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超级农业强国-第4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IRR能有8%吗?任何一个稳有8%回报的行业,肯定能吸引资金大举进入。”
  “我觉得肯定不止8%。一个风资源极好的风电场,几乎不会遭遇外界所说的电网不合作态度,最大的优势在于平时只需要较低的维护成本,就能源源不断产生效益,盈利期弄不好有十三四年……”
  “太有搞头了!”
  银行的干部们讨论的内容令人振奋,脸上的笑容越说越明显。
  但看到站在一边笑而不语的齐政时,讨论声渐渐消失了。
  风中,似乎是吹不散的尴尬。
  如果来之前,他们还有几分“兴师问罪”的气势;现在,齐政只用一个简单的结果,就将他们的打算,打的支离破碎。
  所以他们跑这一趟,意义何在?
  “还是回去吃牛肉吧!”
  “对,我特想念三秦牛牛肉。”
  “如果能打包带点回去就好了……”
  ……


第682章 系列报道
  “你要我放弃?”
  亲自操刀了《嘉谷也开始崇洋媚外》这篇报道的记者裴胜,怒视面前的总编,简直要被气疯了。
  “裴胜。”总编喊了一声,加重音道:“不是我要你放弃,而是事不可为,该放弃就放弃。”
  “呵。”裴胜的语气倒是好了一些,烦躁地甩甩头,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总编看他冷静了一些,才道:“你不会以为,嘉谷的公关部门是闹着玩的吧?”
  裴胜当然不会这样认为。
  不说买通舆论,但嘉谷体系每年大手笔撒出去广告费,光是没有太大必要的嘉谷牛奶宣传广告,每个季度都不落下,反过来,这些也都是嘉谷公关部门的媒体资源。
  手握重金购买广告的嘉谷集团,在媒体界的关系比一般人想象的还要深。
  也就是裴胜所在的媒体部门没有得到嘉谷的广告费,否则,他的报道能不能发出去都不一定——掏钱做广告的金主是不好得罪的,你总不能一边收钱一边骂娘吧。何况,以嘉谷在给媒体的钱款上放得极为宽松的风格,嘉谷公关部要见他上司的上司一面,是很简单的事。
  “嘉谷公关部施压了,还是砸钱了?”裴胜用讽刺的语气问道。
  总编的神色尴尬了一瞬,然后苦笑道:“事实上,都没有。你知道的,他们甚至不用出面……”
  总编瞟过来的微妙眼神,成功地让裴胜涨红了脸。
  这一度是他的耻辱。
  抹黑嘉谷的报道发出去后,裴胜凝神以对,做好了面对嘉谷打压、倾向嘉谷的媒体围攻、嘉谷粉丝口诛笔伐等等的一切准备。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
  嘉谷公关部不咸不淡地发布了一份治沙投入报告,就没有然后了。
  摆好阵势准备应对铺天盖地压力的裴胜差点吐血了——这还不如直面打压呢,嘉谷这是看不起谁呢!
  “我们做媒体的,不怕说真话,但总要符合舆论的期待。”总编郑重而缓慢地说道:“你看看我们公司的微博,都快被人骂成狗了。起码,在现阶段,报道嘉谷的黑料是不明智的。”
  “但热度也算起来了不是吗?我打算继续深挖……”
  “裴胜,你找嘉谷的黑料找了多长时间?一年?两年?你要找到下一个黑料,又要多长时间?”总编打断了他的话。
  “我肯定能找到的,不可能有完美的公司……”
  “是不可能有完美的公司,但就算你找到了,有没有价值还是两说,读者对抹黑嘉谷的言论很反感。”总编又打断了他的话:“裴胜,我们都知道你的能力很棒,也很辛苦,我会记住你的付出,但是,我们现在不要提这件事了。”
  裴胜脸色半青半紫,最后愤愤的夺门而出。
  总编叹了一口气。
  一刻钟之后,裴胜的副手小武,走进了总编的办公室。
  总编不过斜睨了一眼,就淡淡道:“如果是对公司的决定有意见,就不要开口了。”
  裴胜是资深记者,总编还愿意花点心思劝说;小武一个菜鸟,总编大人实在是懒得应付。
  小武却是捏着一袋资料,先谨慎地关上门,才站着道:“总编,我没有这个意思,不过,我有个想法,为什么我们不能做些关于嘉谷的正面报道呢?”
  总编意外地抬头,看到了小武眼中毫不掩饰的野心。
  他沉默了几秒,取下眼镜,问道:“你为什么会这么想?”
  小武沉稳道:“我是想着,我们做了一期抹黑嘉谷的报道,事实证明,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嘉谷就算不明确针对我们,心里不喜是肯定的。我们不如主动示好,做一些有影响力的正面报道,做好了,没准还能让嘉谷选择在我们媒体投放广告呢。”
  “媒体对嘉谷的正面报道这么多,你怎么做出彩?”总编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点,这也是他之前为什么同意报道嘉谷黑料的原因。
  小武自信地将资料递给总编,道:“我跟着裴哥走访了嘉谷不少部门,收集了不少有用的资料……”
  小武是一个有理想的记者,他是不会一直给裴胜当副手的。不过,要想独当一面,他要有出彩的报道,才有选择的机会。
  不同于裴胜,他是挺喜欢嘉谷的,而且这种喜欢随着对其的了解加深,逐渐变成了崇拜。
  所以在走访过程中,裴胜只关注黑料,他则将嘉谷出彩的地方都记录了下来。
  作为一名记者,哪怕是菜鸟记者,小武觉得,嘉谷身上可挖掘的亮点实在是太多了。
  如何在最传统的农业领域,从一家偏居一隅的小小民营公司,跃居农业领域的世界领先企业,嘉谷的成长奇迹令无数人关注。
  小武的总结是,嘉谷快速成长的两大秘密,一是尊重技术的力量——嘉谷实验室至今仍是国内最大的生物研究实验室;二是结成公司与员工的利益与命运共同体——嘉谷体系内大规模的员工激励分红,还有与合作社的合股分红,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他认为,正是凭借着这两点,在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出——这个所有国家在快速发展阶段都会经历的问题,农业及相关行业的公司感受到森森的市场寒意之时,嘉谷得以异军突起。
  依靠成本优势以及优于所有竞争对手的品控,一边开疆破土,一边技术积累;外部环境越是恶劣,竞争越是惨烈,嘉谷的优势越是明显。
  同样的道路还被复制到海外——在国内积累的优势足够大后,嘉谷从五年前摆开了海外业务进攻的姿态,在海外发出了猛烈攻击的炮火声……
  总编看着小武整理的资料,不自觉地点头。
  小武微不可察地露出笑容,立刻抿着嘴,免得干扰到了总编大佬。
  总编将资料全部看完,沉吟起来。
  目光瞥到站立的小武,轻咳一声,笑道:“我记得你叫武镭是吧,来,坐下来聊。”
  “您叫我小武就行。”武镭童鞋差点热泪盈眶,他终于有大名了。
  总编颔首道:“嗯,小武,你收集的资料不错,但对于一篇报道来说,内容似乎有些太多了。”
  武镭兴奋的略微提高了声音,道:“我是觉得,可以做成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
  “对,我看了其他媒体对嘉谷的报道,多是集中在某一条方面单独报道。但您也看到了,嘉谷崛起的因素,是表现在方方面面的。从来没有人做过系列报道,全方位阐述嘉谷成功的原因。”
  总编却没有马上同意。
  系列报道,意味着将占据不止一个版面,哪怕他是总编,也不好说给就给。
  “可以写成系列报道,但是不能连续发表。先发第一篇,如果反响好的话,后面再给你版面。”最后,总编如此做出决定。
  武镭先是高兴,然后眼珠子一转,忙道:“总编,我是这样想的,我们不妨从嘉谷的沙漠开发项目上着手。”
  “哦?”
  “一来,现阶段国民对嘉谷的沙漠开发较关注;二来,同样是长达数年的蛰伏、等待和深耕,然后一举爆发,嘉谷的沙漠开发,就是嘉谷每一个开拓行动的缩影。我们可以通过穿插报道,让内容更加丰富。”
  总编微微点头:“想法不错,但你的内容够吗?”
  “我还可以再去嘉谷采访。”武镭果断道。
  总编眼神一凝:“你不怕被人家打出来?”
  武镭挺胸:“不怕,我有办法。”
  没有办法也得说有办法,他此举相当于背叛了裴胜,如果不趁此机会出头,以后的路就不好走了。
  “那你去吧。”总编也是爽快放行。
  ……


第683章 世人皆知治沙难
  武镭再次来到嘉谷绿洲基地的时候,看到嘉谷大boss齐政正在和一位领导模样的人在交谈。
  带他进来的绿洲负责人魏明走到齐政身边,对他轻轻耳语。
  齐政抬头打量了一下武镭,微微点了点头。
  魏明返身回来,小声对武镭说道:“你稍等一下。”
  武镭如释重负,识趣地跟着魏明坐在角落里,同时麻利地竖起耳朵倾听。
  只听那领导模样的人用劝说的语气道:“齐董,我们阿拉鄯盟的畜牧业就等着你们的牧草救助了,你得帮帮忙啊。我们禁牧的压力不小,如果有嘉谷的草料,不仅能大大缓解天然草地的放牧压力,也能让退牧还草的政策执行到位……”
  听他的话,应该是阿拉鄯盟的主要领导。
  “退牧还草”,武镭也是有所了解的。
  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草原放牧牲畜激增数十倍,草原严重超载退化成为我国严重的生态问题,阿拉鄯盟的天然草原也在其中行列。
  国家采取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3种形式进行“退牧还草”,并对牧民进行粮食和饲草料补助。这位领导显然是瞄上了嘉谷的牧草。
  接着看到齐政无奈地摊开手,道:“不是我不想,但是我们生产的紫花苜蓿,已经被农业部指定为升级奶源的专用饲料,除了嘉谷乳业自用,我们还与伊力、猛牛等国内乳企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应合作关系,实在是没有余量了。”
  当地领导叹了一口气,也不好强人所难,转而又提要求道:“那嘉谷给我们提供新型苜蓿品种,我们自己建设人工草地,总可以吧。”
  齐政颔首:“这自然可以。不过我也实话实说,您看到我们绿洲里这么高的产量,一是水资源管够,沙漠的治理,关键在水嘛。如果在水分没那么充足的地方建设人工草地,实际上是地表绿化、内里失水,不知道能够走多远。”
  “二来嘛,还需要充足的有机肥。但我们公司的有机肥供应也很紧张……”
  “嘿,您就不能给我个好消息是吧。”当地领导笑骂道。
  齐政也笑了,想了想,决定透个底,道:“其实,嘉谷打算在两年内,将绿洲规模扩大一倍。”
  “扩大一倍?”领导听到这里,思维已经僵直了。他之前可是做过功课的,此时不禁道:“那岂不是几百万亩?又投入两百多亿?”
  “那倒不用这么大投资了,前期是空白摸索,包括道路、管道什么的都是从头建起,投资就大了点;后面的开发有了基础,相对轻松点。”齐政顿了顿,接着道:“不过人工倒是个问题。其实你们可以将分散在荒漠草场上的牧民搬迁过来,这边水利开发条件好,承载几万人简直是轻而易举。”
  “搬迁啊,我倒觉得可行,但牧民们不一定习惯。”领导若有所思。
  齐政微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