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人仙百年-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尧在帝位,洪水泛滥。
  当时有三个善于治水的人物,分别是鲧、共工和欢兜。
  后来尧老了,舜为了上位,便施展诡谲手段,故意怂恿尧,把对其帝位有威胁的共工、欢兜、三苗都流放边疆,而且还把治水功臣鲧给杀了。
  因此大禹和舜有杀父之仇,但他忍功了得!不光忍了,还继续为舜担任治理洪水的官。而且为了不重蹈父亲的覆辙,大禹兢兢业业,三过家门而不入,连当时还在襁褓里的儿子启都不顾。足以想见当时,大禹如履薄冰的处境和心态,为的就是有朝一日成就大业。
  不光如此,大禹还很有政治智慧和手段。
  当时,舜让大禹治水,大禹“拜稽首,让于契、后稷、皋陶。”
  什么意思呢?皋陶是作刑法的,管理整个国家的法度,而且卓有成效;后稷是负责农业生产的;而契是负责制定礼制、教化人民的。这三人的事业都是国之大事,而且是比治水更容易出成绩。在禹接到治水任务的时候,朝中以这三位重臣的势力最大。所以禹不是一口应承下来,而是先推到三人身上,三人不授,禹才敢接手。
  这一方面表明,治水是一个艰巨的人物,这三人也不想身败名裂;另一方面,大禹以退为进,一旦成功,那可是不世之功,三人将不再是他登上帝位的对手。
  大禹在后来治水的时候,起用了势力并不强的益来辅佐他,同时争取到了后稷的支持,“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可以说,权力的天平逐渐被打破了。
  后来舜主持过一次重要的殿前会议,参加者中有两个人针锋相对,一个是大禹,另一个是皋陶。
  皋陶提出,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用人,要让官员不能贪,不敢贪,以道德的力量为天下垂范,则国家可治也。
  大禹反驳道:‘真有你说这么容易,那也不会出现欢兜、三苗这些惯于察言观色的臣子了。’
  舜让大禹也说说,大禹说自己‘只知道埋头苦干,不知道其他的’。
  皋陶反问大禹:‘那你到底怎么埋头苦干的?’
  大禹就把自己怎么治水的,怎么三过家门而不入,怎么天天吃不好睡不着的事情,都说了出来,而且不光说了自己的态度,还把成功的事情列举了出来。
  通过这次重要的总结会和表彰会,大禹的地位直线上升!没过多久,舜荐禹于天,授以帝位。
  大禹登基后,让皋陶负责辅佐,但皋陶没多久去世了。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得了帝位,开创了夏王朝。”
  晏雪听了,眨眨眼睛,问道:“你说的故事,跟眼前的洞天,有什么关系吗?”
  秦笛道:“其实皋陶并没有死,他被大禹封印在洞天中!直到千年以后,有人偷走了镇压巫山的仙器‘九鼎’,皋陶才撕开仙阵,借助于登仙台,离开了这个世界。而帮他治理刑狱的獬豸,则因为功力不足,没办法跟他一起飞升,不得不留在小世界,日久天长,它杀了所有的妖兽,自己也死了!”
  晏雪问:“先生,这是玉简里记述的吗?”
  秦笛道:“玉简中没有明说,只是隐约提及这一点。仙人之间的矛盾,不适合暴露于人间。”
  他将独角递给晏雪,道:“你把它收好了,这是一件宝贝。只要拿它一碰,就知道善恶忠奸。如果是好人,独角光洁如玉;如果是坏人,独角会改变颜色!”
  晏雪大喜:“啊?还有这种好东西?”她把独角接过去,伸手摩挲着。


第312章 修真圣所
  秦笛低头去看小世界的控制机关,微微叹了口气,道:“这里原本有一条仙灵脉,可惜经过数千年的运转,再加上皋陶和獬豸的大量消耗,如今只剩下两条大型灵脉了!最多不过500年,所有灵脉都将耗尽。”
  “先生,为什么灵脉耗竭那么快呢?”
  “因为整个地球灵脉匮乏,封闭小世界的仙阵被打破了,灵气在一点点往外渗透!这也正是整个三峡地区,风景秀美,草木葱茏的原因。”
  秦笛凝视着控制阵盘,道:“这个阵盘被獬豸弄坏了一个角,我得花点儿心思将其修复,还要制作几个进出的令牌。你去四处转转,看看附近的地势,是否还有别的东西。”
  晏雪答应一声,便走了出去。
  她走出宫殿宫殿,向四周张望。
  宫殿位于高山之巅,南方有一片沃野,长满了如茵绿草;东边是茂密的深林,看不清林中有什么;西边有一个湖泊,湖面如镜,猛一看比西湖还要大;北边有一片山岭,山峦起伏,一望无际。
  晏雪纵身往北方奔去,先去起伏的山峦上查看。
  在一处山谷间,她又看见许多奇怪的妖兽骨骼,奇形怪状,大小不一,她甚至还捡到十几颗内丹,五颜六色,大的有十几公分,小的就像鸡蛋一样,至于说更小的内丹,都被埋在土里了,一时之间难以找出来。
  晏雪看见那么多妖兽骨骼,心里觉得很奇怪:“这么个小世界,就算灵气再丰富,又怎能孕育出这么多妖兽呢?难道说,这些妖兽都是当年大禹治水的时候,从外面捉来囚禁在这里的?或者说,他不想让皋陶饿死,所以给留下妖兽给皋陶解闷?”
  她从山谷里出来,再次上了山脊,沿着山脊向北跑了二十多里,再往北还有几座小山丘。
  那些山丘上覆盖了野生的灌木,灌木丛中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植物。有的虽然低矮,但却闪着异样的灵光,似乎属于灵草的范畴。
  她将每样灵草都拔了一株,收进储物手环里。
  在几处山丘上,她甚至看见成片的野山参,就像萝卜一样,长在山坡上!每一株都超过一斤重,她随手挖了一些,其中一株山参,竟然有五斤重,不知道生长了多少年。
  她从北方折而向东,查看那边森林。
  她发现森林里不单有松树、柏树,还有珍贵的金丝楠木、檀香木、沉香树,有的金丝楠木一人抱不过来,檀香木则散发出好闻的香味。
  森林中并没有狼虫虎豹,只有一些低阶的山鸡,甚至连野兔都很少。
  一直往东,踏着树梢走出十余里,她忽然看见一株参天大树!
  那株树高有六七十米,直径有三米以上。
  树梢有一个巨大的鸟窝,好像有两只苍鹰俯卧其中。
  晏雪没有惊动那两只苍鹰,只是从远处悄悄掠过,然后折而向南。
  南方是一望无垠的草地,绿色的草原上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
  她顺手摘了一些花朵,然后来到西方的大湖边。
  她看见湖里有鱼跳动,并没有看到水中的妖兽。
  整个小世界,除了那两只苍鹰之外,只剩下低阶的动物,所有妖兽都化成了白骨。
  晏雪又回到山巅大殿中,跟秦笛描述自己所见到的景象。
  “先生,我觉得有些奇怪,这个小世界很大,直径两百多里,它究竟位于何处?”
  秦笛道:“小世界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仙人炼制的法器,就像大禹留下的九鼎,还有我炼制的纳虚葫芦,里面都有小世界;第二种来源于合道真君乃至于地仙、灵仙留下的体内洞天。
  古时候,神州大陆有不少高阶修士,一旦超越了合道真君,体内都有一个洞天世界。这些修士被别人杀死,或者自身修炼陷入瓶颈,久而久之,碰到寿限而陨落,留下的洞天就像你捡到的妖兽内丹类似,通过层层法阵包裹着一个须弥世界。
  因此之故,古代中国才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的说法。
  这些洞天从外表看很小,就像一个鹅蛋一样,静静的躺在巫山一角,很难被人们发现。我们找到了机关,走到洞天内部,所以才有了发现。普通人肉眼凡胎是看不见的。”
  晏雪又问:“先生,小世界的阳光从哪里来?”
  秦笛答道:“阳光是从外面照进来的,上面的穹隆开了天窗。另外,这座宫殿闪闪发光,靠着激发灵脉的运行,也可以不断的放出亮光。”
  “先生,我没有看到活着的妖兽,只看到两只苍鹰,比普通的老鹰略微大些,但也算不上妖兽。”
  “妖兽的繁衍需要完整的食物链,这个小世界的食物链,被仙人蓄意打破了。”
  “先生,我在南边的草地上,看到几穗谷子,谷粒很大,晶莹剔透,你看看,这是什么品种?”晏雪说着,摸出一个谷穗,还有三粒谷子。
  秦笛见了,禁不住眼前一亮:“好东西!这是灵谷啊!能让修真人修炼速度加快许多,走,我跟你过去看看。”
  两人出了大殿,纵身来到南方的原野上。
  原野上到处都是绿草,绿草从中有一块废弃的灵田,还有十几颗灵谷顽强的生长着。
  秦笛取出灵锄,小心翼翼的除草,重新整理那块灵田,将成熟的灵谷仔细收起来。
  “今年已经晚了,等到明年、后年,我再好好耕种这片灵田。”
  随后,秦笛跟着晏雪,在小世界巡视一圈,看到北部山谷的人参和各种灵草,笑道:“仙人皋陶白日飞升了,他没有留下法器和仙丹,但却留下了这个小世界。对我们而言,小世界就是无价之宝,靠着这里的灵脉,还有野生的灵草,再加上开垦灵田,耕种灵谷,能让我们修成元婴,这条路没有太大的障碍了。”
  晏雪问:“要不要告诉顾如梅?”
  秦笛想了想,道:“等她筑基以后再说。”
  随后,他又来到云梦台,躺在青玉床上睡了一觉。
  等他醒过来的时候,笑着对晏雪道:“这个青玉床,就像‘游仙枕’一样,是仙人‘炼心’,修炼‘分神诀’的法器,躺在上面便会有南柯一梦,一梦便是一生,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仙人的心性和神识。”
  秦笛的仙心早已锤炼过无数次,所以不会受到青玉床的影响,但他提醒晏雪,在结成结丹之前,不要上去尝试,否则会影响仙心,一不小心,可能导致精神分裂。
  晏雪郑重其事的点头:“我记住了。”
  两人在这里待了半个月,然后便离开了此处。


第313章 下一代
  8月3日,他们回到重庆的家中。
  秦笛忽然发现,家里多了两个小孩子。
  作为下一代,张怡然十六岁,张少清十三岁,张少明三岁,秦鸿和秦樱都只有两岁,除了这五个孩子之外,家里又多了两个男孩,分别是十岁的王韶和三岁的王哲。
  秦笛问朱婉:“妈,这两个娃娃怎么来了?”
  朱婉笑道:“秦月和王舒从昆明来四川了。”
  “喔?他们在哪儿呢?怎么不见人影呢?”
  “他们不在重庆,而是在宜宾的李庄镇。”
  “为什么去哪里?”
  “因为国立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总共10余个知名文化科研机构,都迁到那里去了。那儿有上万名学者和学生。众多的知名学者云集该处,让李庄与重庆、成都、昆明一起,成了暂时的文化中心之一。你大舅和外婆也住在那儿!”
  “原来是这样啊,那我得抽时间去看看。”
  朱婉忽然问道:“你从哪里弄来的小狗?看这模样,倒是讨人喜欢。”
  秦笛道:“妈,这是从龙虎山找来的,准备放家里养着,你可千万别给我丢了!。”
  朱婉埋怨道:“你这做父亲的,不管自家的娃娃,就知道四处乱跑!”
  秦笛“嘿嘿”笑道:“妈,那两个娃娃乖不乖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