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影帝的懒散人生-第5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万年就坐在她旁边,闭目养神,只等开拍。
  “各组就位!”
  “开始!”
  话音方落,就见李一桐苦着脸,翻看着眼前的英文测试题。
  可以相信,她此时的感情绝对是真的。
  放眼娱乐圈,学霸也有,但大部分都是丈育,看着英文和数字能睡着的那种。
  “你想改24题的答案?”
  万年突然开口道,伸手点在了参考书上。
  她低着头,微微斜过眼睛,怯生生的瞥了眼万年,又赶紧转过去,自顾自的开始在书上乱画。
  一旁,手里抱着小狗的林嘉欣紧盯着俩人。
  “慧怡,你写了后面的题目,然后又回到第24题,对吗?”
  “嗯。”李一桐点点头。
  她刚说完,只见万年往前一靠,握住了她的左腕。
  李一桐的拍戏经验不多,或者说,基本没有,能稳稳的把台词说出来,顺便保持合适的表情已经很不错了。
  饶是剧本上写了“金宇伸手捏住慧怡的左手脉搏”这句话,但真发生了,自己还是冷不丁的哆嗦了一下,心态顿时凌乱。
  她也没辙,只得低头,借着垂落的长发遮住发红的脸。
  “你看,脉搏也乱了···”
  万年一边继续说话,手却极隐蔽的一拉。
  就这一下,李一桐忽而抬头,身子跟着万年的动作晃了晃,像是因为不习惯男人的距离而害羞,脸上还挂着红晕。
  “好!”
  监视器后的宁皓叫了一声,心里头还挺庆幸找了万年演这个角色。
  王千原对张振,称得上是有来有回。
  唯一比较麻烦的,就是经验相对不那么充足的朱艺龙跟李一桐。人家有想法,但是导演也得发挥作用,把情感跟逻辑讲清楚,如此才能演出合适的效果。
  导演坐那儿看,看完喊声卡,那是小四!
  有万年在,至少讲戏这一轮,宁皓能歇下来。演员对表演的理解,跟导演有很大的不同。导演想的是逻辑,是形而上的想法,演员想的是具体,是如何把想法表现出来。
  宁皓的套路半是讲戏,半是找感觉,灵感突发的时候还会把前面的戏推翻。
  就比如《心花路放》的时候,于男当时本来是用普通话,拍完几天后,宁皓突发奇想让她用东北话演,这才有后边那场好戏。
  所以,宁皓就对万年很中意,演技好不说,还能引导新人,激发对手,物美价廉,活好不粘人,堪称演员界利器啊。
  就比如李一桐,若是跟别人对戏,握手那一下,估计就得NG个好几次。现在碰上万年那货,现场就能指导,效率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这场结束,两人各自换装,准备拍吻戏。
  剧组准备布景的同时,万年换了件西装,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李一桐却颠颠的凑过来,手里还提着瓶水,“年哥,喝水。”
  “不用,谢谢。”万年闭着眼睛答道。
  被ky老板拒绝的小姑娘不气馁,又笑呵呵的问,“您好像有点紧张?”
  “嗯,有点。”
  “为什么?您演的这么好,从没见紧张过。不像我,每次拍戏都提心吊胆。”
  “因为要拍吻戏。”
  “啊?”
  李一桐没想到这种回答,天啦噜,难道吻戏在业界还有别的意思,“您没拍过吻戏?”
  “拍过,但不多,我酝酿一会儿就成,你休息去吧。”万年还是闭着眼睛,摆摆手。
  小姑娘听话离去,万年听见脚步声远去,便睁开眼睛,叹了口气。
  讲真,他拍吻戏的经验还真不太多,演戏也就是点到为止,没弄出什么入戏太深伸舌头之类的狗血桥段。
  差不多就得了,拿这玩意营销演技,丢不丢人?
  十几分钟后,剧组准备开拍。
  窗外的夕阳,实际上是灯光。刚才昏黄的光线再度变得明亮,俩人依旧坐在书桌前。
  “各部门准备,开始!”
  话音方落,万年立刻入戏。
  他坐的很是放松,跟刚才那场戏不一样。金宇刚来的时候需要保持礼貌,如今已经是跟慧怡熟悉之后,自然要放松下来。
  而李一桐却还是腰板挺直,手指在书本上敲来敲去,少女心性显露无疑。
  万年挺惊讶,没想到这姑娘还有那么几分想法。
  李一桐瞥了眼他一眼,道,“那个,老师···”
  “嗯?”
  “你知道吗?颂贤全是装的!”
  万年疑惑道,“什么意思?”
  “他故意装成天才,做事很无厘头,假装自己是个艺术家。”
  “颂贤吗?”万年一副意外的样子。
  李一桐把一个不满弟弟的姐姐形象表现的很到位,三分控诉,七分撒娇,像极了小时候的老姐。
  “不是有人会这样吗?走在路上突然停住,说自己来了灵感。颂贤走路的时候就会这样,有时候会一直盯着天空,十分钟不动焕,真是烦死人了!”
  万年专注的盯着她,笑了笑,“不过这和你解题有什么关系吗?”
  李一桐回过神来,有点害羞道,“我只是说说而已。”
  “好,既然你把弟弟形容的这么生动,那今天就来练习作文好了。”
  她笑了笑,带着点若有若无的酸味,问道,“老师,杰西卡,是你的女朋友吧?”
  只见万年歪歪头,眼睛先是直直看着左前方,而后才缓缓转过来,用余光望着身边的少女,弯了弯嘴角,带着点调笑的意味道,“怎么可能?我今天才第一次见到她?”
  “杰西卡老师很漂亮吧?你···对她没兴趣?”
  “慧怡,如果把杰西卡老师比作玫瑰,那么你···”
  万年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两个字,接着一推,露出一抹不必言说的笑意。
  李一桐看了看,也羞涩一笑。
  她忽而伸手,握住了万年左腕,像万年刚才做的那样,把这脉搏。眼睛也望着万年的眸子,一眨不眨。
  忽然,她灵光一现,小手轻轻一拉,万年也不由自主的往前凑了一下,有些意外的望着她。
  少女的主动是世界上最大的宝物,不得不品尝啊。
  四目相对的两人,没有言语,万年主动往前一凑,李一桐也下意识的迎合,四瓣嘴唇轻轻一碰,片刻之后分开。
  之后,万年瞧了瞧周围,有些尴尬的挠挠头,“解好题了?”
  “是!”她笑盈盈的回答。
第697章 从up主到导演
  要是给中国电影著书立传,那香江肯定是一个出现频次极高的词汇。
  这不仅仅是因为香江电影近乎影响了全世界对于枪战、功夫的印象,同时,香江这个地方也深刻影响了包括张一谋、贾科长等人的电影创作。
  从一开始,他们的电影便有外埠的资本加入,《英雄》便是在安乐的那位江老板的鼓励之下拍摄出来,从此开启了国产大片的历史。
  贾科长就更不必说,从他第一部 长片《小武》开始,资金便来自香江。 
  后来他有机会前往世界各地旅行,却还是保留从香江出港的习惯。
  不管是去巴黎、纽约,还是戛纳、曼谷,他都会从香江出发,然后回到香江,自称是“享受七天的资本主义生活”。
  是故,他对香江很熟悉。
  11月初,贾科长再度来港,这次不是为了出国参加影展,而是为了找一个小屁孩商议大事。
  从罗湖出关,个子矮小,丝毫不引人注目的贾科长从喧哗拥挤的人流中出来,沿着通道前行。
  身边大都是老人和小孩,很多人都拉着小车,车里面放着青菜跟装在水袋里,依旧活蹦乱跳的鱼。
  眼前虽然还是人流如织,但耳朵里所听到的却不再是那满口听不懂的粤语和英语。一会儿会有山城的阿姨,提着从香江买回来的皮包,大声喊着“要得”,一会儿是带着手串的东北大哥,高喊着跟电话那头的人吵架。当然还有沪上的小青年,精致骄傲,突然会愤愤骂一句“册那”。
  一切都变了,一切似乎都没变。
  还没等文艺中年人贾科长感慨两句,汹涌的人潮就把他推出了关口,于是,他就出现在了十一月的香江。
  他从京城过来,飞了一路,脱了一路的衣服。待到了香江,身上已经从羽绒服变成了棉质的衬衫。
  站在门口张望了一会儿,一脸黑色的商务车开过来。
  贾科长走过去,见两人下来,一个黑脸大脑袋,一个高个帅小伙,正是宁皓跟万年。
  “打扰了,估计得待一段时间。”
  万年笑道,“那感情好,您来正好替我。”
  “什么意思?”贾科长迷惑脸。
  “宁皓让我指导演员,我哪儿会啊,就是瞎说两句。您来了,正好把我换下来!”
  “那你可想错了,”贾科长笑道,“我不擅长教演员,都是让他们自由表演,不行再来。”
  宁皓乐了,“咱们还真是老乡,我也是这个想法。”
  说罢,胖头鱼跟村干部哈哈大笑。
  万年撇撇嘴,这特么有什么好笑的?导演不会说戏还特骄傲是吧?
  车辆发动,外头风景刷刷向后跑。
  “对了,您这回过来是干嘛?”万年从前座上转过头问。
  “给老板汇报工作!”
  宁皓好奇道,“哪个老板啊?您有新片啊?”
  贾科长挑挑下巴,“嗯,就他!”
  “我?”
  “是啊,你是电影展最大的金主,领导都得看重。我这样的,肯定得巴结两下啊。”
  “您可别这么说,抬举我了。您要是巴结,那该去找我妈啊。”万年笑道。
  ······
  拍了半个多月的戏,万年别的习惯没养成,唯一的变化就是喜欢上了吃夜宵。
  香江的路边摊如今已经不多,大部分都搬进了街边的店铺。
  剧组住的酒店旁边便有一家,每晚都是人潮汹涌,甚是热闹。
  路边的小圆桌上,砂锅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羊肉喷香,萝卜香甜,正是小店招牌的羊肉煲。
  砰一声,软木塞打开,红酒香味浓醇。
  “来来来,这是这家店特色,红酒配羊肉,不得不品尝啊!”
  万年拿起个塑料杯子,满满倒了一杯,递给贾科长。又给自己跟宁皓一人一杯,看那动作,知道的是红酒,不知道的以为丫在倒可乐,忒不讲究了。
  “干杯!”
  “哈!”万年长出一口气,“您这回过来是要干嘛?”
  “你还真是当甩手掌柜的料,撂下就跑的没影,”老贾笑道,“电影节的事情呗,还能是啥?”
  万年抿了口甜丝丝的劣质红酒,笑道,“您那边一直不说话,我也就不问咯。”
  “我要是拿钱跑了呢?”
  “跑哪儿去?”万年笑道,“您要是跑了,追您可不止是我,还有平遥那几位老爷!”
  “哈哈,行啊,是个干大事的料!”
  贾科长咬了口羊肉,被烫的一激灵,“别的单元没问题,马可穆勒那三个老爷子虽然互相看不对眼,但都愿意来捧场。最关键的问题,还是你说的那个青年电影人扶持计划。”
  “怎么呢?”宁皓问,“我们搞的那个七十二变计划还挺好办啊,挺多有才的电影人啊。”
  贾科长没好气道,“那是运气好,你们现在能碰见忻玉昆,碰见杨青,挖出韩延跟文木野。未来呢,甭管是学院里的,还是业余的,总得有个标准,让我们看见他的潜力才行。
  就比如你,宁皓,你拍过mv,写过剧本,学过美术,从一开始就能看出才气。忻玉昆,稍微弱一点,但是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