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受现在打算从言论入手,他想了很久,昏庸值的产生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骂声,骂得越凶赚的越多。
  此前自己太魔怔了,不管做什么,好事也好坏事也好,结果如何不去理会,直接控制舆论让人骂起来不就行了?!
  将此事带过,户部侍郎萧升、曹宝出列道:“启奏陛下,眼下秋收已过,尚有田赋与商税需陛下亲自察看。”
  子受嗯了一声,秋收是这个结算期内昏庸值的大头,应该能挽回不少,人们没有种植水稻与麦子的经验,摸着石头过河,必然减产。
  “卿莫要遮掩,尽管如实道来,这朝歌之中还有不少余粮,抄了那些参与叛乱贵族的家后,也能补贴一二,百姓们要骂,便骂朕吧,若不是朕一意孤行种植新作物,也不会如此……”
  子受一声叹息,脸上带着三分惭色。
  萧升、曹宝云里雾里,期期艾艾地答道:“陛下,陈塘关田赋……三山关田赋……绳池……黎郡……平灵郡……除受萧贼所影响的临潼关外,其余各地均比往年多出一成,便是欠收,也是因为气候与战乱所致……”
  子受没有一点点防备。


第369章 真的吗,我不信
  “此言当真?”
  明明换了新作物,去年陈塘关减产也得到了证实,怎么到今年就增产了?
  不应该啊!一年的时间怎么可能掌握水稻、麦子的种植方法?
  哪怕下头没有贯彻落实改种新作物,也不应该增产。
  见纣王问的急,萧升、曹宝连连道:“臣不敢欺君。”
  子受再问:“为何会增产?”
  “自然是……”刚开口,萧升、曹宝就发现了不对劲,群臣沉默无比,便是李靖也昂首看天,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臣不知!”
  险些铸成大错啊!
  满朝文武,谁不知道是粪肥导致了增产?
  虽然有许多土地因为水稻、麦子的种植经验不足而欠收,但凡是成功收获并使用了粪肥的田地,必然丰收。
  亩产增加了,虽然有部分田地欠收,但产粮总量和往常相差不多,甚至有一成增长。
  这件事不能公开,因为普及粪肥的方法,有些难以启齿,属于偷盗行为,一旦公开,在严明法度的现在,可是件株连无数的大事。
  因而,即使殿中文武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也只能心照不宣憋在心里,不然第一个为难的就是纣王。
  其实殿中最不明白的就是子受自己,久居深宫睡大觉,没机会走访民间,群臣又隐瞒不报,咱啥都不知道。
  问了半天问不明白,子受反而觉得是个好现象,劣币驱逐良币计划成功,朝臣开始划水了!
  张大不愧为国家栋梁!
  子受沉吟半晌后,道:“既然如此,奏章先呈上,秋收一事来日再议。”
  等到萧升、曹宝退下后,上任兵部尚书的鲁雄出列奏道:“此次平乱,一应将士的封赏,臣等已经整理出来。”
  “呈上来。”
  这倒是没什么麻烦的,李靖的新法里头有一套军功升级制度,只要按着套路来就行。
  子受看了半天,封赏太合理了。
  越合理的事,越不能干。
  子受颇为不满意道:“奴隶军与宫中女兵的封赏倒也正常,这妇女联合会中的女子,何以封赏如此之少?”
  鲁雄揪了揪短须,奴隶军虽然一向不被看好,但总归还是朝廷编制的正规军,女兵虽然不是正轨编制,但早在子启叛乱时就有过出战,如何封赏有过先例,都属于朝廷内部事务。
  可妇女联合会的女子没有名单在册,人员构成也很杂,既不能当做正规兵将也不能当做朝廷官员,没有责罚她们擅自入武库拿兵刃甲胄就不错了。
  奖励她们英勇护驾为国出力自然可行,但封赏不可能太过优渥,毕竟主要平叛的主要战力还是奴隶军与女兵,这些女子真正起到的作用只是鼓舞士气,伤着的都没几个,最多也就磕着碰着。
  不待鲁雄解释,子受就抢先开口道:“依朕看来,这群女子的封赏给的少了,再加三成。”
  鲁雄不干,严词拒绝:“功不配赏,若如此优待,我大商将士该作何想法?何况陛下大兴土木,又有南征战事,国库之中的钱粮已是不多,又何来多出的三成给她们?”
  国库没钱了?
  建了阿房宫和六部大殿之后,总算熬到了这一天,好消息!
  不过经历这次秋收之后,国库又有不少收入,再把跟着大禹后人造反的贵族抄家,又是一笔钱,花出去的又回来了。
  看来不止得给女子提高封赏,奴隶、女兵也得提一下。
  子受道:“将奴隶军更名为敢当军,今后与正规军同等待遇,另外将宫中的女兵组建成军,赐名娘子军,妇女联合会中凡是希望入行伍的女子,皆可纳入,与正规军一视同仁。”
  “这……”鲁雄有些犹豫,提高封赏倒也不是不行,奴隶军与女兵确实立了大功,但在这之中,还有一支被忽略的军队也抵御了叛乱。
  玄鸟卫。
  他们虽然组织松散,但也确实出了力,如果按照之前对奴隶军与女兵的封赏,玄鸟卫还不至于产生抱怨情绪,可封赏一提,差距太大,难保不会出问题。
  鲁雄所担心的问题正是子受的用意所在,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奴隶军与女兵得的多,玄鸟卫得的少,那这些本就素质参差不齐的玄鸟卫,还会卖力工作吗?
  必然展露闲汉本质,加大划水力度!
  子受偷偷摸摸看了眼李靖,封赏的标准新法已有规定,不过自己这个老大享有最终解释权,应该没问题吧?
  李靖有所察觉,感觉这个眼神不一般。
  莫非……有深意?
  玄鸟卫现在由他代掌,如果出了事,他肯定要负责。
  提高奴隶与女兵的封赏,却对玄鸟卫的封赏只字不提……
  李靖浓眉一挑,若有所思。
  他一直在研究法理和情理,纣王刚才所抛下的封赏方式,似乎就是给自己的考验。
  给平叛出力的奴隶军、女兵、玄鸟卫一视同仁的封赏,这是注重法理的公平;
  给享受着虚高俸禄的玄鸟卫适当封赏,给没有正规军编制俸禄更低的奴隶军、女兵更高封赏,则是偏重情理的公正。
  无论是公平还是公正,都是执法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李靖恍然大悟,微微拱手,果然,这就是纣王给自己的考验,知道如何在其中寻找平衡,才能让新法变得更好,更适合大商臣民。
  子受没有发现李靖的动作,他四下望了眼,见没什么重量级朝臣反对,便道:“就这么办吧,封赏要尽早发下去,钱财不足的话就抄家,那些参与造反的贵族家财可以直接取用。”
  崇侯虎眨了眨眼,以往如履薄冰,几乎不在朝上说话的虎侯、于越侯等人纷纷开口道:“陛下不必担心钱粮之事,臣等略有家财,愿献上以充国库。”
  呃……
  这几个异族首领突然送钱,倒让子受有些不适用,不过他也没拒绝,谁不喜欢人形ATM?
  虎侯等人心中松了口气,崇侯虎所传授的察言观色果然没有错,以往他们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现在大商与诸侯彻底闹僵,他们必须表态,刷刷存在感,告诉所有人,他们是大商最忠诚的舔狗。
  鲁雄又拿出一封奏疏,接着道:“陛下,臣还有一事要奏。”
  子受本来觉得,便好奇地道:“还有何事?”


第370章 我又觉得我行了
  鲁雄严肃道:“陛下,萧贼虽伏诛,但朝歌守备依然空虚,需要从他处调兵,以防再有叛乱。”
  其实他很想提议让纣王严守朝歌四门,这样一来就不容易就乱军以商队为掩护入城,可他也知道商税占了国库收入一大半,有了商税才能支持宫里一口气完成数座大殿的建造。
  子受一愣,这是个大问题。
  前几天他就想过了,老这么造反不行,即使都能平叛,但三天两头这么来,谁都会烦。
  他砸了枚核桃,道:“确实要加强朝歌守备。”
  鲁雄谏言道:“界牌关黄老将军忠心耿耿,不如陛下就从这界牌关中调取一军,前来戍守。”
  子受摇头:“不可,界牌关屯粮重地,不可轻动,敢当军在此次叛乱中立下大功,足以见得奴隶值得信任。”
  鲁雄迟疑片刻:“陛下的意思莫非是要扩充奴隶军?这倒也是个办法,不知陛下打算从何处调集奴隶?”
  子受笑意盎然:“自然是从诸侯治下,那些诸侯可没有贡献人手修长城,治下的奴隶多得是,哪里多,便去哪里调。”
  “传朕命令,令虎方的张山将军立即出兵,那些兵发鄂城的诸侯治下空虚,必然能掳掠大量奴隶,再遣张友仁为使出使西岐,西岐向来注重‘仁义’,治下又怎么能有奴隶?便让张友仁将西岐的奴隶全都带来朝歌。”
  “这……”
  鲁雄不知如何开口,纣王的思维太跳跃了,简直天马行空。
  趁着诸侯治下空虚,让张山出兵抢奴隶倒好说,很简单的事,可怎么还让张友仁去西岐带奴隶回来?
  奴隶就是诸侯贵族们的私有财产,没有人权,西岐的仁义根本落不到奴隶身上,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便是百姓也不会把奴隶当做自己人。
  这干的根本不是事啊!
  抢钱、抢粮、抢女人,哪有抢奴隶的?
  子受却是十分得意,虽然这些有家室的奴隶军爆发出了超乎想象的战斗力,但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有了这样的功绩,提拔奴隶的压力就会小很多,朝臣没法阻拦,落在诸侯贵族眼里,却是十恶不赦的事情。
  甚至还能顶着扩充军备解救奴隶的名头,派兵去各地抢奴隶。
  朝臣们知道不妥,但奴隶军立下大功,他们有苦说不出,而诸侯贵族被抢了私有奴隶,又见到奴隶得到重用,必然不满。
  又扯皮一阵,朝臣果然如子受所料一般,被迫妥协。
  升任礼部尚书的伯夷出列,道:“陛下,此次叛乱,获虏不少,这些俘虏应该如何处置?”
  子受一听,随口道:“充作民夫即可,卿家莫非想以人牲人殉祭太庙?”
  伯夷躬身道:“臣不敢!不过叛军入了皇宫,惊扰先祖,祭祀却是需要的,臣已遣人铸陶俑,至于俘虏的话,臣以为,还是杀了……”
  杀俘从伯夷这种高洁之士口中说出,有些令人诧异,实际上却是最好的办法。
  这些人要么是娄氏族人,要么是贵族家仆,如果扔去北方修长城,或是继续修东夷附近未修完的路,都让人不放心,离朝歌太远了,他们随时能逃跑甚至突然暴起,如果为了这点劳动力特意派兵,又有些不值得。
  子受大概猜到了伯夷的顾虑,道:“不能杀,收作民夫,留在朝歌即可。”
  伯夷一咬牙,道:“如此即可宣示武功,以慑不臣,又能防止反复叛变,节省国库钱粮,陛下若是有所顾忌,尽管让臣来做便是,何况朝歌并无需要大量民夫的地方,养着俘虏不过是徒耗钱粮罢了。”
  子受想了想,道:“谁说朝歌没有需要民夫的地方?乱军烧毁房屋无数,正好朕欲扩建朝歌,这些人大有用处!”
  “城外虽有流民搭屋而居,但终究是在城外,这些人心慕我大商,又怎么能让他们寒心?朕必然要为他们寻得住处,扩建朝歌刻不容缓,令工部尚书万年亲自负责此事。”
  万年出列领旨,稀疏的头发似乎又少了几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