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实业大亨-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说我这个重生者,熟知历史,应该很容易就能成为亿万富翁吧!”李卫东喃喃自语的说道。
  可真轮到自己的时候,他一时之间还真的想不到什么赚钱的好方法。
  “去邮局买上一沓猴票?先不说猴票是1980年发行的,现在还能不能买得到。就是等猴票涨价,也是二十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出去摆个地摊当个体户?恐怕得被爸爸给打死!我一个大型国企的正式职工,可丢不起那个人。
  捣腾国债和外汇?我还没有那个本钱,而且这八三年严打的风才刚吹过,去搞那东西,说不定会被当做投机倒把给抓起来,钱没赚到再吃几年牢饭,那就得不偿失了。”
  李卫东无奈的长叹一口气。
  在九十年代的时候,说一个人是个体户,就意味着这个人赚了不少钱,会有很多人羡慕。而在八十年代,特别是八十年代的初期,“个体户”绝对是个贬义词。
  八十年代初,个体户就是待业青年、甚至是劳改犯的代名词,和主流社会是格格不入的。
  对于国企职工来说,“个体户”这个东西,听着硌耳朵,看着更是扎眼。
  国企的家属院中,要是谁家的孩子去当个体户,那简直就是给全家人蒙羞,父母在别人面前都抬不起头来。
  若是农村人的话,去城里摆个摊赚了钱,会被当成全村人的希望;可若是国企子弟的话,若是去摆地摊,绝对是全厂的耻辱。
  因此国企职工的子女,宁愿去国企里当个临时工,也不愿意去练摊当个体户。
  更何况李卫东本身就是国企的正式职工,去当个体户更是不现实。
  像是重生小说里的写的,重生回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开办企业,顺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路发展,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几年混成世界五百强,进入福布斯排行榜,跟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称兄道弟,那更是在瞎扯。
  八十年代初的中国,除了特区,还没有民营企业生存的土壤。虽然政策方面已经逐渐放开,但那时候毕竟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年代,计划经济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这也就意味着,几乎所有的生产资料都是在计划内分配的。国企会分走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剩下的则被集体企业拿走,民营企业不可能获得计划内的生产资料。
  像是电力、能源,运输、土地、基础设施等等,也都是优先供给国企,然后是集体企业,民营企业什么都捞不着。
  没有电力,没有能源,没有土地,没有运输,甚至连原料都搞不到,民营企业怎么可能生存?
  在整个八十年代,民营经济几乎都是以小作坊的模式在发展,比如炒个瓜子,炒个辣酱酱,这种小作坊几乎不会占用到生产资料,也不会被各种“计划内”卡脖子。
  在1984年下海经商,大概就只能像早期的温州商人那样,背着一大包小商品,穿梭于各个城市当中。
  想到这里,李卫东不由得暗骂一声:“重生小说都是扯淡的!老子是重生了,可还是得继续在国企里苟着!”


第六章 怠速不稳
  李卫东打定主意,继续在国企里面苟上几年,等到外部环境更好一些,再下海经商。
  既然要在运输公司苟上一段时间,李卫东也不能继续当混子了,工作总是要干的。于是在第二天,李卫东早早的就来到了汽修车间。
  李卫东本打算去找崔大山,主动请缨找些活干,却没想到自己等了一早上,就是没有看到崔大山的身影。
  “都上午十点了,这崔大山怎么还不来,难不成是请假了。”李卫东心中暗道。
  找不到崔大山,李卫东只能继续在车间里瞎逛游,看那些修车师傅们摆弄老解放。
  上午十点半,崔大山终于出现在了汽修车间里。
  只见崔大山眉头紧锁,面色阴沉,像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见到这种状况,李卫东没有去找崔大山要活,免得撞到枪口上。
  崔大山走进了办公室里,接通了车间的大喇叭,开口说道:“大家把手上的活停一下,咱们开个会!”
  汽修车间没有专门的会议室,所有的汽修师傅便聚集到车间里的大喇叭跟前,等待会议开始。
  “今天又不是周一,开什么会啊?”
  “谁知道呢,不过我听说崔主任一大早就被于书记叫去了,说不定今天开会与这个有关。”
  “崔主任回来的时候,脸色可不太好呢,是不是被于书记给批评了?”
  “要是那样的话,咱们一会可得小心点,免得捅了马蜂窝。”
  不一会,崔大山出现在众人面前,他手里还提着一个小号的扩音喇叭。
  “人都来了,现在开会!”崔大山开口说。
  原本交头接耳的师傅们,瞬间安静下来。
  崔大山接着说道:“今天开这个临时会议,主要就是一件事情,就是解决幺四零怠速不稳的问题。
  你们应该都知道,最近一段时间,公司里的那些幺四零出现了怠速不稳的情况,送到咱们车间里维修,但没有一台修好的,开了几天后还是怠速不稳!有些车修了三四次都没有解决问题。
  车辆怠速不稳的事情,已经影响了公司的运输业务,现在这件事情已经被货运处捅到于书记那里去了,今天早上,于书记专门把我叫过去,让我们汽修车间抓紧时间解决这个问题。
  我也不怕给你们实话实说,公司领导对我们汽修车间很不满意,领导们已经决定,扣了咱们汽修车间的奖金,不解决了幺四零怠速不稳的问题,咱们就别指望拿奖金了!”
  听到要扣奖金,所有修车师傅的脸上都流露出了紧张的表情。
  青河运输公司作为当地的大型国企,正式工人有三十多块的工资,一线司机还会有额外补贴。
  而且当时的运输企业效益非常好,所以除了基本工资之外,大家还有一笔奖金可以拿,像是修理车间,一个月能有二十多块的奖金。
  因此即便是李卫东这样刚工作的年轻人,算上奖金的话,一个月都能拿到五十块钱的薪水,这在当时绝对是高薪了。即便是政府部门的公务员,也拿不到这么多的薪水。
  当然高薪和奖金只是针对正式职工,临时工的话,只有二十块钱基本工资。
  一个月多赚二十块钱的奖金,可以大大的改善工人们的生活,最起码每天下班后喝一杯小酒,隔三差五吃一顿肉,十天半个月包一次饺子,每年置办几身新衣服,是绰绰有余的。
  如今听说要扣奖金,修车师傅们顿时急了眼,脾气暴躁一些的,当场就开始骂娘了。
  人群最后一排的李卫东,此时却皱起了眉头,思绪也陷入到了回忆当中,他逐渐回忆起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八二年的时候,青河运输公司购进了五十辆EQ140卡车,也就是崔大山口中的“幺四零”。
  EQ140卡车是二汽的王牌产品,这辆车原本是一汽研发的,由于特殊原因,一汽将研发了一半的车交给了二汽,最终二汽于1975年定型,1978年正式投产。
  最初的EQ140,使用的还是军用卡车的车头,因为那时候二汽还没有为EQ140研发专门的车头,直到1982年,二汽才为EQ140研发了专门的车头。
  这个专用的车头使用的是两片前挡风玻璃的设计,两片挡风玻璃还能单独打开,就像擎天柱的胸口那样。
  1986年的时候,二汽推出了改进版本,将两片挡风玻璃改为一整片曲面的玻璃,从那以后EQ140也被戏称为“大玻璃”。两片挡风玻璃的老款,则被称之为“小玻璃”。
  九十年代的时候,二汽该为东风汽车,EQ140也被人们称为“东风大玻璃”。
  二代解放投产以前,国产卡车的产量是十分不足的,无论是一汽还是二汽,生产出来的卡车全都由国家进行分配,像是EQ140这种新款卡车,自然是香馍馍,所有运输企业都抢着要。
  青河运输公司费了好些功夫,才在1982年拿到了五十辆EQ140的配额,平日里更是将这批车当宝贝一般的养着,从一类保养到三类保养,每次都做的很精细。
  然而在不久之前,其中一辆EQ140发生了怠速不稳的故障,送来了修理车间,之后越来越多的EQ140都出现了怠速不稳的情况。
  汽修车间当然是尽力的进行维修,该清理的清理,该保养的保养,该更换零部件的更换零部件。但每一次都是治标不治本,车出了修理厂后,没过多久又会出现怠速不稳的故障。
  对于小车来说,怠速不稳的只是不起眼的小毛病,影响不会很大,但是对于卡车而言,怠速不稳可是会危机运输安全的,运气不好的话,小毛病变成大毛病,会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五十辆EQ140卡车,每月可以给运输公司带来不少的效益,要是都趴窝的话,运输公司也会蒙受极大的损失。因此运输公司的领导要求汽修车间,尽快的解决EQ140怠速不稳的问题,甚至使出了停发奖金的手段。
  崔大山对着喇叭干咳一声,示意所有人都安静下来,随后接着说道:“我也不想被扣奖金,所以咱们得尽快的解决问题才对,车间里有这么多经验丰富的师傅,大家集思广益一下,找一找问题究竟是出在哪里。早一天解决问题,就早一天拿到奖金。”
  崔大山说着,望向了前排几位比较年长的修车师傅。
  几位修车师傅互相看了一眼,其中一人走了出来,开口说道:“崔主任,这一批幺四零,我是亲自修过的好几辆的,每次修好了开出去,隔几天又是怠速不稳,我是实在找不出怠速不稳的原因来。”
  “没错,那些零部件,我们该清洗的都清洗了,该更换的都更换了,就好比我前天修的那辆,是刚给换了零部件,开回来的时候,零部件都还是新的,你说还让我怎么修啊。”另一个师傅开口说。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但结论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找不出怠速不稳的原因。
  崔大山面色铁青的望着众人,修车师傅们说的情况,他也都知道,可EQ140卡车怠速不稳,却也是事实。
  面对这种情况,崔大山决定放大招了,他开口说道:“谁要是能找到幺四零怠速不稳的原因,今年咱们车间的先进,就是他的!”
  就在此时,在最后一排,有人突然举起了手。
  “那个,我知道怠速不稳的原因。”
  众人回头望去,举手说话的正是李卫东!


第七章 质量问题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李卫东的身上。
  “这不是老李会计的儿子么?好像叫李卫东。”
  “这小子,自从来到咱们车间以后,整日就知道瞎晃,是个混子。”
  “我们这么多老师傅都不知道幺四零怠速不稳的原因,他一个混子能知道?”
  有人小声议论着,同时还有各种鄙视的眼神。
  “李卫东,什么都不懂就别瞎说!”崔大山也厉声说道。
  李卫东则是一脸淡定,他开口说道:“崔主任,你刚才说的话可算数,我要是找出了幺四零怠速不稳的原因,那么今年的车间先进,就得给我。”
  “就你,还想要车间先进?”崔大山脸上露出了歪嘴龙王的笑容。
  在国企当中,车间先进虽然只是最低等的荣誉,但也是有些用处的,身上多几个先进的头衔,追起码在升迁的时候,会有优势。
  八十年代的国企,实际上是参照机关事业单位进行管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