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农业强国-第3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最容易面临销路不畅、大豆又无仓可储的窘境。
大豆不同于玉米,极易受潮,不易保存。如保存不当,便会很快腐烂。而一般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不在四大粮商合作体系内的农场主,最容易成为“炮灰”。“人无近忧必有远虑”的道理,美国人其实也能懂。
王航敢开出这样的条件,自然也是因为高鸿被嘉谷收购后,大豆的销售渠道变广了,能“空出”部分仓储对外服务。但这种条件,是自己没有粮仓的小粮商们难以承受的。
最后,齐政还发现,王航寻求合作的农场主,多是年轻的农场主。
“我毕竟是外国人面孔,而且年纪也不大,与更能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更有话题。”对此,王航轻描淡写道。
但齐政知道,这是建立在他此前一个月与经纪人的接触,与农场主的接触,从而掌握了美国粮食市场竞争体系的基础上的。
还是那句话,你所看到的成功背后,不知道是人家付出了多少汗水。
等到王航以一己之力为高鸿新增了400万吨的大豆收购订单,让高鸿大豆贸易部经理塞尔西都忍不住向高鸿CEO举荐的时候,齐政也已经将王航这个人记住了。
现如今,大学生加入嘉谷当农民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情况了。嘉谷在行业的地位,不会让大学生有任何从“殿堂”坠入“泥泞”的感觉;嘉谷给出的丰厚待遇,也最多让人们对大学生当农民,只有一句“年轻人居然不向往繁华热闹”的感慨,而产生不了“脚踏泥泞,仰望星空”的赞赏。
不过,当“农民”能当到王航这种程度,即使是齐政,也是要稀罕的。如果再考虑到他平凡无奇的出身,平凡无奇的教育背景,就更觉难得!
嘉谷创立的第二个十年即将开启,在这个时间节点,嘉谷体系内的一些老管理层,即将退位;而以王航、魏明为首的“新星们”,正在冉冉升起,为嘉谷这艘巨舰的乘风破浪提供新的动力!
……
第588章 薪火相传,与国同休
嘉谷总部,白发苍苍的“驯鹿老人”王敬明坐在自己不常来的办公室内,无意识地摆弄着手中的茶杯盖儿。
窗外,饱经岁月沧桑的百年银杏依旧美丽;但更多几十岁的银杏树,身姿挺拔,在朝晖中展示着“年轻树”的蓬勃气息。
“……我们在东北双阳县的梅花鹿场已经投产,至此,我们在全国三大梅花鹿主产区,都完成了养殖基地布局。今年我们公司的梅花鹿存栏量达到42万头,鹿茸及加工品总产量预计能达250万吨,年销售收入预计可突破120亿元……”在王敬明面前,33岁的杨策像个小学生一样,一板一眼地跟他汇报工作。
王敬明将目光从窗外收回来,落在自己的副手身上。
我国人工养鹿有近4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亚洲国家食用鹿茸及鹿的副产品都是起源于中国。
近年来,随着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岛国等国的养鹿业逐步成熟,他们由原来的跟在我国后面学步,到目前已逐渐成为不容小觑的竞争对手。
但是,他们的出现,不仅没有削弱我国鹿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挤占了我国鹿茸在东北亚和东南亚市场的占有量,反而被我国的鹿茸及加工品出口打得溃不成军。
出现变故的原因,在于嘉谷介入了梅花鹿养殖业。
原本,中国在鹿的养殖方面,起步虽早,但与猪、牛等动物的饲养规模、技术力量、人才队伍、标准化程度等相比,还相当的落后,仍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毕竟,这是一个极为小众的产业。
但谁让嘉谷的起家之地有养殖梅花鹿的传统呢?而梅花鹿养殖事业也成为了嘉谷体系的一部分呢?
伴随着嘉谷的壮大,嘉谷梅花鹿养殖事业对全国梅花鹿养殖产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依靠着嘉谷雄厚的资金和研究实力,嘉谷农牧开展了梅花鹿胚胎移植技术、梅花鹿品种选育技术的研究,得到一种鹿茸产量和出肉率都很高的兼用鹿种;同时加快研制开发鹿产品的保健品、保健食品和深加工系列产品,提高了鹿茸以及副产品的附加值……
虽然梅花鹿养殖产业在嘉谷事业群中只能算是小弟的小弟,但在全国鹿养殖产业界,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大佬了,尤其是梅花鹿养殖事业部开启了全国鹿养殖产业整合之后。
在全国三大梅花鹿主产区建设养殖基地,推广嘉谷培育的优良梅花鹿品种,就是其中的一环,主导这一整合工作的,就是王敬明的副手,杨策。
杨策的工作完成得很出色,所以他静静地听完后,没有对他的工作做什么交代,而是突然道:“小杨,我要退休了,这副担子,接下来就要交给你了。”
突如其来的交班宣言,让杨策惊愕得头脑都有些轰鸣了。
像是看出了杨策的不理解,王敬明温声道:“我老了,是时候将担子交给年轻人了。”
“王老,您……”
杨策嘴巴张了张,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了。
他想说王敬明还不老,但是,无论是王老68岁的高龄,还是他满头的白发,即使看上去精神矍铄,谁也无法再说他年轻了。
最关键是,他知道王敬明的为人,不喜欢客套话,一向是有一说一。
在嘉谷体系内,“驯鹿老人”王敬明是位名人。
他的有名,不是因为他的儿子王昱业是嘉谷的大管家,更不是因为他的职位有多高。
恰恰相反,这位嘉谷的元老,在嘉谷体系内的职位排次并不高。哪怕是有着“元老”的光环加成,充其量也只与一家子公司负责人的地位相当。
他有名的地方,一是他年轻时大起大落的经历,在嘉谷体系内已经成为了一个传奇;二是在于,他在嘉谷体系内,一直是以身作则地培养着后进的年轻人,是很多嘉谷员工的精神导师。
众所周知,嘉谷的大部分干部,都要从基层干起。而在基层培训中,王老的身影无处不在。
虽然他的大部分精力,是放在梅花鹿养殖事业上,但他从来都是那样的,一点一滴都认认真真去做,竭尽全力去做,没有抱怨,没有自叹。
因为梅花鹿能广泛地利用农副产物,如玉米秸杆、大豆荚皮、各种秧蔓,以及各种山野草木,所以为了研究出最好的营养方案,王老上山下田,尽管不用自己拿锄头,不用亲自去收割,但是,什么样的农作物长得好、哪里的土壤适合种植什么的农作物,他可能比一般的嘉谷农业基层员工还要掌握得仔细。
又因为养鹿是见效慢的产业,但一旦见效就可利用十几年,所以王老会告诉年轻的员工:人在年轻时,要先学会吃苦,把基础打实了,才能拿得住。
碰上畏难的新入职员工,他经常对他们说:你们不要傻做,要学会掌握技术,不要以为搞农业只要流点汗水就可以了,大老粗才那么想事情。你们看我一老头,都能活到老学到老,你们这么年轻,有什么好畏难的。
如果是坐在办公室里说这话,自然没有多少年轻人会服气。但事实上,尽管在总部为王老配置了高级的办公室,一年到头的,王老也没有几天是坐在办公室里的。
用他的话来说,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天才,也并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他所做的,只是尊重规律,讲求踏实和认真。
偏偏是这样,嘉谷体系内从上到下,就没有人不敬服他的。
甚至可以说,在很多基层员工心中,王老的地位比齐政还要高。尽管后者是给他们饭碗的老板,但前者,是精神图腾。
一手被王老带出来的杨策就更不用多说了,在他心目中,王老尽管年纪大了,却只能说是“越老越妖”,离退休还早着呢!
但另一方面,他又知道,当王老说出这话时,证明他是认真的,而且是无法拒绝的。
不用多说,就能看出杨策的不舍之情,这让王敬明颇为欣慰。
毕竟,面对着上位的机会,杨策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不舍,起码证明了他没有看错人。
“其实,以我的年纪,早就该退休了。只不过,齐总一直拽着我不放,我也就厚着脸皮继续发光发热。不过,现在的我,是真的精神不济了,也该卸下担子了。”王敬明有些惆怅,又有些释然地感慨道。
活到他这份上,其实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论事业,他以近六旬的高龄东山再起,将嘉谷的梅花鹿事业带上了顶峰;论金钱,他作为元老,拥有集团内数一数二份额的股权激励,每年的分红甚至比一家小型公司的盈利还要高;论子女,他的儿子执掌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国际商界内都是响当当的……
他不是一个恋栈的人,在嘉谷的事业版图愈加扩大之际,真诚地觉得,是时候让更多的年轻人担当重任了。
不过,在他“退位”前,还得做好一件事。
王敬明略微一抬眼皮,露出深深的皱纹,道:“小杨,你知道,当初在你和小朱之间,我为什么选了你作为副手吗?”
还沉浸在淡淡伤感中的杨策一愣,摇头。
按照嘉谷的机制,像他这样的副手,其实就是一把手接班人的候选。大多数情况下,候选人并不止一个,但是最后脱颖而出的,只能有一个。
朱军德曾经是他的竞争对手,而且还是一位能力较为出众的竞争对手,只不过最后王老选了自己。这也是他一直疑惑的——真要说起来,他自认在开拓能力上,朱军德显然更胜一筹。
在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王老执掌的部门了。
特种养殖事业部,隶属于嘉谷农牧公司,包括了梅花鹿养殖业务、土鸡野鸭养殖业务等。
“物以稀为贵”,特种养殖的产品也是如此。由于技术门槛比较高、风险比较大、数量比较少,因此,其中的利润相对于传统的养殖业而言,利润十分丰厚。
王敬明没有直接给出解释,而是语气平静地问道:“我们部门虽然利润率高企,但就体量来说,可能还比不上养猪事业部的一个巨型养猪场。那么,小杨,你觉得我们应该大肆扩张特种养殖的规模吗?”
不管是从盈利的角度来看,还是从部门利益的角度来看,这似乎是一个不需要考虑的答案,有大钱赚为什么要说“不”呢?
但是杨策冷静下来,思考片刻后,给出了相反的答案:“我觉得不应该。”
“为什么呢?”王敬明似乎并不意外地问道。
“特种养殖虽然看似效益很好,但从产业链来说,技术、饲养方法、饲料、管理、药物、甚至还有市场等有关配套的要素都是不完善的。”杨策分析道:“而且,特种养殖做得再大,就影响力而言,都比不上一个养猪业。”
“说得好啊。”王敬明中气十足地笑了,颔首道:“小朱能力很不错,但就是看不透这一点,他只看到特养的高利润,看到美国所谓有机食品业务的高效益,就想在国内照搬……”
“集团为什么在美国就大力发展有机食品业务捞钱,而在国内就辛辛苦苦地发展养猪业、养牛业?归根到底,我们在国内是要首先满足国民对于肉的需求呐。”
特种养殖事业部的土鸡野鸭,归根到底也是有机食品。但按照土鸡的养殖模式来看,养一百只土鸡的活动空间,都能集中养殖一百头猪了。
嘉谷农牧除了土猪外的养猪场,最优先的指标也是用更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