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浑天记山海碑歌-第7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月后,天阴如无月之夜,风起于北,速掣向南。
  赵宗亲先皇赵成之皇叔,年过花甲的大将军赵能,在一众护国客卿的鼎力支持下,竟假传圣旨擅立少公子协为太子,而后数日宣告赵王成薨!
  而就在少公子协即将登位大宝的前七日,已是领镇北将军的书方仪,竟引五万百战精锐暗渡泪孤海。
  书方仪为洛羽之真传弟子,自得水灵族友好相待,如此五万大军有水灵族相助,一路乘风破浪南下,于继位大典前一日的辰时,自白河入海口驶入中州境内。
  彼时,两岸早被预先埋伏好的斥候封禁,遂得顺漳水而下。
  当翌日东阳升起时,其五万精锐已如天兵天降,陈兵于准备登基告天的北炎山下。
  北炎山东、西、北三面峭壁,唯有南面开阔,可登山祭天受禅。
  此刻,大将军赵能正与诸护国客卿,挟持百官,领三万禁军,拥少公子协欲登北炎山受禅台。
  山上玄旗招展,三万禁军陈兵南山下,护卫左右。
  而书方仪的五万百战边军精锐,亦在此时突然杀出,列开了阵势,将南面封死。
  一时间,战旗猎猎,擂鼓震天!
  其中军大纛玄旗猎猎招展,上书斗大金字——‘奉天王师,赵,镇北。’
  但见
  前军战将十数,挺枪勒马,将旗激荡;中军刀枪直刺苍穹如林;两翼铁骑沉喝闷踏如雷滚。
  赫赫军威,百战肃杀之气只叫天地色变,如乌云盖压大地四方。
  山下三万禁军虽甲胄精酿,铁面骇人,威武不凡,但面对五万精锐边军,他们这些未经历过战阵的禁卫,又如何不惊惧?
  霎时,三万禁军已在慌乱中,直接列就半月防御之阵,大盾在前,长枪在后。
  显然,他们这是明知的选择防御,打死要做乌龟了。
  如此惊变,早已惊动了正登至半山腰的小皇子与赵能等人。
  他们正立于山腰处,俯瞰南山脚下旷野。
  那黑压压一片中,清晰可辨的镇北将军大纛正在向前移动……
  见得镇北将军大纛,被挟持的百官中,多有激动之色。
  而少公子协见了已浑身瑟瑟发抖,他竟慌忙摘着帝冠,畏惧的说道:“镇…镇北将军到了,本公子不当皇帝了,不当了…!”
  大将军赵能霎那色变,气得吹胡子瞪眼,连忙上前阻止,怒容厉喝:“陛下乃我大赵新君,他书方仪是我赵氏之臣,何惧之有?”
  少公子依旧惊恐,甚至都哭起了鼻子。
  他退缩摇头:“不~父皇说过,镇北将军是洛仙师的得意弟子,连玄皇叔都是他师弟,我…我怕~。”
  “岂有此理!”赵能怒火中烧。
  他怒愤道:“想我赵氏自有天下以来,何曾受制于他人,仰人鼻息?今我朝有诸山外高人为护国客卿,何惧他小小银手探花?”
  赵能身后一老者客卿微笑点头,捻须倨傲道:“陛下与大将军无需担忧,有我四人在此,定保社稷无恙。”
  与此同时,山下三通鼓罢。
  阵前大纛之下,一身披软甲,手着银丝手套,腰后横跨两把剑器的少年,已单枪匹白马行于两军阵前。
  这少年,正是赵能口中的银手探花——书方仪。
第720章 山海内乱生,伽南涅槃终
  北炎山下,三通鼓罢。
  阵前大纛之下,一身罩素白长衫,外披银鳞软甲,头扎白麻孝带,手着银丝手套,腰后横跨两把剑器的少年,已英姿勃发,单枪匹马行于两军阵中。
  这少年,正是银手探花——书方仪。
  他身后五万百战之师,尽数白衣玄甲,玄旗猎猎,顶系白绫如流云激荡,山呼雷喝曰:
  “奉天王师,护赵伐逆……奉天王师,护赵伐逆!”
  与此同时,山腰上传来了年过花甲的赵能那苍劲的断喝质问之声。
  “镇北将军兴兵来此,是为贺我大赵新皇登基大典,还是意图不轨啊?”
  其后一护国客卿,声音尖锐,唳喝道:“书方仪!汝虽为玄门历凡之子,然今为赵氏之臣,既见新君,何不下马叩拜?”
  书方仪气象沉稳,他自然听出对方这是先声夺人,颠倒黑白同时,给他一个下马威!
  他依旧稳坐马上,微微仰望山腰处,那正顶盔着甲的老迈身影,随即又眯眼扫视其身后四名凝星修士。
  只见他单臂抬手,身后五万虎贲铁甲,尽数息声。
  随之,他铿锵之声已回荡八方。
  “吾,书方仪起山外,历凡尘,拜天、拜地、拜恩师、拜天子,何向尔等屈膝?!
  昔我大赵鼎盛之时,懿文帝贤明海内,虽应天下民心,传位于吾先皇成,然先皇仍需赤宵王剑歃血奉天,尔授正天命,贵为人间真命天子。
  今,先帝霸业未成而中道骤崩,我大赵社稷微惑,人王闭关未出,客卿利欲扰秩,皇戚昏昧酿祸,南都四州遂凶,内外山河扰攘。
  故,吾兴王师而奉天,特来护我大赵。”
  说着,他遥指山腰处四名护国客卿,讥讽道:“然…尔等山外散修,以历凡之由,接踵而至,恬享护国上卿之荣泽,却惑以皇戚为伍,乱行废长立幼之举,屠戮社稷忠良,僭立天子之越!
  以致,亿兆黎庶不安,社稷震荡;狼心狗行之辈,汹汹龇吠;奴颜婢膝之军,纷纷攀卫爪牙。
  敢问,社稷苍生之安危何思?六合凝一之国策何在?”
  此言一出,五万玄甲精锐霎那山呼如潮。
  “护我赵统,六合凝一!”
  声浪如雷,震荡八方,似天摇地动。
  山下三万禁卫军闻言,瑟瑟惶惶,不知如何是好。
  他们心中自然觉得镇北将军说得有理,可身为禁卫军,受大将军节制,军令如山,又岂能抗命不遵?
  而书方仪则遥指山腰处,瑟瑟发抖的少公子协,质问声惊掣天地曰:“赵协~!今将士鏖战边疆,内忧外患,公子欲矫登帝位,就不怕四州动荡,社稷崩塌,以为赵氏之罪人吗?难道你已忘记赵国历代先君一统天下的大愿了吗?”
  这一声质问,只叫少公子协惊惧得连退两步,畏惧得泪水奔流。
  他虽年幼,惧怕的浑身颤抖,却依旧流着泪着,本能地抬头挺胸,如面对师长般稚嫩声高呼:“赵协虽顽稚,却不敢忘却先祖大愿啊~!将…将军,协儿实不想当皇…”
  “住口!”话音未落,身旁赵能已当即沉喝力止:“陛下为君,乃天命所归,岂可畏臣?”
  说罢,他闷哼一声,傲然俯视山下道:“镇北将军未免言重,恐偶听小人谄言,生了误会,我等所为正是为历代先王大愿想,为社稷安危计!
  长公子仁慈有余,却过于软懦,难堪社稷大任。”
  说着,他指向身旁已畏畏缩缩成了小泪人的公子协,睁眼说瞎话道:“反观公子协,虽略显贪玩,实乃年幼之天性,然也机敏非凡,资质过人。
  故,我等不得已,方应国不可一日无主之因,拥立少公子协为新君,此…何来祸乱之说啊?”
  此话音未落,山下书方仪便是一声雷霆断喝!
  “住口!乱臣贼子,皓首匹夫!”
  “你…!?”赵能一把年纪,又为皇亲国戚,可是先帝的皇叔!他哪受得过这等羞辱?已气得浑身颤抖,面红耳赤。
  可还不等他开口,只见书方仪已开口道:“当今天下,南北边境不宁,先皇驾崩,人王闭关,尔等镇坐朝纲,宜倾力辅秩,安定社稷黎庶。而你等…却妄图越俎代庖,废嫡长而立少幼,岂不是蓄意挟天子令诸侯,意图谋反吗?”
  赵能已是手按剑柄,七窍生烟,怒吼道:“大~胆书方仪!本王乃赵大将军,节制天下兵马,汝不过偏疆之吏,得先皇厚恩偶掌边军,今未有昭命,更无本王调令,却擅离职守,挥军围困我大赵新君,尔意欲效汝师叔陶贼兵谏谋逆否?昂~?”
  哈哈大笑声惊起于两军阵前。
  书方仪不以为然,反昂扬大笑:“~天下之事在天命,在贤德天子,在滚滚忠臣。尔等不
  过一群狭私篡逆之辈,却祸乱颠倒,可笑至极!”
  说罢,他展臂挥指三军铁甲:“今我奉天勤王室,尔等逆贼又待怎样?”
  霎那间,山上一声抽剑金鸣速起!
  但见那老皇叔赵能大将军,已握剑在手,勃然大怒剑指山下书方仪:“书方仪~!汝要试本王手中宝剑锋锐否?”
  其实赵能这大将军,虽说名誉上是天下兵马大将军,但实则只是一个荣誉性的虚职,位高而无实权。
  其唯一的兵权范围,也就掌管三万禁军,负责拱卫王室安危,也就相当于赵皇室的族长。
  见这毫无修为的凡俗老王爷,竟然敢于向自己亮剑,书方仪霎那抽出腰后一把盘龙化雕的长剑,亦争锋相对遥指赵能,厉喝惊九天:“我剑也未尝不利!”
  晨光染青锋,狂风荡银辉。
  其手中剑器,竟在阳光斜洒下,显现淡淡盘龙游动之晕影,隐隐传来龙吟之声!
  山上四名护国客卿一见此剑锋芒,便知这剑器品级无双,定非凡品!
  他们已面沉似云压,紧握各自手中法器。
  而书方仪手中三尺有余的雕龙长剑,乃是一把实打实的地阶中品剑器,名曰——槃龙剑!
  不错,此剑正是洛羽的老师君子剑钱接引的成名配剑,可这等剑器为何如今会在书方仪的手中呢?
  原来,钱夫子自从隐居桃花村后,便葬剑于泪孤海湾中。这也是洛羽为何,命书方仪坚持潜游海湾寻己之剑的原因。
  毕竟有了本命问天剑的洛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槃龙剑在他的心中便代表着师承的延续,可见他对书方仪的看中。
  而书方仪也终得在数年前,重游海湾时,于海湾边习练龙蛇九变渐成,得到了葬在海湾中槃龙剑内剑灵的认可。
  从而,槃龙剑破海而出,龙吟天地之间,其剑灵自行认主。
  也从那一刻起,书方仪才明白,老师的那句‘你的剑在海湾中’,是何寓意。
  此刻,两方争锋相对之际。
  那四名凝星期的护国客卿,已占着自己修为不弱,且人多之际飞掠而下,欲合四人之力迎战书方仪。
  毕竟只要解决了书方仪,对方便群龙无首,大事可成。
  书方仪龙剑在手毫无畏惧,这四人虽有凝星五、六,但自己如今剑心三层巅峰,又有槃龙剑这等地阶剑器,何惧之有?
  他以一敌四,激战于两军阵前。
  而两军亦在各将的指挥下,猛然交锋,血染北炎山下。
  可就在战局天平渐渐倒向书方仪一方时,又突然杀出了两名凝星六层的修士,书方仪顿感压力倍增。
  而本该占据绝对优势的五万边军精锐,亦被后方突然杀出的两万精甲铁骑冲乱了后军阵脚。
  此,乃泽州之军!
  泽州为赵氏龙兴之地,故赵能等王所封之地大多在此州内,拥一州八镇之邑,有八王响应,占半数之多。
  而少公子协之母族,亦为泽州最大的世家,与这八王联姻友好根深蒂固,简直浑然一体。
  故而泽州大半叛变,欲拥少公子协为帝,愚昧的认为可以绝皇权天授之羁绊。
  殊不知,没有山外宗门的庇佑授予,那些同为修士的护国客卿,就真的会甘为臣子?
  不过,如今洛羽流落他乡,数年不得归还,其声威早已被岁月冲淡,甚至山外山都在传言其陨落他乡!就算没死,也无法重回山海了。
  加之丹老离去,莫家覆灭,五行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