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超级农业强国-第4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牧原股份是不折不扣的地头蛇,自然知道哪些才是最有实力也最诚心的老板,不用齐政说什么,自个就“拉帮结派”来了。
  兰化农资的唐老总一坐下来,就迫不及待地求证道:“齐董,我听说进驻农业产业集群的公司,能获得嘉谷的相关技术授权,对吗?”
  兰化农资是豫省一家资历较厚的农药企业,覆盖了豫省18%的基层农药市场。但唐老总敏锐地判断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与身体健康的时代,公司想要长久发展,必然需要转型。
  他瞄上了土壤改良。
  豫省作为农业大省,很多地方用肥过剩,造成土壤板结、作物减产,也就让改良土壤成为了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
  也不仅仅是豫省,这个市场还覆盖了全国。东北黑土层变薄,南方土壤酸化,华北平原耕层变浅,西北地区耕地盐渍化、沙化问题突出……改造中低产田,变得那么迫切。
  改造中低产田蕴藏着多大的增产潜力,看看嘉谷就知道了。嘉谷的自有农业基地,几乎全是由中低产土壤治理改良而成,要不然,哪轮得到嘉谷圈地?
  业界内有传言,嘉谷对中低产田的改造,至少贡献了嘉谷总产量30%的增收,由此可见嘉谷土壤改良配套技术的价值有多高。
  齐政笑笑道:“你说的没错。产业集群将集聚大量具有共性和互补性的专业化的相关企业,覆盖种植、养殖、水产、林果、食品加工等领域,为配合特定的市场分工体系,嘉谷的配套技术开放范围从产前、产中等生产领域向流通、加工、贮藏和销售领域延伸。”
  “超级白腐菌制剂、超级纤维素分解菌制剂等生物能源化产品,也对市场开放?”另一位老总脱口而出。
  齐政诧异地看了他一眼,连具体产品都瞄准了,这位显然是有备而来的。
  “对,也在开放行列。”
  “如果我拿这技术和产品服务于国粮集团,嘉谷允许吗?”
  齐政再次惊讶地看着他。
  这位老总咧嘴而笑:“我想投资秸秆能源化项目,而且有把握包下国粮集团农业基地的秸秆资源。如果嘉谷不允许,那我只能用嘉谷的秸秆能源化技术,在偏远县投资小型秸秆能源化基地。我猜,以齐董的眼界,偏远地区的农作物废弃资源只是鸡肋吧。”
  齐政能说什么?
  能攀上国粮回收秸秆,是人家的本事。
  而且他也说到点子上了。嘉谷的农作物废弃物能源化基地选址,农业生产密度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偏远地区的农业集中程度低,属于建设成本高,回收投资慢的类型,对嘉谷来说,确实如鸡肋一般。
  齐政轻咳一声,道:“服务谁都可以。既然是市场化合作,嘉谷就不会在客户要求上设置什么障碍的,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
  唐老总闻言眼前一亮,按捺下兴奋之情问道:“那,嘉谷开放授权的条件是什么?”
  他比齐政还积极。
  齐政并不意外,不紧不慢道:“主要有两种合作形式。一是嘉谷给你们授权,按照专利收费形式;二是嘉谷以技术入股,双方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顿了一下,齐政补充道:“不管选择什么哪种形式,你们要答应一点——所有的技术服务都要接受嘉谷的标准。”
  唐老总等人都愣住了。
  接受别人的标准,在任何时候不是一件小事。
  如果嘉谷的标准能变成行业标准,那也就罢了;但如果不能,他们辗挪的余地就很小了——嘉谷也许能凭借着庞大的体量硬撑,但他们却可能被压缩到死。
  唐老总也坐不住了,有些焦躁的道:“齐董这个……是不平等条约啊。”
  齐政笑着没说话。
  进驻产业集群的话,不仅有嘉谷提供关键性技术,还能享受到税收、融资等政策优惠,如果不唯嘉谷马首是瞻,嘉谷为什么同意他们的申请?
  眼看着齐政的决心不可动摇,唐老总几人低声商量了起来。
  为他们引荐的秦营林悠闲的坐在齐政身边,喝着魏明泡的茶,笑呵呵道:“他们会同意的。”
  就凭他们都是秦营林的熟人,都了解牧原股份在与嘉谷深度合作后的脱胎换骨。
  嘉谷农牧的养殖管理能力为行业领先者,成本不断与行业拉开差距。牧原股份引入嘉谷农牧的资源后,在猪种选育上,能在保证生殖性能和饲料转化率、生长速度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瘦肉率;在养殖粪便“无害化、资源化”上,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死淘率上,将死淘率降低至4%(往年正常死淘率为8%)……
  坊间有人言,嘉谷是农业领域的“苹果公司”,不是没有道理的——在不少农技细分领域,嘉谷就是先驱。能攀上嘉谷,就像电子零配件企业能成为苹果公司供应商一样,是可以拿出来吹吹牛的。如果是上市公司,来一波涨停也是轻轻松松的。
  齐政也颇为轻松,挥霍资源的是他,没理由还要求着别人的。
  “我的秦老板,你跑来我这喝茶,不仅仅是为了引荐朋友吧。”
  秦营林嘿嘿一笑:“齐董火眼金睛。一来嘛,好歹是盟友,过来给嘉谷捧捧场;二来,也过来蹭蹭光。”
  “蹭光?”
  ……


第718章 大型广告“连续剧”
  很多人觉得嘉谷恐怖,是因为它不断增长的销量,是不断提升的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亦或是业界领先的利润率……
  老实说,秦营林偶尔也觉得嘉谷挺变态的。
  但不是因为以上原因,而是因为嘉谷的“创业”精神。
  他听过嘉谷体系的大管家王昱业在一个论坛上说的一番话——嘉谷体系可能算是一堆创业公司组合体,每一个主要产品线都算是一个创业项目。每个农业基地建设是创业项目、每个工厂建设是创业项目、每个子公司是创业项目,流通和销售系统是创业、对外投资是创业、开放合作也是创业……我们的体量可能不轻了,但我们永远在路上。
  很多公司可能还没有嘉谷规模的千分之一,就已经逐渐忘却了创业时做事的态度和愿景,从而逐渐走向没落。而嘉谷如今稳坐国内农业第一王座,其大部分业务都发展较为顺利,嘉谷人仍然将每一个单一部分的业务都当作创业来做,从未觉得已经“满足”,仍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这其实才是所有对手最应该害怕和尊敬嘉谷体系的一点。
  起码,秦营林觉得自己很难做到这一点。
  牧原股份别说与嘉谷比较了,就是与嘉谷旗下一个子公司嘉谷农牧比较,规模也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但他已经觉得颇为“满足”了。
  牧原的“创业”已经告一阶段,理应品尝一下收获的滋味了。
  因为嘉谷的入股,牧原股份推辞了成为IPO正式开闸后豫省首家上市企业的机会,但经过又一年后,他终究还是没能抗拒上市的诱惑——再过一个多月,牧原股份将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
  这么短的时间内,养猪场是无法增加的了,养猪场里的猪就更不可能暴增了,要想冲击更高市值,秦董事长环顾四周,发现只剩下嘉谷这张王牌了。
  “蹭光?”齐政一时却摸不着头脑。
  秦营林表情有些怪异,然后小声道:“我这不是听说你们的‘御用’记者要来豫省了吗?”
  齐政恍然,却既无语又无奈。
  他说的“御用”记者,就是那个菜鸟记者武镭。
  虽然是菜鸟,但他确实是很有些能力的。他对嘉谷的系列报道,档次也不低,不管上哪一级的媒体,都不丢分。更进一步的说,读者们还很喜欢这样的报道。
  这个菜鸟记者算是彻底冒出来了,而因为他的成名战与嘉谷密不可分,又有了嘉谷“御用记者”之称。
  说句可能会被人打的话,齐政也很难想象关于嘉谷的系列报道为何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都颇受欢迎,呃,或者说越来越受欢迎。
  秦董事长呵呵的笑两声,道:“你知道这个系列报道,最好的是哪里吗?”
  “你说。”
  “大家喜欢看嘉谷是如何生产、加工自然馈赠的食材,倒不真是为了纪录和解密,只是为了唤起对食物安全感的美好记忆……”
  齐政无言以对,叹口气,道:“你这么说,我倒不知道是应该高兴呢,还是应该悲哀了。”
  秦董事长理解地笑了笑。
  武镭在系列报道中,最喜欢的就是以小见大,以嘉谷充满神秘气息的源头生产入手,夹杂着无数被改变命运的嘉谷人流下的汗与泪,但最核心的只有一点——无以伦比的安全感。
  这些年,嘉谷虽然树立了极佳的典范,但瘦肉精、染色馒头、地沟油等有关食品安全的事件依然频出,这是一个史上食品最不安全的中国,是一个急需唤回良知的中国。
  所以,尽管武镭的系列报道已经发展到报道+视频,又被很多网友戏称为“大型广告连续剧”,点击率却居高不下。
  很简单,在这个系列报道中,国人可以看到——当灌溉用水和饮用水一样清洁,当土壤使用的都是有机肥料,当生物防治法取代了农药……哪里还会出现那么多食品安全问题?嘉谷所出,就能尽情享用舌尖上的美食,而不会战战兢兢地担心毒从口入。
  秦营林看中的,就是这个系列报道的高人气。
  谁不想知道哪些食物才是最安全的呢?
  虽然国内的食品安全总体水平是在提高,但信任度不是说重建就能重建起来的。
  搭上嘉谷,反而是一条捷径。
  譬如在系列报道“沙漠篇”中,有一篇重磅报道,标题让人不注意都不行——
  《嘉谷治沙之经济篇:绿了沙漠鼓了腰包硬了男人》
  文章将效果惊人的嘉谷肉苁蓉,与漫天黄沙“出镜”的频率越来越少,蔚蓝天空出现的天数越来越多,沙漠变成了绿波荡漾的田园乐土联系在一起,还在最后如是道:“我们消费肉苁蓉,就是帮助嘉谷的治沙产生经济效益,帮助盎然绿色遮住昔日肆虐蔓延的漫漫荒沙……”
  秦董事长刚看到的时候,目瞪口呆。
  这……真的是……有点太不要脸了吧!
  但是,就是因为这一篇“不要脸”的报道,在这个内衣和姨妈巾都令人羞涩的国度里,掀起了一股肉苁蓉追捧热潮。嘉谷关联公司紫星药业的肉苁蓉产品,一传十,十传百,成为了一款爆品。
  问他为什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因为他也想要试试的时候,才发现市面上的嘉谷肉苁蓉已经难得一见了,只能求助于嘉谷。
  齐政的目光变得意味深长了。
  秦董事长倒是很看得开,他这个年纪的中年男人,适当补补怎么了——主要是嘉谷肉苁蓉是真的让人放心且好使。
  啊呸,现在的重点不是补补。
  “嘉谷也有牧原的股份啊,眼看着要上市了,帮忙曝曝光总不过分吧。我也不指望能像紫星药业那样靠着蹭光供不应求,但能在上市前造造势也好啊。”秦营林一本正经道。
  齐政摆摆手,心累道:“我不干涉人家武记者的选材,你去跟他沟通好了。”
  “得嘞。那就先写一篇养猪报道好了,题目暂时定这个——《一头猪的重量:嘉谷系养猪大法》,务必要突出牧原是嘉谷系的一员……”秦董事长说着,对自己的起名能力大赞,击节赞叹。
  齐政强忍着吐槽的冲动,心中腹诽不已:你确定这样的标题是造势?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