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清明上河图密码6:醒世大结局-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在他身侧发现一个铜铃,不知是做何用。前两天,汴河岸边那桩妖道隔空杀人案,那死者身边也有个铜铃,铜铃里藏了毒香。我疑心二者怕有关联,忙取出那铜铃,又仔细查看了几道,却并未寻出什么,只是一个寻常铜铃,里头并无嵌套,藏不下东西。”
  “他出去那些天,去了哪里,见了什么人,也未查问出来?”
  “嗯。我想了这几日,都未想出凶手是如何潜入房中,行凶之后又无形遁走。”
  “那道士手上拴的绳子可是这样打的结?”
  张用解下自己衣带,一头绕了个小圈,打成死结,而后将另一头从这小圈中穿过,套在手腕上,用力一扯,手腕便被勒紧。
  “对!手腕上就是这种绳结。”
  “双脚则是直接拴死?”
  “对!张作头如何晓得?”
  “此人是自毙。”
  “自毙?”
  “既然门窗紧闭,外头那些徒弟一直瞧着。房中又无人预先躲在里头,也未听到争斗叫嚷,自然没有凶手。唯一疑点是,人如何将自己手脚叉开,拴到四边床柱上。打成这种绳结,便可轻易做到。他先拴死两只脚,而后将两根绳子分别拴到头边两根床柱上,打作这种结。绳子长度,刚够展开两臂时,能将手腕伸进绳圈里——”
  “既然拴住了自己手脚,又如何自杀?”
  “他先将厚帕子浸湿,裹到脸上。再将双手分别伸进绳套,两边一扯,将自己双手拴死,再解不开——湿帕子蒙死口鼻,透不过气,片时便能窒息,算是溺水而亡。”
  “他为何要自杀?又用这等古怪手段?”
  “外头徒弟先听到他似乎在念咒,恐怕真是在念咒,这等人沉迷各般神通异术,我们瞧着他是自杀,他自家恐怕是在求飞升成仙之道——”
  四、土妖
  陆青赶到北郊时,天色已晚。
  花奴宁惜惜捎信来说,王伦住在北郊黄柏寺里。陆青去见花奴时,并未问及王伦,不知花奴从何处得来这消息,为何又叫人来传信。她或许早已知晓王伦与李师师有瓜葛,一直在暗中刺探。
  无论如何,陆青都想去那里瞧一瞧。只是他从没听过这寺名,便由城外抄近道,绕过东北角,来到衢州门外。沿路打问,慢慢寻了过去。黄柏寺在郊外一个小市口旁边,那小街口已无几个行人,只有街角一间茶肆,已挑起两盏灯笼,有几个客人在棚子下坐着吃茶吃饭。
  陆青朝黄柏寺望去,见那只是一座小寺。寺门窄小,土墙低矮,门额有些歪斜。门前一株黄柏树,青茂高大。暮色中,如一团碧云,将那小寺罩住。他正要举步过街,却见那寺门忽然打开,里头走出一个人。
  那人装束有些古怪,不是僧人,而似道士。头戴一顶黄道冠,身穿紫绸袍,披了件紫锦大氅。那张脸尤其怪异,抹得粉白,描了黑眉,涂着红唇,耳边还挂了金耳坠。昏冥天色中,瞧着有些幽诡。虽隔了条街,陆青仍一眼认出,是王伦。
  王伦却没瞧见陆青,他手里还拿着个铜铃,一边摇动,一边大步向前。陆青顿时想起万福所言的紫衣妖道,不由得停住了脚。他旁边茶肆里那几个客人也发觉了,全都停住嘴,望向王伦。
  王伦走到了路口,那里有个绸衫男子正缓步过街。王伦赶上那男子,手里铜铃摇得越发用力,口中竟高声念诵起来,听不清念词,似乎是咒语。那绸衫男子忙站住脚,扭头惊望。由于背对着陆青,看不见脸,只瞧见他吓得伸手捂住了嘴。
  王伦大步行到那人面前,相隔两三尺时,停住了脚,朝着那人继续摇铃念咒,声音极高,越发刺耳。念了片时,那人身子晃了几晃,竟栽倒在地。王伦则转身便走。
  茶肆里那几个客人一直张嘴呆望,这时一起惊呼起来。陆青忙望向王伦,见王伦已回到小寺那边,却没有进去,反倒走向对街。对街是个店铺,正在修造。门前杂乱堆着些木料器具、盛土竹筐、贮水大铁箱,还有一堆土。
  王伦快步走到那土堆边,忽然纵身跃起,跳上了土堆顶。刹那间,他的身子陷入土中,随即消失不见,那土堆跟着也塌陷下去。陆青忙赶了过去,绕过那贮满水的铁箱,却没留神土堆边的一只竹筐,险些被绊倒,竹筐滚到了一边。他却顾不得这些,忙向那土堆望去,那土堆竟陷作一个坑,坑里头黑洞洞,不见王伦踪影。
  茶肆里那些人也纷纷跑了过来,围到坑边,争着瞅望,全都惊唤:“那道人呢?埋在里头了?”
  茶肆主人挑了一只灯笼也赶了过来,忙唤道:“快把人挖出来!”旁边一个年轻汉子立即抓起地上一把铁锹,跳下去挖土,才挖了几锹,似乎触到什么,他将手伸进土里去摸:“是衣裳!”他用力摸拽,竟扯出一大张紫锦,灯下一照,是王伦身披的那件紫锦大氅,中间裂了道口子。
  店肆主人忙又说:“人在下头,莫用锹,用手刨!”
  那汉子果真用双手刨起来,刨了一阵,叫道:“底下是硬土,刨不动了。”他又抓过铁锹,将松土全都挖了出来,却始终不见王伦身体,只挖出几根细竹条。他又奋力挖了一阵,底下的土越来越紧实,绝无可能埋人,实在挖不动,只得罢了手。
  围看的人惊叹起来:“那道士是神仙?”“这是土遁术!”“神仙会杀人?分明是妖人,将才街口那人被他念咒讨了命去——”
  陆青这才想起倒地那人,忙转身快步回到街口,那里也围了几个人,他俯身凑近去看,一眼便认出了那张脸,艮岳花木监——杜公才。
  杜公才仰面躺地,瞪着眼,咧着嘴,嘴角流出些白沫,面部却已僵住,手足也一动不动。陆青伸出手指探他鼻息,已经死去。
  附近的人户听到叫嚷,纷纷跑出来瞧。两处顿时围满了人,惊叹怪论之声嗡嗡不绝。陆青起身走出人群,他虽已听万福讲过紫衣妖道之事,这时亲眼见到,仍惊恍不已,如在梦中。更何况这个紫衣妖道并非旁人,而是多年故友王伦。而死在地上的杜公才,昨天也才见过。陆青从来不信神怪之说,这时站在街头,望着两处围观人群,有些不得不信了。
  附近的人唤来了当地保正。保正又叫人去那土坑挖了一阵,下面土极紧实,既不见王伦踪迹,也未见有何暗道,只能将那件紫氅收好。杜公才的尸首没处停放,又怕搬动后乱了凶案原样,便寻了张草席盖住。这时已是深夜,进城太远,去了恐怕也寻不见官府之人。本地一个乡书手恰好正要进城,保正忙将此事托付给他,叫他明日一早去开封府报案。
  陆青听了,也忙去那茶肆,讨了纸笔,将前后所见简要记下,托付给那乡书手,请他去开封府时,转交给万福。
  这时夜已深,保正和其他瞧热闹的人渐渐散去。陆青却仍站在那街边,竟有些无所适从,心底泛起一阵惆怅。忽听到身后黄柏寺传来开门声,一高一矮两个身影走了出来,朝这边觑望。陆青忙走了过去,是个老僧,身旁一个小沙弥。
  “师父,你寺中是否有人寄住?”
  “嗯??”老僧有些犹疑。
  “出家人不打诳语。你寺中寄住的人姓王名伦,是不是?”
  老僧仍在犹疑。
  “师父莫怕,我是王伦故友。”
  “王施主??的确寄住在寺里。”
  “住了多久?”
  “清明过后第二天便来了。他与贫僧有旧缘,五年前,贫僧游方至汴京,染了痢疾,倒在路边。王施主正巧经过,发慈悲,救了贫僧性命,又四处托人,让贫僧在这小寺当住持。”
  “王伦可曾讲过,他来这里寄住的缘由?”
  “他只说想清静几日。”
  “他可是真清静?”
  “万念缠心,满眼忧烦。他不说,贫僧也不好问。”
  “他可曾离开过?”
  “三天前,王施主趁夜出去了一回,昨天夜里才回来。”
  “回来时,可带了东西?”
  “带了个包袱,不知里头是什么,瞧着像衣裳鞋帽。”
  “将才他出来时,你们没瞧见?”
  “吃过晚斋,贫僧带着徒儿做晚课,才念完经。去后边时,见王施主没点灯,门开着,人却不在房里,因此出来瞧——”
  “他中间离开那两日,也未说去哪里?”
  “只说去打问一桩要紧事。回来时,面色似忧似喜。”
  陆青暗想,王伦一向深厌方术左道,他扮作紫衣妖道,恐怕是受人强迫,因此而忧。而杜公才,则是括田令的肇祸之人,他自然恨恶至极,能亲手除之,自然欢喜。只是,他为何要这般行事?
  “这一向,可曾有人来寻过他?”
  “没有。他住在后边宿房里,那里极清静。”
  陆青隐隐明白了一二分,却仍有许多疑惑:“能否容在下借宿一晚?”
  “小寺只有小半间空房,王施主在里头住了二十来天。今晚他恐怕不回来住了。施主既与王施主是至交,权且在那房中委屈一夜。”
  “多谢长老。”
  老僧叫那小沙弥带陆青去了那宿房。宿房在后边院角,一间矮小土房。小沙弥进去将油灯搁在旧木桌上,合十道过安,便带门出去了。陆青环视屋中,只有一张旧木榻,到处是灰尘蛛网,铺盖更是污旧不堪。陆青是爱洁之人,心里顿时有些厌拒,却也无法,便取出帕子,罩在那只油黑破竹枕上,吹了灯,没脱衣裳,勉强躺了下去。那铺盖的油膻臭气熏得他头晕欲呕,好在奔走一天,极困倦,片刻之间便已睡着。
  等他醒来,天才微亮,长老和小沙弥们都还未起。他轻步穿过佛堂,来到前院,小心打开院门走了出去。小街上也静无人声,空中有些轻雾。杜公才的尸首仍横在街口,盖的那草席上结了些露水。
  陆青想到脸还未洗,却不好再进寺去寻水。左右望了望,都不见井,忽记起对面那土坑边的铁箱中贮了水,便走了过去。他先又朝那土坑里望了一眼,坑底仍如昨晚,空空如也。不过有了天光,看得更清。坑底挖得光溜溜,便是爬过一只虫子,也能一眼瞧见。陆青虽绝不肯信,这时也不得不信,王伦真是借了某种法术,遁土而走。
  他出了一会儿神,才转身走向那铁箱,见里头只剩底下一小截水,瞧着倒是清。他伸手进去,却够不着,再用力伸,才沾到了水。捞了几次,才勉强抹净了脸。刚要转身离开,一眼瞥见,昨晚险些绊倒自己那竹筐,被人踢到了墙边,底也掉了,只剩一圈筐壁。他四处扫了扫,却不见筐底,不知被人踢到哪里去了。
  望着那破竹筐,再回头瞧瞧那水箱,他忽然记起昨晚经过这铁箱时,里头贮满了水。他心中一动,忙绕着水箱转了一圈,并没有漏水痕迹。
  他不由得停住脚,凝神细想半晌,却仍理不出丝毫头绪——
  五、灰烬
  天未亮,梁兴便已醒来。
  他轻轻开门出去,走到院角水缸边,想洗把脸,缸里却没有水。这院小宅在南郊外,是梁红玉父亲来京城后所置。抄没家产时,这宅院也被官府收去。梁红玉不愿自己家宅落入旁人之手,暗中托人寄名,又买了回来。她说夜里难查看什么,便带梁兴来这里歇息。这宅院空了许久,院里积满枯叶,梁兴生怕吵醒梁红玉,却仍踩得满地枯叶窸窣响。
  果然,梁红玉随即开门,从旁边卧房里走了出来,轻声笑道:“你不必那般小心,我也早已醒了。这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