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超级农业强国-第4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简单,在政府资源、信用支持方面同样有优势,兼具民企灵活的优势,嘉谷只要在繁荣的时候保持警惕,少犯一些头脑发热的错误,在很长时间内是不会缺少生存空间的。
  从韩部长的发言可以看出,高层已经形成了一种超越个人意志的集体意志——不管是什么所有制企业,谁有本事给中国挣脸就支持谁,谁做强做优都是中国骄傲。
  顺着这个思维走,就是在为国做奉献;逆着这个思维,就等于是偏离了集体的航向。
  齐政的心态就更放松了。
  所谓,当你足够出色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


第636章 契机
  即将到来的2014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年份。
  或许对于某些老司机来说,这一年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某地的扫黄让他们了解到什么叫“莞式服务”,恨错过了一个男人的天堂;是某播的封禁让他们痛失观看艺术片的平台,恨没有提前留下种子……
  但这一年,对于普通人来说,有很多对日后生活影响重大的事件,在他们没有关注的情况下,同样在有条不紊的推进。
  体制作风建设、户籍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养老金并轨等一系列以往想改不能改、想动未动的关键领域改革,就这样扑面而来——因此,这一年,又被称作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
  农业领域亦如是。
  大豆产业和人参产业的“范本”,让国家层面正视已经到了关键转型期的农业发展,正视农业应由“量”到“质”的转变,正视以前过度发展带来的结构矛盾。
  在嘉谷作为“新土改”政策论证试点调研的第三年,一份更详细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被提交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意味着,推进土地合理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将得到国家的更大支持。
  于是乎,这一年,大家谈起农业,可能会找到非常之多的关键词:蓝海、规模巨大、遍地黄金、最后一块处女地等等,政府、媒体、资本、企业,一个个把农业说成了香饽饽、金元宝。
  对此,齐政只想说,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
  历史总是在不断地循环往复。
  前几年,嘉谷以农企之身,一举登顶国内民企之首而成名后,也让不少资本眼红了,疯狂进驻农业,希望能在农业里也能割一轮韭菜。
  然而几年下来,有的黯然退出,有的低价贱卖,有的虽然还在,也是苦苦支撑。
  从几千年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品牌农业转型,又岂是那么容易模仿的?
  即便是技术再先进,农业也不可能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命运;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和运营,更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战线越长,环节越多,成本越高,发生错误的概率也越大。
  以这样的背景来说,嘉谷体系的成功,一靠有人在开挂,二靠耐心。
  做农业的与做新药开发的医药公司类似,耐心是必不可少的——十年能开发一种新药,就算快了。同样,十年能让一个农产品品类发生革命性变革,几乎是变态。
  是的,从嘉谷布局大豆产业和人参产业到现在,几乎都是十年左右。十年的时间,换做是其他企业,能做到产业前三就已经符合期待了,能做出世界级的革新,只能用“变态”来形容。
  但即使是变态,也是十年的时间啊。屈指一数,人生才有多少个十年?况且,人的耐心都是有限的,口袋也是有限的。
  实话实说,嘉谷能撑下来,也是摊子够大。
  很简单,从嘉谷体系的产业结构来说,种植业虽然投入很大,但论起回报率,反而是最低的——除了仙茗大米这种不具代表性的稀缺资源,即使是珍贵的人参,嘉谷在种植端创造的溢价,大部分是给农民分润了。
  当然,这造就了嘉谷无以伦比的影响力。但是,真要说利润支柱,还是要靠与农业息息相关的食品加工业务撑起半边天。
  ——即使在美国,食品加工业也是利润出众的产业。食品饮料行业每年获得的利润,甚至比军工、能源等行业还要高。
  嘉谷体系中的食品加工业务,就有两大世界级食品饮料企业——嘉谷乳业和清源啤酒,不少看过嘉谷体系收入结构的人都说,如果嘉谷把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到食品加工业务上,嘉谷的体量至少比现在大一倍。
  但他们都忽视了,虽然种植端回报率低,但如果没有种植端掌控的优质优价原材料,嘉谷食品加工业务哪来这么大的竞争优势?
  清源啤酒的负责人何长川就深谙此理。
  在嘉谷的年终总结会上,何长川挤挤眼道:“虽然现实很残酷,但感谢集团的保驾护航,我们今年还是保持了稳定增长……”
  如果有同行听在耳里,估计就要骂人了:现实对于我们来说是残酷的没错,对你来说有什么残酷的。
  不说在国内,清源啤酒比本地啤酒均价至少高一成,同时销量也比同行遥遥领先。
  更令人称奇的是它的赢利能力。何长川将这家公司打造成为利润机器,几乎没人能撼动——利润率是其他竞争对手的数倍。
  嘉谷体系内不少子公司负责人也一边在为自家个位数的利润率而悲哀,一边面无表情地看着何长川在装哔:“清源啤酒2013年实现销量1410万千升,同比增加了8。3%;实现营业收入为775亿元,同比增加了5。4%,每百升收入增加了4。2%;全年净利润为96亿元,同比增加了7。1%……”
  这已经是超乎预料的回报了,然而齐政比所有人都要苛刻:“增速下降有些明显啊。”
  “您说得对。”何长川傻笑两声:“这是因为,我们在海外市场的开拓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期。”
  经过三年多的沉淀,清源啤酒在亚洲已经有相当不错的口碑。抛开国内的大本营不说,在东南亚,在南韩,清源啤酒凭借着自带“冰镇”效果的“冰源”系列啤酒,无不征服了当地的消费者。
  但是,也仅限于此了。
  因为嘉谷对“冰源”啤酒花敝帚自珍,“冰源”系列啤酒在其他市场受到了一致的抵制。百威英博、南非米勒、喜力啤酒、嘉士伯等四大啤酒巨头默契发力,都不希望新兴巨头挤进它们的圈层。
  “冰源”系列啤酒在亚洲以外的市场,都不是卖得好不好的问题,压根就是不允许进入市场的问题——在四大啤酒巨头的活动下,“冰源”系列啤酒在美国、在南美等成熟市场,生产许可一再被拖延。
  齐政知道这些状况,但他还是对何长川提出了更高要求:“赚国人的钱多没意思啊,还是要多赚外国人的钱。这样吧,我提个要求,你们要在2014年走出亚洲。”
  嘚瑟的何长川傻眼了。
  老大哎,我知道你胃口好,但我们几乎是受到全世界同行的报复性打压啊,怎么走出亚洲?
  其他子公司负责人也幸灾乐祸地瞄着他,叫你嘚瑟。
  何长川想来想去,咬牙道:“BOSS,我们要想走出亚洲,起码需要一个契机,一年的时间,能不能完成任务,我真不敢肯定。”
  “契机吗?会有的。”齐政笑笑,却不再多说,并示意下一位子公司负责人继续总结。
  只留下何长川在抓耳挠腮地纠结。
  明年有契机?是什么?什么时候会出现?
  ……


第637章 逝去的金钱
  面对“冰源”啤酒,沃尔一点纠结都没有。
  “给我一罐。”沃尔看着桌面上的印着异国文字的啤酒,两眼都在放光。
  “喝过?”朋友笑嘻嘻地问。
  “自带爽感的啤酒嘛,中国人生产的。”沃尔毫不讳言,也不在意冬天喝“冰源”啤酒,冷上加冷是多么的奇葩。
  “沃尔,你家是卖啤酒的,你怎么能喝其他啤酒呢?”同行中传来一句话,引得几个人哈哈大笑。
  沃尔咧咧嘴,道:“你们不也看不起工业啤酒吗,现在怎么也喝起来了?”
  笑声戛然而止。
  在座的都是千禧一代,他们喜欢有“个性”的产品,不相信什么“专家”。在啤酒上也是同理。大规模流水线化生产的啤酒并没有像对他们父辈和祖辈的诱惑那样大,相反,采用手工酿制方法的精酿啤酒才是他们的心头好。
  手工啤酒的热情最早在美国点燃,年轻人把它视为反工业化气质和高生活品味的代名词,这正是精酿啤酒的魅力所在——你可能不喜欢风味标准单一的工业啤酒,但是你一定能从手工啤酒里找到心仪的一款。
  在沃尔聚会的这个小团队里,一向将大厂工业啤酒视为异端,精酿啤酒才是正道。
  “冰源”啤酒在美国虽然小众,但是,实在说不上是小厂自酿的产品。
  沃尔呵呵地笑两声,道:“抛开生产模式不提,你们知道这啤酒最大的妙处是什么?”
  “不是你们家生产的?”有人抬杠道。
  沃尔摇摇头,得意地举起杯子,道:“我告诉你们,这啤酒最妙的,并不是自带‘冰镇’效果,而是放大你的触觉,让你真正能品尝到啤酒的细致风味——水果香、草本香、青草香、木本香……”
  众人听得炯炯有神,之前没尝过的,也忍不住打量起桌面来。
  “虽然是规模化生产,但中国人创造出了新奇的口味,我觉得,我们可以对它宽容点。”沃尔说着打开一瓶啤酒,给各人面前的杯子倒满,用啤酒瓶轻轻一碰,道:“敬个性。”
  “敬个性!”众人纷纷举杯。
  这群中二的年轻人,确实很有“个性”的自豪感。如果不是个性,谁愿意在大冬天喝着“冻”人心脾的啤酒,即使是在温暖的室内?
  ……
  沃尔回到家的时候,头还有些痛,但他的心情却是极好。
  虽然他还未成年,喝酒尚属违法,但在中二的年龄,做中二的事,不就是快乐吗……
  “你昨晚去哪了?”问话的声音从后面传来,带着浓浓的责问声。
  沃尔无奈皱眉:“老爸,你不是应该去上班了吗?”
  “现在是我问你呢。”布里托眼睛一瞪,再问道:“你们去喝酒了?”
  沃尔心里一惊,连忙起身道:“我忘记吃早餐了……”
  “你要是不说,我就让人给你抽血了。”布里托的声音不大,气势很强。
  沃尔僵住了,他不禁愤怒道:“你这个控制狂……”
  “什么酒?”布里托打断儿子的色厉内荏。
  沃尔的嘴唇动了两下,却是突然笑了出来,说:“‘冰源’啤酒,被你们打压的中国啤酒……”
  布里托顿时愣住了,再回过神来的时候,儿子已经跑到不知哪里去了。
  一直到公司,布里托的心情都处于沉重当中。
  作为百威英博现任总裁,他对于“冰源”啤酒,并不陌生。
  他一度因为“冰源”系列啤酒,给中国清源啤酒母公司开出了一个无法拒绝的收购天价,该死的是,中国人回绝了。
  更该死的是,清源啤酒基本已成气候——庞大的内需市场,为中国啤酒提供了发育的土壤;独特的产品,又让清源啤酒成为了新兴市场的王者。
  清源啤酒在东南亚市场的所向披靡,“冰源”系列啤酒在极短时间内成为了消费者追逐的对象,都让百威英博下定决心,要联合老二和老三打压老四——在全球啤酒市场最新统计中,百威英博占据19%的份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