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营销号成真了-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傅海涛挑起眉头“那你要什么?”
    “你要我这边的所有化石,我就要你们傅洲研究所的全部研究设备好了。”
    “你…!”
    再怎么针锋相对,于闲不会去拿檀香大学的教学资源。
    傅洲研究所就不一样了,傅海涛他们家拿钱砸出来的研究机构,用于给自己的地产行业做文化背书。
    弹幕连连拱火,傅海涛深吸一口气,“行,你这是自寻死路!”
    其实两边的赌注价值蛮对等的。
    研究设备贵,但没有贵到强子对撞机、太空望远镜那种无可估量的级别,和于闲的化石珍贵程度差不多。
    “同时观看的30万观众作证!”
    傅海涛吆喝着,“我也会把相关信息公布在个人主页上,让我近百万的粉丝关注对局,你就等着被学术界的正义击垮吧!”
    下播,于闲细细思索着敌我优势。
    近期六绝户似乎没有寻访下一处莫秉贤相关大墓的行动。
    可能是损失较为严重,也可能是上次墓区被炸塌,获取的情报不足。
    他们不行动,于闲必须动了。
    准备订机票,再次前往寒疆高原。
    寻找化石方面没问题,搬运以及相关的后勤打点上需要有人帮忙,最好来几个值得信赖的助手。
    “白墨,要不要跟我一起去寒疆高原挖化石?”
    “你喝醉了吧!”
    嘟嘟嘟…
    短暂的通话在两回合间被挂断,果然白苗两家再怎么支持于闲,现阶段也不可能派精锐穿山甲前来帮忙挖化石。
    更别提直接找他们的嫡传后裔了。
    小助理的话,强项体现在国外行动,荒山野岭不适合带她。
    手指贴着手机屏幕向下滚动,于闲找到个许久没见面的人名。
    大刀哥。
    短暂的忙音过后,通话接起。
    “于闲小兄弟,有些日子没联系了。”
    “是啊,最近碰到的事情简直乱七八糟,密密麻麻。”
    “哈哈哈,我知道你在六绝户圈子里头混得风生水起。”
    大刀哥感慨着,“哎呀,当初在莲池山脉有点看走眼了,以为你只是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凭一双阴阳眼,短期内很难成长起来。”
    说起莲池山脉初见,于闲也觉得脑中涌出说不完的回忆和情愫,不知不觉放下后续行程安排,愣是聊了半小时才把话题拐回来。
    “大刀哥,我想问问请你和土猴子出任务大概得多少钱?”
    “哦?小兄弟发现大斗了?”
    大刀哥理所当然按穿山甲的逻辑猜测,“得看行动距离和难度了,实在不好定酬劳的话,让我们凭本事摸金也行。”
    “不不不,尴尬就尴尬在于我不是去下斗的。”
    “不去下斗…我大刀粗人一个,不会干别的事情啊。”
    不算太清晰的记忆中,大刀哥听东叔说过,于闲通过考古学术圈的名头掩盖穿山甲身份,学者事业也得到了六绝户认可。
    至于所有的考古怎么来怎么去,大刀哥没读过多少书,听到论文发表、学术研讨会之类的字眼就犯困,了解不深。
………………………………
第一百零三章 原角龙
    几番谈论,大刀哥渐渐明白于闲的目标。
    “要我和土猴子一起去挖恐龙。。。干活没问题,可我们不会定穴。”
    “定位方面的事情交给我,你们只管搬运、挖掘。”
    分工好说,于闲不好把控的还是酬劳。
    土猴子光棍,大刀哥是有妻子的,而且妻子病得很重,他才要努力当穿山甲赚钱。
    不给酬劳说不过去,于闲也不太好意思欠着,画大饼说半年后我成立研究所,能高价卖恐龙化石了再给你们结算。
    “小兄弟别太多顾虑,我们出生入死下墓倒斗,未必每趟都有收获,带着一身伤无功而返,白白倒贴医药费也是常有的事情。”
    “那不至于,跟我出去必然有收获,就是短期内变现有点亏。”
    普通恐龙化石高价捐给大博物馆,人家不要,小博物馆又开不出高价;
    珍贵恐龙化石只是捐了拿酬劳,实在廉价。
    “这样吧,大刀哥,我先去寒疆高原那边,先找到化石了才要你们帮忙,到时候再看情况。”
    “行,反正近些日子六绝户没动静,我们暂时清闲。”
    有大刀哥的约定,于闲也打了个电话联系土猴子,把相同的事宜讲清楚。
    人员关系打点完毕,于闲又花了两天时间给新论文打稿子,随后订票出发。
    飞往寒雪市的路上,于闲打开直播间,发现自己的粉丝数蹭蹭蹭涨到5万。
    实际上这些不能叫粉丝,都是傅海涛那边的粉,以及一些来看笑话的家伙。
    当前于闲发个动态,说是出发去挖化石了,评论区阴阳怪气的嘲讽声一大片。
    再看傅海涛那边,傅洲研究所联动吴千山团队,有专门的摄影师拍摄出发盛况。
    穿着野外考察工作服的科研人员、各种机械设备、合法持有枪械的保卫力量,显得正规且气派。
    相比之下,于闲只有一条文字动态,傅海涛那边高上天了。
    “他们不会乱搞吧,团队挖化石哪有直播的。”
    某地发现化石,这事情不说官方机密,好歹是圈内秘密、商业机密级别。
    还没出发、还没划定化石区保护就被他人从视频里看出目的地,极有可能干扰化石挖掘工作。
    再看月阁市那边挖开一两年的化石坑,划定的勘探区定型,也没见怎么对外直播核心区域进度。
    傅海涛的行迹固然恶劣,可他不傻,勘探队伍的出发录像只有从实验室走出来的一小段,根本不知道他们要去哪。
    傅洲研究所那边不能直播,于闲反而可以考虑在众目睽睽之下挖出化石,证明本人探寻化石的能力。
    直播的顾虑和勘探队伍那边一样,在关键地方挖到化石,将引来大量游人围观,甚至化石猎人。
    因此于闲绝对不会在自己想挖掘的目标区域搞直播。。。
     奇_书_网 _w_w_w_。_q i_s_u_w_a_n_g_。_c_c
    带着思考,航班不知不觉间向下倾斜,即将抵达寒雪市。
    进入市区,于闲直奔圣姑山风景区。
    景区占地面积颇大,也是剧烈的地质变动地带,属于寒疆高原范围。
    运气够好,在里头发现化石很正常。
    没有提前申报的前提下,挖到的化石归景区方所有,于闲看似捞不到好处,实则在直播间借景区和游客作证下抢先找到化石,先灭灭傅海涛那边的威风。
    计划理论上没问题,执行起来可不容易,主要是化石不好找。
    第一天,买票入场的于闲逛完圣姑山风景区前段,没有收获。
    第二天,几乎把风景区翻个遍,寻龙图谱终于跳出指向标。
    “呼,是寻龙图谱。”
    古代图谱没准会挖出菊石来,寻龙图谱必定是恐龙或者同期生物。
    在路人眼中,恐龙的吸引力比更早期的海洋生物可大多了。
    凉亭背后,于闲蹲下身,心里默默嘀咕。
    “可别是稀有恐龙、可别是稀有恐龙。。。”
    万一遇上稀有恐龙化石,非但没得直播,于闲还得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把化石挖走,否则就归景区了。
    指向标跳动频率快,形体凝实,说明化石埋得很浅,可以初步探查一下。
    用手轻轻拨开草皮,拿凿子戳入土里,深不过十厘米即被硬物卡住。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哼,封印!”
    拥有两个素材格子的从容!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封印了,把手头上的事情处理好。
    摆动把手撬开土层,指向标往下一戳,寻龙图谱开始更新。
    原角龙,化石完整度31%
    角龙科早期成员,原角龙,生存于大约一亿年前的白垩纪晚期
    角龙科是分布范围很广的食草类恐龙,有盾牌、有尖角,攻防兼备,装备配置相当棒。
    有很大一部分原角龙去的其他大陆,演化成诸多分支,包括大名鼎鼎的三角龙。
    盾甲龙也以它为原型。
    因为种群数量庞大,和鹦鹉嘴龙、鸭嘴龙一样,原角龙化石多得很。
    确认化石情况,于闲把注意力移回素材格子,查看刚才的营销号内容。
    【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霸王龙虽然很厉害,但是三角龙更厉害】
    好家伙,原角龙遇不上霸王龙,就让亲戚三角龙殴打霸王龙出气是吧?
    不算长几十米,重量好几十吨的泰坦巨龙、马门溪龙,三角龙已经是食草恐龙里难得能和霸王龙过两招的存在了。
    攻防一体的优秀配置,可达9米长、10吨重的健硕体型,都在展示着三角龙强悍的战斗力。
    话虽如此,三角龙还是被捕食者,仅限于跟霸王龙拉扯过过招,没法像营销号说的那样,一下把霸王龙撞得开膛破肚。
    【欢迎被三角龙撞死的小伙伴在评论区留言,小编爱你哦~】
    “什么乱七八糟的!”
    先封住这条消息,于闲确认周边没有其他恐龙和古生物,悄悄把沙土盖回,直奔圣姑山风景区管理处。
    工作人员见游客奔来,下意识询问有什么需要。
    “我是古生物学者于闲。”
    缺乏像样的学位和资质证明,于闲只得拿出核心期刊表明自己的身份,
    对方看得一知半解,“请问于先生,这是。。。?”
    “圣姑山附近有恐龙化石,带我见见你们的负责人。”
………………………………
第一百零四章 直播挖化石
    “啊?”
    化石对于普通人来说太过遥远,工作人员慢半拍才反应过来,眼前的游客不像搞恶作剧的类型,也确实有期刊发表。
    “您稍等。。。”
    转内线电话联络,十来分钟后,景区负责人穿着牧民特色的衣袍,带着一波人赶来。
    工作人员即刻介绍,“这是圣姑山风景区的肖主任。”
    “打扰了。”
    “不客气,于先生,你说的化石在什么地方?”
    肖主任心中颇为焦急,并非对恐龙化石多关注,而是圣姑山风景区的客流量每况愈下。
    寒疆高原的海拔和环境本就劝退一部分游客,圣姑山作为单纯的地方信仰不足以形成强大的文化符号。
    加之现在的本地年轻人不放牧,游牧民族定居了,祭拜圣姑的习俗逐渐形式化,仅作为节日放放假。
    曾经逢年过节进山祭拜的本地人也少了,圣姑山的热度更是惨不忍睹。
    今天突然听说有古生物学者发现恐龙化石,岂能不激动。
    “就在这里。”
    圣姑山某个凉亭,肖旭日嘴角的肌肉不由抽搐两下。
    面前的年轻人拿着自拍杆开启直播间,说是平平无奇的草地下边有恐龙。
    这模式和搞噱头摆拍的低劣网红没啥差别。
    肖旭日是寒疆高原纯纯的牧民血脉,成为圣姑山风景区主任后,依旧心系家乡产业发展。
    网红搞噱头没关系,不能瞎吹牛,把圣姑山作为他们作秀的背景板。
    肖旭日面色铁青,直播间的观众同样满是质疑。
    傅洲研究所那边还没动静呢,于闲随随便便进个风景区就说里边有化石。
    起初有人说是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