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九八一年-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的就是县里的这个态度,张芳芬这时惊叹黄瀚的判断力,她实在没想到合资那么高大上的事儿不过如此。
    “自强服务公司”的产业多着呢,仅仅是剥离“新风服装箱包厂”参与合资,合资成功后地皮面积增加四倍还不止。
    原本“第二服装厂”、“迎春鞋帽厂”就是“风牌”服装的外包单位,兼并后很容易上手。
    不仅仅张芳芬对未来充满信心,宋春华、何爱凤、高秀红等等“新风服装箱包厂”的中、高层干部也认为前途光明。
    假戏也得真做,毕竟拿出来的是实实在在一百多万美金。
    双方代表经过半个月的艰苦谈判,才说服美国佬做了让步。
    美方出资一百一十六万美金占股百分之四十六。
    三水县参与谈判的领导们都激动万分,如同在朝鲜战场打得美国佬老老实实谈判那般。
    因为一开始,美方提出占股百分之五十五,这就意味着人家要绝对控股。
    在三水县其他谈判领导束手无策之时,张芳芬愤而离席,直接回绝美方,丢下一句话:
    “新风服装箱包厂”效益良好,一百多万美金用不着三年就能赚得到,想要控股那是做白日梦。
    为此三水县领导一个个噤若寒蝉,生怕张芳芬因此得罪了美方,导致人家也拍拍屁股走路。
    然情况并不是他们想象的。
    领导们深有感触,回忆谈判过程时都赞叹伟人说得太对了,美帝国主义果然都是纸老虎。
    张芳芬拍案而起,准备一拍两散,美方当场就怂了,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不对我们这些谈判代表一直打过三八线。
    参与谈判的三水县领导把百分之五十的股权戏称为三八线。
    由此可见,先态度强硬狮子开大口要求控股,接下来一步步退让的谈判策略是对的,让三水县领导们有了成就感,还有牛逼可吹。
    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值得骄傲,步步败退的美国佬不但没有守住三八线,还退让了四个百分点。
    张芳芬个人占股仅仅是是百分之二十四,三水镇政府占股百分之七。
    “第二服装厂”、“迎春鞋帽厂”属于轻工局,厂房破旧设备陈旧估值不高,占股百分之十五,县政府占股百分之八。
    县政府、镇政府之所以占股根本不是因为他们出资了,而是因为土地国有,土地得算估值,理所当然归属于政府。
    其实在黄瀚眼中,“第二服装厂”、“迎春鞋帽厂”仅仅是土地有价值,一大半技术熟练的女工有价值,那些破房子都是拆掉的命,那些旧缝纫机都会被淘汰。
    七月一日,“中美合资华美风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美国佬委任秦淑洁这位中国籍华人为执行董事。
    由于中方占股百分之五十四,张芳芬理所当然成为了董事长兼职总经理。
    县里信守承诺,张芳芬得到了提拔,拥有三水镇副镇长的头衔,正科级。
    秦淑洁这半年做了很多工作,合资企业拥有自行出口的便利,公司挂牌的这一天,她拿出了八十万美金的订货合同。
    并且承诺回美国后,百分之三十的定金就会汇出。
    今年“中美合资华美风股份有限公司”整合人事,维稳为主,争取三个月内达到月产箱包一百万美金的水平,不会有大动作。
    明年的计划是在北大街修建一百米乘以一百五十米,层高五米六的四层新厂房。
    二楼、三楼有三万平方米面积,能够宽宽松松放下一两千台工业缝纫机,生产繁忙可以执行两班、三班倒,容纳五六千女工都不成问题。
    以后女工们不仅仅上班离家近,还能够在宽敞明亮通风条件良好的楼房里工作。
    至于一楼?那得看情况,看西大街的商铺是不是满得能够溢出来。
    如果三水县真的成为了国内闻名的小商品、服装、箱包、鞋帽的集散地。
    新厂房的一楼会租给商户,如果几年后发展得更加好,楼上的三层厂房、库房、办公室为什么不可以往城郊搬迁?
    你好我好大家好是黄瀚孜孜不倦追求的,他不可能干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龌龊事。
    一直本着双赢的态度出谋划策,目前的效果良好,家乡发展起来了,自己家拥有了三水县两家股份制公司的股权。
    接下来几年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大干快上,力争在九二年后完成上市。
    几件大事都完成了,黄瀚又开始扮演初中生。
    六月下旬,实验中学组织全体师生看一部充满教育意义的电影《少年犯》。
    要求人人都得写一篇作文。
    历史依然如故,记忆中黄瀚就写过这样的作文,知道《少年犯》这部电影的导演曾经是演员,很出名。
    因为他扮演的是,这部电影绝大多数当时的中国人都看过,看过好几遍的不在少数。
    《少年犯》这部电影轰动全国,评论一边倒,都认为教育意义深刻。
    可惜,一些本色出演的小配角实在不堪,他们都是真正的“少年犯”,由于出演获得减刑被释放后不知怎的,不少人再次犯罪又进去了。
    连出演的少年犯都好像没受到教育,这、这、情何以堪?
    班主任叶老师还指望黄瀚能够写出一篇催人泪下的精彩作文呢。
    只可惜黄瀚实在憋不出,作文空洞且枯燥如同喊口号。
    还好,初二很快就会过去,两个多月后就升初三,掐着指头算,中学生活也仅仅剩下了四年半。
    “全力牌”水空调的专利技术审批进行得很顺利。
    拥有了专利技术这个卖点,跟人家谈合同条款时容易多了。
    为了防范三角债,“全力企业”严格执行货款回笼相关规定。
    新产品“全力牌”水空调、风机盘管、铜管,制定的规定更加严格,基本上类似于必须付清货款拿货。
    水空调订货就得付百分之三十预付款,购销合同才生效,再付百分之四十产品到场安装。
    销售水空调不仅仅包安装,还要包打水井,还必须保用五年。
    因此毛利率超过一倍,收到手百分之七十款项其实已经有了利润,根本用不着占用资金。

第五百五十三章:海陆联运
    (两章依旧)
    “全力空调”的生产由刚刚提拔不久的厂长助理黄宪诚负责。
    他已经组建了的五个安装队,当下手上有五个单位的安装活儿,总量接近三百台,营业额达到一百万。
    安装队按照八个人一辆跃进双排座配置,争取在九月份之前完成六百台水空调的安装。
    三小黄宪章也是安装工之一,跟他同组的还有刘小刚,他俩同岁,都是第二中学毕业的初中生,有共同语言,处得最好。
    刘小刚是刘小明的哥哥,原本轨迹初中毕业后进了“东方红布厂”当上了印染工,这一干就是三十几年。
    不是“东方红布厂”没有破产倒闭,而是国营大工厂倒闭后往往诞生出若干私营小厂。
    如刘小刚这种只知埋头干活儿的工人,私人老板不介意继续使用,工资虽然没见减少,但是辛苦多了。
    经历锻炼人,刘小刚原本很正常,下棋、打扑克都玩得不错,没有语言障碍,但是工作了十几年后,黄瀚再跟他聊天,就发现他有些木讷了。
    这也难怪,天天机械性地干千篇一律的活儿,正常情况下只接触十几个人,真的容易把人弄傻了。
    一开始历史轨迹如故,也是因为“东方红布厂”是县里不多的国营大厂之一。
    刘兆祥依旧是把刘小刚弄进去当上了一名印染工。
    不到半年,刘兆祥发现刘小刚因为要穿长筒胶鞋、戴橡胶手套长时间干活儿,导致手丫、脚丫都烂了,心疼了。
    于是乎,他想到了黄道舟、张芳芬,找去了“自强服务公司”。
    三天后刘小刚调动工作来到了当时的液压元件厂,当天就被分到了新产品车间。
    液压元件厂的职工编制分国营、大集体,刘小刚在“东方红布厂”干了大半年也不算吃亏,弄到了国营编制。
    虽然所谓的国营编制的职工到了九几年屁用没有,但是这个时候的人不这样认为。
    后来黄瀚听刘小明说起老实巴交的哥哥,果断让刘小明转告刘小刚申请学习水空调的安装和维修。
    液压元件厂正在培训青年职工适应新产品,都用不着黄瀚走后门,刘小刚就被安排到了空调生产车间。
    黄瀚根深蒂固地认为早日接触空调产品,以后的机会很多,哪怕开一家直销店都能发财。
    后天锻练肯定能够改变人,三小和刘小刚都是老实人,让他们成为最早的空调产业从业者积累资历,怎么着也能比原本轨迹混得好。
    空调安装的特性无法改变,苏南省不可能有哪家单位用水空调制暖,因为那一点点温差太儿戏。
    夏天把室内温度降五度,体感舒服多了,冬天把室内温度提高五度基本上没什么大感觉,而提高二十度,水空调根本做不到。
    显而易见,入秋后安装水空调的活儿肯定不会多,完全没有也不是不可能。
    安装工这时会参与生产风机盘管,铜管,春天继续组队上门安装,提供维修服务。
    黄瀚对这个产品充满信心,他的记忆中水空调在三水县大量安装时是两千年左右,那时电空调已经基本上普及了。
    有些人家选择安装水空调是看上了价格便宜,更是因为特别省电。
    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客户亲眼看到“事竟成宾馆”安装了水空调,再询问已经在使用的其他单位后,决定购买的比例肯定很高。
    今年能够把六七百台水空调安装到位,做好售后服务,相信明年春天就会迎来井喷行情。
    机会只留给准备好了的人,“全力企业”要在生产库存的同时培养安装工和售后服务人员。
    杜绝夏天来临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更加要杜绝客户报修后无人问津的情况发生。
    做口碑是黄瀚一直强调的,不谋求暴利踏踏实实做品牌,路才会越走越宽。
    这个暑假黄瀚没打算出远门做啥生意,因为不仅仅是新成立的“全力”、“华美风”这两家股份制有限公司事儿多,西大街面临的琐事也不少。
    有黄瀚这个智囊在,连宋春华都觉得安心。张芳芬肩上的胆子轻多了,能够定下心来学习。
    黄道舟已经用不着去党校上课,因为他在六月底光荣毕业,拿到了大专文凭。
    不仅于此,他还被评选为这一届毕业生中的优秀学员之一。
    这份荣誉不简单,因为这一届学员六十多,优秀学员只有三个名额,会记录在档案里成为政治资本。
    这一天,物资局的几个朋友来黄瀚家聚会。
    那是长年累月出差的物资局局长陈义华从东北回来了,黄道舟请大家来热闹一下。
    黄道舟虽然身份、地位不可同日而语,但一直跟物资局保持良好的关系,他近水楼台先得月,从来没有出现物资计划被挤掉的情况。
    祝厂长、刘经理、钱普义、李章荣、刘胜利等等加上张芳芬、黄瀚、黄馨、黄颦一共十五人在徽派宅院堂屋里坐了满满一大桌。
    时过境迁,四年前的黄道舟只不过是个物资局下属单位的普通职工,现在已经是正科级是县长助理,跟物资局局长平级。
    还有小道消息传出,县里为了黄道舟这个懂事兼职总经理出去更好办事,正在研究提拔黄道舟为副处级,给副县长职务。
    奖励改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