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香江新豪门-第5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怪舆论要起戒心。他们也担心免费批地之例一开,日后成为大家争相仿效的借口。
在‘数码港’时划中,九大地产商(包括长实、恒基、新鸿基、太古、置地、新世界、希慎、恒隆及鹰君)得不到一点“油水”,态度就更为激烈了。他们指责港府一改以现金买地的游戏规则,以私人协商方式批地是偏帮。以及出租写字楼每平方英尺价格仅为一半,远低于他们推出写字楼的出租价,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并对他们造成极大的冲击,这些均令数大发展商大为光火。
……
林祖辉也没有想到阻力如此大,他和内地官方沟通的很愉快,但没有想到香江各大地产商和舆论倒是闹起来。
说实在的,他本意就是港府批地卖给他,是港府有意参与进来发展。当然林祖辉也不傻,是港府想进来分一杯羹——政绩和金钱。
而港府、内地都表示支持后,没想到香江地产商又闹腾起来。
在商言商,林祖辉可以理解他们的想法。但也不妨碍林祖辉给他们扣上‘目光短浅’的帽子,因为林祖辉知道,这个项目真的赚不来钱。
看起来有380万的住宅楼宇,但亚洲金融危机后,香江住宅下跌60~70%,如何能赚钱?
而写字楼方面,租金只有市区的一半,也赚不了多少!
就算可以将住宅捂起来,待地产回暖出售,但期间每年产生的利息,也是不菲。
所以,很快林祖辉通过媒体,转达了自己的声音。
第一,他一开始的想法是港府将土地卖给自己,由自己私人投资公司进行开发,是港府对于这个项目负责,才愿意放弃高额的卖地费,参与进来,为香江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这个项目自己不看好能赚大钱,若是有发展商愿意加入,自己表示欢迎;凡是有意投资,皆可以入股,但项目由经纬资本和港府一同主导。
很快,媒体上纷纷转载了林祖辉的言论,一时间再次热闹极了。
可以说,舆论再次调转了方向,偏向了林祖辉这一方,因为:
第一点,林祖辉的意思很简单,他不缺钱,可以买地独立发展,是港府认为这个项目需要政府监督,所以参与进来。
第二代,这个项目‘不赚大钱’,大家有意投资,林祖辉表示欢迎。
一时间,九大地产商也纷纷讨论起来。
……
新时代。
郑家纯对梁志坚说道:“我了解他,他说不赚钱可能还真不赚钱!”
梁志坚怀疑的说道:“没道理不赚钱啊,光380万平方尺的售价,就是180亿左右;建筑费就算80亿,再加上税收、利息,120亿的成本总够了吧!酒店、写字楼、零售部分的租金,每年也是不菲……”
郑家纯顿时也思考起来,说道:“可能他不看好香江后市,当然也有可能那些租金都要用于发展数码港的科技产业。所以,这个项目确实赚不了大钱!”
梁志坚只得说道:“总经理的意思是,我们不参加了?”
郑家纯点点头,说道:“算了,我父亲也是这个意思。毕竟,如果以林祖辉的权势,就算不让大家加入又如何,闹腾两天,还不是一样和港府达成合作协议。”
梁志坚一想,还真是这样,大家闹归闹,但如果港府和林祖辉签署合同,大家能做什么呢?
“好的!不过租金只有市区一半(湾仔一半),还真是有些打击楼市啊!”
“不能这样说,他林祖辉是香江最大的收租大户,有损失也是他最大。好在只有150平方尺写字楼,影响不会很大。”
……
和郑氏父子差不多看法的,还是有好几家地产商,他们突然也觉得加入这个项目(受管制,以及目前地产在下跌),不会赚多少,所以纷纷不再发声,以示不参与。
而仍然认为这个项目可以大赚的,有希慎置业、长实、置地、新鸿基、鹰君,他们公开希望参与其中。
林祖辉一看,都是几家对他不太‘友好’的公司,所以他们不信任自己,立马决定拉大家入水,为香江的科技产业做一份贡献。
他也把这个项目交给新时代集团来做,毕竟再交给经纬资本来做,已经没有意义了。
假设这个项目在1995年开始动工,很显然1997年还能销售一期的期房,但之后香江房子从8000~10000元每平方尺,调到3000~4000元平方尺左右,这个项目便不再有太大的利润,可能微利,也有可能持平。
但不管怎么说,林祖辉的目标是‘数码城’,写字楼吸引科技公司入驻、零售面积可以出售电子产品和电子零件、酒店可以吸引客人、住宅可以提供科技人员的住所。
至于大公司入不入住数码城,相信以林祖辉的人脉,以及自己的产业,远比前世李泽楷做的好几倍。
新时代集团很快成立项目,当然还吸纳了经纬资本的项目组和资料,很快就进入状态。至于那些愿意加盟的地产商,林祖辉画出25%的股份给他们,而新时代集团自有30%,剩下的45%由港府持有。
数码港落成后,当然是要以公司的形势独立经营,林祖辉的初心就是为香江发展着想。
第593章 【从做朋友开始】
富丽华酒店的包厢里,林祖耀邀请陈惠玲入座,然后坐在了旁边。
认真的打量一下还略显青涩的陈惠玲,此时的她还留着一头短发,长相有些像林紫霞;不是年轻时候的林紫霞,而是三十岁以后的林紫霞。陈惠玲的长相算不上绝色,但一双眼睛真的很勾人;除此之外,自然是身材高挑,拥有一双大长腿。整体来说,气质大过颜值。
“老板,我有男朋友了!”陈惠玲见林祖辉打量自己,再联想起林祖辉的绯闻,第一句话就拒人门外。
林祖辉楞住了,虽然说他没想几次就可以吃上肉,但也没有想到陈惠玲拒绝的如此果断。
不过他还是很有风度的说道:“一起吃个饭,男朋友不会吃醋吧?”
陈惠玲见林祖辉不生气,顿时放下心来,说道:“没事,我不告诉他就是了!再说了,我既然选择入这一行,肯定难免有些交际,我不坚持自己的选择的。”
此时的她,已经稳定了心神,谈吐大方,让林祖辉大生好感。
“既然如此,那以后我们就经常吃个饭吧,反正你也不会告诉他。”林祖辉开着玩笑话。
真是玩笑话,以林祖辉的追女人态度,第二次没上床,他就已经放弃了。更何况,他那么忙,那里有时间陪陈惠玲经常吃饭,开的是国际玩笑。
让人意外的是,陈惠玲犹豫了一下,说道:“没问题!如果老板想和我做朋友的话,我求之不得,而且是我有些高攀。”
她不傻,林祖辉今天的样子,其实就像自己做他的情人,所以一开始就很干脆的说出‘拒绝’的话。
不过她对林祖辉很有好感,甚至是一种崇拜的心理,所以她认为若是老板愿意做她的朋友,仅仅是吃些饭,那没有问题的。她也不会觉得对不起男朋友,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正常社交关系,更不要说她踏入了演艺圈。
林祖辉笑笑,然后将菜单递给她,心理已经有数。
女人没有不爱英雄的,如果林祖辉未婚也没有风流的名声,最多几次约会,就可以将陈惠玲抢过来。两人之间的障碍不是她有男朋友,而是林祖辉有老婆、妾室、情人……
所以,既然如此,这个女人就先保留,有机会再说。
他的目的不是发展长期关系,而是尝尝鲜,所以只要陈惠玲和她男朋友发生矛盾,林祖辉就可能占有一段时间,再还给别人。
他当然也不会有心理障碍,本来就是肤浅的想法而已。
在林祖辉看来,只有为他生儿育女的女人,他才会认真经营关系,因为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子女叫别人‘巴妈’,这是不可接受的。
至于交往一段时间,就分手的女人,她们以后如何,他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就算是他让这个女人从女孩到女人的脱变,也不会有什么的想法。
人,重要的是感觉,能心灵相交,才能真正的在一起。林祖辉从未对关嘉慧、林紫霞、莫妮卡经历人事的女人,从未有其它的想法,想都没有想过。对她们的宠爱,甚至还多一点点。
接下来,林祖辉很绅士的和陈惠玲沟通,两人逐渐谈论的话题越来越多。
“我建议你留长发,稍微染一点点淡褐色,再做一点点卷发……妆容方面净值一点……”林祖辉化身形象设计师,期间更是将手伸向陈惠玲的额头和头发,但他不是故意占便宜,而是真的在设计。
陈惠玲表现落落大方,她见林祖辉的眼神没有参杂其它,也是没有在意两人的肌肤相亲。
“辉哥,你学过设计吗?感觉好专业的样子!”陈惠玲到底社会经验还不足,不知道这样下去她很容易沉沦。
林祖辉大方的说道:“当然没有学过,因为我了解女人嘛!”
陈惠玲连终于微微红,然后壮着胆子说道:“那外面关于你的绯闻是真的了?”
林祖辉笑着说道:“大多数都是假的啦,香江的记者你也信,没道德啦!”
陈惠玲顿时忍不住笑出来,然后连忙捂住嘴,因为刚才有些不淑女,被林祖辉看见多不好。
“你是香江的传媒之王,那有这样说自己手下的!”
林祖辉正色道:“第一,我不干预新闻只有;第二,我们不做八卦新闻;第三,我了解那些记者。”
陈惠玲点点头,说道:“我要是出道了,一定不会让他们有什么可写的!”
林祖辉还记得陈惠玲前世的一些歌,但肯定记不全了,比如《记事本》、《不如跳舞》……当然了,他目前还没有打算将这些歌大概词曲,交给余晓明。因为他相信YG娱乐的词曲作者实力,因为他们已经证明了自己。
“那如果写我和你的绯闻呢?”林祖辉开着玩笑说道。
陈惠玲脸一红,然后有些担心的说道:“那我们一下悄悄的聚会,老板你那么聪明,一定有办法是不是?”
“当然!”
这女人,都已经掉坑里来了,居然还不知道。她主动说悄悄的聚会,就是好奇林祖辉,想和林祖辉私下聚会。
看来又是一个贺小姐,好在这种女人也很理智,就算和林祖辉在一起,时间一长,可能也不会继续下去,他就可以轻轻松松脱手。
贺小姐还好,她反正也不可能再婚了,两人可以长期保持私下关系,解决一下身体上的需求。
和陈惠玲吃完一顿饭,两人感觉关系拉进了好多。
当然,林祖辉不会急的,可能几个月后才会想起,还有个妞没有征服。
……
林祖辉在数码港项目上,允许各大地产商加盟合作,一时间传为佳话。
毕竟试问如果换做是其它地产商,已经和港府差不多搞掂后,是绝不可能将吃进去的再吐出来了,更不要说足足让出了25%股权(更改一下),而新时代集团只拿30%的股权。
相反的,那些向港府施压的地产商,接着又加入的地产商,自然暗地里被人指指点点;在这种气氛下,李超人审时度势也选择放弃,最终只有新鸿基、鹰君、希慎、置地四家地产商加盟,分得25%股权。
当然,前期是要真金白银拿出约30亿港币启动项目的。五家地产公司,按照持股比例支出这笔费用。
项目可以赚,哪怕是遇到金融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