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超级农业强国-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近年来,我国食糖产量开始出现增长态势,供应貌似能够弥补国内需求缺口,食糖进口量也随之下降。
  但从长远来看,糖料应用广泛,国内需求缺口可能会进一步增大,而国内食糖产量增长空间已经不大,这就只能通过进口来弥补。
  最好的办法,是在海外上游建立基地。
  一直以来,有心在糖业展开布局的嘉谷国际都在考察海外糖业上游资源,进而延伸食品产业链。
  现在,机会来了。
  嘉谷国际首先以出价不超过15亿澳元向CSR集团试探性地表达了收购对方旗下糖业资产的意向,但随后不久,CSR集团以推进糖业事业的分拆计划为由,拒绝了嘉谷国际的收购要约。
  但嘉谷国际并没有放弃,相反,既然CSR集团透露了分拆糖业事业的计划,证明其出售意向不是空穴来风。
  于是嘉谷国际继续发出收购要约,报价为16亿澳元——这次CSR集团没有一口拒绝。
  我擦,感情是嫌报价低了。
  CSR糖业公司值这个价吗?值的!
  “与我国相比,澳洲的甘蔗种植水平和制糖技术水平都很高,可以把先进的技术复制回国内,支持我们在国内蔗糖领域的发展。甘蔗又是乙醇的主要原料,CSR糖业公司在国际糖价上升时,加大糖的产量;而糖价下跌时转化为生产乙醇,不仅扩大了产业链,同时也为可再生能源进行了储备,形成一条完整的甘蔗产业链,这符合我们对农产品进行综合利用的策略。”王昱业将收购目标锁定糖业,看中的不仅是澳大利亚的原料糖业务,也希望获得可再生能源业务。
  齐政翻着资料,点头赞同。
  其实他更看重的是另一点:CSR糖业公司还拥有1250公里的甘蔗运输专用铁路,这些铁路可以将甘蔗从农场大门直接运到压榨厂或者港口,在物流上具有极大的优势,生产的白糖在全世界范围内可以做到成本最低,与巴西生产的白糖相比具有竞争优势。
  CSR糖业公司是澳大利亚糖业第一巨头,也是澳大利亚糖业“走出去”最大的一个出海口。
  谁能掌握CSR糖业公司,谁就能牢牢握住这个出海口,就像握住了一条大蛇的七寸——这对于首次真正跨出国门的嘉谷国际来说更有战略意义。
  但问题来了,这是嘉谷体系首次在海外运作收购一家拥有完整产业链,并在行业内占据绝对优势的龙头农企,根本没有太多的经验,谁能担当这个重任呢?
  “我亲自带队过去吧,怎么说,这也是一次‘跨行业’的战略收购尝试。”王昱业主动请缨道。
  嘉谷管理层都松了一口气。整个集团,并购管理手段最高的,也就王昱业了。
  这是一宗影响澳大利亚整个糖业格局甚至世界糖业格局的并购案,而且一向以来,国内企业在澳大利亚的收购失手颇多,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于是齐政坐镇总部,总经理王昱业带队前往澳大利亚进行CSR糖业公司的收购。
  ……
  王昱业刚到澳大利亚,就得到战略部的最新调查结果。
  丰益国际同样对CSR糖业感兴趣,虽然还没有发出收购要约,但其已与CSR集团接触了很长时间。而且,这大概是丰益国际发展其糖业业务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还包括在印尼成立一家糖料种植园。
  王昱业立刻给予这个潜在的对手足够的重视。
  在王昱业看来,收购战便是另一种形式的信息战,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比谁钞票更多。最害怕的就是出现信息不对称。
  因此嘉谷国际在收购过程中一向喜欢保持低调。
  收购行为太高调,容易过多过早地披露并购意向以及并购价格,一是会给潜在的收购者提供收购目标,节约搜索成本;二是给了竞争对手定价的主动权。
  同样的,千万不能对竞争对手掉以轻心。
  尤其是丰益国际这样的老对手。
  丰益国际作为世界级粮油企业,其业务板块众多,在华业务以“益海嘉里”为代表,“金龙鱼”品牌即出自其门下,也是嘉谷集团在粮油市场主要的竞争者。
  而随着嘉谷进军全球的脚步,丰益国际与嘉谷的对立必然越来越多,围绕澳大利亚糖企的并购故事,可能只是硝烟的一角。
  巧的是,丰益国际负责澳大利亚糖企并购的李立承同样是这么想。
  嘉谷是看到了国内糖业市场的需求缺口所在,有针对性地延展产业链,直至远在海外的宏大布局,最终目的是服务国内市场。
  这一点,对手同样看到了。
  丰益国际因旗下糖业业务在新加坡当地几近垄断,也有“新加坡糖王”之称。但马来西亚、新加坡市场太小,当一个弹丸之地的“糖王”有何意义?自然又把目光投向了广阔的中国市场。
  作为直接竞争者,当然不会坐视嘉谷在产业链的前端崛起。
  李立承抵达澳大利亚,即向CSR糖业公司发出了收购要约,报价为16。5亿澳元,且获得了CSR集团董事会的支持。
  ……


第349章 第二战:糖业角力
  “对手的根基比我们深很多!”这是王昱业在电话里给齐政的汇报。
  竞争对手丰益国际在澳大利亚市场深耕多年,对当地糖业渗透颇深。一经报价就获得了CSR集团董事会的支持,还差点获得了董事会的排他性邀约。
  相比之下,嘉谷虽然在国内与益海嘉里斗得不分上下,但在国际农业并购领域“资历”极浅。
  嘉谷国际第二次报价提升到17亿澳元之后,丰益国际跟着也报价17亿澳元。但很显然,同样的报价,嘉谷国际被CSR董事会拒绝了。
  丰益国际的意思很明显,嘉谷若想继续并购,继续提高报价呗。
  “不能与丰益国际陷入无止境的烧钱游戏中!”王昱业皱眉道。
  虽然论资金实力,丰益国际更为雄厚。但在单一项目上,嘉谷国际其实是无惧的,只要不是傻子,没有谁会无休止地加价。
  但问题是,即使是同样的报价,CSR集团董事会也只会偏向于丰益国际,这点对于嘉谷国际来说太不利了。
  直至王昱业率团队深入了解澳大利亚的糖业以后,发现,嘉谷国际这个“新手”并非没有实现逆转的可能。
  信心首先源于澳大利亚糖业特有的体系。
  在澳大利亚,可以把糖业产业链粗略分为“种植—加工—出口贸易”三个环节。其中,种植环节的主体是糖农。在甘蔗种植区,糖农租政府土地种植甘蔗,有点类似于我国的“包产到户”。
  在加工环节,则由大大小小的糖厂来完成,但澳大利亚的特点在于,许多糖厂都有甘蔗种植者的股份,因此,糖厂的收益是由糖农凭股份多少与糖厂共同分享,且通常是糖农占2/3的收益。
  这造成了一个现象,即许多糖厂的股权结构极为分散。例如,CSR糖业公司,就有一半股东是糖农。
  于是王昱业马上更改了并购策略,带着团队一户一户拜访CSR糖业公司的“散户股东”,介绍嘉谷的情况,更重要的是,了解他们的需求。
  丰益国际的李立承很快得知了王昱业的新动向,不由得嗤笑:“新手就是新手,这么多的糖农,是他能一一打动的吗?”
  澳大利亚糖厂的这种股权结构,也令他都颇为头疼。但国际粮商采取的做法都是“抓大放小”,主要做公司管理层的工作。如果收购成功,也计划将甘蔗农控制的糖厂合并,成立一个大型的糖业巨头。这样,也符合国际粮商整合同类资源、做大规模的一贯思路。
  更何况,丰益国际与CSR集团董事交情更好,更容易成事。
  不过这倒是给了他一个启示。
  虽然嘉谷国际没有国有成分,但是他们“嫩”啊,只要糖农们意识到这点,嘉谷国际做再多也是无用功。
  很快,当地媒体就出现了对嘉谷国际的质疑声:“试问,这样一家没有什么任何国际糖业并购经验的企业,甚至没有糖业经营业务的企业,收购CSR糖业是用来练手的吗?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将我们最大的糖业公司经营得一塌糊涂,从而弄丢了我们的工作?”
  而丰益国际则适时发布声明称:“在其主要的市场国家中,比如亚洲的印尼等发展中国家,其食糖的消费量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且需求量巨大。因此,丰益国际希望运用此前在其他农业领域的成功整合经验,并利用自己在亚洲多国建立起的强大的市场网络渠道,建立起强大的糖类业务……”
  ……
  如果王昱业知道李立承的嗤笑,肯定毫不客气地反讽:尔等生活在弹丸之地的屁民,岂见识过“深入群众、发动群众”的威力?
  也是在接触当地糖农之后他才发现,嘉谷国际的经验不足,有时候不但不是劣势,还是某种程度上的优势。
  国际粮商自己的产业结构和布局是比较完善,但他们也因此具备整合以后抛开当地企业自己单干的能力,这一点是当地人最担心的。
  “我们嘉谷国际在澳大利亚的根基不深,根本不用担心形成多年的利益结构被我们改变。”王昱业很耐心地去做安抚工作。
  王昱业表示,嘉谷国际尊重当地方方面面的利益结构,包括政府的利益,行业的利益,社区的利益……
  譬如,澳大利亚的甘蔗种植者往往聚居一处,代代相袭、子承父业,且不受工业文明之诱惑,并不羡慕外出去打工。正因此,他们非常看重自身利益的保护。
  另一方面,由于当地甘蔗种植者老龄化严重,当地州政府也希望更年轻的一代继承父辈的技艺与传统,但新生代种植者缺少设备投资,面临着无地可种的困境。
  王昱业当即表示愿意资助,并会在收购要约中提出了扩大甘蔗种植面积,支持吸引年轻一代投身甘蔗种植的主张,受到了社区和糖农的欢迎。
  也幸好是认真细致的沟通工作,否则,王昱业都不知道,很多当地人刚开始是觉得中国都不是说英语的国家,怎么和他们做生意?
  文化认同什么的,他玩得最溜了。
  为了赢得更多股东的支持,在王昱业的策划下,嘉谷国际澳糖收购团队的工作人员对他们展开了“柔性攻势”。
  举办股东吹风会、冷餐会和家庭面访等形式,向股东们宣传嘉谷国际的主张,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为了拉近与糖农股东们的情感距离,团队工作人员也入乡随俗,学会了如何看懂橄榄球赛,能够分辨英式橄榄球和联盟式橄榄球的规则差异,在酒吧和糖农股东们一起喝酒狂欢……
  “柔性攻势”卓有成效。后面当媒体继续抨击嘉谷国际的时候,一些糖农甚至会站出来说:“为什么不能与中国人合作?”
  更明显的体现是在第三次报价后,嘉谷国际报价17。5亿澳元,同时承诺建立嘉谷国际、独立董事、蔗农三方的平衡董事会结构;保持CSR糖业管理架构的稳定和经营自主权,公司将继续由现有的管理团队管理等。
  这次,轮到糖农股东投票否决了丰益国际同样是17。5亿澳元的要约报价。
  李立承一口气差点喘不上来。
  王昱业呵呵直笑,“农民路线”可是经过伟人实践的伟大战略,敢不把他们当回事?分分钟就不把你当回事!
  ……


第350章 步入全球糖业前三强
  澳糖收购角力一时出现了微妙的平衡,种植农股东支持嘉谷国际而CSR董事会支持丰益国际。
  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