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九八一年-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聊着聊着就聊起了物资局建物资大楼的事儿。
    黄瀚忍不住又给他和钱国栋支招。
    原本的三水县没有规划好,也不知道集中资金扎堆盖楼房。
    黄瀚建议百货大楼、物资大楼和商业大楼、轻工大楼、供销大楼等等都建在西大街,相当于是集中三水县的财力,打造出一条繁华的商业街。
    并且表示,如果县里解决地皮,“自强服务公司”也可以修建一栋不小于物资局将要建设的物资大楼。
    还建议秦昆仑、钱国栋说服其他常委,让更多有钱建办公大楼的单位来西大街扎堆。
    争取一年后,一公里的西大街上都是不低于六层的高楼林立。
    一二层用来做商场、三层以上用来做办公室,这条街肯定会繁荣起来。
    谈三水县发展规划秦昆仑和钱国栋最是感兴趣,他俩都是县常委,一个是三把手,一个排名应该是第五,都有决策权。
    “让县里大部分有能力盖办公大楼的单位集中到西大街,这个点子虽然不错,但是要考虑到不是每个单位都合适在西大街办公啊!”
    黄瀚道:“没关系,所有的机关,除了防疫站都适合在城市中心上班,县里支持做这件事,肯定深得人心!”
    这不是虚言,机关都集中在西大街上班,跟后世的审批中心集中办公异曲同工,老百姓办事方便多了,绝大多数机关职工上班也近多了。
    以后城市大发展后,这些机关搬去郊区,现有的房子都是三水县最值钱地段的,卖掉后足够去圈地重新盖楼。
    钱国栋点头道:“有道理,谁不喜欢上班地点在西大街?各单位砌了办公大楼,留下一二层留着做商业,哪怕摆些台球桌,也能解决不少家属工的就业啊!”
    黄瀚道:“也不一定就得是单位自己做商业,把楼下一二层租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户,拿到手的租金也不会少啊!”
    秦昆仑道:“是啊!眼看着我们县的商业越来越繁荣,房租越来越高,而西大街那里居然还是破旧的平房为主,太难看了,是应该下定决心改变这破落面貌。”
    钱国栋道:“那我们俩首先达成一致,下午我们就去跟姜书记谈这件事。”
    黄瀚道:“我认为许副书记肯定会支持你们的提议,你们可以先给他沟通一下。”
    钱国栋道:“嗯!许慕光是本地人,更加希望三水县有个长远规划,他肯定支持我们?”
    “老钱,你这样说就没意思了,我可是把三水县当第二故乡,以后就准备长久定居这里了。你不要用地方主义眼光看我们这些外来户。”
    “哟!对不住,对不住,我一直都把你当做家乡人,倒是忘了你是北方人。”
    黄道舟笑道:“秦书记是我们扬州地区的女婿,算家乡人。”
    秦昆仑是东北人,爱人沙少琴籍贯是扬州槐泗镇,他复原没要求回东北来了扬州地区就是为了爱人。
    沙少琴道:“我家老秦说得对,我们喜欢三水县,以后就在这里落地生根了。”
    黄道舟站起身举杯道:“为了秦书记落地生根三水县,咱们干一杯!”
    “老黄啊!我说了多少次,你就是不肯听,还是一口一个秦书记,我听着觉得生分。”
    “上下尊卑要分得清,您是县里主要领导,我哪能造次!”
    “不对,老钱也是县里的主要领导,你不一直都是喊他老钱?”
    钱国栋笑了,道:“不一样,我和道舟哥相处时就这样喊了,而且我根本没有担任过道舟哥的直接领导。”
    钱国栋确实从来没有在黄瀚一家人面前端过架子,喊黄道舟老黄、黄老哥、道舟。
    今天为了突出跟黄瀚家的亲密程度,喊上了“道舟哥!”
    “哎呦喂!你们都不喝,我这个敬酒的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啊!”黄道舟笑道。
    沙少琴在卫生局财务科工作,是副科长,她今天心情特别好,因为她一年的工资加奖金不会超过一千二百块。
    今天拿了一万二千块分红放在包里,这些钱够她不吃不喝攒十年呢!
    给她家带来财运,给秦昆仑带来官运的当然是黄瀚家。
    沙少琴站起身把杯中酒一饮而尽,道:“老黄,酒我喝了,我提个要求!”
    “您请讲!”
    “我们夫妻俩喊你们老黄、老张,你们夫妻俩喊我们老秦、老沙好不好?”
    秦昆仑立刻站起来喝掉杯中酒,然后拿过酒瓶给黄道舟和自己满上,道:“就这样说定了,以后咱们自己人在一起时别喊职务,老黄,我老秦敬你。”
    “哈哈,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喽!”
    “就该怎样,你其实还比我年长两岁呢,听你叫我秦书记我听着不自然。”
    “来来,我们共饮一杯,为我们的友谊,干杯!”
    “干!”
    “干!哈哈……,今天的酒不醉人,大家尽兴。”
    都喝下去了接近半斤茅台,都有了酒意,聊开了简直是无所不谈。

第五百四十章:扣帽子
    (依旧两章齐发,谢谢书友们支持!)
    黄瀚当然不可能喝半斤白酒,但是出席这种私人聚会时,钱国栋都会给黄瀚倒一小杯,不超过一两酒。
    秦昆仑道:“商业街的规划很美好,可是难度不小,县里也就是物资局、供销联社、百货公司等等好单位资金不成问题,其他单位,嘿嘿!”
    “阳光集团、快哉风电器厂的资金也不成问题,但是还欠着银行贷款呢,这贷款利息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了企业的最大支出之一。”
    宋春华附和道:“是啊!砌大楼肯定要压上去百儿八十万资金,这些钱的银行利息也是个沉重的负担啊!”
    物价、人工多少不同都涨了,涨得最凶的要数建筑材料,因为太多赚到钱的农民第一件事就是回家翻建房子。
    前年砌宿舍楼二十多块钱一个平方就差不多了,今年恐怕得四十出头,修建五六层的楼房质量要求和高度又不一样,估摸着得按照百儿八十一个平方估价。
    黄瀚出主意道:“县里完全可以采取分割产权的办法拉来更多单位、个人共同砌大楼。”
    秦昆仑道:“咦!这办法不错,你具体说说呗!”
    “拿物资局举例,可以让燃料公司负担一层或者两层楼的费用,以后这层楼就给他们办公。”
    “对!对!物资局的好单位很多,独立砌大楼又显得力不从心,采取合建的方法确实不错。”
    “如果能够做得到产权清晰,完全可以拉来私人的资金,比如说划出一楼、二楼的一部分面积加价算给个体户,用赚到的钱就有可能完成整栋大楼了。”
    “个体户?手里有这么多钱的个体户能有几个?”
    “一个人没有这么多?十个呢?我又没说只卖给一个人啊!”
    “对对!多卖几家,我们也不图赚利润,只要能够赚楼上几层的办公楼就行了。”钱国栋道。
    黄瀚笑道:“哈哈,如果能够承诺楼下一二层的产权属于我家,我就愿意按照要求盖六七层的高楼。
    三层以上的产权全部归县里,或者是出地皮的单位。
    我相信肯做这种事的个体户不会少,只要宣传得当,集体资金、个体资本加上国家资本,一年时间建成高楼林立的西大街不成问题。”
    这种新方式耐人寻味,钱国栋和秦昆仑都在思考。
    黄瀚接着引导他俩道:“地皮虽然是国家的,但是县里可以调配、置换,这就是得天独厚的资本,有了地皮还用得着担心没钱盖房子?”
    卖地皮还没到时候,黄瀚出点子让三水县先走一步,采取置换的方法变通。
    如果县里胆子大,真的能够在一年内打造出一条高楼林立的商业街,有可能吸引全国各地的商户,三水县成为批发集散地都有可能。
    这时那些知名的小商品、服装、鞋帽等等批发市场有的还在起步阶段,有的还没有办起来。
    如果三水县一下子就拿得出十几二十万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做商业。
    相信起步就能领先一步,发展成全国知名集散地为什么不可以?
    由于“新风服装箱包厂”有大量外加工的活儿,三水县家庭式生产服装已经形成了气候,发现有利可图,发展成万户千家水到渠成。
    况且还会有外地人看到这里的勃勃生机,他们也会来三水县发展。
    一千米长的商业街,一二楼的营业面积将要达到二十万平方米,足够形成一个零售、批发一体的大市场。
    真要做成功了,肯定能够给三水县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黄瀚没有藏着掖着,把建立服装、箱包、鞋帽、小商品集散地的构想跟大家好好聊了聊。
    这两年秦昆仑和钱国栋跑了不少地方,眼界开阔了,无商不富的理论深有体会。
    集中砌大楼刺激商业繁荣肯定做得到,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出资建高楼大厦有些难度,需要政策支持。
    秦昆仑表态道:“我们先在县里开会讨论,如果能够达成共识,我准备亲自去跑市里、省里找老首长要政策,我相信应该能成功。”
    钱国栋道:“这是空手套白狼的好事,哪怕商业街办得不理想,西大街也是高楼林立,政府又没有亏吃。我认为你去了市里、省里,肯定马到成功。”
    第二天上午,县里十几个主要领导开会研究三水县城市规划。
    因为这三年三水县产值、利税翻了翻,不少单位有钱了,打报告要求修建办公大楼改善办公条件,修建宿舍楼为职工解决住房难题的单位真不少。
    听了钱国栋、秦昆仑有关于尽可能集中在西大街修建高楼大厦的汇报,绝大多数县领导眼睛发亮。
    真要是真的能够成功修建一条全是崭新大楼组成的商业街,这条街都能赶上繁华的沪城南京路了,在苏南省肯定是绝无仅有。
    这政绩都用不着自吹,一目了然啊!
    姜书记表态道:“握紧拳头,打出去才会更加有力,我认为集中县里有财力的单位共同来西大街修建大楼是个金点子,我支持!”
    赵县长也给予肯定答复,道:“修建大楼在哪儿都是修,既然扎堆能够起到规模效应,利大于弊,那当然要扎堆喽!”
    姜书记道:“这样吧,咱们举手表决。”
    没有反对意见,所有的领导都举了手。
    然后他们论证把三水县商业街打造成服装、箱包、鞋帽、小五金集散地的可行性。
    人人都认为机会肯定有,道路很曲折,能否成功天知道,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机会只会给准备好了的人。
    秦昆仑阐明观点道:“我们又不是由县里出资金,或者县里牵头让银行贷款修建零售、批发市场。
    这里基本上不存在风险,或者说把风险转嫁到在西大街大兴土木的那些单位、个体户身上了。”
    钱国栋附和道:“原本这些单位就准备修办公大楼,也谈不上有什么风险。
    我们只不过把大家协调到更好的地点——西大街,相关费用依旧是谁得产权谁付出,县里不会出一分钱。
    我相信只要不傻,或者另有歪心思,否则谁会不喜欢在西大街上班?”
    钱国栋说话直爽,这样说其实有扣帽子的嫌疑。
    那些不服从县里协调,执意要把办公大楼修到别处的单位,他们的决策层就得掂量掂量这句话的分量。
    如果执意在别处建造了办公大楼,决策层就得保证这个团队无懈可击。
    其实苍蝇不叮无缝蛋,一个大工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