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营销号成真了-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肖旭日面色铁青,直播间的观众同样满是质疑。
    傅洲研究所那边还没动静呢,于闲随随便便进个风景区就说里边有化石。
    起初有人说是提前埋入化石摆拍,后来圣姑山旅游管理处的负责人到场、各路游客围观,摆拍的概率很低了。
    当然,也可能是于闲带了小个的恐龙化石残片埋进土里,因为化石太小,看不出泥土被翻动的痕迹。
    “好,大家看好,我要开始挖化石了。。。”于闲将手机往旁白递出,“你帮我拿一下,保持拍摄角度。”
    工作人员脸色也不好看,他觉得自己和主任像小丑一样被个恶劣的网红戏耍了。
    “主任。。。”
    “帮他拿着。”肖旭日低沉着嗓门,“留下证据,待会儿至少是个扰乱社会治安的名头。”
    “是。”
    得到肖旭日指令,工作人员接过手机,开始拍摄网红作秀的镜头。
    于闲懒得解释,和傅海涛等学者的诬陷一样,针对着解释是很无力的,得用事实回击。
    扫开土层,距离较近的肖主任和工作人员脸色先有变化。
    地下露出像是石头,也像骨骼的事物。
    真是化石吗?!
    直播间弹幕风向开始转变,变为判断出于闲偷偷带着化石进入圣姑山风景区,偷偷埋入土里。
    可当化石范围越挖越大,提前准备道具摆拍的质疑逐渐消解。
    原角龙的体长能达到2米,重400公斤,这儿有它的三成骨骼化石加上连带的围岩,别说用登山包背进来了,开拖拉机还差不多。
    “快,快带人拿工具过来!”
    肖旭日反应很快,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迅速叫工作人员带来铲子、锄头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不知道的还以为要种地了。
    “别啊!不能大手大脚乱挖。”
    “全听于先生指挥。”
    “感谢理解,你们先把坑挖得大一些。”
    随着坑洞挖大,直播间拍摄到的画面更加无可辩驳。
    挖出两截筒骨模样的化石后,下边的骨盆连接了整块岩体,不可能全挖出来,得用水刀或者其他切割方式将化石取出,再进行下一步清理。
    好在圣姑山风景区有建筑施工切割石料的切割机,马桶大的化石连同围岩被成功挖出。
    “哇——”
    周围工作人员发出欢呼,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见到恐龙化石出土的样子。
    可以看出连接着岩石的部位是骨盆,宽度一米的骨盆,堪比大象了。
    局面发展到这里,完完全全否定了提前埋化石的可能,直播间弹幕开始有圣人出没。
    水友A:我其实很早就相信于闲学者,学历普通的人也能成为优秀的古生物学家。
    这样的弹幕仅仅只是少数,绝大多数水友是傅海涛直播间过来看于闲翻车的。
    他们觉得还是有问题,可能是于闲背后的化石猎人发现了此地有化石的端倪,卖情报而已。
    直播还在继续,肖旭日搓着手靠近于闲。
    “于先生,请教这是什么恐龙啊?”
    不仅是现场人员,直播间弹幕也在猜测恐龙的类型。
    于闲坏笑两声,对着镜头嚷嚷,“傅海涛,你在看吗?吓傻了吧?”
    前些天是傅海涛在直播间里展示化石,用言语把于闲挑出来,没想到这么快就有回击了。
    几分钟后,傅海涛上线,有些尴尬地在帐篷里直播。
    并非凑巧在线,只因于闲纯手动从坑里挖化石的过程持续了四小时,多多少少有水友或是傅海涛的朋友联系他。
    由于不能暴露化石勘探区的细节,傅海涛一改平日高端的直播格调,闷在帐篷里和大家打招呼。
    “怎么了?不就是提前知道哪儿有化石嘛,我们现在勘探到的化石不止一个,只因为涉密,暂时不能对外公开而已。”
    “是吗?我觉得你打肿脸充胖子。”于闲指着地面的化石,“你知道这是哪种恐龙吗?”
    还没等傅海涛回答,于闲马上接着说,“你不知道,你肯定看不出来,这是原角龙的化石!”
    “你倒是让我说话啊,我去!”
    根本没有回答的余地,傅海涛气个半死,又发现自己的发音权限被关了,毕竟是在于闲的直播间连麦。
    这是于闲刻意掐紧的节奏。
    化石虽然没有头骨部分,但有骨盆啊。
    恐龙群体里非常基础的分支,蜥臀目和鸟臀目。
    大致意思是P股结构像蜥蜴或是像鸟的两大门类。
    寒疆高原数量最多的鸟臀目,高概率原角龙,在恐龙演化方面稍稍认真学习的博士十有八九能猜到原角龙头上。
    于闲不仅把傅海涛的发音功能关了,还噼里啪啦把原角龙的情况介绍得清清楚楚。
    “好了,傅海涛,你那边也加油吧,各位水友,我们下次见。”
    啪嗒。
    傅海涛被踹出直播间,于闲继续直播。
    一连串戏耍差点把傅海涛气到手撕帐篷。
………………………………
第一百零五章 景区求救
    “于先生,这。。。”
    小半天忙活下来,肖旭日还有点晕乎,“真没想到我们圣姑山存在化石。”
    “肯定不止这一个化石。”
    于闲解释着地质构造和寒疆高原的情况,“只不过少有古生物学界的科考队来高海拔地区探索而已。”
    “那,这个圆。。。圆脚龙?的化石,于先生打算怎么处理?”
    “原角龙化石是从你管理的地块挖出来的,当然属于圣姑山风景区。”
    肖旭日心中最完美的结果正是如此,只不过没好意思直说。
    “可需要酬劳?”
    “不必了,身为古生物学者,能推进恐龙化石研究,心中已有收获。”
    于闲说着大义凛然的sao话,一一被负责拍摄的工作人员记录下来。
    直播间少部分人认可于闲,绝大部分还是觉得在作秀。
    面对质疑,于闲在心中强烈声明:我真的在作秀
    没办法,圣姑山风景区穷啊,而且原角龙化石不算非常值钱,这次没必要酬劳,人脉建立起来,今后有其他化石再说。
    好比前次捐长臂浑元龙给国家博物馆,没有影响于闲的学术成果,反倒是这条人脉迄今为止提供的帮助没法用金钱衡量,今后还会继续发挥作用。
    后续在寒雪市活动,于闲需要有本地熟人。
    肖旭日是个豪爽的牧民后裔,哪知于闲这么多想法。
    学术圈的质疑和非议也不在肖旭日的认知范围内,他只知道这个古生物学者有真功夫,有本事。
    刚才的直播观看人数超过20万,恐龙化石的事情也会随游客在寒雪市和周边市区传开,可以预见圣姑山风景区短期内会有一波业绩增长。
    可当游客前来,只能看见挖开的大坑,败兴而归,圣姑山风景区还是会落回之前萧条的局面。
    必须维持住!
    最好有接连不断的恐龙热点形成良好的氛围。
    肖旭日心中满是和于闲继续合作的念头,“于先生,能不能聘请您帮忙规划一下,我们风景区这些年的经营状况堪忧啊。”
    “哦?”于闲一愣。
    可以看出圣姑山游客数量少,没想到的是负责人这么直接。
    一些旅游景点哪怕门可罗雀,许多领导说起话来还是牛X得很,文化底蕴如何如何强,影响力多大之类。
    圣姑山这边的负责人可够直接的,表明入不敷出到减员的地步,多方求救无门,想借古生物学者的力量回复元气。
    “于先生,我快人快语,实话说吧。”
    肖旭日急性子,等不得回话,接着朝山头比划,“能不能请你帮忙规划些和恐龙相关的旅游热点,找找看山里是否存在其他化石。”
    “嗯。。。我试试看吧。”
    未获得研究所资质的前提下,于闲不能像傅洲研究所那样向官方申请划定勘探区,再申请枪械证书。
    现在有肖旭日点头,圣姑山风景区随于闲勘探,也能随便直播,其他化石猎人来不了。
    缺点在于挖到的化石不归于闲,顶多拿风景区给的酬劳。
    稍稍权衡,于闲还是决定答应下来。
    不仅本来就没条件把人家风景区内的化石带走,不算损失。
    真挖出好东西,对外公开的学者名号是于闲,第一手数据和论文也由于闲发表。
    在风景区负责人的帮衬下,外人没法污蔑于闲造假摆拍,回击学术圈质疑的力度巨大。
    “行吧,我本就是来寒疆高原考察的,不能因为这块宝地高寒缺氧就放弃其中的古生物研究。”
    “是是是,于先生说的太好了。”肖旭日和工作人员连连竖起大拇指。
    敲定初步的合作苗头,肖旭日请于闲入住圣姑山风景区。
    曾经风景区有面向游客的住宿服务,只因客流量太少,开了等于赔钱,才慢慢关停了。
    眼下特地给于闲开了规格最高的独栋小木楼,肖旭日和一干管理层摆开特色宴席款待。
    菜过五味,众人熟络,肖旭日满面红光端着酒杯。
    “于先生觉得我们风景区还有没有其他恐龙化石?”
    “多半还有。”
    并非给对方画大饼,而是对寒疆高原有信心。
    圣姑山风景区的占地面积不止一座山峰,还有周围一些沟壑地形,未被开发的区域多了去。
    告知优势之外,于闲也讲了难处。
    “很多恐龙化石藏在地底深处,不容易发现。”
    “那。。。于先生有法子吗?”
    “像今天这样,一半看运气,一半看技术。”
    “这样啊。”肖旭日陷入沉思,“只要于先生一个月内能找到一个化石,我们风景区给5万b的酬劳。”
    不管怎么样,于闲都是赚的。
    还是之前的道理,别人风景区里的化石,我方本就无权拿走,获得多少酬劳都是赚的。
    但肖旭日的说法太外行了。
    “肖主任,要是我挖到菊石,总不能也直接给5万b酬劳吧?”
    “菊石是什么?”
    “比恐龙还原始的古生物。”
    于闲给大家科普了菊石是化石地层中何等常见的东西,网购价格如何如何。
    “这东西大只还好说,小只三四十b的单价而已。”
    圣姑山风景区不是什么富裕的组织,给单月5万b的酬劳已经非常大手笔了,纯粹是无计可施,希望借着于闲的能力挽救风景区。
    于闲没想多占便宜,之前的原角龙化石全当交个朋友。
    几番商谈,还是按恐龙化石计价,风景区不要史前的其他生物,海蝎子什么的,对游客的吸引力确实不如恐龙。
    风景区一方多加款待,接风洗尘后于闲舒舒服服躺在独栋木楼的房间里。
    这可比酒店舒服多了。
    明天开始扩大搜索范围吧。。。
    正计划着前后流程,手机响起铃音。
    “白墨?”
    “于闲,你不厚道了哈,说好的有大新闻先给我们《古代趣闻》报道的。”
    “原角龙而已,叫个P的大新闻。”
    “对于满是废话的三流期刊来说,你的发现已经很棒了。”
    “真是的,有发现了我喊你们,你们派记者过来吧。”
    反正为了刷名气,曝光越多越好。
    等在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