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宋从拜师黄裳开始-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整个嘉兴府一个月都不可能收到五万贯,顶多两三万贯就不错了。”
    “老潘,你没有算错吧?”
    闻言,其余三名掌柜纷纷惊叫出声,就连福伯都不可置信的看着潘懿。
    潘懿瞥了其余三名掌柜一眼,说道:“我老潘经营沈家生意这么多年,何曾出现过纰漏?”
    “酒楼的账目都在老爷那里,不信你们去问问老爷。”
    听了潘懿的话,三名掌柜全部看向了沈佑,希望沈佑能驳回潘懿的言词。
    但令他们失望的是沈佑始终面带微笑,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中一般。
    只听沈佑说道:“情况我都知道了,酒楼能有这么多的盈利都在我的预料之中。”
    “此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派人出去采购药材,你们看派谁去合适一些?”
    闻言,四名掌柜纷纷诧异,沈家从来未曾涉足药材生意,老爷怎么为何会心血来潮采购药材?
    只见沈佑拿出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了许多药材,吴能是掌管食盐生意的,年轻时曾经在药铺做过学徒。
    吴能接过沈佑手中的纸,大略扫了一眼,说道:“老爷,这些都是普通的药材,我们收这些药材有何用?”
    沈佑摇了摇头,说道:“这个我也不知道,是二弟让我收的,总之听他的总没错。”
    大家都知道沈佑有个结拜兄弟,而且酒楼的生意就全靠这个人。
    吴能说道:“既然如此,就让我去吧,我略懂药材。”
    沈佑点了点头,说道:“好,就你去吧,切记一定要按照上面所记载的名称和数量,嘉兴城不够就去宁波、泉州。”
    打发走四名掌柜,沈佑兴冲冲的去了后院。
    此时,沈家后院,吴若兰的房间已经站满了人,都在等待见证奇迹的时刻。
………………………………
第十章蝴蝶效应
    沈家后院,吴若兰的房间,此时站满了人。
    邹氏在侍女的搀扶下坐在太师椅上,与旁边眼睛缠着纱布的吴若兰说着话。
    旁边是一些沈家下人,就连小沈富也在他的娘亲林美娥的牵引下站在一旁。
    所有人都等待着杨承业,等着见证奇迹的时刻。
    直到日落时分,杨承业才姗姗来迟。
    杨承业走进吴若兰的房间,顿时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这什么情况?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二叔,奶奶的眼睛今日就能看到东西了,是吗?”
    沈富松开林美娥的手,来到杨承业面前,奶声奶气的问道。
    杨承业虽然只有十四岁,大多时候总是一副老成的模样,以至于所有人都忘了他的年龄。
    杨承业弯腰,伸出手指在沈富鼻子上刮了一下,说道:“当然,今日就可以重见光明。”
    杨承业说着快步来到吴若兰和邹氏面前。
    “见过娘亲,见过嫂嫂!”
    杨承业和沈佑一直都将吴若兰和邹氏称为娘亲,所以只需喊一声就可以了。
    嫂嫂当然就是沈佑的夫人,也是沈富的亲娘。
    “继祖,你怎么现在才来?”
    邹氏沉着脸,对杨承业问道。
    杨承业笑道:“正午光线太亮,母亲眼睛刚刚复明,会有不适,所以我才等到日落时分才过来。”
    “罢了!”
    邹氏嗔怪道:“别说了,快让我这个大妹子眼睛复明吧。”
    邹氏催促这杨承业快给吴若兰拆纱布。
    “娘亲!”
    杨承业来到吴若兰面前,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道:“我现在就要拆除纱布,你的眼睛要慢慢睁开。”
    “嗯!”
    吴若兰虽然表面镇定,但是声音却有些发颤。
    杨承业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将吴若兰头上的纱布一圈一圈缓慢拆下。
    杨承业看到吴若兰眼睛紧闭,轻声说道:“娘,可以睁开眼睛了。”
    闻言,吴若兰身躯微微一颤,紧接着缓缓睁开眼睛,看到了一些模模糊糊的身影,当她适应了光线之后,看到一名消瘦的少年正淡笑的站在自己面前之时,眼中顿时噙满了泪水。
    “继祖,我的儿………………”
    吴若兰一把抱住了杨承业,激动的哭了起来。
    虽然吴若兰已经有十年的时间没有见过杨承业的容貌,但是凭借着作为母亲的直觉,一眼就认出了杨承业。
    众人虽然早已有了准备,但还是被惊到了,在他们看来,吴若兰的眼睛基本已经是废了,完全没有治愈的可能,没想到竟然被杨承业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治好了,都觉得不可思议。
    尤其是邹氏看向杨承业眼中都满是笑意,她觉得自己的儿子眼光真是不错,结交了一个结义兄弟,没想到是块稀世珍宝,她从杨承业身上看到了商机。
    “妹妹!”
    邹氏对吴若兰笑道:“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应该高兴才对。”
    闻言,吴若兰从杨承业怀里起来,说道:“姐姐说的是,我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来人,吩咐下去,摆酒宴为我妹妹庆贺!”
    邹氏吩咐了一声,对吴若兰说道:“走,咱们姊妹好好说说话!”
    这时,沈佑急匆匆地走了进来,看到房里的情景,惊讶道:“二弟,娘的眼睛好了?”
    “是的,大哥,已经完全好了。”
    杨承业回了一句,对吴若兰介绍道:“娘,这就是孩儿的结拜大哥沈佑。”
    吴若兰含笑道:“娘听出来了!”
    “孩儿沈佑见过娘亲。”
    沈佑对着吴若兰就拜了下去。
    吴若兰有些局促,急忙摆手道:“沈大官人,这可使不得!”
    “好了,妹妹就别客气了,姐姐我让人给你做了几套衣服,咱们一起去看看!”
    邹氏拉着吴若兰说道:“让他们兄弟俩说话吧。”
    众人离开后,杨承业和沈佑相对而坐,杨承业问道:“大哥这般着急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
    沈佑说道:“没想到兄弟你的医术竟然这般高明,比起那些大药房的坐堂高明了不知多少倍。”
    “咱们的酒此时已经打出了名气,要买酒的客商络绎不绝,已经断货了,你看……………”
    杨承业笑道:“我不是将酿酒的方法都交给酿酒师了吗?让他们自行酿造就行。”
    “哈哈哈哈哈”
    沈佑笑道:“有二弟的这句话哥哥我就放心了。”
    “对了,你要的那些药材,我已经派人去采购了,保证会保质保量的完成,只是二弟你要那么多药材有何用?”
    杨承业沉吟道:“我自有用处,到时候哥哥就知道了。”
    同时杨承业暗中腹诽,按照我的估计,淮河泛滥已经开始了,要不了多久就会有无数灾民前来,我总不能告诉你我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吧?
    “老爷,知府大人派人过来了。”
    这是福伯突然在门外禀告道。
    沈佑和杨承业对视了一眼,说道:“让他进来吧。”
    “哥哥,既然知府大人派人来应该是有急事,我看我还是先回避一下吧。”
    杨承业说着就要离开,却被沈佑拉住了,说道:“你我虽然是结义兄弟,但是却亲同手足,不用离开。”
    这是,福伯领着一名捕快模样的中年人走了进来,对沈佑行礼道:“沈大官人,我们老爷请你前往衙门一趟,有要事相商。”
    沈佑看着来人,说道:“原来是赵捕快,不知知府大人找沈某何事?”
    “这个………………”
    赵捕快犹豫的看着杨承业和福伯,欲言又止。
    沈佑说道:“赵捕快,事无不可对人言,这里没有外人,你但讲无妨。”
    赵捕快轻咳一声,说道:“是这样的,淮河泛滥,淹没了下游村庄,无数难民向着京城的方向涌来,皇上下旨让王大人将灾民阻挡在嘉兴城外。”
    “王大人不知该如何是好,特来请沈大官人商议。”
    闻言,杨承业心头一动,这难民来的比历史上提前了,难道是我的出现产生了蝴蝶效应?
    但是药材还没有采购,恐怕……………
    而此时,沈佑心里也掀起了惊涛骇浪,二弟命人采购药材,难道就是为了此事?
    那么二弟真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这怎么可能?
………………………………
第十一章夜谈
    沈佑对赵捕头拱手道:“烦请赵捕头先回去回复王大人,就说我随后就到。”
    赵捕头答应一声被福伯送了出去。
    “二弟,你说该怎么办?”
    房间只剩下沈佑和杨承业,沈佑问道:“皇上下旨,要将灾民阻挡在嘉兴城外,而此地就是难民的必经之路,万一产生流寇,那我们…………”
    杨承业沉吟了一下,说道:“大哥勿急,此事你就按我说的做。”
    杨承业说完在沈佑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沈佑便答应一声,坐上马车向着嘉兴城而去。
    嘉兴城,知府衙门,王安坐立不安,不时的看看外面,此时已经华灯初上,城门也已经关闭,沈佑还没有到来,王安已经一天水米未进,早已饿的头晕脑胀,但是想到皇上的圣旨,却一点儿胃口都没有了。
    “来人,去城门口看看,沈佑是否已经进城。”
    王安对着门外喊道。
    “大老爷,沈大官人到了,就在府门外。”这时,师爷进来对王安禀告。
    “快请,算了,还是本府亲自去请吧!”
    王安说完便急匆匆走了出去。
    王安作为嘉兴城的知府,一向自视甚高,从未对上门的商贾、乡绅如此客气,就算作为他远房亲戚的沈佑每次上门都是爱答不理的,没想到这次却会亲自去迎接,令师爷都傻眼了。
    很快的王安将沈佑迎了进来,迫不及待的说道:“沈佑贤弟,本府等你等的好心焦啊!”
    沈佑坐在椅子上,问道:“不知大人传小民所为何事?”
    王安急切道:“贤弟,本府遇上难事了,淮河决堤,淹没下游无数田庄,无数难民蜂拥而至,皇上又下旨令本府将难民全部阻挡在嘉兴城外,这可如何是好?”
    沈佑淡笑道:“既然皇上下旨,大人就该遵旨而行,圣旨可不能违抗。”
    王安说道:“理是这么个理,但是将难民阻挡在城外,很容易造成流寇,嘉兴必定骚乱,到时瘟疫爆发再加上大乱该如何收场?别忘了本朝的几次农民暴动就是前车之鉴。”
    “哦!”
    沈佑惊疑一声,问道:“那依大人之见,该如何应对?”
    闻言,王安暗怒:“我找你来就是让你出主意的,你可倒好,踢皮球,又给踢了回来。”
    不过王安还是不动声色的说道:“本府现在也是六神无主了,请贤弟帮忙出出主意。”
    沈佑沉吟了一下,说道:“不让难民进城是对的,但是也不能放任不管,大人应该下令在城外搭建帐篷、茅屋,用来安置难民。”
    “同时搭建粥棚,以安民心,如此难民安定,也就不会暴乱了。”
    闻言,王安非但没有露出喜色,反而面现忧色。
    “办法是不错,但是府库的银子和粮食都不足以支撑难民的开销,不光屋舍建造不够,而且粮食最多支撑三日,三日之后又该如何?”
    沈佑皱眉道:“难道朝廷的赈灾款没到吗?”
    王安嗤笑道:“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