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秦皇纪-第4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群臣听在耳里,很想作呕,就没见过你这样臭的“奇计”,可是,没人敢说个不字,那会要小命的。



不仅不能反对,还要齐声颂扬:“君上料事如神,奇计绝世,是大韩之福也!”



“呵呵!”韩桓惠王听在耳里,异常受用,一个劲的点头,道:“大韩这些年与秦交恶,总是被秦国攻打,这又何苦呢?寡人为何不能早点想出如斯奇计呢?要是早日称臣,大韩就不会这么苦了吧?”



言来极是惋惜,仿佛称臣太晚了似的。



群臣听了这话,真想掩住耳朵,这等话亏你说得起出来,堂堂一国之君能说这等话么?大韩的脸面给你丢尽了。



“诸位爱卿,你们说,如此大韩有大秦撑腰,是不是应当借机捞上一票呢?”韩桓王眉头一挑,道:“是不是对魏国用兵?”



“对魏国用兵?”韩开地这些大臣如同在听天方夜谭似的,这是乱来啊。



“要不是赵国已经降秦了,寡人就会对赵国用兵。”韩桓惠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笑得特别欢快,道:“韩赵魏都是三晋之地嘛,若大韩能并魏,那就是天大的美事。即使不能并魏,能占得一些城池,也是好的啊。”



韩、赵、魏三个战国都是春秋时的第一强国晋国的封臣,后来三家联合起来瓜分了晋国,是以,韩赵魏合称“三晋”。



以弱韩之兵能打得过魏国吗?魏国虽然很衰败了,却也不是韩国能敌的,无端树这样的强敌,那是不智。韩开地一听这话,急得不得了,就要谏阻,就在这时,只见一个内侍飞也似的冲进来,远远就嚷开了,道:“禀君上,洛阳传来消息,秦异人迁走九鼎。”



“迁九鼎?”一片惊呼声响起,上自韩桓惠王,下至一众大臣,无不是瞪圆了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



九鼎是华夏圣器,是传国之器,春秋战国时“列国纷纷鼎重”,却是无一人能把九鼎迁走,乍闻这消息,韩桓惠王那感觉如同雷霆在耳际炸响似的,让他震惊莫铭。



“当真?”韩桓惠王扯起嗓子,大声喝问,声若雷霆。



“千真万确!”内侍忙肯定一句。



“不可能吧。”内侍的话极为笃定,让人不敢有丝毫怀疑,然而,韩桓惠王仍是不太相信,忙再问一句。



“君上,这是真的呀。如此大事,谁敢乱报?”内侍忙分辩。



这话有理,韩桓惠王微一沉吟,道:“秦异人没有象秦武王那样举鼎?”



“砰!”韩开地他们一个趔趄,撞翻了短案,鼎碟乱摔,响成一片。



见过乱想的,就没有见过你这样乱想的,秦异人又不是莽撞的秦武王,他为何要举鼎?再说了,秦异人又没有秦武王那样的力气,他就是想举鼎也举不起来,你真能想的。



韩桓惠的胡思乱想真是够让人无语的了,怪不得他能“奇计”迭出,让人匪夷所思。



“哈哈!”突然之间,韩桓惠王仰首向天,放声大笑,一双手轻击,一个劲的道:“天赐良机啊,天赐良机啊!”



“天赐良机?什么天赐良机?”韩开地这些大臣听在耳里,奇在心头,不明所以。



秦国迁九鼎,与韩国屁相干,哪来的天赐良机?



“秦国迁九鼎,这是数百载未有之大事,大韩不得不贺,这是交好大秦的良机呀。”韩桓惠王满脸含笑,道:“大韩就备下一份厚礼,遣使……不,寡人亲去道贺。”



“君上,不可呀。”一众大臣忙阻止。



“遗使即可,君上千万不能去呀,那是虎狼秦国,一旦有不测……”韩开地差点没给吓死,韩桓惠王要入秦,这是蹈不测之渊。



想想那楚怀王,不就是入秦,最终落得客死秦国吗?要是秦国扣留了韩桓惠王的话,韩国就完了,后果不堪设想。



“这事就这么定了!”韩桓惠王右手一挥,大气的道。



XXXXXXX魏国都城,大梁,魏国王宫。



魏安釐王眉头紧拧着,不住踱步,一脸的焦急,一个劲的问:“丞相来了吗?”



“禀君上,丞相还未到。”一个内侍忙回答。



“寡人不是派人去找他了吗?这么久了,怎生还不来?”魏安釐王很是不耐烦。



“君上,去请丞相的人这才出发呀,没几多时间。”内侍忙提醒一句。



魏安釐王也太心急了,刚刚传下旨意,派人去找丞相须贾,他就在问须贾有没有来,哪有这样快的。



“慢死了。”魏安釐王眉头一挑,很是不满。



就这样,在魏安釐王的焦虑中,丞相须贾终于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赶了来,还未冲魏安釐王见礼,魏安釐王就冲他道:“丞相,你可算是来了。你说,这事怎生办?”



“君上,何事呀?”须贾一愣,不明所以。



“还能有甚事?当然是秦异人迁九鼎之事呀。”魏安釐王抚着额头,一脸的焦虑,道:“这可是大事呀,春秋战国数百载,‘列国纷纷问鼎重’,就是没人能把九鼎迁走,秦异人却是做成了,这是天大的事儿呀。大魏一个处置不好,就会招来天大的祸事。”



九鼎之重,谁个不清楚,哪个不晓?春秋战国时,那么多人想要迁九鼎,却是没有一人能做成,只能“问鼎重”罢了。秦异人却是做成了,把九鼎迁到秦国去了,这是轰传天下的大事。对于山东列国来说,这事一个处置不好,就会招来秦国的雷霆怒火,就有灭国之祸,由不得魏安釐王不忧。



“君上,臣也是刚刚得到消息,这就赶来了。”须贾额头上已经渗出冷汗了,强自镇定道:“这是秦国从未有过的大喜事,大魏当备下一份厚礼,遣一重臣前去咸阳道贺。”



“道贺是必须的,备下厚礼自不是问题,问题是谁去合适?”魏安釐王眉头拧着了。



秦国迁九鼎这事太过重要了,若是魏国不遣一重臣前去道贺的话,很可能被秦国当作籍口,出兵灭魏,由不得魏安釐王不惧。



“君上,国尉可使。”须贾立时想到老缭子了。



“国缭自然是重臣,可是,他能去秦国吗?他的儿子尉缭不是与秦异人打得火热吗?他还不把大魏给卖了?”魏安釐王大是不悦。



“谁去呢?”须贾皱着眉头问道。



“你去。”魏安釐王眼睛一亮,冲须贾道。



“我?”须贾吓了一大跳,一双手忙乱摇道:“君上,这事臣不能去呀。臣国务繁重,抽不出身。”



“国务?暂缓吧。先把这事做好了再说。”魏安釐王右手一挥,斩钉截铁的道:“就这么定了。你与范睢甚为交好,你先去见范睢,送上厚礼,相信范睢一定会帮你的。”



一听这话,须贾差点摔倒在地上。他差点害死了范睢,范睢恨他恨得要死,要他去见范睢,那不是要他的命吗?若不是范睢在秦国,他倒是乐意出使秦国,只是因为范睢在秦国,打死他也不愿意去。



须贾还想再说,魏安釐王不耐烦的挥挥手,须贾不敢再说了,只得硬着头皮前去秦国。



XXXXXXX燕国都城,蓟城,燕国王宫。



燕王僖正与群臣商议大事,只见燕王僖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秦异人人迁九鼎,这是数百载从未有过之大事,大燕该当如何处置?”



“君上,九鼎之重,谁个不知,哪个不晓?秦迁九鼎是天大的事,大燕不能不遣使道贺。”一个大臣站起身,忙道:“臣以为,当派一重臣,携重礼前去咸阳,向秦王道贺。”



“是呀,臣等也是这意思。”一众大臣忙附和。



“道贺是必然的。”燕王僖重重点头,道:“只是,这礼物要如何准备呢?”



秦迁九鼎,那是何等的大事,若是这礼物太轻了,那就是惹恼秦国,那会招来灭国之祸的。是以,这礼物务必要厚重。



“君上,臣以为不如割十城予秦为贺。”有大臣提议。



“十城?太轻了,至少要二十城。”立时有大臣反对。



“依我看,要三十城,而且还要是肥沃之地。”



一众大臣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决定,割地三十城给秦国,当作贺礼。



秦异人迁鼎,竟然有如此副作用,还真让人想不到。



“嗯,三十城应该是够了。”燕王僖大是满意,又道:“谁可使?这道贺一事,一定要重臣前往方可。”



这道贺的大臣一定要是重臣,方能显出燕国的诚意,才能让秦国没有对燕国动武的籍口,一众大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没有一个符合这条件。



“君上,臣保一人。”就在这时,有大臣举荐道:“臣以为剧辛可使。”



“剧辛?”一片惊呼声响起。



剧辛与乐毅是同时代的人,名满天下,若他为使的话,份量足够。只是,剧辛惹恼了燕王僖,被罢官了。



“也罢,就让剧辛官复原职,出使秦国吧。”燕王僖万分不愿让剧辛官复原职,处此之情,又不得不如此。



第二章九鼎之重



齐国都城,临缁,齐国王宫。



君王后、齐王建和丞相后胜在座,正在商议秦异人迁九鼎之事。



“母后,秦异人迁九鼎,这是春秋战国数百载未有之事,此事已经轰传天下了,想必秦国一定会大肆庆贺,大齐该当如何处置?”齐王建抚着额头,很是艳慕的道:“九鼎怎就不归大齐呢?”



九鼎之重,谁个不知,哪个不晓,谁不想得到?



一想到秦异人竟然把九鼎迁到秦国去了,齐王建心里如同十五只猫儿挠似的,七上八下,痒得难受。



“哎!”君王叹口气,道:“大齐在威王时是何等的强盛,列国退避,然而,自从乐毅伐齐后,大齐就衰败了,难复当年盛况。惜乎哉,范睢不用于齐!若范睢用于齐,大齐不会如今日之般衰弱。”



君王后感慨无已,猛然想起了当年齐襄王发现范睢,想要招揽范睢而不得的旧事,更加伤感了。



范睢之才不需要说的,天下皆知是大才,齐襄王率先发现他的才干,想要招揽他,却是没有成功。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变故,范睢去了秦国,成了秦国丞相,一条“远交近攻”之策震惊千古,更别说还有散布流言解廉颇兵权一事。



要是这样的大才用于齐国,齐国一定会很强盛。



“姐,范睢固然是大才,可是他不会用于大齐,徒增感慨罢了。”后胜听了君王后的话了,有点不爽,要是范睢用于齐,他还能当上丞相吗?立时转移话题,道:“眼下还是说说如何处置秦异人迁九鼎一事吧。”



“嗯。”君王后也知道再感慨也没用,收拾心神,道:“秦王年事已高,来日无多,想要成就帝业,此其时也。此次得九鼎,秦王很可能称帝,这事就更大了。我之意,大齐要遣一重臣前往秦国道贺,重申两国兄弟之谊。”



君王后不愧是明智之人,把秦昭王的心思说得很准。



这次得九鼎不过是手段,秦昭王真正的目的就是称帝,成就“帝业”。



“这事非丞相不可。”齐王建打量着后胜道。



齐王建对这个舅舅万分依恋,很不愿与他分开,然而,除了后胜,还真找不出合适的出使之人。



“我也是这意思。”君王后微一颔首,道:“秦得九鼎,其势更盛,其焰更炽,丞相此去千万莫要惹恼了秦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