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九八一年-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乡镇领导们号召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共同拿出钱在县城西大街修建一座大楼,出多少钱得多少产权。
    城里的门面房?听起来都带劲,以前苦哈哈的农民哪里敢想?
    现在有机会拥有。感兴趣愿意参加的农村人不在少数。
    归根结底是因为钱国栋这个人说话直来直去,基本上不打官腔、不含糊其辞。
    黄瀚言辞灼灼断定西大街的门面房会一直涨价,十年涨十倍都不稀奇。
    钱国栋也看到了物价飞涨,建筑材料涨得更凶,他同样认为房价肯定涨。
    因此他召集乡镇干部开会动员时,根本不怕承担责任落下放口炮的骂名,把胸脯拍得“嘭嘭”响,把房价上涨的预言说得板上钉钉。
    县长是这个态度,说了这么肯定的话,乡镇领导当然会有样学样。
    他们为了忽悠来更多资金,开会传达时理所当然会再加点料。
    三人成虎,于是乎,各乡镇都在传在西大街入股买门面房,约等于买了聚宝盆,十年以后靠租金都能活得滋润。
    此时的农民比后世纯朴多了,真的无中生有骗他们都比较容易。
    更别说号召他们拿出钱来买房子这种真真正正的大好事。
    所以肯拿出钱入股的人家真的不少,一个乡镇只要集资几十万就够修一栋六七千平方米的大楼,以各乡镇动员起来的力量就能拿下三百多米的商业街建设。
    西大街东西长度一公里,街两侧都是计划建设最少六层的大楼。
    不可能修建成一个挨着一个,还得减去两三个相连的大楼之间必须留出的足四米五的间隙。
    “自强大厦”由“自强服务公司”独资修建,“风牌大厦”由张芳芬牵头合资修建,参股人员绝大多数是“自强服务公司”的中层以上干部。
    有家里比较富裕的职工想要入股当然欢迎,只不过张芳芬不会借钱给她们增资。
    想要参股的普通职工人数不超过十个,都是农村户口,来“自强服务公司”上班不足一年。
    她们家有的是养殖专业户,有的是跑运输的个体户,应该属于先富裕起来的少部分人,估摸着是万元户。
    因此她们拿得出五千块钱入一股。
    城镇户口普通职工入股的反而一个都没有。
    城里人家理论上都应该有正式工作,但绝大多数是拿死工资的,普通职工家庭在八四年能够攒下五千块钱的少之甚少。
    分配到“自强服务公司”这种镇办集体单位上班的,当然是普通家庭居多。
    五千块钱一股,将要拥有二十个平方米的产权,一楼和二楼各十个平方米一视同仁。
    但是不可能划出一个个十个平方的格子间,只能采取二十四人共同拥有四百八十平方米产权的办法。
    算临街门面长度四米乘以深度六十米,正好是二百四十平方,加上二楼面积,就是四百八十,刚刚好二十四股。
    房子造好后办产权证,就按照四百八十平方米门面房办一个的做法。
    “自强大厦”、“新风大厦”一二楼的四千八百平方米门面房正好分解成十个独有或者共有的产权证。
    这些都会事先说明,参股的干部、职工能够理解,哪会有意见?
    况且又没人强制谁入股?都是自觉自愿!
    觉得跟大家掺合在一起不好,完全可以放弃!
    然人是群体动物,其实喜欢扎堆,得知中层干部中没有人放弃得到产权的机会,心里有些不安的人也就随遇而安了。
    张慧芬和张禹根也是“自强服务公司”中层干部,俩人同样是自己出两千五百块钱,再跟张芳芬借这么多钱入一股。
    刘小明姐姐刘小娟也是中层干部之一,刘兆祥给了她一千五百块,她自己有一千块存款,同样能够享受张芳芬给的两千五百块无息借款。
    她也喜滋滋入了股,因为刘兆祥这个人虽然没有文化,但是懂得认死理。
    他认为跟着黄瀚家吃不了亏,叮嘱刘小娟,在单位上要紧跟张芳芬,人家说什么支持什么。
    鼓励中层干部买街上门面房,这种好事刘小娟当然支持得更加积极。
    张芳芬出的借款虽然不要利息,但是需要归还,每个月从工资中扣除三十块。
    当下这种质量要求高于宿舍楼的六七层大楼,造价一个平方有一百块钱足够了。
    考虑到一二楼的层高五米六,又是门面房,再加上拿地的成本,算二百五十块钱一个平方米。
    “风牌大厦”一二层是两千四百平方米,六层总共七千二百平方,总造价七十万出头。
    “自强建筑公司”承建“风牌大厦”和“自强大厦”,利润只看百分之十,他们的目标是让这两栋大楼成为七八十栋同样等级大楼中质量最亮眼的。
    为此黄进特意回三水县亲自抓质量,他有心跟三水县其他建筑公司比个高低!
    张芳芬拿下两个地块两千四百平方米应该是算花了二十万左右,不是采取付钱买地皮的形式,而是采取分产权的形式。
    “自强大厦”的六层楼中的三四五六层一共四千八百平方米,分别给了拥有地皮的四家单位做办公楼。
    真做能够到用不着花一分钱拿到原拥有地皮面积双倍的楼房,几个单位很满意,因为他们的地皮是北朝西大街,完全比不上南朝街的地块。
    既然是东西街,当然是坐北朝南的地块更加抢手,置换时必须多给面积。
    因为门面房朝南跟朝北的差别人人都清楚。
    即便是只要想要就能做得到,黄瀚家也没有去抢坐北朝南的地块。
    因此“自强大厦”和“风牌大厦”门面房都是朝北。
    黄瀚无所谓这个,房子其实都是坐北朝南,无非是朝南的同时不能正对西大街。
    只要真的让西大街繁荣起来,西大街前面后面的大马路就会发展成前街、后街,一样的繁荣,因为后世就是如此。
    “自强服务公司”花七十二万建占地面积二十米乘以六十米的六层楼,最后只拥有一二楼两千四百平方米。
    减去“风牌大厦”应付的二十万地价,等于是花了五十二万得到两千四百平方米的一二楼门面房。
    算算账,一二楼均价还不足二百五十块一个平方米。
    由此可见以两百五十元一个平方给出钱拿门面房的私人结算,基本上是公道的,根本没有占国家便宜。
    黄瀚原本计划中是尽可能多拿地建造门面房,没想到踊跃参与的单位、个人太多,根本就拿不到更多地皮,只能作罢。
    这样也好,流动资金更加充裕,有利于经营。
    黄瀚的初衷就是本着繁荣三水县的商业街,如果响应者不多,黄瀚家就会竭尽所能拿地建房子起带头作用。
    既然开局西大街商业街的房产就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黄瀚当然不屑于跟大家抢。
    其实去沪城、沪城、省城买房子更有赚头,实在犯不着玩窝里横。
    八四年,那个南海边圈圈内在建的国贸大厦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三水县没这个牛逼。
    但是做到了一个月内拿下基础,半个月一层楼的神速,意味着一栋六层大楼,四个月肯定能够封顶。
    这完全得益于三水县运力强大,能够保障建筑材料及时到场的缘故。
    水运有一两千条载重八十吨左右的挂浆船,陆运除了各单位的解放、东风、跃进等等卡车,还增加了三千多辆属于个体户的拖拉机。
    (还是两章,请书友们投票,谢谢了!)

第五百四十三章:蔚然成风
    (两章一起发,谢谢书友们的月票、推荐票!)
    三水县商业街工程能够有足够材料大干快上的最根本原因是省里支持。
    老首长知道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在省里和其他常委沟通,特意为三水县商业街工程开了常委会。
    会上常委们共同拍板决定集中力量给足三水县商业街工程需要的钢材、水泥、电力计划。
    再加上秦昆仑牵头跟老毛子以货换货,物资局一把手陈义华一直带队常住黑河,弄回来了大量电解铜,串换了很多螺纹钢,使得西大街工地没有出现停工等材料的现象。
    县里、乡镇的干部都没有预料到单位、个人对能够在西大街拥有房产热衷得过了头,地皮都不够分。
    各乡镇仅仅是开大会动员了一两次而已,建设资金基本上都落实到位了。
    有两个大镇还在嚷嚷,要求凑不足资金的乡镇让位置,把地块转让给他们。
    乡镇的区别太大了,为了公平起见搞了一刀切,要求一个乡镇建一栋楼。
    然无论这么做都只能代表相对公平,根本做不到决对公平。
    秦皇镇属于三水县第二大镇,人口是排名第二十八乡镇的三四倍,也拿一样的地皮,修一样的大厦岂不是不公平?
    钱国栋知道错了,按照人口和经济总量来分配地皮或许更加公平。
    但是这种事错了也不能改,否则就会使得政令失去公信力,变成了朝令夕改。
    他拿三水镇说事儿,承认秦皇镇了不起,可是能大过三水镇吗?
    其实当下在建的大楼都在三水镇的辖区,镇里一直偷着乐,哪会要求多占地皮?
    秦皇镇跟县里其他领导还能打打机锋,跟钱国栋这个知根知底的草根县长较量不起来,只能服从大局,争取跟其他乡镇比一比招商引资。
    资金、材料不缺,商业街肯定能够建得起来,下一步的工作可以提前开始了。
    于是乎,激情燃烧的县里、乡镇的干部们都开始谋求商户入住,简直是各显神通。
    大家都知道这个工程意义巨大,关系到省里大领导是否能够再为人民服务一届……
    如果商业街能够大获成功,三水县被嘉奖、提拔的干部数量肯定会超越历史。
    保不准所有参与的领导都能被提拔半级、一级。
    在共同利益驱动下,县里、乡镇的干部空前团结,喊出口号:
    “楼房都一样大没法比,咱们比比楼房将要创造的效益!”
    “说得天花乱坠没有,把商场办起来赚到钱才是有真本事的!”
    “无商不富,招商引资是出路!”
    “莫要守株待兔,走出去让商户走进来才算真本事!”
    如刘庄镇就在干部们的动员下,准备用一二层两千四百平方米的门面房打造刘庄特色产品展销厅。
    三水镇西大街原本就来了两家做生意的浙省人,这几天几个镇领导已经陪着他们回家了。
    省里给了那么大的优惠条件,三水县这里的总体经济水平这么好,有了漂亮的大楼用来做生意,脑瓜子灵活的浙省人哪有不来的道理?
    三水镇有信心招来几十个甚至于更多浙商,保不准两千多平方米的营业面积都不够用。
    黄瀚的计划是利用“自强大厦”、“风牌大厦”一楼相连的两千多平方米打造“风牌”旗舰店。
    营造出休闲式购物,这里也相当于是样品展示区,有专门的接待室用来接洽大客户。
    二楼两千多平方米加上“风牌大厦”三楼的一千二百平方米,用来再开一家“事竟成饭店西大街分部”。
    能够想象得出诸多商家入住后将要给三水县餐饮业带来多大的市场。
    人民群众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大操大办马上就蔚然成风。
    二楼得打造出一个能够摆五十张大圆桌容纳六百人就餐的宴会厅、打造出一个能够摆二十几张大圆桌,满足三百人就餐的二号厅。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