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封诊录二册完-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确实很难,但也不是完全没办法,”明珪思索道,“普通雨与雷雨情况不一样。后者来势凶猛,大唐平民百姓的居所多为夯土墙,房顶用蓑草覆盖,遇到雷雨天气,需要提前用沉重的树皮和石头压住蓑草,否则一旦下起雷雨,屋子就保不住了。”
“所以呢?”谢阮没听懂。
明珪耐心解释道:“百姓自有一套预先判断雨势大小的办法。譬如,下雨时蜘蛛会将自己的网吃掉,青蛙会大叫,蚂蚁会搬家到高处,而泥塘里的泥鳅,还有小河里的鱼都会猛跳。再则,如果是精通风雨术的术士,也不难预测……我阿耶不就预测到了天雷落下的时辰吗?世间之大,很多人都能预测暴雨、雷电。”
“好像有些道理,李大郎,你怎么看?”谢阮朝李凌云看去。
“说得也是,如果凶手和你阿耶一样是个术士,或者从别的术士那里知道了雷雨降临的时间,的确也是可能的。”李凌云抬头,注视着明珪明亮的眼睛,“明子璋,你介意告诉我,你阿耶这样的术士,具体是怎么预测雷雨降临的时间的吗?”
“这……”明珪微微语塞,“这是我阿耶的秘密……”
“哎呀!你阿耶都死了,还保守秘密干什么?难道不是给他讨公道最要紧?你就快说吧!”谢阮没好气地道。
“也罢!”明珪咬牙道,“我阿耶把这东西藏起来了,我也不知道放在哪里,只能形容一下。此物是一种术士特制的器具,当年我阿耶偶然遇到他师父,才开始修习术法。此物是他师父所传,我也没亲眼见过,只知道用此物可以秘制出一种丹药,这种丹药会根据天气变化而改变重量,要下雨时就变得沉重,而在雷雨天会变沉得格外迅速。只要仔细记录器具中丹药下沉的时间和下沉的刻度,经计算便可以预测出一天之内的天气状况。”
李凌云皱眉道:“如此神奇的东西,现在却找不到了吗?”
“之前我四处寻遍了,并没找到此物。”明珪摇头,手指那根引雷针:“此物其实也是按阿耶师父传授的法子,由工部派遣大匠制作的,大匠制作时由好几个人分工,每个人完成一个部分,并且严格保守秘密。自我阿耶引雷炼丹献给天皇、天后而得到官职和无数恩赐,不少术士也效仿我阿耶引雷,但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引下雷来,唯独我阿耶引下过三次天雷,可见他师父传授的法门颇有玄异之处。”
“倒也说得过去。”李凌云拿着杜衡的封诊录边走边看,并没注意到身后的明珪看着他露出了兴味盎然的表情。
“你这是什么表情?”谢阮撞撞明珪的胳膊。后者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大郎他又在怀疑我。”
“怀疑你?”谢阮惊道,“为何怀疑?”
“他觉得我故意提到其他术士有预测雷雨的能力,是为了干扰他,不让他继续怀疑我。”明珪看着李凌云,见后者正忙着观察地面,他唇边的笑意越来越浓,“不过他们封诊道的奇物不少,听了我的形容,他应该大概明白了,有些预测天气的方式是切实可行的,所以打消了疑惑。”
谢阮看看李凌云,挑眉道:“你这么高兴,是因为他不放过任何细微之处,对你阿耶的案子尽心竭力?那你阿耶的引雷针当真和别人不同?”
“当真不同,你可以去问,除了我阿耶,京畿附近应该没有人引下过天雷。”
明珪正说着,李凌云已围着丹炉绕了一圈,他回到二人面前,失望地道:“室内是青石地面,很难留下脚印。跟杜公一样,我也没有什么发现。看来我们必须找出凶手或内应是用什么方式迷倒你阿耶的,否则这桩案子很难继续往下推了。”
说罢,李凌云回头看去,那个已被放回去的黄色大蒲团在地上搁着,就像在石板上蹲着个奇怪的生物。他冷不丁地看着它愣起神来……
…………
不知不觉中,李凌云发现自己身边的明珪和谢阮突然不见了人影。
他耳边狂风大作,风声呜咽不止。他抬头看向头顶那片圆形的苍穹,在那里完全没有刚才的蓝天白云,而是聚集着乌黑的雷云,云里闪烁着明亮的雷光,翻卷的云层中像有庞然大物正在嬉戏翻滚。
李凌云的目光回到了大蒲团上。此时蒲团上没有血迹,在它上面,盘膝坐着一个身着道袍鹤氅的中年男子,从身后看去,他的身形跟明珪非常相似。
男子没发现李凌云,他不时抬起头看着天空。男子的五官模模糊糊,但李凌云心里清楚,他就是惨死在这里的明崇俨。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在狂暴起来的雷声、风声中,明崇俨渐渐陷入了昏睡,头微微低了下去。
此时,一个身形高大的人从香炉对面的窗户翻了进来。
那人一见明崇俨,便动作迅速地冲到其身后,手起刀落斩下其头颅。随后他不顾血迹,扒光了这位大唐知名术士的衣物,抱着尸首又推又拉地缓缓攀上丹炉。然后他用力抬起尸首,将引雷针从尸首的肛门穿入。这件事很难完成,他尝试了好几次才把引雷针捅进去,一直刺到了无头尸首的颈部。
随后他把尸首摆成静坐的样子,然后爬下丹炉,挥刀将尸首开胸剖腹。死者的脏器垂坠下来,撕破了兜住肠道的那层筋膜,热血和内脏落在丹炉上。
做完这一切,来人用明崇俨的衣物包住砍下的头颅,从原路翻窗而下。在他离开之后不久,一道巨雷被引雷针从半空引入丹炉,炉上的尸首剧烈震动了一下,脖颈上冒出股股青烟。随后大雨骤降,窗棂和香炉上留下的痕迹被雨水冲刷一空……
…………
“李大郎,大郎?”
“他这是傻了吗?”
李凌云身体震了一下,那个风雨雷电交加的夜晚发生的一切倏然从他的视野中消失,眼前取而代之的是凑得很近的明珪与谢阮的脸。
“发了会儿呆。”李凌云解释了一句,然后大步走到窗边,往下看去,“悬崖很高很陡,爬上来需要体力,但并不是完全不能攀登。你阿耶给天后炼丹,六合观的正面有朝廷重兵把守,苍蝇都飞不进来,因此凶手是从后山进入天师宫的。之前杜公可有查过后山的情况?”
“查过,杜公亲自查看过悬崖,他说除非先爬到半山腰,再爬上悬崖,否则不可能不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寻常人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力气?这可是伊阙绝壁……再说了,半山腰上没有任何脚印。”明珪连连摇头。
“绝壁也并非完全不能攀爬,凶手就是从这条路进来的。至于脚印,大雨既然能冲走窗棂上的痕迹,就也能冲掉泥土上的脚印。只是,凶手的杀人动机到底是什么呢?”
李凌云再度凝视丹炉,喃喃道:“封诊录中多方的记录都可确定,你阿耶的头颅和衣服被凶手带走了,凶手还把你阿耶的尸首摆成这种修道静坐的姿势。再加上你先前说,术士有办法预测天雷降落的时辰,除了你阿耶,至少还有你阿耶的师父懂得如何预测,那么或许作案的人也是一个术士?”
“说不定还真是这样。”谢阮似是想起了什么,嘲弄地道,“光是宫中的术士就有许多人,我大唐李氏皇族祖宗便是道家老子李耳。明子璋的阿耶在宫中术士里很得天皇、天后宠爱,可树大招风,他同样也招人嫉恨。”
李凌云凝视着明珪,道:“凶手把你阿耶砍头并穿在引雷针上,一定有他的原因。按现在的情况看,如果只是为了消除自己留下的痕迹,他完全没必要这么做。他一刀砍头,除了你阿耶脖子上的断口,可以不留任何痕迹。可见他想要的就是借当晚的狂风暴雨引下天雷击中尸首。也就是说,凶手对你阿耶非常憎恨,才会借天雷毁尸。只是这种憎恨的源头又在哪里呢?”
“还能有谁?”明珪苦笑,“大郎忘记了,当初我不告诉你这桩案子,就是因为我阿耶得罪的人在东宫,我不想在天后决定把案子交给你之前把你卷进来。”
“对啊!杜公的封诊录上也有类似记载,不过说得比较含蓄。但据我所知,他曾口头告诉天后,杀人者应该是东宫太子李贤的人。”谢阮拿过册子,翻到她说的那一页,“你看,杜公所得线索与你基本相同。按他推断,‘其一,凶手是男性,身高在六尺一寸七分以上,为身体强壮的青壮年人,因能攀上绝壁,所以应该习过武,且极有可能是独自行凶的。’”
“这段与我的看法相同。”李凌云往下读,“‘其二,此人懂得观察天象,选择最适合作案的时机……或为术士,又或有术士帮衬,为其选择时机。’想要在太子身边找到这样的术士,的确不难……”
“‘其三,凶手侮辱尸首后带走了头颅,要么是拿回去复命,要么是有其他用途,拿回去复命的可能性较大。’”明珪接着念,然后轻声道,“如果不是被人指使,为何又要拿我阿耶的头颅复命?攀爬绝壁不容易,带着头颅离开更难,若不是受太子差遣,我想不出凶手为何要如此费力地带走头颅。”
“‘其四,’”李凌云缓缓念道,“‘凶手要进入道观,有且只有一条路,他能如此干净利落地作案,说明他应该不止一次来过这里……’”
李凌云继续往下看,皱眉道:“杜公认为,这样懂武功的强壮之人,又能掌握天象,还把头颅带走复命,综合这三者,此案最有可能的就是东宫太子身边人所为。可为何有如此明确的推论,仍然查不到结果?尤其是此人惯用左手,太子身边符合条件的应该没有几个才是!”
“此事说来话长。”谢阮双手抱胸,神色严肃了许多,“对天后来说,宫中其实并无秘密可言。虽不至于太子说什么做什么她都知道,但要查清太子身边有此特征的人倒也不难。”
“那为什么一年多过去了,还没有抓到人?”李凌云不解极了。
“因为在杜公所推测的作案时间里,这些人全都各自有事……且有充足的人证物证,他们没有办法在那个时间去天师宫杀人。”
“什么?”李凌云一脸不可思议地喊道。
“不错,阿耶死去的当天晚上,太子李贤在东宫大摆筵席,与这些人吃酒,一直到深夜,并且他还坚持要送东宫臣属出宫,此时正好遇到大雨,太子也被淋湿,那几个臣属也因此不得不留宿宫中。这些宫中都有记录,所见者众多,而且由此可见,太子身边并没有人能预测到会有雷雨。”明珪肯定地道,“这件事是凤九查的,凤九这人虽性格莫测,但在这种事上他不敢跟天后撒谎,这消息一定是真的。”
“至于杜公说的此人熟悉环境不止一次来过天师宫这一条,就更不合情理了。你们知道,太子与天后不和,明崇俨摆明了站在天后这边,两边不可能和睦相处。”谢阮抬手摸了摸刀柄,表情郁闷,“再加上某方才说过,宫中术士都很嫉妒他,巴不得太子离他远一些,免得像天皇、天后那样被他蛊惑。这么一来,为了表示和天后没有勾结,太子的下属就更不会来六合观,更别提进入天师宫了。”
谢阮说着长叹一声,伸手抓抓脑袋。“就算是这样,天后也还是决定对太子那边的人一查到底,她让我带人暗中搜过东宫以及太子亲信的住处,可在这些地方也都没有找到明崇俨的头颅和衣物,我还被太子那边察觉了一些行迹,太子因此多次顶撞天后,天皇见他们母子矛盾激烈,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