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实业大亨-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五年的时候,录音机虽然早已出现,但并不普及,当时录音机都是进口的,好一些的双声道录音机要三百多块,便宜的也得一百多快。
  一般人家可舍不得花一二百块钱买个录音机去听歌,所以买录音机的,十有八九都是要学习外语的人。
  王磊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个二手的三洋录音机,这录音机就像是一块大黑转头,单声道,只能放一盒磁带,没有收音功能,不能充电,用的是两节一号电池。然而这并不影响王海滨向众人炫耀。
  “王哥,给我们放放,让我们听个声呗!”旁边有人开口说道。
  “行吧,就给你听一首歌!这玩意可费电池了!”王磊说着,按动了录音机开关。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录音机里响起了《我的中国心》,随着歌声的响起,周围的小伙伴们顿时安静下来,仿佛沉浸在张明敏的歌声当中。
  王磊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他很享受这种招摇过市的感觉。
  就在此时,李卫东搬着电视机的样子,路过了此处。
  王磊老远就看到了李卫东,他刻意的开大了录音机的音量,像是在对李卫东示威。
  然而李卫东手里那电视机的箱子却很显眼,老远就能看到箱子上画着的电视机图案。
  “那不是李卫东么?他手里抱着的是什么?”
  “好像是台电视机啊!”
  “李卫东买了一台电视机!”
  原本围拢在王磊身边的人,立刻跑去了李卫东身边。
  “李卫东,这是电视机么?”有人开口问道。
  “是啊,去津门出差,顺便稍了台电视机回来。”李卫东笑着答道。
  只见小伙伴们纷纷跟在了李卫东身后,走进了家属院,他们想去亲眼见证电视机拆箱。
  电视机可比录音机香多了,有了电视机,谁还会去听录音机。
  转眼之间,人都走光了。
  只有王磊一个人站在原地,手里捧着黑色大砖头,一副风萧萧兮的模样。


第六十一章 涨工资
  坑哥货李卫民在外面摆弄电视机,李卫东则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然后将2500万日元的银行本票藏好。
  日元虽不是美元,但也是外汇,在那个外汇紧缺的年代,只要是来自发达国家的外汇,那都是好东西。
  2500万日元,相当于是10万美金,去黑市的话足以兑换100万人民币,不过李卫东却有些担心,这年头的黑市商人,能不能拿得出100万人民币来。
  八五年有100万人民币,应该算是当时国内顶级的富豪了!
  有了这2500万日元,李卫东未来下海经商时也有了资金,最起码收购几个快破产的乡镇集体企业是绰绰有余了。
  不过李卫东暂时并不打算动这边,一来现在才是八五年,国家对于民营企业的政策和态度还不明朗,现在下海搞实业依然有些为时过早。
  第二个原因就是《广场协议》即将签署。
  《广场协议》签署以后,短短三个月内,日元升值了20%,也就是说李卫东只要等三个月,这2500万日元就能多换两万美金。
  三个月啥事不干,稳赚两成的利润,不比下海经商香么!
  安分守己的做实业,不去投机倒把,不去玩金融,怎么可能在三个月内获得两成利润?
  因此李卫东最好的选择,就是拿好这2500万日元的银行本票,坐等日元升值。
  也正是考虑到《广场协议》的缘故,李卫东才主动提出可以不要十万美金,而是要2500万日元。
  田丰公司或许觉得,用日元支付是自己赚了,而实际上以日元的升值趋势,未来几年持有日元比持有美元划算多了。
  ……
  次日清早,李卫东返回了货运处,向处长赵国栋汇报了做翻译的事情。
  听了李卫东的汇报,赵国栋欣然的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我们搞货运的走南闯北,要跟各个机关单位搞好关系,不仅仅是我们青河本地的机关单位,像是省里的,还有外地的机关单位,也得搞好关系,这样我们的车要是在外地遇到麻烦,也能找人解决问题。
  小李,你这次能跟津门的外贸部门搭上线,是一件好事情,津门可是有港口的,有港口就少不了货物运输,以后我们要是跟津门港有业务往来的话,还得指望你出马呢!对了,你是什么时候学的日文啊?我记得咱们公司的子弟学校里可不教这个。”
  李卫东早就猜到,赵国栋会问这件事情,他早已经想好了说辞:“我爸读书的时候,不是正好赶上鬼子打过来嘛,当时华北都成了沦陷区,很多学校都被迫教日文。”
  “原来如此。”赵国栋点了点头,他并没有再详细询问。
  李登科老爷子并不是贫农出身,赵国栋也是略有耳闻的。在那个时代,不是贫农出身,总归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赵国栋觉得自己要是问的详细了,更像是在揭人伤疤,所以便像是高手过招,很讲武德的点到为止。
  李卫东则起身,打算告辞:“赵处长,没有别的事,我先回调度室了。”
  “行,你先回去吧!哦,对了,还有一件事情,咱们处马上就要涨工资了!”赵国栋补充道。
  “涨工资应该跟我没啥关系吧。我都已经是以工代干了。”李卫东开口说道。
  李卫东本来就拿干部的工资,再加上调度员能拿满35块钱的奖金,所以李卫东的工资已然到了封顶的水平,基本上是涨无可涨。
  赵国栋却开口说道:“这次涨工资,也有你的份,不光是你,咱们全公司,工资都要变。”
  “闹这么大动静?”李卫东微微一惊,几千人的工资变动,可是挺复杂的。
  赵国栋继续解释道:“这次工资改革,是全国性的,年初的时候,国家不就发布文件了么,现在实施细则已经出来了。咱们青河地委的意思是,先从大企业开始改,然后是中型企业,最后是小企业,所以咱们运输公司,就是第一批要改革的。”
  李卫东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他终于想起了国企工资改革的这档子事。
  建国初期的时候,国家实行的还是供给制,作为国企职工,所有生活物品都是国家发放的。
  比如在华东地区,每人每年单衣两套,棉衣一套,袜子两双,棉鞋一双,毛巾两条,大衣三年一件,蚊帐五年一顶,肥皂每月一块,每月理发两次等等。
  五十年代中期,国家进行了工资改革,企业采取八级工资制。在这套工资体系下,级别比职务重要。
  职务只能决定权责和任务,而级别才能决定地位和报酬。因此会出现八级工薪水比厂长高的情况。
  这套工资制度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改革开放以后,五十年代制定的工资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脚步,基本工资已经不能满足职工的需求,奖金作为激励手段,也逐渐变得常态化。
  放在五十年代的话,好好工作是应该的,还要啥奖金,年底给个先进的荣誉,给个劳模,给张奖状,带个大红花,就是最好的激励手段。
  在八十年代初期,奖金的数额还是受到限制的,一个月35块封顶。当时还是秉持着平均分配的原则,即便是不同企业的职工,互相之间也不会有太大的贫富差距。
  国家也意识到,平均分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于是便开始了各种改革,国家允许企业有一定的自主财产和经营权限,让企业将生产责任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然后实施利改税,将企业所得税引入国企利润分配领域,使国企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道路。
  在这一系列改革过程中,国企工资改革是一个关键点。
  国家希望打破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弊端,让国企职工的工资同国企的经济效益挂钩起来,彻底的贯彻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这样才能调动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于是在八五年初的时候,国家正式下达通知,要对企业工资进行改革,具体到实施措施,就是取消所谓的级别工资标准,实行浮动工资和浮动奖金。
  简单的说,只要企业效益足够好,就可以给职工多发钱。同理,企业效益很差劲,年年亏损,那活该你发不出工资。
  国营运输企业显然属于那种效益足够好的企业,在那个“货等车”的年代里,每一辆卡车都是一台印钞机。
  在当时,货车司机本是高薪职业,但也都是拿死工资的,运输公司的效益再好,货车司机也是吃大锅饭,只不过是比别人多盛两勺而已。
  工资改革以后,货车司机运货的越多,公司给的奖金就越高,原本一个月35块钱奖金,涨到一百多都是有可能的。
  高额的奖金又反过来激励了司机,所谓的“多拉快跑”运输格局才正式形成。
  国营运输行业,终于迎来了最辉煌的时代。


第六十二章 派车
  李卫东正式开启了调度员的职业生涯。
  货运处的调度员分为现场调度员和计划调度员两种。
  现场调度员需要在货运的第一线工作,做一些现场管理工作,比如安排车辆的装卸货,有的时候还需要跟车出差,相当于是司机们的现场指挥。
  计划调度员则是负责要负责业务的受理和汇总,根据实际的业务情况,派遣车辆,规划运输路线等等,算是整个运输体系的大脑。
  一般情况下,新晋的调度员都是从现场调度开始做起,熟悉了车辆、线路、各种货品的情况后,才能去当计划调度。
  然而李卫东考试时候的表现,已经超出了普通的调度员,赵国栋也是有意栽培李卫东,便直接让李卫东当了计划调度,不用蹲货场,也不用跟着司机一起出差。
  李卫东没有令赵国栋失望,他迅速的展现了自己的能力,业务水平比那些老调度员只强不差,几天适应后,李卫东便能够独当一面了。
  在八十年代,货运是一个很暴利的行业。当时油价很便宜,汽油一毛钱一升,整个八十年代里几乎没有涨价。车辆没有强制报废,只要还能动弹,便可以开上路拉货赚钱。
  运费也都是国家统一规定的,八十年代中期,每吨货物每公里的运费是一毛六分五,后来国家提高养路费标准,并且开始征收货运附加费以后,每吨货物每公里的运费提升到了一毛八分钱。
  以老解放为例,努努力一天能跑400公里,按照一毛六分五的吨公里运费,一吨货就是66块钱的运费。
  老解放载重4吨,但是搞运输的,为了多拉货,肯定会再加一个4。5吨重的全挂车,一共就是8。5吨,这一辆车一天就能挣561块钱的运费。若是再超载一点儿的话,赚得更多。
  除去油钱、装卸货的时间、司机的成本,调度成本、空载率等等,一辆老解放每个月能赚八千到一万块。
  这还只是载重最少的老解放,那些更先进的卡车,跑得更快,载重更大,赚的可更多。
  货运处有二百多辆各式各样的货车,每个月能给运输公司创造二百万人民币的利润!
  如此暴利,比后世的烟草行业还要夸张。不过作为国企,无论赚多少钱,绝大部分的利润都是要上缴国家的。
  八三年国家开始实施利改税,利润的55%直接作为企业所得税交给国税局,税后所得到的利润,再按照比例,一部分上缴地方,一部分留给企业自行支配,综合算下来的话,企业能拿到利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