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17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队进行改组的同时,莫斯科市民也被动员起来,在3天之内就组织了25个工人营,12万人的民兵师,169个巷战小组,发动60万人围绕莫斯科修筑起三道防御工事。
这时候随着更多援助的抵达,以及战时经济的恢复,武器装备已经不再是问题,食品却日益短缺。
西郊工人大道,在十余万劳工的努力下,短短一个星期之内遍布街垒,到处都是反坦克战壕,从9月中到十月初,莫斯科周边的反坦克战壕已经长达700公里。
十字路口旁边的一座大楼,由伊万诺夫带领的班驻守。
伊万诺夫是个老兵,十年前离开部队,战争爆发后重新应征入伍,他的手下全部都是新兵,年龄最小的谢尔盖年龄16岁。
还好,俄罗斯人普遍早熟,16岁的谢尔盖已经开始长胡子,看上去跟二三十岁的人也差不多。
已经过了午饭时间,伊万诺夫饥肠辘辘,送饭的人还没来,谢尔盖裹着一件羊皮做成的大衣蜷缩在墙角,尽可能减少热量的散发,身体在不停发抖。
伊万诺夫担心谢尔盖生病,比食品更缺乏的是药品,俄罗斯不缺重工业,真正缺的是轻工业品。
“小子,感觉怎么样?”伊万诺夫踢一脚谢尔盖,让出点地方给自己。
穷人的御寒方式除了靠抖之外,挤挤也有用。
“我没事,我很好——”谢尔盖声音都在发抖。
伊万诺夫摇摇头,从怀里掏出扁平酒壶递给谢尔盖,壶身上CCCP钢印醒目。
壶里面装的是伏特加,产自南部非洲的土豆伏特加。
谢尔盖打开瓶盖轻轻喝一口,眼睛马上亮起来。
克制住再喝一口的冲动,谢尔盖把酒壶还给伊万诺夫,没忘记道谢。
“上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我和你一样只有16岁,当时我也在军队里,不过不是主动参军,而是顶替地主老爷的儿子去参军,我的父亲和三个哥哥都在那次战争中牺牲——”伊万诺夫表情平静,二十多年过去了,时间会冲淡一切。
“我们赢了吗?”谢尔盖关心战争结果。
“没有,我们没有赢,不过也没有输,我们中间退出了战争,虽然方式不太体面,不过我们建立了现在这个伟大的国家,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是胜利者。”伊万诺夫微笑,和帝俄时代相比,至少现在的俄罗斯平民是真正的翻身做主。
“我们一定能战胜德国人,赢得这场战争。”谢尔盖有信心,抱紧怀里的李·恩菲尔德。
谢尔盖使用的李·恩菲尔德是南部非洲援助的。
这并不是一支新枪,木托上有刀砍和弹片划过的痕迹,好在枪管是新的,估计是翻新的二手货。
这已经很不错了,俄罗斯就算有强大的重工业能力,短时间内也无法生产出足够数百万军队使用的武器。
更何况俄罗斯位于边境附近的工厂已经被德军占领,工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重新组织生产需要时间,更需要机器设备,这都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解决的。
“要把德国人杀死,就要比德国人更强大,最重要的是活下去,活下去才能等到胜利的那一天。”伊万诺夫抓住一切机会指导谢尔盖,这些新兵入伍的时间太短,很多人在入伍之前从来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他们距离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还很远。
可惜没有足够的时间等待这些新兵成长,只能让他们在战火中积累经验。
“我会让德国人血债血偿!”谢尔盖人小志气大,对德国人的仇恨溢于言表。
这时候楼下突然传来噪杂声,送饭的总算来了。
让伊万诺夫伤心的是,今天的食物和昨天一样,还是只有黑面包。
而且是掺杂了木屑的黑面包。
在输掉敖德萨战役之后,俄罗斯失去了乌克兰这个享誉欧洲的粮仓,连军队的口粮也开始出现问题。
这个冬天确实很难熬。
“抱歉,我们现在只有这个——”送饭过来的达尼娅一脸歉意。
“没关系,用水泡泡也能吃,现在可不能太挑剔。”伊万诺夫不生气,他知道现在俄罗斯有多艰难。
“不过我弄了点这个——”达尼娅从兜里掏出一瓶医用消毒酒精。
伊万诺夫顿时眉开眼笑。
没有熏肉烤肠不要紧,没有土豆炖牛肉也不要紧,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只要有酒精就行。
别说医用消毒酒精,就算工业酒精,兑点水也能喝。
分散在楼层各处的十几个人围过来,每个人其实只能喝小小一口,面包也不是无限量供应,篮子里只有三个,想掰开还需要费一番功夫。
黑面包怎么说呢,危急时刻是能当武器用的。
正在艰难啃面包的时候,大楼上方有飞机飞过,向远处隆隆炮声传来的方向飞过去,自从九月份开始,俄罗斯空军就已经开始和德国人争夺制空权,战况空前惨烈。
简单的一顿晚饭之后,伊万诺夫和他的战友们早在休息,等待即将到来的战斗。
也不知道睡了多长时间,伊万诺夫被越来越近的枪声惊醒。
太阳并没有升起,窗外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清,达尼娅抱着篮子急匆匆跑过来,篮子里装的满满的。
这一次不仅有黑面包,还有久违的香肠和熏肉。
伊万诺夫的战友们开心极了,这是久违的大餐。
伊万诺夫却感觉到不详的气息。
“德国人突破了第二道防线,你们这里下午就可能遭到德国人的攻击。”达尼娅脸色苍白,这一次不知道俄罗斯军队的损失又增加了多少。
虽然俄罗斯政府一直在封锁消息,不过都不需要看战报,只看俄罗斯政府征兵的力度,和交战地点越来越接近莫斯科,就知道前线的情况不妙。
今天的食物确实丰盛,不仅有俄罗斯本地的美食,还有来自南部非洲的铁皮罐头和纸袋包装的巧克力。
这些巧克力弥足珍贵,伊万诺夫和他的战友们,每人只分到一小块。
谢尔盖尝了一口,把剩下的装起来,说是准备等战争结束后带回家给妹妹吃。
“小子,你还是自己吃了吧,战争还不知道要打多久呢——”
“你先能活到战争结束后再说吧——”
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伊万诺夫一样善良。
或者是死亡阴影笼罩下,每个人都没有心情考虑别人的心情。
“放心吧,等战争结束后,我们每个人都有吃不完的巧克力。”伊万诺夫把自己的巧克力分一半给谢尔盖。
谢尔盖没接受,每个人只有一块,都不多。
就像油画里描述的一样,这大概就是最后的晚餐。
德国人比预想中来的更早,中午刚过,远处就传来坦克发动机的轰鸣声。
“准备好,让该死的德国佬尝尝鸡尾酒的滋味——”伊万诺夫大声提醒,他手下都是新兵,如果不提醒的话,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德国人推进的速度很艰难。
整个工人大道到处都是街垒,路边的每一栋房子里都有无惧牺牲的俄罗斯人固守,反坦克战壕,反坦克手雷,反坦克地雷,反坦克枪,就算上面的武器都没有,还可以使用简易材料做成莫洛托夫鸡尾酒,就算坚固的坦克,在巷战中也休想占到一丝便宜。
在伊万诺夫的视线里,一名俄罗斯士兵身上缠满手榴弹,从空中直接跳到德国人的坦克上。
一声巨响之后,德国坦克被炸毁,勇敢地俄罗斯士兵已经彻底消失。
路边的一处街垒内,一挺DSHK机枪正在向一辆四号坦克射击,这种机枪两年前刚装备部队,用来取代笨重的马克沁,五百米内可以击穿15毫米厚的钢板。
四号坦克的装甲厚达30毫米,DSHK无法击穿。
顶着DSHK的疯狂射击,四号坦克向街垒瞄准。
街垒内的士兵马上抬着机枪迅速撤退,和马克沁相比,DSHK确实方便转移。
消灭了街垒的四号寻找下一个目标,并没有冒险突进,停留在安全地区之外,将射界内的所有目标全部击毁之后,才小心翼翼的继续前进。
不过四号的坦克手并没有注意到一处废墟内的伤兵。
就在四号从伤兵身边经过的时候,伤兵拉响了藏在身下的炸药包。
10月20号,德军突入莫斯科,全城陷入残酷的巷战,参战双方的士兵想尽一切办法将敌人杀死,俄德战争进入至暗时刻。
第2182章 大不了就是殉国
莫斯科进入至暗时刻的时候,十月份的比勒陀利亚温暖如春。
战争不仅没有给南部非洲带来伤害,反而刺激了新一轮经济繁荣,来自欧洲的订单雪片一样飞往南部非洲,每天都有新的工厂开业,铁路和港口终日忙碌,鲸湾港外排队等待进港的远洋货轮长达十公里,比勒陀利亚作为南部非洲铁路的交通枢纽,平均每三分钟就有一列火车进站。
随着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无数欧洲移民涌入南部非洲,给南部非洲带来新的活力。
城市人口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经济繁荣的同时,比勒陀利亚的房价也飚上天,两年前偏远郊区的房子还无人问津,现在价格直接翻了五倍多,只有富人才有资格在比勒陀利亚买房置地。
由于战争原因,原定于1940年在东京举行的奥运会停办。
南部非洲并没有受到战争影响,经济越来越发达的同时,人们对于物质文化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4年前的友好运动会取得巨大成功,今年友好运动会终于轮到比勒陀利亚举办,为此德兰士瓦州政府和比勒陀利亚市政府从两个月前就开始大肆宣传,摆明了是借助这个机会一举超越奥运会的影响力。
回到比勒陀利亚之后,罗克又陷入无穷无尽的工作中。
俄罗斯需要更多支援,大胡子每天都会给罗克发电报,每天两份,或者是三份,频率以战斗的激烈程度而定。
大西洋战区反攻欧洲大陆的计划已经做到第四个版本,从最开始的直接在德国本土登陆,变成现在的维希法国,巴顿声称自己已经在伦敦的大雾中发霉了。
太平洋战区正在等待日军的进攻,虽然日本海军已经决定将美国太平洋舰队作为目标,但是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敢肯定日本人会不会改变计划,安琪只能等待。
除了给俄罗斯的援助之外,南部非洲加大了对远东的援助力度,印度阿萨姆邦建成了可能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野战机场,南部非洲的运输机会飞越喜马拉雅山,将援助物资送到正在苦苦支撑的东方古老帝国。
这是一次危险的飞行,运输机要飞越喜马拉雅山,受地形和飞机性能所限,只能紧贴山峰飞行,因为飞行轨迹忽高忽低状似驼峰,因此得名“驼峰航线”。
在“驼峰航线”刚刚开辟的第一个星期内,南部非洲损失了4架运输机,机组人员全部死亡。
指挥部研究后发现,地勤人员的不专业,以及接近“满载”的装载量是运输机坠毁的主要原因。
于是太平洋战区派出更多的地勤人员前往阿萨姆邦,将机场工作人员全部换成南部非洲人,并且严格限制运输机装载量,运输机的损失终于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
希腊战役结束后,地中海归于平静,最近半年都没有战斗爆发。
北非战局依然焦灼,隆美尔在八月份发动一次新的进攻,一度距离开罗只有不到200公里。
帕西瓦尔带领第八集团军拼死抵抗,在英国地中海舰队和塞浦路斯分舰队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