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实业大亨-第6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主任,你先别急,我话还没说完呢!”李卫东坐正了身子,接着说道:“我愿意拿着一个亿出来,还有其他的条件。”
“李董事长请讲,我会向领导汇报,只要别太过分的话,我想我们篮协方面应该不会拒绝的。总之一切好商量!”陈迈康赶紧说道。
“第一点,我希望所有参加甲A联赛的球员,都穿我们飞跃品牌的篮球鞋。”李卫东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我们飞跃篮球鞋的品质还是很不错的,很多NBA的球员都穿我们的球鞋。”
“能够在美国热卖,飞跃篮球鞋的品质自然是非常的好的,只不过我担心球员和球队会有抵触情绪。毕竟各支球队还有部分球员,都是有球鞋赞助的,他们平日里穿的球鞋不用花钱。”陈迈康开口说道。
李卫东则接着说道:“陈主任,你放心,球鞋的钱由我来出,球员和球队不用掏一分钱。每位球员每个赛季,我们飞跃体育会赞助六双球鞋,款式也可以挑选。我想六双球鞋,应该够一名球员穿上一个赛季了吧?”
“够了。六双球鞋打一个赛季,足够用了。”陈迈康点了点头。
既然不用花钱,球队和球员应该不会有很大的抵触情绪。
而且飞跃球鞋的品质也真的很不错,能够在美国生存的品牌,里面更有很多美国的球鞋科技,肯定比国产球鞋要好的多。
换个角度说,人家科比、卡特、麦蒂等NBA巨星都能穿,你一个CBA的球员,有什么资格嫌弃?
强迫穿赞助商球鞋这件事情,正是后世的冠名赞助商搞出来的。
最初是外援可以其他的品牌的球鞋,但中国球员只能穿CBA赞助商的球鞋。
对此球员的反对声音比较大,某位大牌球星甚至扔鞋子抗议。所以这也是一个比较具有争议性的政策。
最终规则上又进行了改革,允许球员穿其他品牌的球鞋,但是得额外上缴一部分费用作为球鞋的买断费,算是给冠名赞助商的补偿,而且球鞋的标志也必须遮掩起来。
这样一来球员可以穿自己赞助商的球鞋,CBA也多了一笔收入。
单就这条强制穿球鞋的规则而言,的确是有些霸道了,但CBA的赞助商们,对于这种规则还是很欢迎的。所以后世的CBA才能一年收到七亿多的赞助费。
商业运作讲究的就是“利益”二字,就比如NBA,原本就是一场生意。只要能够保障赞助商的利益,就不愁赞助商不会投钱,而有了充足的资金,联赛才有底气进行发展。
体育运动可以谈理想,可以谈青春,可以谈意志,可以谈精神,但只要是进入到职业体育的范畴内,全世界就没有不谈钱的!
体育训练本来就是比较花钱的,每一个成功的运动员背后,都有着巨大的经济投入,仅仅用爱发电从来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也不会出现高水平的职业联赛。
如今李卫东直接将这一条规则给照搬过来,目的当然是确保赞助收益的最大化。
若是在NBA,想要球员穿你的球鞋,可是得花不少钱。一个肖恩-巴蒂尔,都要掏一百多万美金,而那些明星球员的球员代言,更是几百上千万,所有NBA球员加起来,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而且就算是花了钱,人家球星不喜欢也可以不穿,就比如卡特,穿彪马的鞋子难受,直接就换了其他的品牌。
但是在CBA,只需要花1667万人民币,就能让所有球员都穿你的球鞋,而且还白送个冠名权,简直是太超值了!
放眼全世界的职业联赛,哪里去找这样的好事情?
更何况飞跃体育也不是那种不知名的体育品牌,好歹是美国球鞋销量前五的品牌,拿到CBA联赛里,也算是高档产品了,球员和球队应该不会有太多的抵触情绪,甚至会十分欢迎。
那个时代的CBA联赛,毕竟才刚刚商业化,球员薪水不是很多,很多球员本身就有省队的编制,平日里就跟上班似得拿工资,球鞋也靠队里发。如果有大品牌愿意赞助球鞋的话,那自然是求之不得。
一个CBA的球员,给你一款科比同款、卡特同款,或者是麦蒂同款的篮球鞋,就算是不喜欢,最起码不好意思说球鞋不好。
而且很多球员,也是这些球星的球迷,给他们一双球星签名战靴,说不定会欢天喜地的穿在脚上,打球都更有劲了。
见陈迈康答应了这个要求,李卫东接着说起了第二个条件:“陈主任,第二个要求就是,我希望篮协方面可以从中牵线,让东方队的大姚,成为我们飞跃体育的代言人。”
陈迈康微微一愣,随后开口说道:“广告代言这种事情,你可以直接去找东方队或者是大姚本人去谈啊,为什么需要我们篮协从中牵线?我们篮协可是从来不管这种事情的。”
“大姚的情况比较特殊,他未来是会进入NBA的,到时候可就跟篮协有关了。”李卫东笑着答道。
陈迈康眼珠一转,马上明白了李卫东的意思。
中国运动员的奖金和广告代言金分配,是有明确规定的,国家很早就指定了《运动员有奖比赛奖金管理办法》。
首先是个人所得税,这方面有一定的减免。一些大型比赛的奖金,诸如奥运会之类的,是免除个人所得税的。
个人项目的比赛奖金,10%捐给全国体育基金,这个是交给体育总局的。30%作为奖励基金,是给培养输送运动员单位的,余下的60%是运动员自身团队的,这个团队包括运动员本人、有关的教练和相关人员。
集体项目的比赛奖金,10%给全国体育基金不变,20%给培养输送运动员的单位,70%给运动员团队。
运动员出国打职业联赛赚的钱,也相当于是比赛奖金,会有一部分上缴国家。
所以大姚去美国打球的时候,有一部收入是上交给了篮协,另外还有一部分给了培养大姚的东方队。
至于广告代言费,同样也有明文规定,比如国家队的运动员,自己拿50%的代言费,余下的则由国家队和运动员输送单位分配。
中国体育所奉行的毕竟是举国体制,从基层体校,到省级体工队,再到国家队,每一级单位都要花钱。所以当运动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时候,每一层级也都要分一杯羹。
姚主席去NBA打球,虽然打的是个商业联盟,但总是与国内的篮协脱不开联系。这里面牵扯到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运动员本人的,有篮协的,有东方队的,还有地方的。
所以找姚主席代言,还是通过篮协进行协调会更好一些。
飞跃体育只管出钱,具体的利益分配,李卫东可不想参与,让相关的利益方自行商讨去吧!
第六百二十五章 电动三轮车
签约仪式上,陈迈康一脸羡慕的望着旁边的大个子。
“这才二十一岁吧,就拿到了千万级别的大合同。”陈迈康长叹一口气。
陈迈康并不知道,身旁给这位年轻的大个子,在十六年后会成为他的领导。
旁边,东方队的总经理脸上也乐开了花。作为培养球员的球队,他们也能从巨额的广告代言费中分一杯羹。
飞跃体育给大姚开出了一个七年7000万人民币的代言合同,相当于是一年1000万。
这个金额在现在看来不算是大合同的,但是以当时的收入水平和国内的体育市场行情而言,飞跃体育都快被当成冤大头了。
要知道当时安踏签下孔令辉指导,也只是给了一年300万。
孔指导人帅球猛不秃头,各种冠军拿的手软,而且乒乓球还是国球,群众基础非常的大,拿到300万的代言合同已经是天价了。
大姚这种还没有在国际上打出身价的球员,给他开1000万一年,的确是溢价太多。
历史上大姚以状元的身份进入到NBA,并且打了一年,耐克才只肯给出4年160万美金的合同,一年40万美金,只相当于320万人民币。
而当时姚团队的要价也不高,只要4年500万美金,也就相当于是一年1000万人民币,可这个价格耐克都不给。
直到第二年,大姚突飞猛进,才获得了锐步七年5000万美金的代言合同。
所以飞跃体育开出的这个价码,相当于大姚进入到NBA以后的开价,算是提前给高薪了。
而且飞跃体育还额外给出了一个附加条款,如果大姚能进入到NBA的话,那么代言金额直接翻倍!
这摆明了就是在说,别再国内混了,赶快去NBA吧!
与此同时,飞跃体育的专卖店开始在全国各个城市飞速扩张起来。
李卫东采取的是加盟店的扩张模式,而且加盟费收的并不高,目的就是要用最短的时间,让飞跃体育的专卖店遍布全国。
对于加盟商,飞跃体育基本上是来者不拒的。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有很多加盟商会倒闭。
事实上飞跃体育的产品定位是中高端路线,如果是在繁华商区,肯定没有问题,但专卖店开在人流量不是很大的地方,十有八九是要亏本倒闭的。
飞跃的高端产品,诸如科比、卡特、麦蒂等人的签名球鞋,价格足以跟耐克、阿迪等国际大品牌对标。
而中端的产品,价格则要便宜许多,但依旧要比国产品牌贵一些。至于低端产品,则完全没有。
李卫东给飞跃体育定下的策略,本来就不包含低端产品。飞跃体育请的都是NBA巨星级别的代言人,若是再做低端市场的话,反而会影响到品牌价值。
而且低端产品利润也低,国内有那么多小作坊去做地摊货,李卫东何必再去掺合一脚!
……
富康农机公司,李卫东望着公司的业绩报表,表情有些严肃。
对比起去年,富康农机的业绩出现了下滑。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本土的农机企业进入到一个比较困难的时期。
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很多国际著名的农机企业,就开始在中国建立独资厂或合资厂,实施了本土化的战略。
这些国际农机企业的技术更高,资本更雄厚,很快就占领了中高端的市场,很多本土的老字号国企,也不得不跟外资展开合作,才可以继续生存下去。
而大量民营也迅速的崛起。不是所有的民营企业都有富康农机这样大的规模和出色的技术研发能力的。绝大多数的民营农机企业,技术落后,资本也少,只能做一些低端单产品。
民营农机企业产品的品质虽然不敢恭维,但胜在价格便宜。因此那些利润很微博的低端市场,迅速的被民营农机企业所占领。
结果夹在中间的那些农机企业就倒霉了。中高端市场,比不过外资跟合资企业,低端市场上,价格又打不过民营农机企业。
于是这一类没有技术、缺乏资金、管理又不到位的企业,在九十年代末期,基本上都被市场淘汰了。即便是活下来的,日子也不好过,能够勉强维持正常经营,就算是不错的了。
农机行业的苦日子,要坚持到2004年才会好转。在2004年,国家颁布了《农业机械促进法》,在政策上对农机进行大力度的扶持。
紧接着在2006年,国家又全面的取消了农业税。农民手里有了更多的钱,自然就会去购买更多的农机。
政策上的帮助,带动了国内农机工业的发展,国内农机产业规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研发和产品质量水平,以及农机的出口,都翻了好几个台阶。从2004年到2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