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能升级避难所-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指挥官!”参谋应了一声,便立刻去传令了。
  所谓的特种弹,就是一种用神经毒气所制成的特殊烟雾弹,使用之后会迅速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麻痹吸入者的神经。
  露西亚的军队曾经在一次人质营救行动上使用过这种东西,效果好的震惊了整个世界,虽然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伤亡,但这种神经毒气确实非常好用。
  正常情况下露西亚军方当然不会使用这种东西,但现在这种情况,无论如何也说不上正常,自然这种非常规的手段也就没有了使用上的限制。
  这种特种弹可以用手拉开上面的安全插销,然后靠人力当手榴弹一样扔出去,当然也可以当成枪榴弹,用步枪发射出去。
  尽管射程不是太远,但在现在这种局势下却也够用了,毕竟神经毒气这种东西,使用上是很吃环境条件的,开阔场地要是用这个,得用迫击炮之类的发射器将其打到敌方阵地上才行。
  但像这种封闭的地下环境,只要把特种弹打进通道内,且距离目标足够近就行了。
  就如同指挥官所预想的那样,虽然武装分子在发现露西亚官方部队使用了特种弹之后,试图通过战防炮开炮之后的气流来吹散通道内的神经毒气,但因为距离不够,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尽管这些武装分子也有防毒面具,在发现露西亚官方军队使用了神经毒气之后,就第一时间给自己戴上了防毒面具,但这并不能阻止露西亚官方的攻势。
  在半个小时之后,露西亚官方的军队已经十分从容的进入了原先被封锁的地下通道,将寡头们修建的掩体内躲藏的武装分子一个个揪了出来,所有反抗的都被击毙了。
  ————————————————
  只是幕后捣乱的寡头虽然抵抗被摧毁,所有的嫌疑者都被抓住,但对于露西亚的领导人而言,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
  制造混乱的幕后黑手确实给抓住了,但他们所造成的影响也已经发生了,变成了既定的事实。
  露西亚和炎国之间原本达成的合作受此影响,已经全部暂停和中止,想要恢复显然又需要重新进行一次利益交换和艰苦卓绝的谈判。
  不过这都好说,露西亚那些在陨石撞击之后就一直没事可干的外交官一定很乐意去做这些事情。
  但是和炎国方面的事情靠外交官去磨嘴皮子以及付出一些苏维亚时代压箱底的东西就能够解决,另一边的事情可就没这么轻松了。
  这些在幕后捣乱的寡头之前在“革命军”阵营中散播了大量的反对官方的言论,并且在“革命军”内部很是掌控了一些势力,再之前他们很好的利用了这些人,煽动了他们的敌对情绪,利用他们来抵抗官方军队的镇压。
  虽然在之后的战斗中,这些人和那些寡头以及他们所掌握的武装力量一起被镇压了下去,但他们不管怎么说都是“革命军”的一份子。
  加上官方和“革命军”之间只是简单地达成了停火协议,因此在这批人被镇压之后,“革命军”和官方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程度。
  虽说没有到立刻翻脸的程度,但也差不多是剑拔弩张,只差擦枪走火了。
  尽管对于露西亚官方来说,镇压“革命军”本就是既定计划以及顺手的事情,但露西亚的领导人却不太想这么做。
  因为现在露西亚的首都已经是一片狼藉,如果不能尽快恢复秩序和生产,要不了一个星期,整个首都就会彻底崩溃。
  而且不光是如此,战争对城市的破坏是惊人的,虽然首都的地下整体结构没有被破坏,但还是有不少地方在之前的冲突中被打得稀烂。
  如果再来一次更大规模的冲突甚至是战争的话,露西亚的领导人就可以直接宣布迁都了。
  虽然一开始已经下定了决心哪怕是把整个首都打烂都要把暴乱镇压下去,但在把首都打烂了都还没有彻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露西亚的领导人已经失去了破釜沉舟的决心。
  说到底露西亚不是炎国这样的人口众多的国家,国内大城市只有那么几座,其中拥有能够容纳大量人口的地下避难设施的城市也只有那么几座,还绝大部分都是苏联时代建设的,其中首都是设施最完善的一座。
  在舍弃了首都之后,能够充当首都职能的城市在露西亚只有另一座曾经是首都的城市,但那座城市因为是海港城市,如今已经被上涨的海岸线所吞没,冻结在了冰层之下。
  对于露西亚来说,他们根本承受不起失去首都所带来的损失和代价。
第529章 露西亚的筹码
  露西亚想要保住自己的首都,单凭他们自己的力量现在已经是不可能了。
  无论是之前“革命军”造成的暴乱,还是这一次寡头势力所带来的战争,都对露西亚首都的秩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更让露西亚官方的统治变得摇摇欲坠。
  虽然军队和国家依旧掌握在露西亚官方手里,但他们此时已经没有多少牌可以打,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来改变眼前这个糟糕透顶的局势。
  除了向炎国做最后的求助。
  尽管在之前向炎国求助的时候,露西亚已经掏出了许多压箱底的家底,这才能够打动炎国,在如今这种各国都自顾不暇的情况下抽调出宝贵的力量来对露西亚进行援助。
  但不得不说,作为当年曾经横压整个世界半个世纪的超级大国,苏维亚即便是死了,经过了三十年的消耗,它所遗留下来的遗产依旧丰厚的令人惊讶。
  露西亚的官方拿出了新的筹码,让炎国高层不得不重新考虑是否帮助露西亚渡过难关。
  ——————————————
  “露西亚到底拿出了什么东西,居然让高层同意我们留下来继续帮助露西亚人?”方舟上,之前增援部队的指挥官正在向陈新打听着。
  露西亚人在镇压了寡头们所引发的动乱之后,便同炎国的高层再度达成了新的协议,以支付代价的方式换得了炎国对露西亚的继续援助。
  至于说露西亚人究竟拿出了什么筹码才换得了炎国高层的同意,自然成了大家都很好奇的问题。
  但是这种事情显然高层是不会随便让底下人知道的,因此炎国在露西亚的所有人中,也就只有陈新知道具体情况。
  而现在,他正要在露西亚方面派出的官员陪同下去检查露西亚人拿出来的东西,而之前的增援部队此刻也变成了他的护卫,负责为他提供贴身保护。
  而作为增援部队的指挥官,多少还是能知道一些信息的,这自然让他对露西亚人拿出来说服高层的东西产生了好奇。
  虽然作为军人他清楚的知道有保密条例,不该打听的东西不能打听,但作为陈新的护卫,他们接下来是要和陈新一起去验收那件东西的,到时候自然能够见到那件东西到底是什么,现在也只不过是想提前知道,满足一下好奇心而已。
  对于增援部队指挥官想要知道那件东西是什么的好奇,陈新当然能够明白,但他此时却只是卖了一个关子,笑了笑说道:“一会你就知道了,总之会让你大吃一惊的。”
  陈新自然已经知道了露西亚人拿出来的是什么,说实话他自己也十分惊讶当年苏维亚人居然真的把那种东西造出来了。
  之前见到苏维亚人封存的陆地巡洋舰的时候,陈新就已经为当年两极争霸的冷战时期的科技所惊叹,但却没有想到那居然不是极限。
  不得不说,在冷战时代苏维亚和联邦的科学家们因为战争的威胁,着实将一些原本可以造福人类的科技应用到了如何高效的杀死同类上,造出了不少可怕的武器。
  但无可否认的是,冷战时代也是人类科技进步最快的时代。
  在冷战时代,仅仅是在航天领域,苏维亚人在1957就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在1961年就实现了载人航天,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进入太空。
  在八年后的1969年,联邦则实现了登月,第一次将人类的脚步印在了另一颗星球的表面,即便那只是蓝星的卫星,也标志着人类终于第一次走出了自己的摇篮。
  在这之后直到1972年,联邦一共实现了六次登月,但在这之后的数十年时间里,人类却再也没有发射过载人航天器离开过近地轨道。
  虽然说冷战时代人类一直生活在战争甚至是核战末日的阴影之下,甚至一度走到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险边缘,但不得不说,那个时代真的是人类科技发展最快的时代了。
  联邦因为大力推进阿波罗登月计划而在航天领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科技实力,这也是苏维亚解体之后,联邦科技能够领先全世界的重要原因所在。
  航天探索确实是一个短期内很难见到效益的项目,需要的巨量资金和海量的资源即便是对于一个超级大国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
  这也使得有很多人认为与其将那么多钱扔到一个看不到效益的项目上,飞到天上去挖石头,不如把这笔钱投到贫困山区,给孩子们多买几份午餐。
  但这些人却短视的忽略了航天领域的发展对科技进步的催化,他们没有看到随着航天领域的科技进步,带动了相关领域所有产业的发展与技术上的提升。。
  只有科技的进步才能够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虽然很多人觉得科技发展的太快让很多跟不上科技进步速度的人掉队了,但这并不是反对科技进步的理由。
  其实很多时候陈新都在想,如果当年冷战的双方一直坚持在航天领域争强,而苏维亚并没有那么早倒下的话,或许人类现在已经在月球殖民了也说不定。
  那样的话,或许在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很多战争和纷争就都不会出现了。
  毕竟很多战争和纷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始终都只是在围绕石油这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展开而已。
  如果航天科技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或许人类早就开发出能够替代石油的新能源技术,将这种化石能源淘汰,从而采用更清洁高效的能源,甚至实现当初那些科学幻想中的场景也说不定。
  就好像当初陈新如果只选择自己一个人稳妥的生活的话,他也不会有制造什么泰坦、移动基地、飞行器、医疗舱之类的想法,因为没有那个需要。
  这一点在他们即将去验收的那件东西上也有着很直观的体现,对于当时的苏维亚而言,虽然他们开发出了这件威力强大的机器,但它却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
  因为对当时的苏维亚来说只能控制以机器为中心所在区域天气的天气控制器是没有办法当成武器来使用的。
第530章 天气控制器
  气象武器,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也不是什么科幻的东西,早在上个世纪的二战时期,人类其实就已经有了气象武器的初步应用。
  通过对机场除雾保障飞机起降,制造大雾掩护部队渡河,这些都属于气象武器的早期应用。
  真正意义上人工干预天气的技术则出现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联邦科学家的过冷雾核化成冰试验的成功,为人工影响天气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此之后,联邦便开始了将人工干预天气技术应用到军事领域的实验。
  从1966年起,联邦在越南战场秘密进行了七年之久的人工降雨,以破坏交通,给越南人民军的调动和物资运输造成困难。
  整个过程分为试验和实际作业两个阶段,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