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金史-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私造者有刑,捕告者有赏,则无赖辈因之得以诬构良民枉陷于罪,其害四也。

油户所置屋宇、作具,用钱已多,有司按业推定物力,以给差赋。今夺其具、废

其业而差赋如前,何以自活,其害五也。惟罢之便。”上是之,然重违高琪意,

乃诏集百官议于尚书省。户部尚书高夔、工部侍郎粘割荆山、知开封府事温迪罕

二十等二十六人议同高琪,礼部尚书杨云翼、翰林侍读学士赵秉文、南京路转运

使赵瑄、吏部侍郎赵伯成、刑部郎中姬世英、右司谏郭著、提举仓场使时戩皆以

为不可。上曰:“古所不行者而今行之,是又生一事也,其罢之。”

十月,赐金鼎一,重币三。四年三月,拜平章政事,俄而进拜尚书右丞相,

监修国史,封寿国公。五年二月,上表乞致政,不许。九月,上谕汝砺曰:“昨

日视朝,至午方罢。卿老矣,不任久立,奏事毕,用宝之际,可先退坐,恐以劳

致疾,反妨议政也。”是月,复乞致仕,上谕之曰:“丞相之礼尽矣,然今廷臣

谁如丞相者,而必欲求去乎,姑留辅朕可也。”十月,躐迁荣禄大夫,仍谕曰:

“丞相数求去,朕以社稷事重,故坚留之。丞相老矣,而官犹未至二品,故特升

两阶。”十二月,上复谕曰:“向朕以卿年老,视朝之日侍立为劳,令用宝时退

坐廊下,而卿违之,复侍立终朝,岂有司不为设榻耶?卿其勉从朕意。”元光元

年四月,汝砺跪奏事,上命起曰:“卿大臣也,所言皆社稷计。朕之责卿,惟在

尽诚,何事小谨,自今勿复尔也。”

七月,上谓宰臣曰:“昔有言世宗太俭者,或曰不尔则安得广畜积。章宗时

用度甚多,而得不阙乏者,盖先朝有以遗之也。”汝砺因进言曰:“俭乃帝王大

德,陛下言及此,天下福也。”九月,上又谓宰臣曰:“有功者虽有微过亦当贷

之,无功者岂可贷耶?然有功者人喜谤议。凡有以功过言于朕者,朕必深求其实,

虽近侍为言不敢轻信,亦未尝徇一己之爱憎也。”汝砺因对曰:“公生明,偏生

暗。凡人多徇爱憎,不合公议。陛下圣明,故能如是耳。”

二年正月,复乞致政,上面谕曰:“今若从卿,始终之道俱尽,于卿甚安,

在朕亦为美事。但时方多故,而朕复不德,正赖旧人辅佐,故未能遂卿高志耳。”

汝砺固辞,竟不许,因谓曰:“朕每闻人有所毁誉,必求其实。”汝砺对曰:

“昔齐威王封即墨大夫,烹阿大夫及左右之尝毁誉者,由是群臣恐惧,莫敢饰非,

齐国大治。陛下言及此,治安可期也。”二月,上以汝砺年高,免朝拜,侍立久

则憩于殿下,仍敕有司设榻焉。三月,又乞致仕,复优诏不许。上谓群臣曰:

“人有才堪任事,而处心不正者,终不足贵。”汝砺对曰:“其心不正而济之以

才,所谓虎而翼者也,虽古圣人亦未易知。”上以为然。他日复谓宰臣曰:“凡

人处心善良而行事忠实,斯为难得。若言巧心伪,亦复何用。然善良者,人又多

目为平常。”汝砺对曰:“人材少全,亦随其所长取之耳。”上然之。五月,上

问宰执以修完京城楼橹事,汝砺奏:“所用皆大木,顾今难得,方令计置。”上

曰:“朕宫中别殿有可用者即用之。”汝砺对以不宜毁,上曰:“所居之外,毁

亦何害,不愈于劳民远致乎!”

哀宗初即位,谏官言汝砺欺君固位,天下所共嫉,宜黜之以厉百官。哀宗曰:

“昔惠帝言,我不如高帝,当守先帝法耳。汝砺乃先帝立以为相者,又可黜欤!”

又有投匿名书云:“高某不退当杀之。”汝砺因是告老,优诏不许。正大元年三

月,薨,年七十一,配享宣宗庙。

为人慎密廉洁,能结人主知,然规守格法,循嘿避事,故为相十余年未尝有

谴诃。贪恋不去,当时士论颇以为讥云。

张行信,字信甫,先名行忠,避庄献太子讳改焉。行简弟也。登大定二十八

年进士第,累官铜山令。明昌元年,以廉擢授监察御史。泰和三年,同知山东西

路转运使,俄签河东路按察司事。四年四月,召见于泰和殿,行信因言二事,一

依旧移转吏目以除民害,一徐、邳地下宜麦,税粟许纳麦以便民。上是其言,令

尚书省议行之。崇庆二年,为左谏议大夫。时胡沙虎已除名为民,赂遗权贵,将

复进用。举朝无敢言者,行信乃上章曰:“胡沙虎残忍凶悖,跋扈强梁,媚结近

习,以图称誉。自其废黜,士庶莫不忻悦。今若复用,惟恐为害更甚前日,况利

害之机更有大于此者。”书再上,不报。及胡沙虎弑逆,人甚危之,行信坦然不

顾也。

是岁九月,宣宗即位,改元贞祐。行信以皇嗣未立,无以系天下之望,上疏

曰:“自古人君即位,必立太子以为储副,必下诏以告中外。窃见皇长子每遇趋

朝,用东宫仪卫,及至丹墀,还列诸王班。况已除侍臣,而今未定其礼,可谓名

不正言不顺矣。昔汉文帝元年,首立子启为太子者,所以尊祖庙、重社稷也。愿

与大臣详议,酌前代故事,早下明诏,以定其位,慎选宫僚,辅成德器,则天下

幸甚。”上嘉纳之。

胡沙虎诛,上封事言正刑赏,辞载《胡沙虎传》。又言:“自兵兴以来,将

帅甚难其人,愿陛下令重臣各举所知,才果可用,即赐召见,褒显奖谕,令其自

效,必有奋命报国者。昔李牧为赵将,军功爵赏皆得自专,出攻入守不从中覆,

遂能北破大敌,西抑强秦。今命将若不以文法拘绳、中旨牵制,委任责成,使得

尽其智能,则克复之功可望矣。”上善其言。时方擢任王守信、贾耐儿者为将,

皆鄙俗不材、不晓兵律。行信惧其误国,上疏曰:“《易》称‘开国承家,小人

勿用’。圣人所以垂戒后世者,其严如此。今大兵纵横,人情汹惧,应敌兴理,

非贤智莫能。狂子庸流,猥蒙拔擢,参预机务,甚无谓也。”于是上皆罢之。权

元帅右都监内族讹可率兵五千护粮通州,遇兵辄溃,行信上章曰:“御兵之道,

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

若讹可败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诏报

曰:“卿意具悉,讹可等已下狱矣。”

时中都受兵,方遣使请和,握兵者畏缩不敢战,曰:“恐坏和事。”行信上

言:“和与战二事本不相干,奉使者自专议和,将兵者惟当主战,岂得以和事为

辞。自崇庆来,皆以和误,若我军时肯进战,稍挫其锋,则和事成也久矣。顷北

使既来,然犹破东京,略河东。今我使方行,将帅辄按兵不动,于和议卒无益也。

事势益急,刍粮益艰,和之成否盖未可知,岂当闭门坐守以待弊哉。宜及士马尚

壮,择猛将锐兵,防卫转输,往来拒战,使之少沮,则附近蓄积皆可入京师,和

议亦不日可成矣。”上心知其善而不能行。

二年三月,以朝廷括粮恐失民心,上书言:“近日朝廷令知大兴府胥鼎便宜

计画军食,鼎因奏许人纳粟买官。既又遣参知政事奥屯忠孝括官民粮,户存两月,

余悉令输官,酬以爵级银钞。时有粟者或先具数于鼎,未及入官。忠孝复欲多得

以明己功,凡鼎所籍者不除其数,民甚苦之。今米价踊贵,无所从籴,民粮止两

月又夺之,将不独归咎有司,亦怨朝廷不察也。大兵在迩,人方危惧,若复无聊,

或生他变,则所得不偿所损矣。”上深善其言,即命与近臣往审处焉。仍谕忠孝

曰:“极知卿尽心于公,然国家本欲得粮,今既得矣,姑从人便可也。”四月,

迁山东东路按察使,兼转运使,仍权本路宣抚副使。将行,求入见,上御便殿见

之。奏曰:“臣伏见奥屯忠孝饰诈不忠,临事惨刻,与胡沙虎为党。”历数其罪,

且曰:“无事时犹不容一相非才,况今多故,可使斯人与政乎?愿即罢之。”上

曰:“朕始即位,进退大臣自当以礼,卿语其亲知,讽令求去可也。”行信以告

右司郎中把胡鲁白忠孝,忠孝不恤也。

三年二月,改安武军节度使,兼冀州管内观察使。始至,即上书言四事,其

一曰:“杨安儿贼党旦暮成擒,盖不足虑。今日之急,惟在收人心而已。向者官

军讨赋,不分善恶,一概诛夷,劫其资产,掠其妇女,重使居民疑畏,逃聚山林。

今宜明敕有司,严为约束,毋令劫掠平民。如此则百姓无不安之心,奸人诳胁之

计不行,其势渐消矣。”其二曰:“自兵乱之后,郡县官豪,多能纠集义徒,摧

击土寇,朝廷虽授以本处职任,未几遣人代之。夫旧者人所素服,新者未必皆才,

缓急之间,启衅败事。自今郡县阙员,乞令尚书省选人拟注。其旧官,民便安者

宜就加任使,如资级未及,令摄其职,待有功则正授。庶几人尽其才,事易以立。”

其三曰:“掌军官敢进战者十无一二,其或有之,即当责以立功,不宜更授他

职。”其四曰:“山东军储皆鬻爵所获,及或持敕牒求仕,选曹以等级有不当鬻

者往往驳退。夫鬻所不当,有司罪也,彼何责焉。况海岱重地,群寇未平,田野

无所收,仓廪无所积,一旦军饷不给,复欲鬻爵,其谁信之?”朝廷多用其议。

八月,召为吏部尚书。九月,改户部尚书。十二月,转礼部尚书,兼同修国史。

四年二月,为太子少保,兼前职。时尚书省奏:“辽东宣抚副使完颜海奴言,

参议官王澮尝言,本朝绍高辛,黄帝之后也。昔汉祖陶唐,唐祖老子,皆为立庙。

我朝迄今百年,不为黄帝立庙,无乃愧于汉、唐乎!”又云:“本朝初兴,旗帜

尚赤,其为火德明矣。主德之祀,阙而不讲,亦非礼经重祭祀之意。臣闻于澮者

如此,乞朝廷议其事。”诏问有司,行信奏曰:“按《始祖实录》止称自高丽而

来,未闻出于高辛。今所据欲立黄帝庙,黄帝高辛之祖,借曰绍之,当为木德,

今乃言火德,亦何谓也?况国初太祖有训,因完颜部多尚白,又取金之不变,乃

以大金为国号,未尝议及德运。近章宗朝始集百僚议之,而以继亡宋火行之绝,

定为土德,以告宗庙而诏天下焉。顾澮所言特狂妄者耳。”上是之。

八月,上将祔享太庙,诏依世宗十六拜之礼。行信与礼官参定仪注,上言宜

从四十四拜之礼,上嘉纳焉,语在《礼志》。祭毕,赐行信宝券二万贯、重币下

端,谕之曰:“太庙拜礼,朕初欲依世宗所行,卿进奏章,备述随室读祝,殊为

中理。向非卿言,朕几失之,故特以是旌赏,自今每事更宜尽心。”是年十二月,

行信以父暐卒,去官。

兴定元年三月,起复旧职,权参知政事。六月,真拜参知政事。时高琪为相,

专权用事,恶不附己者,衣冠之士,动遭窘辱,惟行信屡引旧制力抵其非。会宋

兵侵境,朝廷议遣使详问,高琪等以为失体,行信独上疏曰:“今以遣使为不当,

臣切惑之。议者不过曰:‘遣使则为先示弱,其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