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朝好女婿-第4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动,好象在观察着什么,一定也不怯场的样子。看她神情,定然是见过大世面的,这样的女子可不是小门小户人家能够养出来的。

    跪在地上的牛乙和师寒露见两个大人物惊讶地叫出声来,都是一头的雾水。实际上,他们死活也想不起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露了陷。

    牛乙壮着胆子问:“大老爷,谢相公,这个小丫头说的究竟是什么啊?”

    话音刚落,公堂上所有读过书的人都朝他投过来鄙夷的目光。

    辛知县哈哈一笑:“尔等贼子又哪里知道这小姑娘念的是《金刚经》的一个名句,也是宋时东坡居士和佛印和尚的一个玩笑话。所谓,东方之心不可得,西方之心不可得,南方之心不可得,北方之心不可得。过去之心不可得,未来之心不可得。没读过书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又有什么典故。小姑娘一看就是书香门第的小姐,怎么可能是你这两个贼子的侄女,单此一项,就叫谢君服看出你们是拐子。”

    辛知县越审这案,越觉得有趣,对谢自然好感顿生,便以表字相称。



第六百八十章 案情经过

    牛乙这才“哎”一声,转头对囡囡怒道:“我是没读过书,可你也不能这么欺负人啊!”

    话还没说完,旁边的衙役就一棍子甩过去,打得他惨叫着扑倒在地。

    堂上的人都笑得前伏后仰。

    须臾,辛知县才忍住笑:“君服,你接着说下去。接下来,你就准备出钱买下囡囡姑娘?”

    谢自然一施礼:“禀县尊,晚生要买的是厨娘,囡囡姑娘分明就不懂得做饭,学生自然不会出钱买人的。不过,这两个贼子实在可疑,小生就决定先离开人市场,来县衙报案。”

    辛知县点点头:“那是应该的,君服你这么处置,倒是妥当。”

    谢自然:“学生就笑了笑,说这小姑娘根本就不懂得做饭,休要骗人。然后,就要离开。却不想,囡囡姑娘还是死死拉住学生,又说‘相公,我还懂得做一道点心,必定叫你喜欢的。’小生也不想说太多,也免得走了贼人,正要挣脱。囡囡姑娘急道‘我这道点心有个名字,正是乐只君子。’”

    “啊!”辛知县和年夫子又同时惊讶地叫了一声。

    就连地上的牛乙也忍不住问:“怎么了?”

    辛知县讽刺地一笑:“好叫贼子你知道,囡囡姑娘这句话出自〈诗经〉,‘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你等不学无术之徒自然是不明白的。”

    谢自然也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君子无论地位高低,都要心系百姓疾苦。一刹间,小生就明白囡囡姑娘是在向我求援,担心我一去不复返。偏偏当着两个贼子的面,在下也不好明说。就转念一想,罢,先救她脱困再说,毕竟是一个小孩子。至于贼人,等下报了官,再来拿人不迟。”

    “于是,学生就叫了一声‘原来姑娘懂得做这么一道点心,好,就买了你。’然后,依照两个贼子说好的价格,扔过去一两银子,拉了她就要走。”

    说到这里,跪在地上的囡囡得意地笑了一声,然后挑衅式地看了牛乙和师寒露一眼:“咯咯,本姑娘聪明吧。爹以前就说过,囡囡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女孩子。”

    牛乙气得差点将一口血吐出来:“你们读书的人说话怎么都这样,叫人听不懂!怪只怪我糊涂油蒙了心,偏要问谢相公多要银子,结果……结果……”

    谢自然哼了一声,然后又笑道:“县尊、年先生,若这两个贼子肯收小生这一两银子,将来虽然免不得要被抓捕进衙门来法办,却也能免受一刀之苦。只可惜,这两个贼子见小生出钱爽快,以为我是看上这下丫头的厨艺了。竟不肯依,说是囡囡姑娘的‘骡子菌子’点心做得非常好,跟皇宫里的御膳一样。怎么可能一两银子就卖给你,不成,少了五两谈都不用谈。”

    “骡子菌子点心!”

    “哈哈!”大堂里,知县、年老夫子和几个读过书的师爷同时都笑得倒了下去,竟笑出眼泪来了。

    “这两个贼子,哈哈,逗死人了!”

    “哈哈!”看到大堂里的老大人们在笑,外面看热闹的百姓虽然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也跟着哄堂大乐。

    至于牛乙两人,都是一脸的疑惑。

    “安静,安静!”看笑得实在收不了场,辛知县又拍了拍惊堂木,总算让场面稳定下来。

    “至于御膳,其实也不如大家想象的那样。”辛知县也是两榜进士出身,想当年参加殿试的时候也吃过御膳坊送来的金盘送鸡,单那道菜还好。至于其他……一想到那糟糕得令人难以忍受的饮食,他面上浮现出难受的神情:“君服,你继续说下去。”

    谢自然:“是,老父母。禀县尊,晚生这几年做牛羊生意,也是薄有家产,五两银子原本也没有什么。就伸手将一锭银子扔过去,说不用化开了,接要让那两个贼子将囡囡的卖身契给我。”

    接下来,谢自然大约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古代百姓所使用的大多是铜钱和散碎银子,尤其是银子,分量上根本就没有一个标准。在使用的时候,要想用秤约了。若是有多出部分,则使剪子剪下一块来。那种五十两一锭的大银乃是官府收税之后统一铸造,用来上缴国库的。

    谢自然扔出去这一锭银子大约有六两,他本就富有,也不在乎多这一两八钱的找头,只想快些将囡囡救出去,然后报到官府,带衙役过来拿人。

    刚才通过囡囡同他所说的一席话,谢自然已经知道这小丫头知书达礼,显然不是寻常人家的女孩子。搞不好,还是书香门第的小姐。

    士人家的女子居然被歹人给拐带,这还得了?

    却不想,牛乙和师寒露两人见谢自然出手如此大方,多出一两银子连眉头都不带粥一下,要知道如今一两白银足够一普通的五口之家吃用一个极度了。又见他做书生打扮,人也风雅富贵,以为遇到了一个人傻钱多的纨绔子。

    这种肥羊不宰白不宰,能够多要些钱也是好的。

    两人顿时起了贪念,就开始夹杂不清,说了许多废话,最后,竟然将囡囡夸成天上有地下无的天下第一厨娘。

    最后,就两谢自然也听得不耐烦了,问他们究竟要多少银子,少废话,报个数吧!

    牛乙也不客气,直接报了三十两。

    听到这个数字,谢自然气得笑起来。这价格能够北京的人市场上买一长相好,又是处女,又懂得厨艺的女子了。

    他立即明白过来,这两人是将自己当成冤大头了。

    谢自然是什么人,好勇仁侠,又是一个血气方钢的少年郎,自然是忍不了,冷笑一声:“你们两个贼子是将我当成傻子了,拐带良家女子,该当何罪?也敢问小爷要钱,今日就拿你去衙门见知县大老爷,等着充军三千里吧!”

    反正等下也要去报官拿人,算了,就不找这个麻烦,先将这两个歹人给打倒再说。

    当下也不废话,一拳一脚过去,就将两人打倒在地。

    好个谢自然,也不留情,拳脚如雨点一样落下,招招落到两人的要害上,准备在最短时间能让两个敌人丧失战斗力,也好捆去官府。

    二人见他下手如此之狠,又被人叫破自己拐带了良家女子。心中大骇,当下也顾不得再问谢自然要钱,只想快点逃跑。

    无奈这少年秀才下手实在太狠,动作也快,二人只觉得眼前全是呼啸的拳脚,又如何脱得了身。

    一阵混乱中,师寒露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摸到旁边一个卖肉的案子上,摸出一把剔骨刀来,当头朝谢自然砍去。

    以谢自然的本事,自然是不可能被人家砍中的。

    不过,他这几年行走江湖,和人打斗的经验异常丰富,已经形成条件反射了。见师寒露动了刀子,几乎想也不想,就从怀中掏出一把肋差,一顺手就刺进了敌人的腹部。

    他正要顺势一绞,如此,师寒露就算有九条命也要了帐。

    可就在这一个瞬间,谢自然突然意识到这不是与鞑靼人在草原上生死相搏。不过是对付两个歹人而已,犯不着手上粘血的,就将刀子抽了回来。

    也是师寒露的运气,谢自然这一刀竟然没伤到他的内脏,侥幸留了一条性命,只失血过多,面容苍白而已,估计得养上半年才能好完全。

    牛乙以前其实也就是个市井泼皮,什么时候见过谢自然这种凶狠的人物。如中雷击,整个人都僵住了,呆呆地站在那里,吓得连一根手指也不敢动。

    接下来,见杀了人,就有人飞快地报到衙门,然后衙役过来,将一干人犯都一并拿到了知县衙门。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堂堂读书种子,怎么能好勇斗很?”年老夫子怒气冲冲地骂了一句。

    谢自然做为他的学生,不好反驳,只得苦笑了一声。

    他这段话说得很长,等他讲完,做记录的刑名师爷也将将案件的整个经过写完,然后道:“扶风士子谢自然,你过来看看口供,若没问题,就签字画押吧!”

    “是。”谢自然走上前去,将自己的名字写上去,又按了手印。

    辛知县眼睛一亮:“字不错,端正庄严,大有君子之风,年教授调教的好学生。”

    听到知县的夸奖,年老夫子心中得意:“不过是一个十六岁的乳臭未干的小子而已,当不起县尊一声赞扬,反叫后辈们起来骄傲之心。”

    谢自然签字之后,案件记录就转到两个歹人这里。

    牛乙和师寒露又不识字,只得在上面按了个手印,然后吃力地捏着毛病,经衙役的指点,在上面画了个叉了事。

    最后,自然论到囡囡。

    一个衙役指着案件记录最下面的一处空白,喝道:“在这里按个手印,然后画个叉。刚才这两个歹人怎么做,想必你也已经看到了,知道怎么做了吧?”

    囡囡鼻子一翘,哼了一声:“我又不是不会写字,画什么叉?”

    说着话,就从衙役手头抢了毛笔,在纸上龙飞凤舞地写下“梅之华”三个字。



第六百八十一章 君子带剑

    没错,这个叫囡囡的小女孩正是两年前于苏木分别的,梅娘的女儿梅之华。

    她这个名字还是苏木替她起的。

    这字一写出来,堂上读书出身的众人都是吃了一惊。

    严格说来,这字也普通。可却饱满规整,带着一种特有的大家风范,竟是一种以前从来没见过的行书。

    看得多了,那几个字就如同早晨的清风扑面一般,叫人心胸一畅。

    就连谢自然也是一振,忍不住好奇地看着囡囡。

    囡囡毕竟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子,做孩子的难免有炫耀之心。忍不住得意地看着谢自然:“谢秀才,囡囡这手字如何?说起来,你虽然有秀才功名,可字写得实在不怎么样,也就得规矩二字罢了。气韵呆板、暮气沉沉,叉手叉脚田舍翁,比起爹爹可差得远了。”

    谢自然的字虽然不是太好,可在扶风县的士子中却也算是中上。如今却被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嘲笑。顿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讷讷道:“是,谢自然也就懂得写几笔三馆体而已,却是比不上梅姑娘的。”

    “当然比不上我了。”囡囡哼了一声:“想当年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