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那小厮-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罢这好不容易才在将军府内某得参谋一职的男人愤愤然解下冠冕掷出老远,而后随手在议事厅门前木架上的如林刀剑中拿了瞧着分量较轻能挥动的一把,正要在众目睽睽之下扬长而去的时候,却驻足停步。
  “君家飞将,旧时英烈。”名为胡文静的参谋在议事厅门前忽的仰天大笑,“今日视之,丧家野犬!”
  “轻骑百人,从亲卫营中调拨,除此之外,再无一兵一卒的支援。”宋之问将腰间的虎符抛给了胡文静,后者手忙脚乱双手接住,“说这些自寻死路的话,再救不回黄游击亲族,自裁谢罪吧。”
  “谢将军。”肃然长拜的胡文静起身时改换了一副谄媚面皮,“这不是担心将军不肯出兵,情急之下才说出些不着边际耸人听闻的言语,将军大人有大量,自然不会和小人这一介穷书生计较什么。。。。”
  “滚。”
  “得令!”
  像是唯恐宋之问反悔一般,胡文静抱着那柄不知是屋内哪位武馆的配剑三步并两步消失在众人视野中,引得柳子义面颊微微抽搐:“将军,胡文静这厮生平只怕连鸡鸭都没赶过几次,就这么仓促上阵统领百人的轻骑,是不是太儿戏了些?”
  “一个市井游侠儿,短短数年之内跻身晋州军正,似乎也太儿戏了些?”
  “将军莫要说笑。。。。”
  “去跟在胡参谋的马后。”
  “一旦这厮有叛逃苗头就五花大绑押回城中还是干脆就地处决?”柳子义听闻来了兴致摩拳擦掌,“听凭将军吩咐。”
  “倘若真与蛮人大部骑军遭遇,你定要把胡文静平安带回并圆城。”宋之问斩钉截铁道,“那轻骑百人,与你职责相同,若是真不能救那黄游击老少亲族,无论如何也要护住胡文静。”
  柳子义领命离去时仍是满头雾水,更不消说屋内武官。
  六韬之书,何其艰深晦涩,宋之问时至今日,不过能解其中真意二三,而他以此真意问将军府内参谋,唯有胡文静一人,对答如流。
  “今日倒是本将好生做了回恶人。”苏孝恭在屋内所有武官离去后,与宋之问负手并肩而立,同看那幅占了议事厅整面墙壁的舆地图,“本以为胡文静此人不过能胜任随军参谋,现在看来,将兵百人,倒是我们小器了。”
  “晋州上下,坚壁清野。”宋之问目不转睛,“当真能坚壁清野么?”
  苏孝恭不知如何作答。


第359章 愿景
  白骨露于野,百里无鸡鸣,是位前朝枭雄在挥师北伐大胜南归途中有感而发的喟叹,纵是那场封狼居胥的北伐,在后世史官眼中多被视为此人生平最为彪炳的一桩功勋,却大多刻意遗忘了方圆百里不闻鸡鸣声是件何其恐怖的事,也无怪乎在那位穷兵黩武如此的枭雄在天下初定后便再不轻启战端,休养生息二十余载后才使王朝元气渐复,如此方才又有了前朝开国后百余年的盛世。
  “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偃武兴文,都是这卷书上讲的,那些南面帝王用来休养民生的手段,听起来不过是几句话的事,可真要细讲这当中的道理,只怕这一卷书还说不明白。”
  晋州并圆城以北村镇虽不比大尧江南文风鼎盛,却也不少耕读传家,后湾屯季家便在此列。老一辈屯里人大多都还记得季家祖上那会儿有人中举的风光,从县城里来的乐班子平日有婚丧嫁娶的事请到屯里来都要出笔令人咂舌的银子,而那天整个班子挺着仪仗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地由远及近,报喜的人赶在前头,那日全屯的人几乎都拿到了季家的喜钱,虽说二十文不多,可全屯男女老少人手一份,那可就是天大的手笔了。
  在屯中私塾担任塾师的季家男主人将妻儿死死护在身后,方才开口的蛮人武士身上皮甲沾染了墨渍,书房地面上碎成数块的雨花砚佐证了那片墨渍的由来,身为塾师的文弱男人在蛮子破门而入后便以家传的石砚丢掷而去,没能对后者造成什么实质的损伤,却引得那蛮子近旁的扈从武士勃然大怒,拔刀就要将这只能提笔看书弱不禁风的男人连带着身后的人一起砍成肉泥,却被那个蛮人武士制止,只用了一句话。
  博乎沁家的男人从不杀手无寸铁的敌人。
  “在台岌格部,博乎沁家不论是人口,还是牛羊,都和其余几个大的家族差得很远,只有阿爸的帐篷里有几卷破书,要不是被我翻出来,多半就要给阿妈当作引火的东西烧完了。”年轻的蛮人武士合上那卷书,有些感慨,“阿爸教会我识字以后就一直有些后悔,说是这些尧人的文字分了博乎沁家男人弓马上的本领,我想也没有错,在同辈的人里,我的弓马一直都是最差的那个。”
  一同同样年轻的扈从反驳道:“台岌格部会挽弓射雕还有钻马腹的男人,数上三天三夜都数不完,可会读尧人兵书,知道该怎么攻下那些大城的,只有家主一个人!忽察家又怎么样,在主君面前这么羞辱家主。。。。”
  扈从说着心头恨意又起,不过是仗着忽察家在台岌格部的势力大过博乎沁家而已,那个只知道带着伴当和轻骑郊猎的忽察家世子,靠着家族的武士和骑兵,生生从家主那里夺过先行南下的权力不说,还当着所有台岌格部家主和将军们的面,笑家主开不了几石的弓,是在丢台岌格男人的脸。。。。
  “好马要走远路才看得出来,草原上,多少年才有了主君这样能带领诸部打到尧人州城城下的英雄。”年轻蛮人武士,同时也是博乎沁家家主深深呼吸,“吃了一场败仗,死了那么多奴隶、武士还有马匹,全族上下多少年的积累都毁在那座城下,换作是别的部族,只怕主君的位置已经不知坐到第几人,可主君还是我们的主君。”
  扈从挠挠羊皮帽底下发痒的发辫,他想那里面大概已经生了虱蚤:“打了败仗的,还能是英雄么。。。。”
  “大尧开国的皇帝,算不算英雄?”
  “当然是算的。”
  草原部族素来礼敬豪杰,即便甲子光阴内尧国大军多少次北伐草原都杀得血流成河,如今多少父辈葬身在尧人刀剑下的草原好汉,都在咬牙切齿磨刀霍霍,想着什么时候就能随大军南下雪耻,却并不妨碍他们对那些盖世名将的尊崇。至于那位大名鼎鼎开国皇帝,即便年轻扈从连以尧人文字书写自己名字都笔画都做不成,但所听草原上老人讲那男人的故事,心中也油然生出几分钦佩来。
  “英雄在你眼里是不该打败仗的,但你可知道大尧开国皇帝生平败绩未必就比胜仗少出多少,自起兵以来,身旁不过寥寥几个卒子的时候一只手只怕还数不过来,败的最惨的那次,连最宠爱的侍妾都教他那称王称霸一时的宿敌砍掉脑袋做器皿,割肉作羹送到他帐前。”年轻的博乎沁家家主悠悠瞥了眼怒色渐起的季家塾师男人,又继续说这在大尧举国上下绝对的禁忌,“这位已经占了天下大半壁江山的霸主除了想要羞辱大尧的开国皇帝以外,更要看看他在见到那盏肉羹后的反应,要是被霸主看到皇帝还有任何东山再起的可能,只怕也不会再有大尧开国皇帝的说法了。”
  “然后大尧开国皇帝是怎么做的?”扈从瞪大了眼睛。
  “他跪在地上叩谢霸主赏赐的肉羹,吃完肉羹以后被人问及滋味如何的时候,又说但凡是霸主的赏赐,都是金子般可贵的珍馐佳肴。霸主听闻后仍不放心,又把皇帝最疼惜的幼子做成肉羹赏赐给他,皇帝仍是将那肉羹吃完后叩谢霸主的赏赐。”说到这里年轻的博乎沁家家主也忍不住顿了一顿,“第三日霸主将皇帝的母亲做成肉羹赏赐给他,皇帝在接过他母亲头颅做成的碗盏后泪流满面,送去赏赐的霸主心腹本以为找到了皇帝不臣之心的铁证,可皇帝却说,是霸主对他的礼遇太过深厚,接连三日都送来甘美的肉羹,令他从心底感动不已,然后他跪在地上,朝霸主所居的宫殿三跪九叩以后将那肉羹吃得一干净。”
  听到这里扈从心底忍不住升起一股恶寒,吃下自己至亲的血肉而面不改色,他无法想象那是怎样的情形,日后问鼎天下的帝王竟也会有那样身不由己的时刻。
  “荒唐!荒唐!连我大尧官家正史都未曾记载,你们这些茹毛饮血的蛮夷又从何而知?”始终将妻儿护在身后的季家主人,也就是那个留了缕山羊胡子的塾师听得这两个北蛮子的言语,连性命都顾将不上,捶胸顿足怒道,“蛮夷,蛮夷啊!”
  年轻的博乎沁家家主并没有什么愤愤的神色,反倒是扈从忍不住要拔刀去剁了这个成心寻死的腐儒,可被年轻的博乎沁家主只是一瞥,后者只得悻悻收回已经起手的刀势。
  “世上没有通体没有一根杂毛的骏马,也就没有史书上那些毫无瑕疵的帝王。”他似乎理解塾师的恼怒,继而露出怅然的神色,“你们尧人,生来比我们这些长在草原上的人要幸运太多,有很多很多的书可以看,那个告诉我这个故事的人是这么说的,‘到南方去,那些书里有你想要的答案’,我想我已经找到了我的答案,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问问那个人,这个答案究竟是对还是错。”
  轻轻抚平手中那卷书被皮甲毛边翻起的纸页后年轻的博乎沁家主将其交给身后的扈从,后者郑重其事地用三层油纸包裹后用牛皮绳子牢牢捆扎,然后和其余十几个牛皮纸包一道绑缚在载重托马的马背上。目睹这一切的中年塾师并没有拦阻,许是方才扈从的抽刀抽空了他所剩无几的勇气,在这段光阴里唯一做的事就是张开双臂将妻儿死死护在身后。
  在步出季家宅院之前年轻的博乎沁家家主迟疑了片刻,还是没有将右拳中握着的那枚银锭放下。用从尧人哪里抢过来的银子给尧人,他还是有些自嘲地否决了早先冒起的这个念头,而后大步流星步出屋舍,在屋外等候已久轻骑们敬仰的眼神中翻身上马。
  革甲弯刀背弓的博乎沁家轻骑簇拥在他的周围,等待家主说出向何处进军的令,可家主在翻身上马后便再不说话,轻骑们也始终沉默,唯有胯下坐骑偶尔打个响鼻或是甩动马尾驱赶秋蝇。
  在这个时候摩赤哈·博乎沁又想起了那个白衣胜雪的男人,一架车,一个马夫,还有满车的酒,就这么从南边北上到了台岌格部,每到了新的地方就用蹩脚的蛮话谈天说地,用车中经年的陈酿交换牧民帐篷里的烈酒,在星野下熊熊燃烧的火堆旁和载歌载舞的牧民共饮到酩酊大醉,天为被地为席地睡去,他似乎懂很多的东西去过很多的地方,台岌格部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没有难住这个男人,到最后连台岌格部的主君,顿冒·巢及拉德都被惊动,用五千户人口的封赏,想要将这个男人留在台岌格部,却没有如愿以偿。
  台岌格部的贵族和将军们起初还在担忧这是不是尧人的细作,可在短暂的相处过后他们都喜欢上了这个豪阔如草原的男人和他马车里的好酒,也不是没有人想要对这个男人图谋不轨,却都被那个其貌不扬的马夫几下放翻落荒而逃,数次无果的尝试后也只是多添了几十号伤筋动骨的大汉,白衣的男人还是终日在不同的帐篷内流转。
  摩赤哈与这个男人相遇在他行将离去的那一天,那天白衣胜雪的男人破天荒没有酩酊大醉,而是和他说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其中就包括他刚才所讲的那个故事。男人最后将一卷书塞到他的怀中,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