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朝好女婿-第5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叫:会厮杀的贼子,上来领枪!”

    “见是周昂,讨逆大军倒也惊心,陕西镇指挥使何指挥顾众将道:这贼人有万夫不挡之勇,我等都不是对手,今日不如暂时偃旗息鼓,日后再说。”

    “话音刚落,只见苏木大叫道:何将军为何张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看我去斩了此贼!就舞动双刀,直奔周昂。周昂展开一枝梨花枪,敌住苏木。两个枪来刀往,斗到三十余合,周昂虽是宁夏有名猛将,怎敌得苏木手法神明变化,不可测摸。正在难支,只见贼军那边又有一员大将跃马而出,高叫:周昂不须费手,待本将来斩这苏木!挺枪直取苏子乔。”

    “苏木见了,便撒了周昂,直取仇钺。但见,刀来枪往,直如猛虎与蛟龙,三人战成一团。毕竟双拳难敌四手,斗得片刻,苏木知道浪战无益,心念一动,卖了个破绽。那仇钺见有便宜可占,就欺将过来,却被苏木一刀砍下头颅。”

    “周昂见死了仇钺,心中慌乱,策马转身就逃。好个苏木,如何肯放过此贼,收了刀,扯出大弓,拉圆了一射,正中周昂背心。可怜周昂也是一员猛将,遇到苏木,却是顿时了了帐。”

    ……

    “大军掩攻,直杀得天昏地暗,须臾,就有人喊,捉住贼王了,捉住贼王了……这才是,苏子乔双刀斗双雄,大学士一箭平银川!”

    ……

    讲到这里,说书先生将惊堂木又是拍,算是煞角。

    这个故事听得茶馆中所有人目瞪口呆。



第七百七十五章 传奇变成真实

    良久,才有人高喊一声:“好一个苏子乔!”

    “好!”

    到处都是叫好声,又响起了激烈的鼓掌声。

    可就在这个时候,传来一声尖锐的叫声:“荒唐,荒唐,纯粹是胡编乱造。宁夏那边的叛乱已经两月,朝廷平乱大军还在路上,苏木孤身一身,怎么可能就将安化王贼王之乱平了呢?”

    这一声叫又尖又利,刺得众人耳朵里一阵嗡嗡乱响。心中一阵烦闷。

    霍然正是太监的鸭公嗓子。

    没错,发出这一声叫的正是刘瑾。

    刘瑾如今已经同苏木彻底翻脸,对于此人也是满心厌恶。

    听到他在民间被人像大英雄一样传诵,立即就忍耐不住。

    不但是他,就连正德也是听得又好气又好笑,苏木如今在陕西巡按学政不假。可他又怎么可能带兵去打宁夏,再说,前线战事如何,就连皇帝和司礼监掌印都不知道,这个说书先生又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想来,定然是为了吸引听众,骗点钱花,才杜撰出这个荒诞不经的故事来。

    刘瑾这一声叫立即引起了说书先生的不满。

    那说书先生最近生意不是太好,生活艰难。

    听说乃是京城人主要的娱乐方式,竞争激烈。要想在说书行立足,你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说什么故事也非常关键。

    实际上,如今可供说书人选择的本子并不太多。

    因此,他今日才说了一段疑似苏木所著的黄色小说《金瓶梅》。可这本小说出书已久,又流行一时,早已经在京城家喻户晓。几乎每个说书人都能随口来上一段,也没什么新鲜的。

    刚才听大家和正德等人争论这本书是不是苏木所著时,他也是心头一动,故意编出这么个故事来赚点钱使。

    苏木乃是当今第一大名士,而宁夏之乱又是热点新闻,两相结合,正好吸引眼球。

    效果也是相当不错。

    可听到刘瑾抽自己底火,说自己纯粹是胡编乱造,说书心中心中略微有些慌乱。

    不过,他这种靠嘴皮子跑江湖的人心理素质极强,立即就镇定下来,冷笑着道:“孤身一人在陕西又如何,苏木堂堂状元公,自然是智谋出众之人。没有兵又如何,三国时,八骏之一的刘表不也单骑进荆州,以一己之力斩杀十几个荆州豪杰,拿到州牧一职。难道说苏子乔的胆识、智谋还比不上刘景升吗?”

    “对对对,难道我大明朝的状元公还比不了三国时的一个小小知府?”《三国演义》这本书已经成书有些年头,听众对里面的故事也是非常熟悉。在普通听客看来,刘表掌管荆州,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知府而已。而苏木是状元,将来可是要做阁老的。无论怎么看,都要强过刘表。听到说书先生这么说,都同声附和。

    刘瑾这人心胸狭窄,立即尖叫道:“你们不过是看过几本演义书儿,又懂得什么行军打仗。这打仗怎么可能两军摆开阵势,士兵只摇旗呐喊,两军主将一对一撕杀。还有,苏木懂得什么武……”

    说到这里,他突然想起当初在正德皇帝面前骗他说苏木武功盖世自己也有份参与,如今却说出这种话来岂不坐实了欺君之罪。

    心中一惊,额头有汗水渗出来。

    见刘瑾窘迫,大家以为他是理屈词穷,同时大声嘲笑:“这个老头没话说吧,苏子乔中状元的游街的时候,我也看过一眼。身高臂长,比起一般武官还要健壮几分,分明就是个能文能武的,如那李靖李药师一样英雄人物。”

    “对啊,咱们是没见过大仗,可你这老头见过吗?书上写的难道不对,若是不对,怎么本本书都这么写。这老头分明是来捣乱,不肯出听书钱的。”

    “哈哈,老头可恶!”

    刘瑾被大家这一阵骂,气得满面燥红,偏生又还不了嘴。

    而正德却笑嘻嘻地在一旁边看热闹,不但不制止,反觉得很有趣的样子。

    正笑着,一个人悄悄走进茶馆,朝正德一拱手,低声道:“原来黄老爷在这里,老太君请老爷回家,说是要要紧之事。”

    这人正是慈圣张太后跟前最得宠的贴身太监林森。

    看到他,正德等人都是一惊:“张太后这么急派人来找,难道朝中出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

    要知道,自从正德一年开始,皇帝亲政之后,张太后就退隐幕后,在不过问朝政。如今,却站了出来,此事怎么看都显得不同寻常。

    正德:“怎么了,快快报来?”

    林森走到正德皇帝面前,低声道:“宁夏前线的叛乱已经被苏木平定,周昂、仇钺授首,安化王被擒,八百里加急刚到。”

    “什么!”正德等人同时惊叫出声,然后抽了一口冷气。

    前头这说书先生才说苏木阵前斩杀周昂、仇钺,后脚那边的捷报就送来。

    这世界上的事情,却是这般离奇。

    传奇故事竟然发生了。

    听到他们这一声惊叫,茶馆里所有人都转过头来。

    刘瑾:“快走,快护着老爷回府。”说罢,就扔了一串钱在桌子上,和众人一道簇拥着皇帝出了茶馆。

    出了茶馆,正德朝前急走,等来到一个僻静的胡同,这才站定了,回头对林森道:“究竟怎么回事,速速禀告。”

    “是,恭喜万岁爷,贺喜万岁爷,宁夏之乱已经被苏木苏大人以一人之力给平了。”林森跪在正德皇帝跟前,将整个宁夏战事大概地说了一遍。

    实际上,如何活捉安化王,苏木在折子上也写得异常地详细。他本是写小说的能手,这个故事也说得极其精彩。

    且,林森这人的口齿非常了得,不如此,也不会得了张太后的宠信

    这一番道来,其间云谲波诡,惊险之处,当真让人惊心动魄。尤其发起的那一夜,当真是一波三折,叫人忍不住手心出汗。

    正德以前也知道苏木在陕西巡按学政主持乡试,却没想到苏木居然从西安孤身跑去宁夏,竟然以一己之力平定了安化王之乱。

    听完这事,忍不住想大叫一声:好个苏木,怎么猛成这样。以前朕以为你不过是文章了得,武功天下第一。却不想,你的智谋也是如此厉害。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万人敌的武艺吗?

    正在这个时候,刘瑾却咯咯地笑起来。

    笑声中充满了如释重负的喜悦,安化王之乱终于平定了,咱家摆的这个摊子总算了啦!咯咯,老天保佑啊!



第七百七十六章 封爵

    确实,这些天来刘瑾一直在担心这事。

    实际上,刘瑾之所以弄出改革军制这件事情,倒不是他有什么政治抱负,又或者想因此在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没什么文化,说穿了也不过是一个大俗人。喜欢权势,喜欢享受。

    之所以这么做,不过是因为他去年过年的时候收礼太狠。以至下面的手下和官员索性借他的名头,层层勒索,搞得天怒人怨,也搞的他刘公公的名头臭不可闻。

    为了挽回自己的名声,刘瑾这才决定干出点政绩,博取一个好名声。

    文官他是不想再去惹了,上次和刘健、谢迁的较量虽然以大胜而高终。但过程一波三折,凶险无比,还差点陪上了自己的一颗脑袋。

    文官、读书人已经在刘公公心中留下了浓重的心理阴影,自然不敢再去找他们的麻烦。

    想比之下,武官好象更好对付一些,这些军坯素质极差,有地位低微,用来打怪刷经验最好不过。

    于是,老刘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军制改革。

    却不想,武官没有闹,反让宁夏安化王找到机会,乘机起兵叛乱。

    这事情一出,刘瑾名留青史的目的是达到了,不过却是坏名声。

    安化王这次起兵用的是“清君侧”之名,行的是靖难之实。

    刚开始的时候,乱局也仅限于宁夏一地。可如果贼王用兵顺利,拿下山陕,必然引起天下震荡。到时候,难保没有其他心怀异志的藩王响应。

    到时候,怕是又是一场汉初的七王之乱。

    在刘瑾看来,当今天子荒唐胡闹,也就是一个大孩子而已。就起才能来看,其实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只不过他是弘治爷的独子,一生下来就是注定要做太子的。如果天下藩王群起响亮,正德皇帝未必就能扛得住。

    到时候,为了平息事端,为了不给叛军借口,搞不好先杀了他刘瑾。

    你们不是要“清君侧”吗,好,朕先帮你们清了,这下你们该退兵了吧?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就算正德不愿意,紧急关头,朝中大臣也会逼皇帝这么干的。

    正到那时,他刘瑾就是明朝版的晁错,死了也没地方喊冤。

    一想到这个可怕的前景,刘瑾就不寒而栗。

    如今,苏木居然这么快平定了叛乱,刘瑾又惊又喜,忍不住咯咯大笑起来:不就是安化王叛乱吗,现在可没咱家什么事了。

    正德突然怒叫一声:“这么苏木,真是多事。”

    神情颇为不满。

    这话引得众人大骇,林森和苏木关系不错,不觉脸色一变。

    刘瑾虽然很喜欢看到苏木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下降,可这事关系到他切身利益,就忍不住问:“敢问万岁爷,苏木怎么多事的?”

    正德愤愤道:“依朕看了,他巡按陕西学政自巡他的。安化王要反,也由得他。朕已经指定好讨逆方针,连阵图都画好了,正欲让杨一清和张永遵照实施。如果杨一清和张永败北,也不用怕。最多让贼军打到京城来,到时候朕也好御驾亲征,叫贼军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万人敌。如今却好,苏木竟然弹指之间就灭了安化王,也没朕什么事。你们说,这个苏木可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