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农业强国-第3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572章 为我的开疆拓土开路
谁也想不到,嘉谷牛奶的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被沙特人拿下了。
沙特的萨尔曼,也像是地主家的傻儿子,被从天而降的馅饼砸懵了。
继签订了“三秦牛”牛肉巨额订单后,他本是想与嘉谷商讨一下嘉谷牛奶对沙特的出口问题,岂料嘉谷向其询问有没有意向在中东合作建设一座万头牧场,以生产嘉谷牛奶供应中东地区。
那还用多问吗?萨尔曼二话不说,就联系国内奉上了六亿美元的大支票。
项目计划在沙特建设一个存栏一万头奶牛的大牧场,由沙特全额出资出地,向嘉谷购买嘉谷荷斯坦奶牛、牧场设备等生产资料;嘉谷几乎是白得牧场30%的股份,只需要负责牧场的生产管理。
事实上,齐政对该牧场的出产在中东的销售权、定价权什么的,并不在意。
单单是牧场要向嘉谷采购的高价牧草等饲料,就足以撑爆嘉谷的荷包了。当然,这也就注定了生产成本低不到哪里去的牛奶,只有海湾地区的土豪们才消费得起。
至于土豪们是用来喝,还是用来泡澡,又或者是边泡澡边喝,就不在齐政的考虑范围内了。
嘉谷这个海外农业合作项目,从金额上来看,并不算太惊人,但也算是开启了一个先河。
中国的海外农业投资,生产的产品不运回国而是在当地销售,并不罕见。罕见的是生产资料事实上被国内“垄断”了,相当于建立起了一套“技术壁垒”。
不过,这一点暂时还没人注意到。有心人更加关心的,是嘉谷此举释放了一个信号——嘉谷牛奶的生产,同意对外开放了!
蕴含“高能生长因子”的嘉谷牛奶,种种好处,连带的优势,是数也数不尽的。
尤其是深入研究过“高能生长因子”的各国医药公司,不动心是不可能的。
只不过不是谁都能像美国大型医药公司一样,说下黑手就下黑手。
现在嘉谷表明了开放合作的态度,有兴趣的人自然不少。
首先是发达国家的企业,他们的消息最灵通,第一时间联系嘉谷咨询;哪怕是美国,也有除了大型医药公司以外的势力派人来接触;及至最后,连一些贫穷地区的富人,都跑来联系嘉谷了——即使是在非洲,上百美元一盒的药品都很有市场,几美元一盒的“保健圣品”嘉谷牛奶,照样会有人买账。
光是嘉谷乳业在全球乳业的排名,就能给上门来的各方以强烈的信心了。
——今年新鲜出炉的全球乳业二十强企业,雀巢、达能两大巨头依然名列榜首,但排行第三的企业,赫然是嘉谷乳业!
如果排行榜还不能让人信服,只看嘉谷乳业公布的几项数据:嘉谷乳业去年营收突破1100亿元,以20%的奶牛存栏量,创造了43%的中国乳业行业产值,攫取了超过五成的行业利润……
支撑起嘉谷乳业在中国乳业界不可动摇的霸主地位的,是什么?不就是蕴含“高能生长因子”的嘉谷牛奶吗?
这年头……好吧,无论是哪个年头,皇帝的女儿都是不愁嫁的。
……
美国医药公司联盟却是愁坏了。
他们都还没来得及划分好各自的利益,回过头来,就发现,夭寿了,一票竞争对手黑压压地冒出来了。
外国公司的介入,对于他们来说,只有坏处,而无一点好处。
竞争者多了,嘉谷因此而提高价码,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少女同学网
还有那该死的沙特合作项目,沙特人凭什么先拔头筹?
先拔头筹也就算了,你这又是全额出资的,又是白送股份的,你是怕后来者不吃大亏是吧?
皮埃尔等人都坐不住了。
他知道,这是齐政在向自己施压。
事实上也是。
嘉谷牛奶的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落地沙特,是齐政亲自推动的。一来是沙特人确实够“壕”,不喜欢多哔哔,就喜欢干脆利落地奉上支票,这样的合作者,谁不喜欢?二来,这就是为了向皮埃尔等人施压。
关键是他们还真的无法坐得住。
虽然嘉谷牛奶的生产对外开放了,但嘉谷奶牛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牛犊子又不是复制黏贴得来的,哪怕嘉谷再多签一个项目,后来者可能就要晚上两三年才能得到嘉谷牛奶了。
两三年的时间,谁又知道“高能生长因子”的研究会不会有所突破?
于是,皮埃尔不等国内的联盟解决好利益分配问题,就动身前往嘉谷总部。
第二次面对齐政,皮埃尔苦笑:“齐董事长,我希望能够和您认真谈一谈。除了之前的条件,嘉谷还有什么要求?”
呵,一听,就知道这是个明白人。
面对明白人,齐政也就“实诚”地说了:“你知道的,我们嘉谷在美国的公司,之前受到了一些很不好的冲击,让我对美国的投资环境很是怀疑呐……”
来了!
皮埃尔就知道,嘉谷不会让人白整的。
虽然他认为,如果没有在美国施展的打压手段,大概也就没有现在与嘉谷谈判的机会。
但欠的债总要还的。他能下黑手,自然也要允许人家秋后算账。嗯,前提是不过分。
他不知道心黑的某人已经很过分了,顺手就将他的国家坑得一脸血,直接间接损失不知几许。
他语气诚恳地问道:“那么,您有什么建议?”
这时候,他最希望的,就是嘉谷要钱。
对于大资本家来说,能用钱来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只要不是狮子大开口,任何一家大型医药公司,其资本厚度能以一己之力支撑两三个嘉谷美国分公司的损失。
看他这么上道,齐政笑得露出洁白而锋利的牙齿:“其实也很简单,我希望,你们能帮助嘉谷收购美国第三大谷物及能源交易商GavilonHoldings!”
皮埃尔:“……”
GavilonHoldings,简称“高鸿”,在全美拥有约140个谷物收购点,在巴西、澳洲、乌克兰等美国以外的主要粮食产地,也配备有基地。如果嘉谷能拿下这些资产,嘉谷国际谷物贸易的全球采购和销售体制将一步完善。
让手眼通天的美国大型医药公司联盟,为嘉谷的开疆拓土开路,想想都带劲!
……
第573章 后起者向上爬有多难?
“你觉得,他们会同意我们的要求吗?”在王昱业的办公室,两人看着皮埃尔离去的身影,王昱业转头向齐政问道。
齐政向皮埃尔提出医药公司联盟支持嘉谷收购美国谷物贸易商高鸿的要求,显然出乎了皮埃尔的意料,以至于他一时都无法给出明确的答复。
“这就要看他们对于嘉谷牛奶的渴求程度了。”齐政说话还是留有了一定的余地。
但其实他还是挺有信心的。说到底,蕴含“高能生长因子”的牛奶就是他最大的底气。美国医药公司联盟此前花费了这么大的精力,才将嘉谷“逼”上谈判桌,想想也知道不可能这么轻易放弃了。
而王昱业显然也是这么认为的:“只要我们坚持将这条件作为谈判底线,应该是问题不大的。对他们来说,这条件虽然麻烦了点,但并不算困难。”
齐政颔首赞同。皮埃尔他们的出现,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恰到好处,尤其是美国高鸿露出破绽之后。
嘉谷国际早就盯上高鸿了。
高鸿是集谷物采购、存储和销售为一体的粮食贸易商,经销网络遍及北美全域、加勒比海诸国、中美、南美及欧洲,而这些地区几乎都是嘉谷集团发展的“盲区”。
去年,高鸿通过收购另一家大型粮食贸易商DeBruce后,成为了仅次于ADM、嘉吉的美国第三大粮食巨头。
但正是这一笔收购,让高鸿陷入了困境。
收购本来就让高鸿资金紧张,紧接着,高鸿还误判了今年美国粮食的收成。它怎么也想不到,美国今年的干旱如此严重。尤其是在高鸿的粮食收购区,几乎惨到颗粒无收的地步——这当然少不了某人的推手。真当齐政对美国的下黑手仅仅是为了出气吗?
总之,内外形势的夹击下,高鸿背负了不轻的债务,也就给了外人收购的机会。
而齐政要医药公司联盟做的,就是为嘉谷收购高鸿提供支持。这个支持,更多是政治上的支持。
“如果没有得到皮埃尔他们的支持,我都不敢说对收购高鸿有多少把握。”王昱业喟然道。
齐政耸耸肩:“我明白,这也是我没有对公司的这一笔收购施加压力的原因。”
别看嘉谷之前在澳洲,在巴西收购了两家规模不小的糖厂,算是开启了“走出去”的步伐。但与高鸿相比,体量是完全不一样的。
后者的收购金额,可能会突破40亿美元,更别说它在美国粮食贸易界的地位了。这也注定了嘉谷对高鸿的收购会受到更多的阻拦。
后起国家要发展起来是有多难?
无论时代怎么发展,世界永远是一个金字塔的形态。
现在这个时代,金字塔的顶层住着盎格鲁…撒克逊人,他们建立的国家结成同盟,分享世界资源并保持国家领先优势。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旁边站着微微笑的犹太人,他们一起手挽着手,吃着火锅唱着歌,控制着世界的石油、金融、顶尖军事科技、话语权。他们一副救世主的神圣表情,偶尔向底层国家或民族扔一两块肥肉,下面就听到一片相互撕扯的欢腾之声。
世界资源只有这么多,不可能大家都爬上塔尖,第一层的人端着枪在上面走来走去,充满警惕,谁敢往上爬多一点,他们就会开上一枪,将后面的人打下去。爱看书吧
曾经挣扎在最黑暗的底层的中国,能从一穷二白往上爬,是靠着顽强拼搏的人民,是靠着不受塔尖之人的蛊惑,最后还靠着会装孙子……才爬至今天的位置。
但爬至金字塔中层的中国,已经无法被上层忽视了——中国的体量太大了,只要往上爬上一小步,就有一大票国家,跟下饺子似的纷纷往下掉。
资本主义体系主导的“全球化”,从来就不存在什么“平等自由”的市场竞争。我们国家需要进口高技术,但却受到发达国家的严格控制;本来我们国家就具有人工成本低的优势,却被发达国家以倾销为由加以严厉制裁;发达国家要自由进入我们国家的所有产业,却严格限制我们国家的资本进入他们的重要产业……
当中国从一个资本短缺的国家转型成为资本过剩的国家,从而让资本出海的时候,外人只看到那些出海的资本(大部分是国有资本)纷纷折戟沉沙,然后开启“大嘲讽术”,或痛骂主导者浪费资源——他们并不懂得其中的难处。
齐政承认,那些失败的海外收购当然是有不少不当之处;但他更清楚,很多时候,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资本与全球资本主义之间的冲突。
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运作,是典型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嗯,说人话就是“任何经济学上的交易,必然包含或者产生出政治上的意义。”
其他领域先不说,就拿粮食贸易来说好了。
在没有嘉谷的平行时空,作为国内粮商领军者的国粮集团,出海并购的对象,基本集中在欧洲,这与岛国国际粮商的主要并购对象集中在美国,形成鲜明的对比。
是国粮集团不想进军美国吗?
当然不是。谁会拒绝进入世界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国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