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姬昌知道自己久在羑里,趁着公卿下乡的功夫才能出来放放风,了解的都是些零零碎碎的消息,所以,他还是认真地看了下去。
  “收取田赋,是陛下为了让我等明白,失去了才会懂得拥有的珍贵。”
  “我等贵族,享受着钟鸣鼎食的生活,不知民间之苦,只是付出一些田赋,便怨声道载。”
  “陛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我等意识到,我们与他人不同,能拥有田产,拥有私田,其本身就是一恩赐。”
  “即使收取了田赋,也不会将田地夺走。”
  “对此,有些人仍旧嗤之以鼻,觉得太过美化。”
  “这其实可以理解。”
  “因为陛下实实在在按丁口收取了田赋,影响了我等的利益。”
  “可现在看呢?”
  “有了各种新式农具,耕种事倍功半,而最先享受到农具便利的,依旧是我等。”
  “陛下虽然拿走了一些,但给与的更多。”
  “陛下能够兵围身怀反心的诸侯,将暗中密谋的贵族抄家,但对拒绝缴纳田赋的我等,只是用了稍稍过激的手段,始终没有刀兵相向,这就是一种宽容,一种仁义。”
  “兴许现在还有很多家主没有看明白,依旧心存疑问,毕竟陛下将一切埋得太深了。”
  “陛下在告诉我等,贵族最重要的,是自由,自由经商,自由生产,有着私有可买卖的土地,下乡看到农人的辛苦后,这种感触更甚,我们最珍贵的东西其实并不是田地里种出的粮食,而是田地本身!”
  “只要有了新式农具,好好耕种土地,即使有田赋,我等亦可赚取更多,相反,若我等过于执着于那些并不算多的田赋,太在意这些东西,则是因小失大。”
  “其实贵族的丁口多,家中直系需要缴纳的田赋多,也是陛下的仁义所在。”
  “两个人有着同样大小的土地,到了收成时,一人缴纳较少田赋,一人缴纳更多田赋,乍一看,缴纳更多田赋的人,应该不满。”
  “可如果这个人是贵族呢?可动用的资源更多,寻常农人的农具是木质的,贵族的农具是同质,甚至铁制,贵族有着更好的种子,农人则是劣等,贵族有着更多的人手、耕牛打理田地,农人只有一人,甚至无牛,这样一来,即使是同样大小的土地,也必然有着更多的收获。”
  “到了那时,农人的田赋占据着收成的十之三四,贵族的田赋虽然多,却只占据着收成的十之二三,那所谓缴纳更多的田赋,还是更多的田赋吗?”
  “我想,很多人都并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
  “所以,那些人会暗中辱骂陛下,但我想说的是,陛下用意之深,这不过是我的一番揣测,是陛下仁义中微不足道的一小点。”
  “总而言之,陛下已经和此前创出商业时一样,给出了一个在缴纳田赋后,收获依旧超过以往的方法,只不过一些人没有意识到而已。”
  看到这里,姬昌已经愣住了。
  他没想到,傅语竟然是真的认为纣王才是仁义之君。
  不……
  姬昌皱起眉头,他深知贵族秉性,傅语说的都是强行扯出来的歪理。
  如果田地粮产增多,田赋确实算不得什么,但贵族并不是收获更多就会满足的人。
  贵族的野心是不会停止的,有十成收益,他们甚至想着要拿十一成,就算田地增产,如果不缴纳田赋,收获不是又多了一些吗?
  就像自己,他姬昌之前是西伯侯,大商四大诸侯之一,又被封为了周文王,已经做到了极致,但他停止翦商之策了吗?
  没有,即使被关在羑里,七十高龄,也依旧在蛰伏等待着机会。
  可傅语为什么会说出这种话?
  显然有蹊跷。
  望着手中的报纸,姬昌明白了。
  这是贵族在表明态度,向纣王示好。
  他记得傅语就是傅家负责羊毛衣工坊的人,如今贵族有着经商的利益,有着羊毛衣的利益,还有着生产新式农具以及粮食增产的利益,已经足够多了。
  贵族们首先要做的,不是与纣王为敌去诋毁纣王,而是消化这些新兴事物带来的利益,这样一来,自然要安抚纣王,缓和双方关系。
  等将手头上的事情都处理好了,空出了时间空出了资源,再向纣王发难就是,反正时间还长,等纣王彻底和诸侯开战出兵征讨,才是这些贵族的机会。
  而傅语刊印的这份报纸,就是缓和关系的最好方式,以歌颂赞扬纣王,来表达贵族的立场。
  阳谋!阳谋啊!
  姬昌不由得再次对纣王高看几分。
  纣王看准了贵族的诉求,贵族要安抚纣王,缓和双方关系,纣王何尝不也是如此?
  朝歌已经经历了两次叛乱,要有第三次,就真的人心惶惶了。
  现在又正好卡在裁去老兵,招募、训练奴隶新军的阶段,因而不能轻易针对贵族,将贵族压迫的太狠。
  可国库缺钱,需要钱粮扩建朝歌,扩充军备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纣王才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逼迫贵族,从贵族身上榨取想要的东西。
  而那时,纣王就开始计划,布置预防贵族暴动的措施,直到现在,措施生效,贵族与纣王双方达成一致,有了暂时的和谐局面。
  姬昌忽然发现,自己稍逊一筹。
  发明出龙骨水车与曲辕犁,确实为他营造了不小名声,也保证了纣王不会轻易对他出手,甚至刚才买报纸都能少付两文钱,但却也帮助纣王稳定了朝歌。
  暂时稳定的贵族,加上经过淇水大刑、万民请愿后,逐渐可用的民心,朝歌已经凝成了铁板一块。
  说不定,真能让李靖变法成功!
  姬昌连连摇头,现在才看出这些根本没用,即使在公卿下乡之前看出来也没用。
  因为这也是纣王的阳谋。
  难道他姬昌会因为这一点,而浪费了趁着公卿下乡为自己营造名声的机会吗?
  没办法,身陷朝歌,主动权不在自己,也只能给纣王利用了。
  姬昌叹了口气,纣王城府深,他以为贵族在第一层、纣王在第二层,而自己在第三层。
  但就现在看来,贵族都比自己明白些,自己还在第三层,而贵族已经爬到了第四层,正与第五层的纣王握着手。
  姬昌默默地将报纸收入怀中,这次经历他永远都不会忘记。
  纣王将阳谋发挥到了极致,每个政策不仅仅是牵着贵族的鼻子走,而且还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被牵着走。
  这种手段,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
  姬昌心生佩服,不愧是能在这种局面下也要强怼天神,不给仙人面子的君王。
  可佩服归佩服,造反还是要造的。
  毕竟纣王的爷爷杀了他老爹,翦商之策也已经实行了几代,不可能在他手上停止。
  何况……人力能对抗神仙?
  半年前阐教仙人以除妖为由冲入皇宫的事情,他已经通过卜算知道了。
  纣王做了什么?
  不过是拍死了一个仙人,依旧有着四个仙人耀武扬威,就像纣王逼迫贵族一样,逼迫着纣王,在皇宫禁地之中,丝毫不给这位“始皇帝”面子。
  哪怕禹王出世,定鼎九州塑人族龙脉,也不过是借着气运镇压了三个,还有一个硬是跑了。
  姬昌缓缓闭上了眼睛,他的卜算之术和农耕一样,在人类之中数一数二,但卜算的越多,便越是知道人力的弱小。
  人的寿命是有限,就连禹王那样的圣王,也化作了尘埃,再努力再圣明,也逃脱不了天命,哪怕纣王自称始皇帝,至今为止一切都干得不错,可等其死后呢?
  称天子,俯首认命,才是更稳妥的选择,打不过就加入,这是生存之道。
  车驾停下,打断了姬昌的思绪。
  应是到了田间吧,姬昌想着,撩开门帘,却在此时听见一声虎吼:“陛下驾到,都让一让,挪挪位置!”
  姬昌探身,果然看见了御驾。
  他觉得纣王特意来此,应当是听闻计策成功,特意来检视,顺便敲打自己的。
  可这有什么用呢?姬昌摇摇头,纣王再努力,也改变不了天定的东西。


第419章 子受:我再挣扎一下
  “真是陛下!”
  殷破败和近卫们疏导人群,拥成一片的农人便有序地一同朝旁边挪了挪位置。
  姬昌和崇侯虎先后下了车驾,拜下行礼。
  子受笑着问道:“不必多礼,乡野之中如何?”
  姬昌身怀异心,崇侯虎不会种地,这俩能帮助农人耕田才怪!
  “一切安好。”
  子受点点头:“安好便好。”
  本是下意识的回答,子受越想越不对劲。
  看这俩人的表情,不像是欺上瞒下的敷衍之词,反倒让人心里发毛。
  此事……必有蹊跷?
  子受想了半天,今年的目标是无事发生,不搞事情,借着贵族和山贼赚取足够多的昏庸值。
  目前看来,形势还算乐观,至少这个结算期内暂时没有发生倒扣的事件,虽然有个万民请愿,但人家请的是李靖。
  可站在空旷的田地里,有小风吹来,背后凉飕飕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陛下,臣有奏。”
  姬昌将报纸呈上,他想了很久,决定继续明哲保身,稍作退让,贵族硬说纣王是仁义之君,那就是吧。
  子受一眼看去。
  “谁为仁义之君?三皇时期选神农,五帝时期选尧舜,当世人们都选他!”
  一开口就知道是老营销了。
  不过挺好的,仁义之君,说不定就是在说姬昌!
  本来从西岐来的流民就多,加上姬昌偶得自由,以及被连番逼迫的贵族,怎么能不搞点事出来呢!
  子受的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再往下看。
  ?
  当我脑门上长出问号的时候不是我有问题,而是你有问题。
  “一派胡言,胡说八道!”
  “谁办的报?查封!查封!查封!”
  子受拿报纸的手微微颤抖,连续几个深呼吸,才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
  我什么都没干啊!
  自从过了年,我就一直呆在宫里,稳稳当当不搞事,政令也是随便敷衍了事,和原地挂机都没啥区别,就差眼睛一闭直接离线。
  可盔甲套的这么严实,怎么还有人捅刀呢?
  即便如此,子受也没打算放弃抵抗。
  咸鱼都知道翻身,我还不能挣扎一下?
  虽然不知道贵族为什么突然改了性子吹捧自己,但仍有操作空间,有机会反杀!
  子受将那有些皱的报纸攒成一团,快速思考弥补方法。
  农人这边不好动。
  朝廷只是一个平台,提供了田地给农人们耕种,粮食增产了,是他们自己的能耐。
  当前以丁口算田赋已经是比较好的税收方式了,还能怎么改?
  难不成要求农人们无条件上缴除生存所需外的所有粮食,且不予分配收益?
  还是说,当发生天灾、兵灾等不可控事件时,田地减产所受损失必须由农人赔付?
  亦或者,朝廷出兵,农人必须无偿捐献钱粮,视为对朝廷的支持,而不得当做暴力征收?
  又或者,朝廷拥有农人今年收成以及来年收成的征收优先权,哪怕迁去了大山里,逃向了西岐,也得追着把田赋讨了?
  子受想了想,完全不切实际。
  万一农人们断耕了怎么办?
  本就是诸侯贵族心有不臣的局面,还如此对待农人,是怕大商亡的不够快还是担心鹿台的火堆旁边没有孜然?
  更何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