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超级农业强国-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擦,真的假的?嘉谷乳业背后还有这么大的靠山?”
  下面立刻有人跟帖“我怀疑是标题党,这么大的一家公司,怎么我从没听说过?真这么厉害咋没上过中国500强?”
  随后有人跟帖反驳“楼上的,还别说,我刚查了一下,嘉谷集团是没上去年的500强,但是清源啤酒和嘉谷粮油都榜上有名,不过比较靠后就是了。”
  “那就对了,榜单靠后,人家又低调,谁会关注啊?”
  还有人仿佛被打开了新大陆“我最喜欢的嘉谷牛奶和清源啤酒居然是一家的?没说的,最好喝的牛奶,最好喝的啤酒!”
  “最好喝+1……”
  “+2……”
  “呸,啤酒我就不赞同了,有我大哈啤好喝吗?”
  “青啤表示不服……”
  “百威表示有话要说……”
  “楼上的肯定没有喝过清源啤酒,不吹不黑,它的口感真的是一绝,夏天来一瓶冰冻的清源啤酒,简直快乐似神仙……”
  “清源啤酒价格高,我还是喜欢雪花。”
  “一分价钱一分货……”
  又有人加入混战“不喜欢喝啤酒,对清源啤酒不了解,但仙茗大米绝对对得起它的价格,最好吃的大米,不接受反驳。”
  “仙茗大米?没听说过!”
  回帖“嘉谷粮油推出的高端大米品牌!”
  “有多高端?”
  回帖“18元斤。”
  “卧槽,楼上土豪,鉴定完毕!”
  “这是什么神仙大米,我买泰国香米都没这么贵。”
  “自大,没听说过越光大米的名头吧,敢自称最好吃的大米?”
  “楼上肯定没吃过仙茗大米,泰国香米、越光大米我都吃过,不客气地说,在仙茗大米面前,他们都是垃圾……”
  “只吃得起普通大米的穷逼瑟瑟发抖……”
  眼看着讨论楼越来越歪,陷入了一场“谁最好”的争论,有人默默地发了一贴“难道你们都不好奇这么大一个集团,背后的老板是谁吗?”
  “……”
  静了一瞬。
  “同好奇。”
  “同好奇+1”
  “同好奇+999……”
  ……


第295章 王国背后的男人
  媒体靠什么活?靠新闻!
  新闻的核心是什么?是新鲜感!
  嘉谷乳业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发酵,该知道的也知道了,基本没有什么新鲜感了。
  但嘉谷集团不同,之前一直处于“隐身”状态,知道的人不多。
  当新浪网拉开了曝光的序章,引发了网友的第一波关注后,其他媒体也迅速跟上了。
  食品安全是当前舆论的焦点,一家神秘崛起的大型农业生产和食品制造企业,毫无疑问满满都是看点。
  在各路媒体的深入挖掘下,嘉谷集团就被解开了神秘面纱。
  有媒体爆出重磅消息在当年的大豆危机中,就是嘉谷粮油力挫外资,保住了大部分国产的大豆压榨份额,才没有让大豆压榨行业在危机中彻底沦陷,并借此成为国内这一领域的龙头企业。嘉谷体系甚至至今坚持扶持国产大豆种植。
  紧接着又有媒体报道嘉谷农业已经成功走出国门,在俄远东地区开发了几十万公顷的农场,为国家的大豆供应开启了多元化保障。
  还有的媒体将目光放在清源啤酒上“通过收购兼并、扩张积蓄产能,异军突起,向世界展现了惊人的中国啤酒的速度。”
  还有吸引观众眼球的亚洲最大单体养猪场,在去年底至今年初爆发的猪瘟疫情中,大大保证了越省等地的生猪供应……
  无论是从何种角度来看,嘉谷体系都能算得上是一个奇迹!
  虽然嘉谷体系的公司没有公布营业数据,但有媒体估算了嘉谷体系去年的营收嘉谷粮油无疑是大头,去年的营业收入大概在300亿以上;清源啤酒和嘉谷乳业的营收都在100亿左右,再加上其他子公司,整个嘉谷体系虽然离千亿营收还有相当的距离,但六七百亿的营收,如果以嘉谷集团入榜,在去年的中国500强中已经能排进前五十了。
  报道一出,观众们都亢奋了起来。
  这可不是互联网等企业的估值,而是实打实的营收,关键在于发展时间。
  按照媒体们的报道,嘉谷集团也不过六七年的发展史,为何能在农业这种传统领域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
  当然,各方人马也给出了各种分析。
  有专家指出“高品质似乎是嘉谷体系一脉相承的经营准则。稍微了解中国农业企业的人都知道,绝大多数农企由于产品同质、竞争方法同质,大家都没钱可赚,在微利的边缘挣扎,自然做不大。但嘉谷体系不是这样,他们能将产品价值做实,将品牌价值做高,就像嘉谷乳业一样,自然能杀出血路……”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的报道,嘉谷体系毕竟不是市场前沿的那些高科技公司,最多也就吸引一波眼球后,基本就完事了。
  但一些好奇的媒体继续深挖嘉谷体系的核心,嘉谷体系的创始人也就逐渐进入了他们的眼帘。
  虽然齐政在之前嘉谷体系的整合中,在全球公认的避税天堂百慕大群岛,成立一个离岸基金会,将自己拥有的大部分嘉谷集团的股权悄悄地转移到基金会名下,又在香港注册了一家公司控股该基金会,通过这种脱裤子放屁的手段绕了几圈之后,从单一公司的注册资料中已经很难了解到齐政在嘉谷体系中的具体股权。
  但齐政本人毕竟没有藏着掖着,还上过不少嘉谷体系相关的新闻,只不过那时没有报道他是嘉谷集团的董事长而已。
  在一些有心人的暗中推动下,一些媒体很快将齐政的身份挖掘了出来。
  “农业王国背后的男人!”
  年轻,白手起家,富豪,未婚……
  以上几个标签成了新闻和网上的热门词。
  相关报道一出,谁都挡不住国人对齐政这个传奇青年巨富的兴趣了。
  都市类媒体挖掘齐政,主要介绍他的年龄、出身、未婚,大学毕业就回乡创业,带领家乡发展致富,突出他经历的“传奇性”。
  财经类媒体挖掘齐政,主要介绍他的嘉谷集团,旗下的几大子公司,分析它们的市场前景、上市前景,突出他年轻有为。
  而一些喉舌媒体则主要挖掘齐政的“代表性意义”,他们认为齐政代表了中国新生代的成长,认为以齐政为代表的新生代,有想法、有魄力、有见识、有能力……这些新生代抓住了国家发展的时代机遇,即使在农业这样的传统领域,也能成为弄潮的骄子!
  报纸上各种整版,网络上各种头条。
  报道刚出的时候,网上好些人众口一词地怀疑齐政肯定是“x二代”或“x三代”。
  但随后,怀疑都被推翻了。
  齐政是真得不能再真的白手起家“富一代”。
  随着媒体的深入采访,齐政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都被挖了出来。
  n多证据可以证明,创业前齐政的家庭条件很普通。当然,如果村长也算官的话,齐政勉强称得上是“官二代”——但很显然,这不过是一个笑话。
  媒体浓墨重彩地介绍了齐政毕业后回乡创业的经历通过特种养殖以及推广种植优质水稻(仙茗大米),不仅自己发家起步,甚至在他的家乡打造了产值数百亿的仙茗大米产业,造福一方。
  于是,对齐政能有今日的成就,九成的人信服了。
  多好的小伙子啊,创业不忘家乡父老,关键是他不但成功了,还取得了大大的成功。
  他不是传奇,谁是传奇?
  ……
  齐政在西北的达拉特旗埋头种草,因为通信不便,等王昱业联系上齐政的时候,他的身份已经曝光得七七八八了。
  齐政刚听到这一消息的时候,还一脸懵圈。
  但反应过来后,听到电话里的王昱业问需不需要集团的公关部做点什么的时候,齐政拒绝了。
  考虑到嘉谷体系的急速扩张,嘉谷的名气越来越大,曝光其实是迟早的事情。
  之前外界没有注意到嘉谷体系,一是因为嘉谷所从事的行业本就不是什么高光行业,二是因为嘉谷发展太快,还没等外界反应过来就迅速崛起了。
  如果是在未来的智能手机时代,齐政估计嘉谷早就曝光了。
  除了没人见得到的灵阵,齐政觉得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曝光就曝光了呗。
  嘱咐王昱业关注舆论走向后,齐政就挂了电话,抬头迎向刺眼的阳光,眯起了眼只是,低调的日子,估计一去不复返了啊……


第296章 真金不怕火炼
  仿佛一夜之间,齐政就从“默默无闻”变成媒体红人,红得发紫。
  关键是财富和神秘感。
  自古财帛动人心,无论在哪个国家,公众都是热衷于关注大大小小的富豪。
  更何况是齐政这样的特例。
  因为隐藏得很深的股权划分,再加上嘉谷体系也没有上市,营收数据等也没有公开,即使是专业人士,也很难计算出齐政的具体身家。
  但按照最低的估值,齐政的身家怎么着也不会低于百亿吧。
  再者,其他的富豪哪个不是有迹可循的,哪像齐政这样“duang”的一下就冒了出来,妥妥的富豪榜漏网之鱼。
  这个年代,国内身家上百亿的富豪都不多。
  30岁以下的、身家上百亿的富一代,别说国内,就算从全世界范围找,那也是凤毛麟角的了。
  又是白手起家,这样的传奇故事,谁不爱看啊?
  很多媒体的内部统计数据显示,有齐政相关报道的日子,报纸销量和网站点击量都有提升。
  所谓好奇心害死猫,随着公众对嘉谷体系了解越多,对齐政的兴趣也就越大——复杂的股权结构,低调的名不见经传,如日中天的发展势头,极短的创建历史,在最为传统的农业领域神秘崛起……
  当然,齐政也不是人民币,不可能做到人见人爱。
  人怕出名猪怕壮,齐老板火成这样,要是还没人黑他,那太阳简直是从西边出来了。
  无论是有心人的煽动,还是仇富情绪的发酵,尤其是在网上,很多阴阳怪气的声音陆续冒了出来。
  有的说做农业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快的,齐政巨额财富来源不明,建议相关部门严查……
  一会又有的说嘉谷所有在售的产品价格都高于同类产品,明显是压榨消费者,扰乱市场秩序……
  一会儿再换个号在网上说齐政只是一个被推到前台的傀儡,其实背后勾结黑白,有非法的利益输送……
  更有人说齐政为富不仁,欺压农民,垄断市场,是资本“殖民”的代表,不除不足以平民愤……
  毕竟是神秘崛起的亿万富豪,没人敢明火执仗地找工作室黑他,那样的话,万一事后被齐政抓到把柄,任谁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在网上的这批人更多是藏头露尾、抹黑挑拨,煽动对立情绪。
  但不是说有人喷就能引导舆论的。
  且不说嘉谷集团的公关部密切关注各方舆论,随时反驳不实言论;事实上更多的人是力挺齐政的。
  多好的一个榜样啊!
  齐政从事的不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端顶尖行业,而是门槛极低的农业和食品行业,不少人也不禁发散思维这么年轻一小伙,能在这个行业取得这么大的成绩,换我来是不是也能成功呢?就算做不到齐政这么逆天的地步,能有百分之一的成绩也好啊。
  有人抹黑,有人反驳……接着,两伙人开始在网上吵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