舌舔着窗纸。
  “嗥吧!嗥吧!
  寒冷到火盆为止。”
  寒冷到酒为止
  到快乐为止。
  酒爬上父亲的
  腮帮子
  乐,泛起红光。
  酒从我舌尖抵达眼窝
  赶出一群泪珠儿
  像从羊圈赶出山羊
  我乐,羊也乐。
  酒胜过鞭子。
  
  9
  
  母亲终于不再叹气。
  她滴酒未沾
  脸也红润
  不围火盆,身子也暖。
  她怀里,高高隆起
  比火盆还热的
  火山。
  “我就知道她会投胎转世。
  姐的面影
  从眼前晃过
  她的魂也围着火盆呢。
  “为什么老是疼?
  疼死去的,
  胜过疼活着的?”
  酒,开始愤怒
  土豆愤怒
  火盆愤怒
  何止是愤怒?
  “就让我大江大河地哭一回吧!”
  母亲哀求着
  哭。
  母亲的哭比北风硬。
  
  10
  
  风住的时候
  父亲带我到林地粘麻雀。
  他拎捕雀网和夹子
  我拎谷穗。
  白茫茫的雪原
  跳动的两个小黑点
  一前一后。
  一只大鸟,一只小鸟
  一前一后
  飞。
  “我敢打赌:
  风是无形的雕刀,
  操在神的手里。”
  “神昨晚忙了一宿
  要不怎么可能
  雕出这么多海浪?”
  雪原上到处都是海浪。
  林地是海中小岛。
  父亲和我
  在岛上
  撒网。撒谷穗。
  鱼群来了——
  美丽的翅膀。扇动。
  清纯的眼睛。眨。
  一只一只丢进魔鬼的黑布袋
  美丽清纯跌入深渊
  扇动、眨,跌入深渊。
  
  11
  
  煮一锅雀汤
  就能为母亲补补身子了
  “还有你这瘦猴。”
  我从没见过猴子
  父亲也没见过
  但父亲认准
  猴子像我。
  父亲说,他得有个儿子了
  “儿子是泥做的,结实。”
  我死死抓住父亲的衣袖
  在雪原上
  在风里
  跑。
  童话的白房子
  飞进
  一只大鸟
  一只小鸟……


与诗歌一起仰望
■  川 美
  与诗歌一起仰望——我这样说,是因为我感觉到大多数人每天都在跟散文一起生活。
  埋首于日常的琐碎之中,工作,交谈,逛街,吃饭,睡觉,行走;蓦然想起什么人,转身又将他(她)忘却;对着一面墙壁发呆,耳朵却被窗外的声音牵扯,目光悠然跟过去,也许会遇到一群在半空中盘旋宛如在溜冰场上滑翔的鸽子,也许刚好目睹一片叶子自树上款款落下来,也许根本就什么也没看见,只是风声在耳畔轻轻擦过。生活是这般散淡无形,不散的只是时问,时间的金线每日都来穿缀你的身体,而每一天的身体都是生命链条上的一粒珠子,虽然不够均匀光滑,甚至布满凹痕与缺陷,却构成了一个人不能丢弃的生命的全部。那些仅仅埋首于庸常事务之中,创造生活并享受生活的人,大多是非诗意者。
  只有少之又少的一小部分人,在琐碎的事务中努力抬起头来,望向天空,望向远方,他们相信大地之上一定有一座精神的珠穆朗玛,暗示世界的真,存在的真,生命的真,一切为生命的延续而进行的琐碎事务的真。他们努力在真之上发现大善和大美,并且试图用人类的语言接近它们,诗意而真实地言说它们。这少之又少的一小部分人便是诗人。贯穿一个诗人生命的,不仅有一条时间的金线,还有一条神性的银线,沿着它的指向,诗人和他们的诗歌一起仰望,朝拜,祈祷。
  一个人成为诗人,不是他选择了诗歌,而是缪斯选择了他。他的丝绸般柔软的心,他的敏感的神经,悲悯的眼神,皆为缪斯所钟爱。而诗人对缪斯也一定怀着殉情般的爱恋,那种厮守不是一时一事,而是一生一世。诗人的灵感来自对世界的无知与好奇。他时时睁大眼睛,观看;竖起耳朵,谛听。为了与世界交流,他需要学会万事万物的语言,他懂得一朵小花说到“快乐”就舒展花瓣儿,说到“忧伤”就将花瓣儿向内心收拢;他懂得青蛙在夏天聒噪是向绿色和美食吟诵它们的口水诗,而冬天的沉默是对寒冷表示不满和抗议。诗人置身于万物之中,他是万物的诠释者,他的全部使命是代万物说出它们的本意。面对世界,诗人永远怀着受孕的冲动,他时常充满期待、脸儿苍白,就像母鸡等待孵化中的小鸡破壳一样,等待思想的分娩。一首诗的诞生让诗人痛苦,也给诗人以世俗享乐之上的快慰和幸福——每一首诗诞生,诗人自己也随着诞生一次。
  非诗意者不等于说他们的血液里没有诗意的因子。他们诗意的因子通常是沉睡的,需要一束诗性的阳光照亮和激活,并达成诗与诗歌阅读者之间的默契。诗人是向世界运送诗性阳光的人。如果人们不再亲近诗歌,诗人们大可不必抱怨什么,而应该检点诗歌本身是否出了错,你诗性的阳光是否依然纯粹,依然温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