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超级农业强国-第4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砸了那么多钱,能不高吗?”
  “看你这说的,我是两年前嘉谷申请贷款时过来考察的,两年过去了,树不得高了?”
  “我是三年前来的……”
  一群西装革履的人站在嘉谷沙漠绿洲基地前,发出阵阵感慨。
  如果是环境专家们互相讨论,大约还可以说点风水的新鲜事。
  但是,在一群整天和钱打交道的银行人看来,这绿洲怎么看怎么虚。
  “齐董来了。”有人瞅到了齐政,立即叫了起来。
  几名银行系统的干部,立即直起腰来,露出亲切的笑容。
  “齐董来了。”
  “恭喜嘉谷扭转舆论形势啊。”
  “齐董愈发有精神了……”
  齐政哈哈一笑,与几位握了握手,道:“你们来得正好,最近宰了一批三秦牛,牛肉给你们留着呢。”
  立刻有人不自觉的咽了一口口水。
  三秦牛牛肉啊!来过绿洲吃了一回,在梦中回味起来都要流口水的呀。
  听齐政这意思,这次宰的牛还不少,肯定有口福了……
  不对!难道他们专程千里迢迢来这边是为了吃牛肉的吗?
  好吧,牛肉还是要吃的,但还有更重要的事。
  嘉谷治理沙漠投入的半数资金,通过国家的协调,大部分是从他们的银行里贷了出来。各家承担数亿到十数亿不等的额度。
  近百亿元的总额度,还是很厉害的。能与之相比的,也就是一些基础项目建设,例如铁路公路大桥电信电网水电站等等了。
  嘉谷公布了治沙投入,是扭转了顶级牛肉优先出口的不利舆论,但也暴露了治沙工程投入产出结构的极度不平衡,趁着这个机会,以国行为首的银行都派人来视察了。
  嘉谷固然承担了大风险,在银行看来,他们冒的风险同样不小。
  比起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建好就能收费的项目,沙漠的治理开发,实在称不上令人省心。
  齐政也没准备让他们省心,热情发出邀请之后不到三秒,话语一转道:“……吃完牛肉后,我们刚好能谈谈新的贷款额度,嘉谷需要一笔较大额的贷款。”
  几位银行代表露出的笑容,在听到齐政的话后,就这样缓缓地,缓缓地,凝固了。
  他们互相看看,带头的国行领导岳华耀小声问:“齐董,您申请贷款,是要继续投入到沙漠里吗?”
  “当然,这不是显而易见吗?”
  “是投资养牛吗?”
  “并不是,是新项目。”齐政依旧是态度平淡地回答道。
  你怎么敢?
  一群银行干部齐齐捂着胸膛,只觉得自己的血压,就像沙漠里的温度,开始飙升了。
  岳华耀咳咳两声,实在的道:“齐董,您不考虑先回血吗?比如多养养三秦牛什么的,这么大的步伐,我实在是……”
  “是啊,养牛多好啊。”
  “你看国内有多少人期待三秦牛牛肉上市,是该多养牛的……”
  几名银行的高级干部相继接口,说的煞有介事。
  齐政兀自带着笑容,内心则不断的吐槽:废话,就你们想多养牛,我不想吗?
  但就算采用胚胎移植等技术提高三秦牛群的繁殖力,从一头牛犊子养到出栏,起码要28个月,两年多的时间啊,这是说扩大规模就能扩大规模的吗?
  我就算不热衷赚钱,也不会放着钱不赚啊。
  或者说,岳华耀他们也不是不懂,只是单纯想让嘉谷往沙漠里扔钱的步伐小点。
  “你们银行拿出来的是贷款,又不是送给我的,怎么?你们是怕嘉谷还不上吗?”齐政故意作出一副不乐意状。
  银行干部面面相觑,转而讪讪而笑。
  要说完全不担心吧,肯定是不从心的;但要说担心得要命,那也有点虚假。
  远的不说,嘉谷旗下的清源啤酒,正在全球大卖,今年一年的利润怕不是会突破三百亿元;甚至只要全球啤酒荒能持续一两年,清源啤酒大概率能跻身全球十大消费品公司之一,以后每年的利润,应该也不会低于这个数目。
  还有嘉谷乳业,那是公认的赚钱大户,是以一家之力攫取了行业近七成利润的大鳄,如果将业务扩展至海外,赚的钱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哦,还有嘉谷粮油公司,虽然利润率比起上两家逊色,但凭借着庞大的市占率和体量,每年赚的钱也极为可观。
  他们可都是嘉谷合作的银行,就算不全知道,对于嘉谷在自家账户上可观的流水,还是一目了然的。
  细数起来,嘉谷体系下金蛋的母鸡就有好几个,而且从目前的态势看,这几只“母鸡”在行业的地位几乎无法动摇,甚至还在隐隐上升。
  嘉谷花钱是真的舍得花,但赚钱也是真的能赚钱。
  坦白来说,如果嘉谷将一些需要大投入却短时间内看不到效益的项目停下,譬如嘉谷推动的全国农业科研联合攻关计划,又譬如眼下的阿拉鄯沙漠治理工程,嘉谷要还清银行的贷款,并不算什么难事。
  几人中,唯一不是银行干部的国投代表轻咳一声,解释道:“齐董,我们当然对嘉谷的资金实力有信心,但是我们的阿拉鄯沙漠投资基金要募资,起码要让投资者看到更大的信心吧?”
  其他人纷纷附和。
  或者说,这是他们银行的态度,你要继续“仍”钱也可以,好歹让我们坚定一下信心吧。
  以前去贷款企业视察,人家就算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了,也会拍着胸脯吐出点新鲜鲍鱼来证明自己;你们嘉谷呢,开口就是大额贷款,就算知道你们是在做值得做的事业,也不带这么玩的。
  “哦,信心啊。”齐政露出微微的笑容,在岳华耀他们看来,就是冷静而有超级抗压能力。
  真大佬也。
  齐政不屑的笑笑道:“我这么说吧。”
  “我听着。”岳华耀聚精会神。
  其他人也都竖起了耳朵。
  齐政“嗯”了一声,稍稍提高了一些声音,以保证所有人都能听得到:“这次的贷款,不是用来养牛,也不是用来植树种草;而沙漠开发的效益,比你们想象的还要大得多,懂吗?”
  ……


第681章 大风神
  嘉谷大漠风电场内,大风似能把人吹动,数不清的风机伫立其间,呼呼转动,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还有一圈纠结的心情。
  齐政带着岳华耀这些银行干部,来到此处,竖起三根手指宣布:“嘉谷准备贷款再建三个这样的大型沙漠风电场。”
  “三,三个?”岳华耀等人腿一软,差点在风中起飞了。
  “怎么,你们不觉得这个风电场造得很值吗?”齐政指着六十多米高,叶片扇面长近四十米的大风机,歪头问道。
  值吗?
  这个问题几乎是不用考虑的。哪怕以前没有多少了解,来前补过课的银行干部们,也不得不衷心赞一句,很值!
  8米/秒的年平均风速,年平均有效利用小时数毕竟8000小时,几乎是全年无休;提供了嘉谷绿洲基地全部的用电量,提供了两漠水库工程施工超过50%的用电量;两漠水库竣工后,又接过了为其供电的重任。
  ——两漠水库地下的水道虽然能自动喷涌而出,但水压不足以承担800亿立方米的库容,自然少不得主动抽取,而主动抽取需要巨大而稳定的能源支撑。
  风电,成了水库施工方和嘉谷共同的选择。
  这也是嘉谷沙漠开发项目除了养牛外最大的一笔收入。
  当然,对于嘉谷而言,收入并不是该风电场主要的价值体现,降低沙漠开发成本才是。
  想想,如果没有这个风电场,嘉谷少不得要自建火力发电厂吧;自建电厂还不算什么,燃料远途运过来的成本呢?烟尘废气排放造成的生态成本呢?
  岳华耀看过国行对此的评估——因为这个风电场,嘉谷至少节省了十亿开发成本。
  不但值,简直是太值了,堪称是嘉谷沙漠开发项目中最完美的一个范本!
  但是……
  “两漠水库和嘉谷绿洲的电不是够用了吗?就算嘉谷加大沙漠开发,也不需要再建三个风电场吧?”岳华耀语气虚弱地说道。
  “你说得对,所以这三个风电场的电不是本地消化,而是外销,会一直输送到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齐政直接点头道。
  岳华耀脸色变得严肃起来:“齐董,您可要考虑清楚了,风电场,可能不是一个回报高的投资项目。”
  现在多少风电场遭遇上网难、限电弃风等“有电难送”的尴尬,岳华耀可不希望嘉谷因为第一个风电场几乎达到了理想的状态,就盲目地认为所有风电场都是优质投资。
  一般风机的使用寿命只有20年,所以很多风场的设计使用寿命也只有20年。风电场的利润空间主要在于最终的上网电价收入,如果电连电网都上不了,不要说回报了,收回成本也是遥遥无期。
  齐政猜到了他的想法,又竖起了一根手指:“我们已经与国电达成初步协议,一年356天、一天24小时,只要有风能发电,西北电网就保证全额收购。”
  岳华耀差点惊掉了下巴。
  要知道,为纯风电项目进行上网接入的输电成本,每度电高达0。28元,是火电输电成本的2。5倍。正是电网需要为风电接入和输送所作出的重大投资,令许多地区的电网对于风电接入相当不积极。
  别说国电与嘉谷关系好,就算关系好到穿同一条裤子,该计较利益的时候还是得计较。
  “当然是因为我们的风电接入成本低且稳定啊,国电又不傻。”齐政给了他一个鄙视的眼神,又道:“眼下这个风电场的资源条件好吧?”
  包括岳华耀,银行团成员都不约而同的点点头。
  不仅好,还好得过分。
  风电最大的桎梏,就是不稳定,风这玩意,时大时小,时有时无,根本无法人为控制。
  然而嘉谷的这个风电场,天然造就的风能行至此处,既匀速又“长情”,一年四季不缺席……这种特殊的“性格”,让风电场的投资成本羡煞整个行业。
  别的风电场要为风的不稳定性配套后备发电装置,嘉谷风电场倒不说不需要,但只需要简单的配套,这就导致了,大部分风电场每单位的投资成本会高达1万元,嘉谷这个风电场仅为7000多元——这还是因为在沙漠施工推高了一定的成本。
  投资比别人少,发电比别人多,从这个角度而言,这甚至可以说是国内风力资源禀赋最理想的风场。
  然而,齐政露出了神秘的微笑:“类似的风场,我们还在沙漠里发现了三个。”
  “什么!”连岳华耀都跳起来。
  好的风资源早就被圈地完毕了。资源不好,收益自然下降,回报率自然不会理想。
  能找到一个好的风场已属不易,嘉谷一口气找了三个?
  其它银行领导也被齐政宣布的结果惊呆了。
  “我的乖乖,这片沙漠区是被大风神眷顾了吗?”
  齐·大风神·政挑了挑眉。
  “以前怎么没人想到来开发?”
  “哪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以前又没人治沙,黄沙漫天的,谁会傻不拉几的来这开发?”
  “这倒是。”所有人点点头。
  “这貌似就有搞头了。这边是属于第I类资源区吧,标杆电价应该是每千瓦时0。51元吧,我估计,以嘉谷的风电成本,就算没有国家的清洁能源补贴,IRR(内部回报率)也会很可观……”
  “IRR能有8%吗?任何一个稳有8%回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