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封诊录二册完-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凌云摩挲着茶杯。“大理寺倒是有案卷,可也不让人瞧。你我没有天后的旨意,又不能强迫他们。唯一能够指望的只有凤九。或许咱们唯一可以期待的,是凤九能够从民间流言中,挖出与你阿耶之死相似的悬案。”
  谢阮连连摇头。“东都虽不能与长安相比,但也有百万人在城中居住,更不要说畿县之内还有多少人了。这案子再玄乎,从民间又能打探到什么?况且民间传闻向来没个谱,哪怕是一桩正常的案子,抓不住凶手,也会被传出怪事来,想从中找出有用的线索,我看根本就是海底捞针。”
  听谢阮这么一说,李凌云和明珪也觉得希望渺茫,众人又陷入新一轮的沉默,各自发起愁来。
  正在三人头痛不已时,外间突然来了一个小吏,说有要事求见明珪。
  那小吏进来见礼道:“还请明少卿赶紧前往大理寺,从孟县报上来一桩疑难案件,据说案情非比寻常,县令也不知如何处理,又怕会在当地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加急报进寺中,从县里来的人正在大理寺等着呢!”
  明珪闻言,叫那小吏先回寺稳住县里来的人,随即叫来婢女更衣,准备马上赶往大理寺。
  谢阮奇怪地问:“你在大理寺向来不受重视,为什么这案子报上来,却有人急匆匆地来找你?”
  明珪苦笑道:“你倒是算一算时日,今天是什么日子?这不是正当朝廷休沐之日吗?”
  谢阮低头掐指一算,了然地道:“我大唐朝廷十日一休,休沐之日并不办公,所以又叫旬休,今天正该休沐。不过我看你平时也没什么事,差不多相当于在家休沐了,最多就是去大理寺打个转,反正他们不乐意你管大理寺的案子,你以前不都是去点卯,之后就直接回家了吗?这会儿他们倒是想起你来了?”
  明珪无奈地道:“正是因为平时不乐意用我,所以到了大家都休息时,才叫我去接案。这可能就是无用之人的用处吧!”
  谢阮听得大笑连连,差点喘不上气。“有好事的时候没你的份儿,大家都在家中休假时,偏偏又把你叫去。哎,我说,你这算不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二人说个不停,此时李凌云冷不丁地在一旁问:“这桩案子,为什么地方会如此急切地呈上大理寺?”
  谢阮怪道:“李大郎记性真不好,刚才那人不是说案情非同寻常,怕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才上报的吗?”
  李凌云则愣愣地问:“可到底有什么非同寻常之处?又会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
  明珪与谢阮互看一眼,似乎从李凌云的话语里品出了点味。只听李凌云又道:“你们不觉得这些话听起来耳熟吗?”
  “是有些耳熟,”谢阮说,“我尤其觉得,这话好像自己还说过……你让我想想……我什么时候说过这话来着……”
  不等谢阮想起,一旁的明珪突然明白过来,忙道:“狐妖案,是狐妖案。”
  说着,明珪从墙上摘下大理寺特制的绿鲨鱼皮直刀挂在腰间的银制蹀躞带上,道:“此案多半也是地方上的疑难案件,县令一时间找不出什么头绪,若放着不管,民间又肯定会出现各种奇怪谣言,所以才会上报给大理寺处理。希望此案与我阿耶的案子能有些许相似之处。”
  “若此案与你阿耶的案子相似,说不定你阿耶就是被此案的凶手杀害的。”谢阮向来有话直说,跟着大胆猜测起来。
  李凌云此时也穿上了靴。三人一起来到院中时,下人已提前将马牵来。李凌云爬上马背,道:“杀害明子璋阿耶的未必就是此案的凶手,但既是奇案,便有一探究竟的价值。”
  谢阮觉得奇怪。“如果此案的凶手不是杀害明子璋阿耶的凶手,那么追查此案的价值何在?”
  李凌云想了想,道:“这桩案子既然被呈交给大理寺,多半要费一番功夫才能破案。反正现在没事可做,如果我们赶在大理寺之前找到重要证据,或直接抓到凶手破了这案子,那么将来大理寺再想拦着我们查案卷,岂不是就说不过去了?至少他们不能老是拦着明子璋了吧?毕竟到那时候,他这个明少卿已经解决过奇案,是名副其实的大理寺的人了。”
  谢阮低头一笑。“还真就是这个道理。都说明少卿是斜封官,摆明了是小看明子璋。要是我们当真提前破案,就可以叫大理寺无话可说,我们要翻阅案卷,徐天那家伙也不好拦着,否则递个奏折上去,告他一状……大家都是少卿,要较真起来,他可管不着明子璋。”
  李凌云和谢阮齐齐扭头看向明珪。毕竟想归想,是否真要接手这个案子,还得看明珪的意思。只有他愿意接案,并以少卿的名义把案子捏在手里,利用休沐的时间打大理寺一个措手不及,才能把大理寺的案子做成自己的。可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插手大理寺接案,多半要违反规矩,明珪也要承担责任。
  明珪思索了一会儿,接着用马鞭用力打了一下马臀,骏马快速向前蹿了出去。
  李凌云和谢阮连忙跟上。只听明珪在前方大声道:“身为男儿,我一定要破了阿耶的案子,抓到那个凶手,为了这个,让我做什么都行。不过是调查一桩案子,我身为大理寺少卿是正常履职,责无旁贷。今天机会既然落在了我手里,我就绝不会放过。”
  “好,在世为人就该有这样的态度。”谢阮拍马跟上。李凌云知道自己的提议被采纳了,接下来必定还有一场硬仗要打,也拍了一下花马肥大的屁股,嗒嗒地追了上去。
  三人一路来到大理寺。为不引起留守吏员的注意,谢阮和李凌云并没进寺,而是在门口隐蔽处等待。休沐之日,大理寺里空落落的,明珪策马而入,也没有遇到什么意外情形。
  李凌云站在门口向内张望。“这大理寺内似乎无人,要不干脆趁这机会翻阅一下案卷?”
  谢阮摇头。“六部九寺之中文书记录一向绝密,没有正规手续不可翻阅,一旦被人抓到,罪责不轻。就连这个案子,也是因为其他人躲懒,不想在休沐之日接案,这才落到我们手里。借着明子璋斜封官的名义,再加上咱们是帮天后做事,就算被人发现咱们擅自参与调查,大不了就是大理寺的人给咱们一些脸色看,不会出什么大事;可如果偷偷摸摸去查卷宗,难免背上妨碍司法的罪名,如果有人小题大做,恐怕连天后也不能保全你我,下狱都是最轻的处罚。”
  谢阮说完,李凌云顿时想起那半年牢狱之灾的滋味,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
  二人在门口等了许久,才见明珪领着个小吏出来。那小吏一身尘土,打扮颇土气,应是从县上来的,面色焦急。明珪却淡定地在旁边劝道:“你也无须惊慌,虽说今日休沐,但我已做好记录,明日就会有人前往你县调查此案了。”
  “这个我知道,只是这桩案子十分怪异。”那小吏急切地道,“不知能否今日就派人前往我县调查?最好可以跟我一同回去。”
  李凌云与谢阮躲在远处,听不清那边的对话,但见这小吏心急如焚,二人不由得好奇心大增,又溜着墙根往前凑了凑。只听明珪对那小吏道:“我明白,你们县上出了如此古怪之事,大理寺不尽早勘查,百姓疯传,势必又会传出些鬼怪狐仙之类的胡话来。倘若某些不怀好意之人利用流言,又把矛头指向天后,恐怕你们县令的乌纱帽在头上也戴不了几天了。”
  小吏人微言轻,虽心里想的与明珪说的如出一辙,但他可没有胆直说,尤其还涉及大唐最有权势的那位天后。听明珪一语道破,小吏直如小鸡啄米般点头道:“明少卿所言极是,所言极是……”
  明珪瞅了对方一眼,故作为难道:“我也理解你们的苦衷……不如这样,今日我便带着随从和寺中的仵作与你一起先行去县上查案,之后寺中其他人再赶过去,这样能省下许多工夫。”
  那小吏闻言笑逐颜开,弯下腰连连长揖道:“明少卿真是好人啊!”
  明珪把他扶起。“你一路上京辛劳,不如先在城中吃些东西,找个地方休息片刻,之后到北城门等着我。我先召集人手,今天毕竟是休沐之日,人都不在近前。待我找齐了人,便同你一起去县上。”
  那小吏仍有些不放心,担心明珪借故拖延,干笑道:“多谢明少卿,我有亲戚在这东都城中,可以到他家里弄些吃食,只是不知你我约在什么时候相见呢?”
  明珪估算了一下。“两个时辰后,咱们城门口见。”
  那小吏得了确切时间,自然又是一番道谢。他或许的确饥渴,之后便迅速离开了。
  明珪已瞥见李凌云和谢阮的藏身之处,大步走了过去。“都听到了?各自回去准备,咱们城门口见即可。”
  李凌云不明白为何这么麻烦,便道:“去我家中让阿奴和六娘准备好封诊车,然后就可以走了……”
  谢阮听了,拽着李凌云就走,见他不满,便解释起来:“明子璋还要准备各种文书。我们这回查案必定会惊动大理寺,大理寺最晚明日就会知道我们干了什么,所以他现在必须完善每个步骤的文书,如大理寺发难,我们也好有个说头,否则进牢的只怕不是凶手,而是我们几人了。”
  李凌云一听,觉得确实在理,更是着急回家去取封诊车。谢阮一身武艺,也无须准备任何用具,她在同李凌云回去的路上找了一处酒楼,对那老板不知说了些什么,便和李凌云一同回了李家府邸。
  李凌云回家找来阿奴和六娘,告诉他们要外出办案,阿奴和六娘得令退下准备去了。等安排妥当,他奇怪地问谢阮:“你当真没有什么要准备的?”
  谢阮百无聊赖地靠在高椅上吃着酥梨,道:“只要在大唐境内,某去何处都无须带任何东西,只要告诉宫中我要去哪儿,自然有人打点用品。天后一心要查明崇俨案,虽说不知为何不愿下旨,但为了查案,就算某有些出格,天后也不会介意。至于我不回宫中嘛,也是常有的事,反正有事要做时交代一声就行。”
  听谢阮这么说,李凌云也不再管她。待阿奴与六娘驾着封诊车前来通报,二人和胡氏打个照面,知会一声,便又离开了李家。
  二人在城门口见到了明珪,还有那位刚吃了饭就着急忙慌地过来,已经等了很久的小吏。明珪远远朝二人使了个眼色,谢阮挑眉回应。向小吏介绍李凌云和谢阮时,明珪含糊其词,只说他们一人是大理寺的李姓仵作,另一人则是大理寺的谢姓吏员。
  那小吏常年与百姓打交道,心眼自然多了几分,他对李凌云倒未怀疑,只是觉得谢阮的衣着打扮怎么看都显得过于富贵。不过他摸不清大理寺的水有多深,也不好多问,所以嘴上除了不断感谢,也就没说出别的话来。
  一行人到达县上时已是后半夜,因天色已暗,无法查探死水湖。三人来到孟县县衙,白县令知道众人是来给自己解决疑难的,接待得格外热情,不但安排了特色饭食,还细心问候起居,并约定明日朝食之后,先验尸首,再勘现场。
  自被凤九摆布过一遭,李凌云便发现自己变得容易入梦许多。他在县衙客房里头一合眼,就又回到了那片血泊之中,身边围着一群人。他眼中都是血色,唯独一处格外苍白:
  那只他既熟悉又陌生的女人手……
  六十曰耆,七十曰老,“耆老”原指六七十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