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第8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族企业中的人情味,绝对要比一般企业更重。
  同时,管理是很让人头疼的一点。
  一旦要讲情面,肯定就要破坏原则,难以做到一视同仁。
  不患寡而患不均。
  很多事情就会被无限的放大,最后出现大问题。
  陈江海的这一番话,让所有人都蹙起眉头思索了起来。
  一个企业,到底要有什么样的文化比较好?
  对于这个,陈江海并没有多说什么。
  企业的文化,要靠自己去摸索的。
  光学人家,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这是不合理的。
  陈江海等待片刻,等大家稍微消化了一下,又继续说道:
  “企业为什么要做大做强?是不是做大做强的企业就是好企业了?”
  “对于这个观点,我是不赞同的。”
  “我认为,一个企业只有做好了,才是最重要的。”
  “好的企业就是要让客户满意,让员工幸福,让股东们觉得放心,这样的企业才是真正的好企业。”
  “其实,企业做大有大的难处,做小有小的痛苦。”
  “做公司跟养儿子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不是多生几个儿子就会发财。”
  “一个坏的儿子,会把你两个好儿子给带坏的。”
  “我希望大家在想着把企业做大的时候,一定要把企业的管理做好。”
  “你选择了做企业,你就不能后悔。”
  “你需要不断的做好客户员工和股东的工作,让他们各司其职。只有这样子,大家同心协力,这个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相信肯定有人要问,怎么做好一个企业的管理呢?”
  “其实我觉得管理一个企业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文化,制度是用来去补充,弥补文化的。”
  陈江海后面的这段话,跟前面相呼应了。
  众人听了也是频频点头,这话说的很有道理。
  许天和是听的最认真的,因为他有足够大的野心。
  他想把自己的企业做的更大,想从陈江海这里取经。
  “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
  “大家一直认为米国的强盛,是因为米国有很好的制度。”
  “但是在我看来,米国的强势最主要的并非其制度,而是离不开他的基督教文化。”
  “它是有文化,有宗教信仰的。现如今的华夏,还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文化体制。”
  “或者说,现在的华夏,并没有重视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系。而是去国外东拼一些,西凑一些,当做自己的东西来用。”
  “拿一些国外的法律制度来解决我们本国的问题,这是不现实的,也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九十年代的华夏,很多人觉得国外的月亮要比国内的圆。
  说到底,现在的国人对于自己国家的信心还不足。
  只能说现在的华夏,确实落后于很多国家。
  这一点,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再加上华夏的国情很复杂,现在的企业根本没有什么先例可循。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学国外的企业。
  这种情况下,外来的制度并不一定适合华夏的企业。
  华夏企业想要发展,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到自己想要的,摒弃自己不需要的。
  只有这样做,才能让企业快速的发展起来。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法治和文化不断完善后,我们企业家就能更好的去管理和完善这个企业。”
  “在这里,我想讲一个故事给大家一起来听一下。岛国的丰田是如何打败米国汽车的?”
  说到这里陈江还故意停顿了一下,等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彻底被吸引起来之后,才又继续说道:
  “说起汽车发展史,米国发展的历史肯定要比岛国久。可是岛国丰田,最后却成为了赢家。”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有的说战略重要,有的说设计重要。”
  “但是我这里有个小故事,想跟大家分享。有一天米国某个城市下了大雨,有位司机开了一辆车停在路边,因为刮雨器坏掉了。”
  “这个时候雨中来了一个老人,帮着司机把刮雨器修好了。司机便十分感激,问老人是谁。”
  “那个老人回答道,我是丰田公司的汽车工人,我看到我公司的产品受到伤害,我有责任把这个修好。”
  “如果一个公司单靠制度的话,工人就算看到了也不会去修理。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文化。”
  陈江海分享的这个小故事,让不少人十分的震撼。
  他们真的没有想过,会有员工能为公司做到这个地步。
  这个公司得对员工多好,员工才会在下班的时候,做这样的事?
  能有这样的觉悟,实在是太难得了。
  异地而处,在场的很多人都感觉自己无法做到这一点。


第1437章 利益之地必是是非之地
  陈江海趁热打铁继续说道:“企业管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人才。”
  “我可以十分负责的告诉大家,随着时代的发展,将来人才是会越来越贵的。”
  “现在绝大部分的企业,都认为机器比人贵。很多人买机器的时候,都喜欢讨价还价。”
  “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聘请员工的时候,公司为他们准备了什么样的丰厚待遇吗?”
  “善待你的员工,投资在你的员工身上,他给你们带来的回报,将会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什么是人才?人才是可以培养出来的。真正的企业,是能够自主培养人才的。”
  “真正要把一个企业做大做强,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注意,这些都要咱们实践中去摸索和总结,绝对不能一概而论。”
  “今天我讲的就这些,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丝启发。谢谢。”
  说完,陈江海冲着台下微微鞠躬。
  会场的人全部站了起来,热烈的掌声久久没有停歇。
  他们没有想到,陈江海会跟他们讲这么多的东西。
  陈江海讲的这些东西,并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空谈主义。
  真的就是实打实从企业各方面出发,去发现问题。
  至于怎么解决这些问题,陈江海只给了一个大概的方向。
  每个企业的情况不一样,就算是陈江海,也没有一个万能的公式。
  陈江海能做的,就是指一个方向,指一条路,或者说教授给大家辨别的方法,以便于能够更加容易的找到那条正确的道路。
  在场的众人都十分的开心,而且倍感庆幸。
  对于他们来说,今天这个聚会确实没有白来,见到了陈江海这种顶级企业家的风采尚在其次,最重要的还是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相信这些东西在他们未来的经营之中,必然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陈江海的发言完毕后,整个聚会便进入了后半阶段。
  这个阶段,就是给企业家一个认识陈江海的机会。
  许天和自然是第一个来到陈江海身边的人。
  他可是这场聚会的发起人,当然有这种资格。
  “陈总,你刚才的那一段话,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啊!”许天和由衷的感慨道。
  陈江海淡然一笑,摆手道:“许总,你抬举我了,我只是说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而已。”
  看到陈江海这么低调,许天和是越发的佩服了。
  “陈总,您实在是太谦虚了!”许天和笑着说道。
  陈江海只是报以一个礼貌的微笑,并没有把许天和的话放在心里。
  到了他这个阶段,已经没有必要在乎其他人的评价了。
  “徐总,我今天来还有一个想法。”陈江海跟着说道。
  许天和赶紧道:“陈总有什么话请直说。”
  陈江海点了点头,随后问道:“关于泰山会,你听说过了吗?”
  听到陈江海的这个问题,许天和微微一愣,随即点了点头有些感慨地说:“知道,我也没有想到,一个私人组织,竟然会有这么大的能量。”
  说到这件事情,许天和一脸的凝重。
  陈江海微微一笑。
  看样子许天和对于泰山会的事,还是挺清楚的。
  不过商业圈子里面的人,只要级别够了,想必没有几个人是不清楚泰山会的。
  当时为了入股民生银行,有两家企业竞争入股。
  其中一家明显资质不足,就因为是泰山会的成员,居然把对手轻松的给挤出局了。
  还有一个例子,是关于史大金的。
  一九九四年,史大金怀着雄心壮志,在珠市打造了72层的巨人大厦。
  这个号称华夏第一高楼的伟业,短短三年时间里花了三点八亿。
  结果并没有建成,反而欠下了二点五亿。
  要知道,这可是九十年代!
  这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一般的巨款。
  眼看史大金就要穷途末路,这时泰山会出马,轻轻松松就帮忙解决了。
  由段晨吉出面,以十二亿人民币的价格买下,并给史大金四通集团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这么一来,帮史大金解决了暂时的资金困难。
  很快史大金就重整旗鼓,并成功上岸,然后另起炉灶,依靠网游重新崛起了。
  通过这些,都能看出来,泰山会不是一个简单的组织,拥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能量。
  泰山会,在华夏近代商业史上,绝对是很神秘而强大的组织。
  这个神秘的组织,拥有近两万亿的巨额资产,人数却不足十六人。
  他们所经营的范围涵盖了互联网,房地产,金融,机械制造,生物制药等数十个行业。
  加入泰山会的门槛极高,入会资产十亿起步,还必须有两名会员推荐。
  同时全员投票通过,只要有一票否决就不能入会。
  这么做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团结。
  他们约定商场上互相提携,战略上荣辱与共,另外还实行会员淘汰制,纪律十分的严明。
  聚会不能录音,不摄像,不请圈外人,开会迟到一次十万,第二次一百万,第三次三百万。
  泰山会的产生,是因为商人重利。
  他们想通过彼此合作,可以拥有更大的力量和更多的资源,并借此来获得更多的利益。
  同时,商人抱团可以增加影响力和话语权。
  或者说,就是为了变相的提高自己的安全感。
  除了这两点,还有结交人脉,资源整合,拉帮结派,虚荣心等等。
  这些原因就不一一赘述了。
  凡事都会有两面性。
  有好处,自然就会有坏处的。
  神秘而强大的泰山会当然也不例外。
  圈子是一种固化和封闭。
  网上有句话说得好,但凡成圈,必然近亲繁殖,党同伐异。
  如果冷不丁冒出个边缘人物,评论就惊呼高手在圈外。
  一个圈子大都是如此,论字排辈,彼此勾结,总体是一个在其内部,排排坐分果果的山头。
  圈子是因利而聚,最后必然是因利而散的。
  利益之地必是是非之地。
  混圈子的人看似热闹,实际本身并没有太多的价值。
  正是因为这样,陈江海才决定不搞一个类似泰山会那样的商业小团体。
  如果陈江海真的要搞的话,完全可以把现在国内有名的企业家全部召集过来。
  这样的大企业家联合在一起的商业联盟,其影响力根本不用多说。
  陈江海不想这么做,就是考虑到这些弊端。


第1438章 不要成为一个藏污纳垢的地方
  在西江省内组建一个西江会,对于陈江海来说是件完全没有多少好处的事。
  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