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九八一年-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春华大声道:“同志们,都回去吧,回去后,我立刻开始招工,名额不多,大家千万别错过了机会。”
    “宋主任,我们听沈书记的,服从您安排!”
    “走吧、走吧,沈书记说得明明白白,今年我们都会被安排工作!”
    居委会的王干事忽然来了一嗓子:“拥护,拥护三水县政府、拥护沈书记!努力克服暂时的困难。”
    知青们很给面子,他们也意识到今天冲动了,纷纷挥拳高呼:“拥护,努力克服困难……”
    看着人群渐渐的远去,沈建华这才松了口气,对秘书道:
    “小王,立刻给我查一查,为什么那个‘自强服务公司’的手续没有批下来,看看是被哪里卡住了。
    打电话给三水镇,让他们在家的领导都立刻来县里开会。”
    脸色铁青的沈建华和县委头头们往会议室方向走,他嘴里还在念叨:“‘自强服务公司’、‘自强服务公司’这名字怎么这么熟悉?是谁在我面前提过?”
    忽然间他一拍脑袋,脱口而出:“我怎么把这事儿给忙忘了!小王,打电话,立刻让钱国栋同志来我办公室。”
    沈建华这才想起来黄瀚在五一节提起过“自强服务公司”,提起过安排几十个女知青工作。
    他知道钱国栋这个三水镇副镇长兼阳光电器厂厂长跟黄瀚家的关系,立刻让秘书通知钱国栋来办公室谈谈。
    县委一把手召唤,没有出差的钱国栋来得飞快,沈建华跟他先谈了谈阳光电器厂的发展势头,然后问起“自强服务公司”的具体情况。
    钱国栋约等于是始作俑者之一,当然一清二楚,他原本就认为办“自强服务公司”是个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因此他不但把来龙去脉讲清楚,还流露出自己其实就是发起人之一,在三水镇党委班子研究讨论时,他力排众议全力支持。
    钱国栋也没客气,严肃批评相关部门办事太拖拉,指出相关部门的效率低下会拖改革开放的后腿。
    沈建国认真听了钱国栋的介绍后,很感兴趣。
    去年他亲自去剪彩的“事竟成饭店”还真给他长脸,不仅仅办得红红火火,还要挂靠集体单位扩大经营,还能够给女知青提供十几个工作岗位。
    这里的故事和先进事迹值得大书特书啊!
    沈建华道:“我全明白了,先富起来的张芳芬同志不故步自封,愿意带动更多人致富。
    她为‘事竟成饭店’搬迁到‘南城当铺’旧址后能够更好地发展积极向三水镇政府靠拢,愿意接受镇政府领导,成为集体单位的一员。
    这样做同样是为了不让职工们有顾虑,职工们拥有了集体编制,医疗费、退休金统筹、工资级别等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钱国栋道:“张芳芬同志不仅仅准备扩大‘事竟成饭店’,还要投资开办“新风服装箱包厂”,当时她就承诺招缝纫女工三十个,全部招收大龄女知青。
    用不着三水镇出资金、出办公地点就能够创造最少三十个工作岗位,这样的好事我哪能不支持,所以和‘黄陈居委会’主任宋春华竭力促成这件事。”
    “嗯!你做得很对,‘黄陈居委会’宋春华同志我见过,蛮干练,她什么文化程度。”
    “她是小中专文凭,五九年毕业。”
    “咦?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嘿嘿,她是我的大姨子!”
    “哦!你很坦荡啊,到是有些举贤不避亲的架势。”
    “我认为只要不存在任人唯亲,就用不着避嫌,宋春华是三水镇的一般干部,工作踏实,有激情、想做事。
    就是她在竭力配合张芳芬同志把‘自强服务公司’办起来,相关合同和报告都是她一手操办的。”
    “很好,改革开放就应该让肯做事、有闯劲的同志承担更多责任。”
    接下来在县委、三水镇和相关部门三十几个领导参加的工作会议上,沈建华当场肯定了钱国栋、宋春华的做法,并且对相关部门提出了批评。

第二百九十六章: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
    沈建华一脸严肃地告诉所有与会人员,县里当务之急是解决就业难题,至今没有安排工作的回城知青还有一千出头,工作岗位何其重要?
    县委已经作出了今年彻底安置回城知青的承诺,绝不可以失信于民。
    县委、县政府全体成员以及所有的乡镇、机关干部都应该竭尽所能,不管多难,今年都要不折不扣完成这个艰巨任务。
    县委和各级政府部门要提倡、鼓励大家各显神通。
    经营“事竟成饭店”的张芳芬同志不要政府出钱、出地方,只要政府给块牌子就承诺接收十女知青,给她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工作!
    来了这样的好事,我们的干部居然不抓紧办,简直是岂有此理!
    沈建华的讲话内容听起来有理有据。
    绝大多数领导都认为给块牌子能够解决就业、能够收取管理费,还能够为国家创造税收善莫大焉。
    他们认为拖着不办实事的相关部门太混账,纷纷提出严肃批评。
    三水镇的领导因为积极申请办理“自强服务公司”获得了表扬。
    最初拿出方案的当然是“黄陈居委会”主任宋春华,她这个镇里委派的股级小干部被县委领导提议予以提拔,交人事局走程序,估摸着有希望得到副科级。
    相关部门拖着“自强服务公司”的手续不办其实是有客观原因的。
    今年春天,中央下发“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的紧急通知,各地闻风而动,此时都在打击经济领域的“严重”犯罪分子。
    三水县不比苏南、浙省温州地区,去年夏天才开始大刀阔斧改革。
    刚刚冒头的个体户群体少、规模小,根本没有实力也没有名气,找不出如柳市“八大王”那样的投机倒把典型。
    再加上沈建华这个颇为强势的一把手依旧坚定不移搞活经济,不真正犯下“严重”的经济问题的坚决不抓,以批评教育督促改正为主。
    在这个风口浪尖上,相关部门担心步子大了惹祸上身,采取消极怠政的做派等待观望其实无可厚非。
    现在沈书记在工作会议上指名道姓要求相关部门给“自强服务公司”放行,肯定会记录在会议纪要里,真的有事,他沈建华难逃其咎。
    既然有人承担责任,在观望中的相关部门领导哪里用得着继续拖着,纷纷表态回去加班办理这件事,最迟明天晚上就会有结果。
    八二年,由于被歪嘴和尚念错了经,使得中央精神被误读。
    导致第一波改革逆流来势汹汹,私营经济走得早的地区遭受沉重打击,损失最大的应该是温州地区。
    原本轨迹的三水县没有受到一点点影响,不是因为三水县做得好,而是三水县的领导班子什么都没做。
    不看病的医生自然不可能出现医疗事故,八二年的三水县没有开始大搞改革开放,私营经济没有形成,哪来打击对象?
    其实“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对现在的三水县影响也不大。
    一是因为沈建华强势,他既然认定了、也看到了改革开放搞活经济让几十万人收益,当然要持之以恒。
    也是因为三水县一小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个体经营者都不是如温州“八大王”那般,靠倒买倒卖发财。
    此时商品的价格基本上没有放开,绝大多数生产资料都是计划物资。
    由此可见,个人要获得计划物资是多么困难,不采取非常手段基本上办不到。
    做倒买倒卖的生意,要做到屁股干净真的不容易。
    用行贿、给回扣的手段拉关系进货、卖货免不了,偷逃税款的行为肯定有。
    一九八二年“八大王”获罪也不完全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应该属于量刑过重。
    三水县先富裕起来的是一些养殖专业户,大多数是自家人齐动手,少有雇佣行为,即便有也是出点钱请亲戚帮帮手。
    张芳芬这个开饭店的个体户也算先富裕起来的,但是用不着害怕。
    因为基本上没听说过开饭店属于投机倒把,也不存在偷税漏税,一般情况下,拥有营业执照的个体饭店都是包税。
    所以个体饭店根本不属于“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的范围。
    因此八二年全国抓了十几万个体小老板,其中判刑三万人,基本上没什么个体饭店的老板由于经营饭店获罪被抓的案例。
    沈建华已经有了扬州地区改革急先锋的光环,用不着在执行“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上出风头,采取不跟风,依法办事的严谨态度。
    他给相关部门发出的倡议堂而皇之,坚决执行中央指示,重视真凭实据,做到不包庇、不放过一个坏人的同时也必须做到不冤枉一个好人。
    这其实就是改革开放初期各地区存在差距的最大原因。
    也存在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普遍现象。
    上面的指示如何执行是个大学问!
    趁机整人的情况确实存在。
    地方上的蝇营狗苟会利用上面的指示达到个人目的。
    伟人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
    八十年代初确实有大多数干部还没有走进新时代,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那个闭门练政治的时代。
    因此不是干部没有充分考虑“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中“严重”两个字的定义,存在矫枉过正的现象,国家刚刚起步的市场经济遭遇重创。
    幸好三水县的掌舵人沈建华对事不对人,不强调、不攀比立案数量,定案必须重证据,因此三水县的改革开放依旧是正在进行时。
    这个下午有这么多故事,但是黄瀚根本不知情,放学后发现“事竟成饭店”门口围了有一百多人。
    店里依旧是客满,围着的人群不是来闹事的,而是老邻居们纷纷来求张芳芬。
    下午,得到了沈书记明确答复的宋春华回居委会后立刻开始了招工。
    只要是回城女知青、且家庭确实比较困难的、会缝纫的、一律优先,光嘴说会缝纫可不行,还要现场比试。
    原本被找关系的搞得一个头两个大的宋春华今天见到了县委一把手,约等于拿到了尚方宝剑,她干脆准备来个公开招聘,众目睽睽之下,想走后门恐怕不容易。
    今天连夜决定下招工名单后,明天一大早张贴红榜公之于众。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快刀斩乱麻,免得关系户有时间求张三拜李四,导致工作难以开展。
    招工对象都是妇女,绝大多数能够摆弄缝纫机。
    比试项目很简单,八个人一组分别用缝纫机缝纫三块劳动布布条,看熟练度、看针脚是不是均匀、是不是一条直线。
    都是“黄陈居委会”的居民抬头不见低头见。
    于是乎,为了得到这个在家门口上班的工作机会,不少参加招工选拔的女知青找到了黄瀚家的左邻右舍托关系。
    没办法,僧多粥少,接近五比一的机会,选不上的肯定是大多数。
    ……
    ……
    ……
    走过路过的书友帮着投票啊!谢谢大家!

第二百九十七章:走光明正道用阳谋
    平时可以不计较,在这种关键时刻没人肯掉链子,是不是不正当竞争放到一边,各显神通那是必须的。
    因此李梅爸爸李建国、刘小明爸爸刘兆祥,萧蔷妈妈、黄四小家、王四小家,苟家、冒家、刘家等等,都被亲朋好友请了出来。
    有些邻居心里七上八下,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