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朝好女婿-第5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识什么才是真正的万人敌。如今却好,苏木竟然弹指之间就灭了安化王,也没朕什么事。你们说,这个苏木可恶不可恶?”

    听到天子的奇谈怪论,众人都是瞠目结舌,也不知道该如何接嘴。

    还是林森会说话,定了定神,笑道:“万岁爷,这次平叛,固然是苏大人精练能干,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也是这安化王不济事,是个蠢才,否则也不可能败得如此之速。这种蠢驴一样的敌人,又怎么配做万岁爷的对手?胜之不武不说,也有损陛下的英明神武。”

    正德哈哈大笑:“林森说得是,还真是这个道理。”

    刘瑾等人也连声附和,一时间谄词如潮流,拍得正德甚是舒坦。

    等到了慈圣张太后的寝宫,张太后一句话就让正德讷讷地说不出话来。

    见了皇帝,张太后道:“宁夏捷报想必陛下已经看到了,亏得有苏木以雷霆手段平定宁夏乱局,否则这局势还真是不堪设想了。”

    正德不以为然:“不过是一个安化王而已,又有什么了不起。依朕看来,就算苏木不出吗,就算杨一清打他不过。等安化王杀到京城来。朕若出马,轻易就能灭了他。”

    张太后大怒,“陛下说的什么糊涂话,真等安化王打到京城,那才是大势去也。山陕乃是我大明朝最最要紧的边防重镇、九边之中的五边就在这两省,可以说,我大明朝八成的兵力俱聚于此。真到那一日,可以说,贼王已经具备囊括九州的兵力。而且,鞑靼蠢蠢欲动。到那个时候,他们会不来占便宜吗?”

    “而且,人家都杀到京城了,其他地方的藩王不会心怀异志吗?再出几个安化王、淮王也不是什么奇事。老实说,陛下的名声可不怎么好,大家都把你当成一个好欺负的孩子。”

    “就算你知兵,可内忧外患,人心惶惶,真到那一步,你独难支,又能如何?”

    张太后越说越恼,到最后,竟是气得身子微颤:“就算是贼王没有那么快打到京城,但等他席卷了陕西,和杨一清隔黄河对峙。战况迁久,每年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两银子的军费,朝廷负担得起吗?哀家虽然不过问政事,可朝廷的事情却是晓得一些的。这次用兵,户部就没多少钱拿出来。最后还不是靠着陛下的体己钱才勉强拉出一支队伍来。”

    “没错,陛下这几年在发展银行那里是得了不少好处,可你想过没有,这些钱还不是人家苏木给你赚来的。这仗真一打大,你就算有金山银海,也不够填进战场这个大窟窿的。”

    正德表面上看起来嘻嘻哈哈不正经,骨子里却异常精明。只不过,他这人贪玩,不肯在军国大事上用心罢了。

    张太后这一席话他却是听懂了,微一思索,顿时红了脸。

    “太后……你也别生气,朕也不过是说说罢了。”正德忙摸着母亲的手背,安慰道:“气伤了身子可是你自己的,朕心中也不好过。我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一向喜欢玩耍,说起事来也是口不择言。苏木是朕的人,他能够立下如此大功,朕也觉得面上有光。”

    说到这里,正德兴奋地搓着手:“嘿嘿,苏木乃是朕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想不到却干练至此。哼,别人都当朕是个小孩子,什么人都想来欺负咱们一把。这次好了,敢乱说乱动,朕手下随便派出一个东宫旧人来,就能轻易灭了他。”

    张太后这才消了气,笑道:“陛下知道苏木是你的人,哀家心中也就好过些了。他这次立了大功,也是替你争了面子。咱们天家威仪,最最看重的就是体面。况且,人家苏木这次平乱,也替陛下挣了不少好处。”

    “什么好处?”正德不觉问。

    张太后笑眯眯地说:“苏木有密折过来了,说是这次捉拿安化王,得了三十多万两赃银,准备尽数解来京城,入到内库之中。”

    “好!”正德大为惊喜:“朕这次出兵把腰包都给掏空了,正担心下个月怎么给后宫发俸禄呢,他可是解了燃眉之急了。”

    看他这么爱钱,张太后忍不住就笑:“好了好了,陛下,有过必罚,有功必赏,你这次又该怎么赏苏木呢?”

    正德:“还能怎么赏,自然是升官啊!不过,他现在是翰林院编纂,品级没上去,却不好办。”

    “给他个爵位吧。”张太后说:“功以赏爵,职以任能。”

    正德点头:“朕考虑了一下,官职虽然不能给苏木,但一个一等子爵还是可以的。毕竟,他现在才入仕,封赏不能太急。”

    张太后:“低了。”

    正德:“太后,低了?”

    “不错,低了。”张太后缓缓道:“给个一等伯爵吧。”

    “这个是不是太高了些,毕竟苏木才二十四五。二十来岁的一等伯,我朝却不多见。”正德难得地显得非常郑重。

    张太后点头:“是有些高,陛下的顾虑哀家也晓得。不外是怕大臣们有异议,你怕麻烦。不过,我朝又非军功不得封觉的规矩。苏木立下如此大的功劳,别说一等伯,就算是封侯也是可能的。陛下你想过没有,这可是你登基以来所遇到的第一场叛乱。”

    “对对对,太后的话说得对,苏木当封一等伯。”正德皇帝立即醒悟过来,连声称是。

    没错,这是正德做皇帝以来所遇到的第一场叛乱,具有标杆性的意义。

    苏木平定叛乱之后被封了一等伯的爵位,恩遇不可谓不厚。

    将来若是再有人反叛,别的人一看:苏木当年平叛都封伯爵了,我这次为君效力,不也同样要得个爵位。好好好,这个买卖干得。

    如此一来,若是有人再叛乱,到时候,天下人为了自己的富贵,自然是群起而攻之,自然不回放过这个打怪夺宝的良机。

    正德本就英明,立即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第七百七十七章 旧事重提

    正德以前从来没上过战场,毫无战争经验。加上又自视甚高,觉得区区一个安化王叛乱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即便是贼王打到北京城下,只要自己亲自挂帅,要想剪灭几个跳梁小丑,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

    这也是当初苏木遇到鞑靼探子,斩首两级之后没有得到任何表彰的缘故。

    在他看来,杀两敌人根本算不得什么功绩。

    如今听张太后将厉害关系说得分明,才明白苏木此战胜利对他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关系着他这个年轻皇帝威权的建立,关系到自己屁股上皇位的稳定程度。

    一战立威,这样的功劳给个伯爵都算是亏待的了。

    于是,皇帝就叫了一声:“林森,拟个旨意,封苏木为一等咸宁伯,封胡顺为会昌伯,食秩二等。封建胡进学为轻车都尉。对了,苏木的密折中还提到一个叫谢自然的陕西举子,此人在平定安化王叛乱中立有大功劳,封云骑尉,待恩旨另有任命。”

    林森本是内书堂出身,一身学问并不逊色于两榜进士,立即提起笔,一挥而就,拟出一分圣旨来。

    正德皇帝的这道封赏,涉及到明朝的封爵制度。

    明朝的爵位分为两个系统:皇族和外臣。

    皇族分为亲王、郡王,镇、辅、奉将军。镇、辅、奉中尉三级。

    而外臣异性爵则用公、侯、伯三等,罢子、男不置。在公侯伯以下还有轻车、骑、云、恩四个都尉,也算是吃国家俸禄的爵禄官。

    像苏木这种一等伯,每年都有一千石俸禄可拿。当然,实际发放的时候会克扣几成,但对于一个贵族来说,这个名号更多的是荣誉和身份的象征,实际的好处却不要紧。

    而胡顺的二等伯,每年则有七百石俸禄。

    如胡进学和谢自然,大概是一百石,这就是纯粹的政治待遇了。

    当然,苏木等人的爵位是不能世袭的,后代承袭爵位的时候要降一等。比如苏木如果生了儿子,则不能做伯爵,只能去做都尉。

    正德却不知道,这并不是苏木和胡顺的目标。

    这两人想要得到的却是世袭惘替的侯爵。

    看完林森草拟的圣旨,张太后和正德皇帝都同时点了点头:“交给内阁和司礼监议一议,如果没什么问题,着尚宝监用玺,明诏发出去。”

    “谨遵万岁爷、慈圣太后旨意,奴婢这就下去办。”

    实际上,这道恩旨也不会有什么波折,应该会很快通过的。如今,刘瑾在朝堂上一手遮天,朝中大小事务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苏木平定安化王之乱,算是帮刘瑾脱了身,而且,这又是皇帝的意思,估计他也不会反对。、

    至于内阁,苏木可是李东阳的学生,和杨廷和也是师生名分,他又是文官。就算司礼监反对,文官们也会据理立争的。

    所以,苏木和胡顺的爵位算是真正到手了。

    等到林森下去,正德皇帝同张太后说了几句话,正要离开。

    张太后突然笑眯眯地说:“陛下有一阵子没来宫中了吧?”

    正德不明白太后为什么会这么问,回答说:“朕怕热,这紫禁城中光敞敞也看不到几棵树,热得厉害,还真比不上西苑那边。太后可是想朕了,是朕的不对,朕以后每天上完早朝就会过来请安的。”

    张太后笑了笑:“皇帝有这份心,哀家也很欣慰。不过,哀家说的却不是这事。陛下今年二十了吧?”

    正德皇帝:“刚满。”

    张太后:“也该生个太子了,国有储君,万民乃安。你看看人家苏木,也不过大你五六岁,孩子都两个了。这人只有做了父亲,才会真正晓事,才会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家国家国,有孩子才像一个家,有了家才有国。陛下你嗜好武艺,不近女色,这是好事。可也不能因此冷落了宫中的嫔妃,总归要雨露均粘才好。”

    正德没想到母亲跟自己说这个,同世界上所有做儿子的一样,他顿时感觉有些经受不住,忙道:“太后说得是,朕知道了,日后定然多来宫中。”

    说罢,就逃也似地跑了。

    等正德一走,刚才还满面微笑的张太后立即收起了笑容,露出忧愁之色。

    正在这个时候,“咯咯”,一阵香风袭来,然后是一道晃得人眼花的声音扑进张太后怀里:“太后,女儿替你贺喜了。苏木这次立下大功,皇帝哥哥的龙椅算是坐稳当了。”

    来的人正是太康公主,张太后素来喜欢这个女儿,抱着她疼了半天,心情总算好了许多,笑道:“你这死丫头,躲在后面偷听多久了?”

    太康从太后的怀里直起身来,娇声道:“从头听到尾,太后,你不会是要罚女儿吧?”

    “疼你都来不及,还会罚吗?”张太后笑着唾了一口气:“你也是出嫁了的人,不回驸马府,整天呆在宫里算怎么回事?”

    太康:“我这是舍不得太后吗,家里那个废物点心,我看了就生厌。”

    “有什么可厌烦的,你老不回府,哀家还怎么抱外孙?”

    太康听了张太后的话,心中冷笑,暗想:就顾润那猥琐模样,本宫怎么肯让他近了身。太后,抱外孙的事情你就别想了。

    她一笑:“太后,你还是先想着抱孙子的事情吧,别扯上我。”

    张太后听到这话,脸上蒙上了一从寒霜:“太康,那事查得如何了?”

    太康:“什么事呀,女儿不明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