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农业强国-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还是以“金苎1号”作为主力军,但因为重金属污染种类更复杂,同时还进行东南景天的套种。
经过变异的“金苎1号”确实是一种神奇的植物没有“九转涅槃阵”的诱变,哪来这么优异的超富集植物?
它神奇就神奇在,虽然只吸附镉金属,但它的根,还能将其他重金属转变为化学性质不活跃的形态,阻止其在环境中迁移、扩散相当于集生物修复和化学修复于一身。
在齐政的感应下,“金苎1号”根部发出一种特殊频率,镉元素被“吸引”过来一口“吞下”,其他游离的重金属元素则被“定住”,或者被东南景天吸附。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越多,其清除效率就越高。
每一株苎麻,可以说都相当于一个小小的功能更简单的“六金六筑阵”,你说神奇不?
齐政已经不需要做更多,只要保证其生长速度即可。
“青竹百灵阵(二阶)触发,主木系,范围:方圆一百公里。效果:润泽,生长。生物处于阵中,恍如初生,蓄养紫华,勃然而长。”
施加了充足的有机肥营养,加上灵阵的润泽,使得苎麻和东南景天的根系发育尤其迅速,其“吸金”的“贪婪程度”,简直让戴教授看直了眼。
我的乖乖!目睹随着植物生长而呈现直线下降的土壤金属含量曲线,戴教授都被吓到了,这也太凶猛了吧?
以这个速率,最多三年,这块让所有人头痛的重金属重度污染土地,就基本能恢复正常了?
最关键是,这样不但不会破坏地力,瞧嘉谷猛施有机肥的态势,甚至还会肥地;再算上苎麻的经济效益,投入也不算大。
嘉谷从哪里得到的这两个品种啊?太强效了有木有?
想起自己曾经苦逼地像是从土壤里一粒一粒挑细沙一样移除重金属,再看看眼前“畅怀大吸”的超富集植物,戴教授差点泪目了。
“我建议将嘉谷的植物修复技术列入科技部科技惠民计划成果库,并在湘省矿区和工业污染区大力推广!”戴教授毫不迟疑地转变了立场,并向湘江流域治理小组郑重建议道。
嘉谷重金属治理项目的进度,超乎了领导小组的预料,也让湘省各地方政府欢欣鼓舞据说重金属防治进展要酝酿着被列入绩效考核了,嘉谷这样手握“神器”的企业,简直是最好抱的大腿!
一时,投资考察邀请如雪花般飘向嘉谷集团,以在粮食生产基地和加工厂上给予的与国企同等优惠政策的扶持为突破口,铆足劲吸引嘉谷落地投资。
王昱业热情地安排人员进行考察和回应,而齐政,则在忙着……开挂。
既然已经做好了进军湘省的打算,那么,祛除重金属污染的阴霾,就是嘉谷本身的愿景和需求了。
湘省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占比在50%以上,更多的其实是轻度污染。
但相比起可以集中治理的重度污染地,这些轻度污染更加让人头痛。
首先,微量的重金属就可以污染粮食,既隐蔽又量大面广,治理起来效率却很低。另外,作为产粮大省之一,粮食生产压力大,也不可能长时间空闲治理。
所以,正常来说,治理轻度受污染的农田,复杂程度超乎想象,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事情。
奈何齐某人从不“讲理”。
“六金六筑阵(四阶)触发,主金土两系,范围:方圆一千公里。效果:凝脉,聚矿。能使地脉凝结,生金炼银。”
重度污染地集中治理,轻度污染的广大农田则神不知鬼不觉地被“净化”。
双管齐下共“吸金”,敢叫湘省换新地!
湘省被轻度污染耕地里的镉、铬、锰、锌等重金属元素,在灵阵的凝聚下,分门类别,尘归尘土归土,重返矿区,目的地直指田华矿业在湘省的几个有色金属矿区!
……
第402章 老丈人的“惊吓”
齐政从不盲目承担责任。
大开灵阵“吸金”,一是因为湘省已经将重金属防治项目列为“一号重点工程”,在污染源上严格防控,齐政才下定决心助其一臂之力。
不然,自己这边忙着治理,另一边忙着污染,开再大的挂都无济于事。
二来,嘉谷集团既然要大举进军湘省农业,那么保生态屏障稳固、江河之水清澈、空气四季常新,既是嘉谷的使命,更是永续发展的治本之策。
最后,经过凝聚的富矿,好歹也落在自家人口袋里不是?
在齐政以点带面,渗透湘省农业之时,他的岳父,在大开大合地征伐湘省的矿业开发。
为了规范矿产开发秩序,湘省大力整顿矿业结构。对煤矿,采取关闭整合方式对有色金属矿,探索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整合。
而田华矿业作为国内有色金属新贵,自然也不会错过这种良机。于是,齐政和田父爷俩,成功在湘省“会师”了。
田父现在对女婿是越看越满意。
毕竟,这货对自己女儿的心意有眼可见拿一座世界级铜矿当聘礼,拿一座海岛当结婚礼物,即使是护犊子的田父,也无法挑剔更多。
更何况,自从女婿拉了一把田华矿业后,自己的事业像是开了光一样,越做越顺!
“爸,乌拉特铜矿开发进度怎么样了?”齐政和田父约好喝茶,顺便关心一下岳父的近况。
说起乌拉特铜矿,田父笑得合不拢嘴。
“托你的福,田华矿业真的是得到了一座金山!”
“乌拉特铜矿已经被正式认定为国内的第一大铜矿,并且有较大的资源扩展潜力。前不久还被列为国家战略项目,是国家战略铜储备中心,国家领导人都对乌拉特铜矿的建设、发展亲自作出批示。”
“乌拉特铜矿一旦建成,必将在世界的先进铜矿行列中占据一席之地。不仅能大大缓解国内铜资源的供应,还可以对国际铜业巨头的价格制定形成一定制约。”
“储量大而集中,埋藏浅,剥采比小,开采成本低,再加上如今铜价格节节上升,矿区都还没有建成,仅凭借着在乌拉特铜矿的股份,田华矿业就已经被各大银行追着放贷了。”
齐政笑呵呵地贺喜。
田父真正感受到了手里掌握着一个世界级矿产的力量,哪怕是部分力量,也让他看到了一个新天地:“还是手里有矿才会被重视。你知道不?前段时间,世界矿业巨头力拓、必和必拓陆续找上门来,想要出巨资入股田华矿业。”
“哈?”齐政一愣,这倒是初次听闻。
“我拒绝了他们。”田父很干脆地说道,“谁不知道他们真正看上的是我手中的乌拉特铜矿股份?但这可是我们国家的战略级资源,岂容外资染指?”
齐政闻言,对田父竖起了大拇指。
田父爽朗大笑起来。
接着两人的话题转到田华矿业分拆出去的盛业煤炭身上。
“盛业煤炭被国企整合并购了。”田父有些平静地说道。
齐政也略微关注过盛业煤炭。当初被齐政下黑手制造了其最大煤矿的“透水矿难”后,借壳上市进程被中断,兼并主体资格被取消,挣扎了一段时间后,终不敌整合的大势所趋,被一家国企兼并了。
虽然称得上是被背叛了,但田父对其落得如此下场没有什么高兴。毕竟,那也曾是他的心血,现在只有一种哀其不争的感觉。
“方家父子太急了,也太贪了!如果不是为了追求上市一昧扩产,也不至于发生矿难”田父不知道真正的罪魁祸首就是眼前这货,情绪颇为复杂地感慨道。
齐政忍笑,默默点头。
“算了,这都已经过去了。”田父一挥手,随即面露喜色道:“对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哦?什么好消息?”齐政期待道。
田父喜气洋洋道:“我们在菲律宾投资的镍矿,被发现居然是一个高品位富矿!”
齐政双目微瞪,真的是好大的“惊喜”!
田父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海外开矿真的是太多坑了!前期哪怕开展了大量勘探、选矿、可行性研究、环评等准备工作,依然是防不胜防!”
“我一直认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毕竟,不管是澳洲这种铁路港口被竞争对手控制的国家,还是菲律宾这种需要从头建设基础设施的国家,都对参与企业极不友好!”
“现在看来,海外购矿最大的风险,是在于矿山质量不好。”
“在菲律宾就是这样,当地矿产资料不够全、不够详细,真正资料只掌握在当地少数人手里。除非在当地有很好的人脉与专业采矿知识,才可能真正了解所购矿场的真实储量与开采状况。”
“我算是早有准备了吧?也选择了当地的地头蛇进行合作,谁知道,还是差点被坑。”
齐政眨眨眼,无辜地问道:“怎么说?”
田父愤愤道:“我之前聘请了一家地质勘查机构去分析那座镍矿区的储量,可这家机构出示的数据和后面其他调查公司出具的数据相差很远!明明是一座高品位富矿,愣是说成品位一般,储量也远远说低了,你说他是安了什么心思?”
“你不知道啊!当初得到最新反馈,我差点被吓出了一声冷汗。这次算是错有错着,如果是反过来呢?所以,外国企业或政府都不靠谱,以后海外购矿,还是要委托数家不同评级的地质勘查机构去调研分析,如果他们数据都差不多,才能证明这个研究报告比较可靠”
齐政差点被呛着了,万万没想到,自己开个挂,还把老丈人吓着了。
田父还认真地教育齐政:“嘉谷以后走出去,这方面也要更加注意了,真的是稍不留神就会犯下大错。”
齐政还能说什么,唯有点头称是。
“不过,这次也算是因祸得福了。我们在菲律宾投资的镍矿,品位之高、储量之丰富,都是当地罕见的。”
田父瞬即春风满面道:“有了菲律宾高品位的镍矿、国内战略级的乌拉特铜矿,再加上我从拓展长远发展空间及规避风险考虑,在湘省并购整合的有色金属矿山,田华矿业已经隐约形成了以镍、铜为主的重金属和以钼、钨等为主的稀有金属两大有色金属业务板块”
齐政瞅着兴致勃勃展望着未来的老丈人,想起正在为田华矿业湘省矿区凝聚矿物质的灵阵,不由得心里暗笑:岳父啊,很快你就会发现,不但国外的矿区勘探不靠谱,连国内的也不见得有多靠谱。
两人说完了田华矿业的近况,话题开始转到嘉谷上面了。
田父轻抿一口茶,笑呵呵道:“嘉谷最近在湘省,动静可不小啊!”
齐政淡定道:“争霸之路嘛,激烈是难免的”
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国
随着嘉谷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一起步入湘省的,是嘉谷粮油的大举进军,嘉谷的“大米霸业”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嘉谷粮油宣布在洞庭湖平原投资15亿元建设水稻综合加工基地,设计年稻谷处理能力将达到200万吨。项目已经正式奠基,并开启了第一期工程建设。这将成为湘省最大的粮食加工和物流中心。
配套设施建设紧随其后。嘉谷集团先后在湘省各地与当地政府达成协议,投资建立或并购仓储贸易企业,并在洞庭湖平原自建粮食收储库,建成后的储备库总面积800亩,粮油储备能力达50万吨以上。
嘉谷粮油正式进入“鱼米之乡”的湘省,切实让竞争对手感到紧张。
谁都知道,这是嘉谷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