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农业强国-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350章 步入全球糖业前三强
澳糖收购角力一时出现了微妙的平衡,种植农股东支持嘉谷国际而CSR董事会支持丰益国际。
丰益国际颇有点骑虎难下。
嘉谷国际紧跟报价,在资金上拉不开差距;而嘉谷国际走的“农民路线”,丰益国际不愿拾人牙慧也没有这样的耐心对待糖农习惯了西装革履、杯红酒绿中与上层人士达成交易,对于跟底层的“泥腿子”打交道实在是太为难他们了。
丰益国际事先绝对想不到,自己的并购大业会被一群草根的“乌合之众”所阻挡。
而随着团结在嘉谷国际周围的糖农越来越多,嘉谷国际获得的支持不可同日而语。
王昱业趁热打铁,紧锣密鼓地拜访澳大利亚农业、食品及林业部部长,为了收购CSR糖业而“拉票”,寻求各方支持。
嘉谷国际对这次并购是全力以赴,虽然在海外并购中的经验尚缺乏,但意向坚决且执行力极强,且在竞争预案的布置和对竞争对手的了解上做得极其到位。
再加上王昱业有着清醒的认识实际上在很多国际性并购中,成交价格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尤其是在双方报价不分上下的时候。
品牌保护、本地化就业等细节性谈判内容,以及收购方在国际化市场上的能力和相关的政府政策态度,才是决定收购是否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
虽然论国际化程度,丰益国际作为跨国企业,在国际并购方面的体系已经成熟,占据着相当的优势。
但王昱业通过保证本土糖农的利益,争取到广大糖农的支持,又扳回了一局。
其后王昱业在与澳大利亚官员的接触中,敏锐地察觉到一个关键点:澳大利亚政府对此次收购会影响澳糖业定价的担心CSR糖业在澳大利亚的市场占有率达50%左右,对糖业定价起着决定作用。
他当机立断,仿效岛国企业采取“割据”原则,不干涉海外企业管理层价格决定的经验,强调嘉谷国际会继续支持CSR糖业现行做法,包括完全遵守现行甘蔗供应协议以及原糖销售协议,在加工的下一环节出口贸易也沿用过去糖农熟悉的公司。
这一点恰恰是丰益国际很难承诺的,因为其正在布局进军食品和饮料配料行业,对糖的需求不言而喻,一旦成功收购后,出口贸易结构必然会做调整。
反而是嘉谷国际轻车上阵,可以接受CSR糖业已经形成的成熟销售渠道,耐心地等到完全掌控局面后,再作调整。
随着时间的推移,优势逐渐向嘉谷国际倾斜。
在新一轮报价中,嘉谷国际以17。8亿澳元的要约报价,获得了CSR集团董事会以及糖农股东投票的一致赞成,终于在与丰益国际的角力中脱颖而出。
上述交易尚需获得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新西兰海外投资办公室以及中国商务部等部门的审批,但无论从CSR的角度,还是从丰益国际的角度,双方继续谈判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丰益国际出局了!
……
消息传回,嘉谷管理层大喜。
了解了整个收购过程的齐政亲自给王昱业发来贺电:“幸而有你出马,一举为我们打通了糖路!”
电话另一头的王昱业谦虚几句,转而说道:“拿下了CSR糖业,我们嘉谷在糖业真的是有了一个高起点。”
尽管收购要约还没有得到最终审批,但嘉谷国际收购团队已经被允许接触CSR糖业的生产管理了。
王昱业对即将入手的CSR糖业资产明显很满意:“澳大利亚所有的甘蔗都采用机械化或自动机械化收割。甘蔗收割、运输计划系统由计算机控制,可使农场与糖厂之间的甘蔗运输受到非常精确的控制。CSR糖厂运用周密的收割运输计划,在保证工厂24小时连续生产的前提下,工厂没有一根甘蔗积存,根本没有堆料场地;充分展示了专业化的分工服务体系。”
“CSR糖业在散装原糖的处理能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国际上最先进、有效的散装原糖存储和处理设备。而且糖厂装备自动化控制程度高,能耗低,产品质量好。这些优势为生产的食糖提供了很强的竞争力……”
“这些都为我们日后整合国内糖业提供了方向与经验!”
齐政边听边点头。
在进军糖业之前,嘉谷对国内糖业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国内糖业与国内大多数产业一样,经过多年的发展,陷入了一种“大而不强”的局面。
与国际上主要的产糖国相比,国内糖产品尤其是蔗糖仍以初级产品为主,产品品种单一且附加值低,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在国内外市场缺乏“产业话语权”。
以甘蔗加工为例,国内糖厂全部采用一步法生产,导致产品档次总体较低,生产的糖产品还不能进入伦敦和纽约的期货交易市场。而澳大利亚多采用二步法,即先在原料集中地,以简单工艺设备生产原糖,然后运到大城市的精炼厂进行精炼加工。
这也是嘉谷国际为何从国外收购成熟的糖业公司入手的原因只要完全掌握了CSR糖业,日后对国内糖业的整合就能实现“降维打击”,在甘蔗的加工工艺、技术水平与能耗、蔗糖蔗渣、糖蜜等制糖副产品的有效利用等诸多环节上提供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不过,关键还是我们能否成功掌控CSR糖业。收购只是试水海外并购的一小步,真正能够成功还取决于并购之后整合和经营。”王昱业冷静的声音传来。
俗话说得好,结婚容易生活难。
齐政自然知道,嘉谷国际与CSR糖业如何在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达到中西方的完美融合,是不小的挑战,嘉谷国际是否具有国际化的管理能力,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在用好国际职业经理人的同时,应加速培养我们自己的国际化管理团队了!”齐政说道。
嘉谷要成为有“走出去、引进来”国际化运作能力的企业,不可否认,面对世界各国政策、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团队国际化经营的能力、实践经验和人才储备都面临巨大的挑战。
这次海外并购,其实无论成败,对于嘉谷体系而言都是一次很好的实践。
当然,还是成功最好。
12月底,嘉谷国际的收购要约获得了当地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嘉谷国际最终获得99%的股份,成为绝对控股股东,CSR糖业改名嘉谷糖业,成为嘉谷在澳洲的子公司。
CSR糖业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粗糖及精制糖的生产商,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粗糖出口商,且在亚洲市场具有领导地位。嘉谷国际成功收购后,将取得澳大利亚50%的粗糖生产能力和占国际交易约4%的糖厂。嘉谷糖业由此步入全球糖业前三强!
……
第351章 给央企的压力
嘉谷国际成功收购CSR糖业,跻身全球糖业前三强的消息传回国内,没有引来太多的瞩目。
一来是这段时间的新闻太多了,次贷危机、四万亿救市计划、猛牛的股权危机……
二来,虽然这是次贷危机恶化以来,国内第一单成功抄底海外优质资产的收购案例,但无论是嘉谷国际,还是CSR糖业,都不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企业,关注度颇为有限。
但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嘉谷国际这笔收购……干得太漂亮了!
真正的业内人,都能看到嘉谷国际这笔收购的战略意义。
谁不想像国际四大粮商那样,有自己的港口、船队等,但是都只能想想。
一方面是因为跨国粮商和原产地的合作,已经非常稳固了;另外,他们在包括信贷、资金、仓储、化肥整个供应已经很紧密了,要想进入,门槛非常高;所以,不过是有心无力。
但次贷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为国内粮商提供了全球配置资源的机遇。
嘉谷国际通过寻找可行的海外投资机会和目标,通过并购等方式积极“走出去”,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但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嘉谷国际此举,也传递了极大的压力。
……
国粮集团的老总宁镐就觉得,自己简直是与嘉谷体系犯冲。
执掌华闰集团的时候,他通过不断地购买啤酒公司,最后整合成了今天产销排行第一的华闰雪啤品牌;然后嘉谷体系冒出来了。
嘉谷体系的清源啤酒异军突起,同样通过“买买买”的战略、灵活高明的营销手段以及更胜一筹的啤酒口感和品质,势头直逼雪啤,眼看着就要夺得国内啤酒界桂冠了。
这也就算了,毕竟,自己04年就已经调任执掌国粮集团了。
然后,他发现嘉谷体系简直无处不在。
国粮集团最核心的业务,是关乎国计民生的粮油食品。主打的是福临门品牌,新总部所在大厦也以福临门命名,足见国粮集团对福临门品牌的重视程度。
然而,央企国粮苦心培育的“福临门”食用油,连年征战,仍然难以撼动外资“金龙鱼”的垄断地位。
如果仅仅是输给了独占国内食用油近40%市场份额的金龙鱼,他也认了;但嘉谷粮油横空出世,在大豆危机中力挽狂澜,借此成为国内最大的油脂加工商,然后推出了“嘉谷食用油”品牌,短短几年的发展,市场份额居然超过了福临门。
虽然两家离金龙鱼都有不小的差距,但嘉谷在原料大豆生产和加工上,不是国内任何一家粮商所能媲美的。不谈国内的大豆种植基地,业内谁不知道嘉谷在俄远东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上百万公顷?
相比之下,国粮集团的大豆原料还主要靠美国ADM供应。
宁镐也承认,自家的市场占有率应该做到20%以上,这才是央企应有的分量。但上有金龙鱼,下有嘉谷,说得倒是轻松。
同样,在国人的主粮大米方面,福临门也遭遇了嘉谷粮油。
嘉谷凭借着丰富的水稻种植经验,在南方产粮区建立了庞大的水稻种植、收购、物流、加工、营销网络,令益海嘉里都退避三舍。
这日子没法过了。
……
宁镐已经发现,粮油作为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国粮集团与民营企业竞争并不具备优势。国粮集团必须要进一步扩展产业链,实现更多的品类经营。
纵观国粮的全产业链计划,独独缺了乳业一环。
国粮曾向国内诸多乳业巨头抛出橄榄枝,可是“毒奶事件”之前的中国乳业一直告诉增长,谁也不愿“分钱”给国粮,即使寻找合作对象,也更倾向于国外乳业巨头和投行。
“毒奶事件”后,国内乳业巨头再次进入了国粮视野。没有卷入危机的嘉谷乳业以不可阻挡的冲天之势登顶,虽然看着垂涎欲滴,但基本是不用想的了。
他最终将目光锁定在猛牛乳业身上。
猛牛也算是倒了血霉了。
去年卷入“毒奶事件”不说,损失惨重得差点崩盘了;今年,好不容易赶上了乳业恢复的良机,又撞上了次贷危机。
众所周知,在猛牛发展遭遇资金瓶颈期时,与大摩等国际投行开始合作,即以资本对赌的方式赢取外资的注入。
尤其是去年遭遇“毒奶事件”的冲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亏损,猛牛还抵押了不少股份给大摩,通过大摩投资美国的理财产品然后次贷危机来了,大摩差点破产,猛牛的投资出现巨亏,导致猛牛股权危机爆发。
虽然通过老牛同志的一通哭诉:股价暴跌、陷入现金流危机的猛牛将可能被外资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