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九八一年-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国栋道:“所以我认为不能拖,越拖数额越大,越不好解决。”
    黄瀚心里暗笑,无非是个人拿走这么多钱眼红的人太多,县里压力山大。
    咱们未必要拿走这么多钱,可以变通啊!
    黄瀚开口了,道:“我其实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不仅仅能够避免红眼病,还能够让企业不被抽走资金。”
    钱国栋笑道:“哎呦喂!我的爷,你终于开口了。”
    秦昆仑道:“我们来就是想让你出个金点子!你快说啊!”
    黄瀚准备让秦昆仑和钱国栋倡导股份制改革。
    毕竟南方从去年就开始了,黄瀚清清楚楚记得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八四年五月。
    现在都过去一年了,三水县为什么不可以学习特区大胆改革,敢为天下先?
    其实县里的大多数领导认为只要黄道舟不拿走二百几十万,其他事都是可以商量的。
    黄瀚给出了股份有限公司的构想,准备成立“全力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兼并建材机械厂,按照估值计算政府、单位、个人的股份。
    他把股份制改革的好处细细讲了,并且强调了三水县应该走在改革前列,不辜负老领导的殷切期望。
    秦昆仑是军人出身,提起他的老领导就觉得热血澎湃,他道:
    “是啊!敢为天下先的才是好汉,三水县为什么不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革?
    企业的资金不会被抽走装入承包人口袋里,而是和承包人共同拥有股份,共同发展。
    我认为这样解决很好,好得很!”
    黄瀚打趣道:“秦叔叔,你以为只是你以为的,你得说服超过一半常委才能形成决议呢!”
    钱国栋道:“我表态支持!咱们已经有了两票,我有信心说动赵县长支持我们!”
    赵县长这个北方人性格直爽,这段时间跟脾气相投的钱国栋相处融洽、俩人说得上话。
    秦昆仑也满有把握道:“只要我们拿出的方案合理,姜书记肯定会同意。”
    钱国栋道:“四个常委同意,这就十拿九稳了,我们现在就好好议一议股份制公司改革的基本章程。”
    接下来黄道舟和秦昆仑、钱国栋商量了半天,一部“全力企业股份制有限公司”的改革草案形成了。
    黄瀚知道县里要求黄道舟承包建材机械厂,现在组建股份制有限公司用不着承包这种经营方式,完全可以兼并重组,计算股权。
    黄道舟一直希望企业做大做强,本来就有心把隔壁的建材机械厂吞并。
    只不过那是一家几十年的老厂,婆婆妈妈多,“老卵”的职工不少,黄道舟就亲眼瞧见过建材机械厂的原厂长被几个职工堵在门口骂。
    液压元件厂的发展需要地皮,建材机械厂的地皮不小于液压元件厂,因此黄道舟做足了心理准备。
    他认为黄瀚说得对,前进的路上不可能都是春暖花开,也可能荆棘密布。
    披荆斩棘前进方显英雄本色!
    一个建材机械厂都吃不下或者消化不了,何谈大发展?
    踌躇满志的黄道舟同样敢为天下先!
    秦昆仑和钱国栋当天下午就把股份制改革方案提交县里研究。
    液压元件厂在承包之前连亏三年,资产严重缩水。
    现有的资产绝大多数是在黄道舟手上挣出来的,黄道舟要求占股百分之三十有理有据,因为这里还涵盖了水空调二十几项专利技术的估值。
    液压元件厂原本属于物资局,地皮算县里的但是物资局拥有使用权、前期的厂房是物资局投资建造的,一部分设备也是物资局的资产。
    因此粗略估算物资局占股百分之四十,其余百分之三十县里占股,这时没人考虑给职工股。
    然后他们又在算建材机械厂值多少钱?
    钱国栋第二天上午亲自带着核资小组去做了调研,这个厂子效益差,产品没有潜力,退休职工占接近三分之一,企业负担很重,给了一百八十几万估值。
    液压元件厂处于上升期,按照现在的估值就值一千万,根本不愿意背上建材机械厂这个包袱。
    而建材机械厂除了一百多退休人员,剩下的二百几十职工得知有可能被液压元件厂兼并都在翘首以盼。
    毕竟液压元件厂职工的平均收入达到建材机械厂职工的双倍,人往高处走,谁不希望涨工资?
    县里再次开会研究决议时,秦昆仑率先发言,第一句话就是:“黄道舟同志顾全大局,答应不拿走承包奖。”
    与会的都是三水县主要领导,顿时纷纷鼓掌。
    接下来秦昆仑谈了“全力企业股份制有限公司”的构想。

第五百五十一章:全力企业
    (保持四千多字,谢谢投票支持的书友们。)
    黄道舟同意不拿走两百多万让县里有了余地,至于成立股份制公司以后,面临的分红问题完全可以继续玩“拖字诀”。
    没人规定股份制公司得年年分红,咱们三水县的股份制公司可以五年分红一次也可以十年分红一次啊!
    把合同签妥当了,有关于分红的敏感问题就交到了一九九零年以后,那时三水县的领导究竟是谁,天知道!
    度过眼前的难关是共识,于是乎,举手表决时,十几个主要领导一致通过股份制改革章程。
    接下来就是谈控股,黄道舟要求的百分之三十没得到满足。
    县里也讨价还价摆事实讲道理,最后只肯给百分之二十一,前提是黄道舟把应该兑现的承包奖全部转股,目前申请通过、以及将要通过的所有专利都算估值。
    其余股东分别是县政府、物资局和原建材机械厂的出资单位县工业局等等。
    为了稳妥起见,黄道舟要求签下了补充协议。
    只要“全力企业股份制有限公司”没有出现亏损,没有发生拖欠或者停发职工工资的情况,县政府、物资局、工业局这三个大股东不得干预企业经营。
    这个主意当然又是黄瀚出的,因为股份制的意义就是股权超过百分之五十拥有话语权。
    然刚开始尝试的股份制改革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最起码现在的领导们没有生出干预经营的心思,也没有意识到可以动用大股东的权力。
    但是谁能保证以后?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政府部门何尝不是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
    万一来了个喜欢拍脑袋决策,又没有经济头脑的领导怎么办?
    因此外加一份协议束缚住其他股东的权力,只要“全力企业股份制有限公司”保持盈利,谁也不能来这里指手画脚。
    县里的主要领导没有意见,都举手表决同意签这样的协议。
    因为他们喜欢这个“保持盈利”的前提,企业能赚钱就不会给政府添麻烦,干嘛要干预企业经营?
    乐滋滋等着收税、收管理费不好吗?
    黄瀚得知这个消息后很高兴,他有信心指点黄道舟花十年时间把“全力企业”打造成上市公司。
    百分之二十一的股份,到了九五年之后价值不会低于一个亿,加上溢价,十个亿也不是不可能。
    干嘛选择在这敏感时期硬着头皮拿现钱?
    伟人南巡讲话后,目前面临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股份制公司合理又合法,犯红眼病有个屁用。
    六月八日,“全力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隆重成立,不仅仅县领导班子全部到场,市主要领导亲自来剪彩。
    市一把手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要求三水县干部、群众不负省领导的期望“敢为天下先”!
    当天,刚刚挂牌的“全力企业股份制有限公司”门前锣鼓喧天,懂事兼总经理黄道舟在上千领导、干部、职工的掌声中走马上任。
    第二天,原建材机械厂职工中百分之六十被打散重组。
    一半人去新车间生产“全力”牌风机盘管,一半人加入生产铜管的新车间。
    黄瀚太坏了,给黄道舟出了金点子,让他生产空调专用铜管,用不着管能否卖得掉,只要质量过硬能够生产多少算多少。
    为什么这样做?不应该以销定产吗?
    时间段不同策略不同,铜这种原材料接下来会暴涨,有一段时间里,空调用铜管不仅仅涨价厉害,市场上的供应还比较紧张。
    现在不紧俏的最大原因空调专用铜管是新产品,以前没有销售渠道,简直是“烧香买,磕头卖”。
    何必呢,过几年价格翻几倍时人家急用的单位会找上门来求着买。
    因此黄瀚让黄道舟放心大胆要电解铜计划大量生产,自己的风机盘管车间先用着,用不了这么多直接压库存。
    反正进行了兼并重组后现在的“全力企业股份制有限公司”地盘又增加了双倍,原建材机械厂的材料仓库空着。
    以后库房满了也不要紧,两栋暂时用不着的厂房也可以改为仓库。
    用铜管做库存最理想,首先这东西贵,库容量的性价比高,其次这东西容易保存,不太容易生锈、腐蚀。
    还有一条最重要,全国空调保有量以每年翻数倍的速度增长,空调专用铜管价格必涨,市场需求量连年翻数倍,一直到二零二零年都需要这种产品。
    包赢不输还担心啥?开足马力生产,明年还要增加设备扩充人手。
    原建材机械厂还有七八十职工必须分流,其中一半人让他们带薪下岗。
    黄瀚的姨夫陶元明现在也是建材机械厂的正式职工。
    前世陶元明一辈子都渴望写成一部,然都是在不断投稿,不断退稿中度过。
    他仅仅是在某些小报小刊上发表过小小的豆腐块文章,赚到的稿费连买稿纸付邮费都不够。
    后来生活条件稍微好些了,居然被人家忽悠出版了自己的诗集。
    往往这种出版物就是赵本山小品里“村头厕所的纸”,能忍着看下去的肯定会便秘。
    不是瞎话,黄瀚真的看过,都不如打油诗,感觉太难受,如同在煎熬。
    陶元明不是干技术工的料,他恃才傲物认为自己卓尔不群没法跟工友、班组长、班长、车间主任相处。
    现在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建材机械厂被“全力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兼并。
    按照双方多次谈判达成的条件,原建材机械厂的职工不得辞退,工资和医疗费、退休金费统筹必须交足。
    不得辞退社会主义职工是县里的底线,这种条件使得企业的负担倍增。
    黄道舟在家里跟张芳芬和黄瀚协商时难以决断。
    而黄瀚却不以为然,指点黄道舟把现在应该发放的固定工资数额全部确定,就可以大胆签合同。
    当下的职工收入不仅仅是固定工资,有些效益特别好的单位工资奖金已经倒挂,职工调侃“儿大似爷!”
    液压元件厂就是奖金比工资高,所有职工的总收入都超过固定工资一倍多,勤快、手脚麻利、技术过硬的工人拿到三倍也不稀奇。
    建材机械厂连退休职工也只不过三百几十个,估算这些人中有两三成不堪大用也无伤大雅,固定工资平均下来也就是四十块钱一个月。
    就算一百人左右,一个月有五千块钱也就够发工资了,一年六万,十年只不过六十万。
    只要在谈判时把这些面临的困难夸大,让领导们在持股比例上做出让步,谈不上吃亏。
    关键条款就是定死了月工资的数额,股份制改革后,“全力企业”职工、干部的工资调整再也用不着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普调。
    黄瀚知道接下来钞票贬值的速度,也知道工资在不断普调。
    他准备让不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