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医生很稳健-第5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病人平时发作时就会有打寒战、发热、疲乏无力等全身症状,还伴有会阴部和耻骨上的疼痛,排尿也非常不适。
    清晨起床之后会发现尿道口有黏液等分泌物,排尿困难。
    半小时尿一次,但怎么尿也尿不尽。还有腰痛的现象,不论是站着、坐着还是躺着,都痛得受不了,晚上更是痛得睡不着。
    林然就坐在徐玉莹旁边,她所收集和记录的病人的信息林然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问完症后,随后便是看舌切脉。
    脉洪数,舌苔腻。
    徐玉莹给出的诊断是体内有热,导致脾胃不和,运化能力下降,食欲自然也开始下降,这人生病后一旦食欲下降那就成了大问题了。
    人连饭都吃不下,免疫功能自然下降了,食物中所含的营养不能被人体吸收,那么病就严重了。
    照着这个想法,徐玉莹的治疗思路就清晰了,首先就要开胃,要让病吃下饭。
    开胃法治疗,是徐老拿手绝活!
    保和丸加减。
    开完方子,徐玉莹想了想又对患者家属道,“除了处方药外,我在跟你说一个食疗方,做起来很方便很简单,只需要两样东西就行了,一个是薏仁米,另一个是冬瓜。
    薏仁米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毒等功效,是中医常用的利水渗湿药,既然病人尿不出,那可以用它来通小便。
    冬瓜是家庭食用频率很高的蔬菜之一,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最好是不削皮煮了吃,因为冬瓜皮所含的营养更丰富。
    冬瓜味甘、性寒,有消热、利水、消肿的功效,是去病人体内热火的良药。”
    病人家属听了连连点头,道,“徐医生,我回去会照办吧,我也希望老爷子早点好!都说有一老如有一宝!”
    一旁林然听到徐玉莹解释得如此详细,便知道她是故意给自己讲的,当然能解病人家属的疑惑自然也是意外之喜。
    一举双得。
    果然中医世家传人也都不简单!
    诊完病,徐玉莹让林然送病人出去。
    见林然跟着自己看诊很少发言,徐玉莹还是比较满意的。
    毫无疑问林然在西医外科领域是有一定成绩的。
    这样的人来学中医还能做到不骄不躁,已经十分难能可贵了。
    等林然送完病人回来,徐玉莹便笑着问道,“林然,我给病人看病,你能看得懂听得懂吗?”
    若是没有看徐老给自己的书,林然还真可能就一知半解罢了。
    现在嘛,能看个七七八八,里面的治疗思路他也知道。
    当然若是他上手治疗病人的话,还差一点实战经验。
    林然和徐玉莹聊了两句病人就来了。
    这次敲门进来的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群病人家属。
    他们敲了敲便突然闯了进来,林然都被吓了一跳,还以为出了什么重急症呢。
    他一个做急诊的对于急诊自然比较敏感。
    倒是徐玉莹镇定自若,看家属一家男女老少都到齐了。
    一看就是知道是家里的小孩子,命根子出了问题了!
    这几个大人神色焦急,每人都在争话语权,迫不及待地想跟两人说明情况。
    这么多人的声音,林然也只能听到杂乱的声音在耳边响,完全听不到他们的真正来意。
    突然他看到门后面有个抱着孩子的男人,孩子也不知道怎么了,一直在哭。看情形,那个孩子应该是这群人着急的原因所在了。
    林然制止他们这些无用焦急又慌乱的声音:“你们别着急,慢慢说给我们听,选择一个人跟我们说话。不然你们大人叫,小孩闹,我们怎么知道该给谁看病了?这里是医馆又不是菜市场。”
    他们瞬间安静了下来,林然观察到的是,有两个老人和三个比较年轻的男女,最后由抱着孩子的年轻男人解释情况。
    原来他是带孩子来看病的,两个老人分别是孩子的爷爷奶奶,那三个男女中,男的是孩子的爸爸,其中有一个女的是孩子的妈妈,还有一个是孩子的阿姨。
    徐玉莹也赶紧过去看,孩子五六岁的样子,肚子胀得跟揣了个小鼓一样,大大的圆圆的,孩子非常难受,一直在爸爸的怀里哭。
    徐玉莹看着孩子这么难受都心疼了,更何况是孩子的家里人呢,她问道:“这孩子吃什么了?怎么吃成这样了?”
    她这么一问,在场的所有大人都后悔不迭地想要捶胸的样子,不过最后还是由冷静的爸爸开口说明了情况。
    原来今天是孩子的小姨来家里小住,也带了个小孩,还带了点小孩自己爱吃的饼干,牛奶,巧克力之类的,这家里来亲戚了,他们住城里家庭条件好的自然讲究个面子,所以也就整了一桌子的菜,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在家聚餐。
    被大人的气氛感染,孩子也十分开心,孩子吃饭的时候就吃得比较多,饭前吃了零食,饭后奶奶又给孩子吃葡萄,奶奶也没特别在意,边看电视边看着孩子吃东西。
    没想到一个不在意,孩子就把一斤的葡萄给吃完了。
    下午的时候孩子又闹着要吃巧克力,本来不同意的,但是孩子的爸爸耳根子软,就偷偷给孩子买了巧克力。
    晚上10点多的时候孩子开始难受了,肚子疼,疼得直打滚,家里人都吓坏了,发现孩子的肚子也鼓了起来,像揣着个小圆球一样。这肯定有问题呀,于是急急忙忙地把孩子送医馆。
    徐玉莹看了一眼这这大家子人,比较无语,:“你们简直是胡闹,小孩子不懂,难道你们也不懂吗?小孩子的脾胃是很娇嫩很脆弱的,吃这么多东西不发生问题才怪了!”
    现在很多家庭不懂得怎么照顾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因为父母惯着、老人哄着,想吃什么就给吃什么,养成了在家里说一没人敢说二的性格。
    但是林然觉得溺爱孩子总得有一个度吧,孩子还这么小,几乎什么都不懂,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这很容易养成孩子不好的性格。
第814章 平凡的一天
    但是有时候孩子想要吃那些不健康的饮食,而小孩子五脏六腑的功能又比较弱,运化功能往往无力,造成了孩子食积,也就是说,食物消化不了,积累在胃部,造成胃部食积。如果大人还是对他言听计从,那么结果只会是:病在孩子身,痛在父母心。
    徐玉莹见孩子的家长们都羞愧的低下头,也没有在批评人家,毕竟家长们心里边已经很难过了。
    徐玉莹从抽屉里取出药方筏,开了个小药方。
    就是用生山楂30克加炒焦了的锅巴煮成粥!
    这个小药方有开胃的作用,刚开始孩子可能吃不下去,这时就要一口一口地喂,不分时间和场合,只要把这碗粥在这一天之内喂完就行。
    徐玉莹还让孩子在医院住下,让孩子的妈妈拿着方子赶紧回家做然后带过来。
    接过徐玉莹手里的方子,孩子的爸爸还是很担忧的道,“我家孩子真的没有事?”
    徐玉莹无奈道,“现在还没有事,可若是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的话,就会有事了。”
    她又想了想,道,“你们先去抓药住院,等会我去还孩子做个推拿吧。”
    “哦哦哦……好我们听医生。”
    等病人家属带着孩子走后,徐玉莹看向林然问道,“林医生,小孩患病是所有疾病里面最不好治疗的,为什么呢?”
    这个自然难不倒林然,他好歹也是有这丰富临床经验的人了,“幼科,古主谓之哑科,以其不能言,而不知病之所在也。说的是小儿科,从古时就被称为哑科,因为小儿不会说话,即使会说话也无法正确描述病情。所以小儿疾病是很难治疗的。”
    徐玉莹点点头,林然,能回答的上来她也并不奇怪,毕竟人家可是外科大医生呢。
    “所以对于家庭有小孩的朋友,就要提醒他们平时也可以备一盒中成药保和丸,药店就有卖的。”
    保和丸出自元代朱震亨的《丹溪心法》。虽然是以消导药为主组成的,但是作用平和,并且能够消积和胃,使胃气和顺,所以叫“保和丸”。
    保和丸由三部分组成:
    (1)消面积和肉积。肉和面吃得多了就用山楂,谷食吃得多了就用神曲,麦食吃得多了就用来服子。
    (2)食积很容易生湿,所以常常用二陈汤祛湿和胃。
    (3)食积常常化热,所以一定要用连翘清热散结。这就是保和丸,很好的方子,可以达到消食、化湿、清热的功效。
    “还有一个就是,小儿科要强调食疗。因为小儿服药很困难,假如你利用中医“药食同源”的理论,采用药味不重的功能性食物,也是治疗小儿疾病的重要手段,不可忽视,应当发挥。儿科的食疗剂量不限,看他的接受程度而定,只要能吃得下就行,不要给他吃生的。”
    “这个食疗方可以给他磨粉,用蜂蜜来调,而且可以给他做成粥、熬稀饭、熬汤,这样小儿容易接受。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小儿爱吃糖,但你绝对不能加蔗糖,蔗糖影响小儿的消化吸收。要调味用什么呢?用蜂蜜、葡萄糖。葡萄糖是单糖,不是蔗糖,容易消化吸收,蜂蜜更容易消化吸收,所以这是要注意的。”
    “至于推拿到话,主要按压三个穴位,大肠穴,脾土穴和板门穴。每天顺时针推揉脾土穴(拇指螺纹面)、大肠穴(自示指端桡侧边缘至虎口成一直线)、板门穴(大鱼际隆起处)各200次,可以助消化。
    “还要告戒大人要从小培养孩子不吃零食、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习惯,不要仅从口味和喜好选择食物,更应该注意合理的膳食搭配,选择天然、新鲜、易消化的食物,多吃奶类、豆制品、果蔬类、坚果类的食物,少吃油炸、过甜、过咸的食物。要多喝白开水,少喝含糖的饮料,可以喝蜂蜜水。做到定时进食,避免暴饮暴食、过饥过饱,这样孩子就不易患病。”
    “平时也可以用山楂糕、果丹皮、红果酱代替零食,还能开胃助消化。也可以在家将鸡内金两个焙干,研成粉末后与适量的面粉、盐水掺和,和成面团做一些面食。”
    徐玉莹说得比较细心,林然也听到了心里去。
    他现在和张小雅也准备要孩子了,中医育儿经以后他肯定用得上的!
    快下班的时候,两人去了一趟医馆住院的区。
    孩子在吃完山楂粥之后,已经安稳的睡下了。
    徐玉莹般来椅子坐到病床边上,开始耐心的抓起患儿的小手。
    用她刚刚教过方浩的推拿手法给孩子做推拿。
    林然看得很真切,中医手法治疗是家传中医学者的不传之密,一般中医学院里出来的中医学者哪里知道这些小技巧?大概只会诊脉看舌,开方用药吧,
    若是真需要推拿针灸什么,多数都是样针灸推拿科一推了事!
    而中医针灸推拿科,学院派出来的中医技师就更加敷衍了。
    有点中医甚至连人体骨骼,穴位,经络都分不清楚。
    更不用说让他们根据孩子的疾病,来定推拿手法了。
    十多分钟后才结束,徐玉莹也满意的站了起来。
    她看向了孩子的父母道,“等孩子睡醒应该会第一时间闹着上厕所,所以今天你们要有人守在病床前,我们医馆有医生二十四小时值班,你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按床头的呼叫器喊医生和护士。”
    孩子的父母忍不住感动的点了点头,“徐医生,林医生,辛苦你们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