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能升级避难所-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站在雪坑旁边,看着正在工作之中的供热枢纽散发出滚滚热浪,将周围的积雪一点点融化,同时周围升起一股股白色的“蒸汽”,实在是让人颇有一种身处蒸汽时代,感受重工业之美的感觉。
  之所以会产生“蒸汽”,这并非是温度太高,让融化的冰雪直接变成了白色的蒸汽,而是在积雪融化时,一部分水汽蒸发到了空气中,这些小水珠在离开了供热枢纽的供热场影响范围之后,预冷迅速凝结,变成了细小的冰晶。
  细小的冰晶因为体积太小、太轻,并未落到地上,受到气流的带动而升到了空中,自然也就变成了白色的“蒸汽”。
  陈新伸手擦去头盔上积的水汽,看着正在逐渐溶解的积雪,总算是在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供热枢纽融化积雪的速度当然比不上《冰汽时代》游戏里供暖设备一开,积雪瞬间蒸发的速度,但看着积雪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融化成水,流淌、低落在雪坑底部,变成积水后被水泵抽走,还是能够让陈新有着非常强烈的满足感。
  这是他做出来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将温暖重新带回了大地,尽管只是这一小片地方,依旧值得骄傲。
  这样想着的陈新走下了雪坑的底部,这里的积水已经没过了动力装甲的脚面,不过陈新并没有在意。
  因为这是为了方便水泵抽水,才会让它积存这么多,不然水太浅了,水泵吸不上水也麻烦。
  透过动力装甲的环境监测,陈新可以清楚的知道供热枢纽周围的温度已经达到了27℃,不过因为周围的积雪足有十多米高,几乎与供热枢纽齐平,目前供热场所覆盖的范围还是只有雪坑这一块,并未达到陈新设计之中的半径两百米的范围。
  不过随着积雪的持续融化,雪坑已经开始变得上宽下窄,只要持续下去,它会变成一个大大的喇叭口,如同一个海碗的形状。
  看着眼前正轰隆运转的供热枢纽,陈新想了想打开了动力装甲的闭锁,从动力装甲里走了出来,并且摘下了自己的头盔。
  温暖且富含水汽的空气扑面而来,让陈新情不自禁的深吸了一口气,让湿润的空气顺着鼻腔吸入身体,充斥着他的胸腔。
  这种感觉真是久违了!
  这种站在室外,自由呼吸着温润空气的感觉!
  陈新长长的呼出一口气,这才抬头看着眼前如同高塔般矗立的供热枢纽。
  拜它所赐,这周围的空气温暖湿润,就好似过去夏天的感觉。
  比起避难所里略带干冷的空气,这里的空气质量未见得能号上多少,但给人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单只是站在室外能够呼吸到温暖湿润的空气,就足以让人感到激动了。
  毕竟现在整个地球都是一个巨大的冰雪地狱,能够站在室外自由的呼吸温暖的空气,这可是非常难得且已经久违了的事情。
  感受着这种过去习以为常,但如今却变得十分难得的事情,陈新在微微摇了摇头之后,心里也多出了一份要将其推广开来的坚定信念。
  让人类重回大地之上,摆脱对地下避难所的依赖,陈新相信靠着这些供热枢纽和计划之中的能量塔,他在有生之年一定可以做到。
第374章 营地搬迁
  供热枢纽的运转无疑为临市注入了新的希望与活力。
  尽管目前仅有一座供热枢纽在运作,另一座供热枢纽还在打井,现在正在运作之中的这座供热枢纽也未曾发挥出太过亮眼的性能,但站在雪坑旁边,看着逐渐融化的积雪,无论是谁,都会有一种希望正在逐渐燃起的感觉。
  不过陈新并没有让很多人接近供热枢纽,甚至站在雪坑旁边也被禁止,因为随着温度升高,积雪的逐渐融化,雪坑的坑壁也在发生小规模的坍塌,虽然影响不大,但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
  好在这种事情处理起来也很容易,只要禁止随意接近雪坑就好。
  目前供热枢纽已经进入了顺畅的运转之中,除了需要不断地排水之外,并不需要额外的维护。
  整座供热枢纽是靠电力来驱动的,虽说后续有计划用热能来发电,但考虑到现在并没有在供热枢纽上接发电机,暂时也没有多余的热能用于发电,所以陈新在设计供热枢纽的时候所采用的依旧是同位素温差电池供电。
  不得不说,同位素温差电池是相当好用的,陈新只需要将电池装入供热枢纽里,一颗电池足以维持整座供热枢纽平稳运行十年。
  在这个过程中,工人只需要定期对供热枢纽进行正常的保养和检修,就能够完成它的全部维护工作了。
  因为陈新在设计整个供热枢纽的时候,就是以平稳、可靠为主要设计标准,打造出来的供热枢纽自然也相当的可靠。
  当然,受限于材料,整个供热枢纽还是需要定期检修和保养,避免因为意外情况而损坏。
  因为供热枢纽周围的积雪正在不断的融化,陈新带着工人们和地质勘探小组的人已经一起撤离了他们原本的营地,在新的位置重新建立了营地。
  不过这个营地其实也依旧是临时营地,在供热场的范围扩散完成,将半径两百米范围内的积雪都融化之后,陈新将会带着工人还有地质勘探小组搬到供热枢纽的供热场范围内。
  这一方面当然是享受供热枢纽带来的温暖福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就近维护供热枢纽。
  毕竟这东西也是第一次投入使用,是否会发生故障,以及是否会出现问题是谁也不知道的事情。
  新营地的建设并没有太麻烦,陈新的动力装甲搭配机械臂,在这种事情上一个人就足以顶得上其他所有人了。
  一行人找了一座还未被积雪完全掩埋,同时也还算完整的建筑作为依靠,贴着建筑墙体挖了一排雪坑,重新在雪面之下支起了帐篷,搭建了新的营地。
  新营地比旧营地距离火车站和供热枢纽要远一些,不过背靠建筑外墙,倒是要显得稳固一些,而且还为完全被积雪掩埋的建筑也能起到一个防风的作用。
  不过因为这只是临时营地,只要能够住就可以了,所以也没有太用心经营。
  倒是陈新用于安置电磁冶金炉的地方被他很是花了一番心思,每次电磁冶金炉运行的时候都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由不得陈新不花些心思,选一个牢固的安置地点,避免发生积雪地面被热量融化,导致机器歪倒侧倾之类的事故发生。
  之所以这么重视电磁冶金炉,是因为接下来其他几座规划之中的供热枢纽依旧需要陈新提供零部件,尤其是曹达仁正在打井的第七中学那边,回水井上可是早已预定了要建立第二座供热枢纽的。
  所以陈新必须抓紧时间,将第二座供热枢纽的相关零部件制作完成,以免耽误工期。
  这也是陈新选择建筑物作为新营地地点的原因之一,在建筑物的房顶上清理出一块空地,就足以安置电磁冶金炉了。
  毕竟陈新做的这个炉子本身也不重,只要摆在水泥地面上就能够稳稳立住,而水泥地面显然也不像积雪地面那么容易融化,足以保证电磁冶金炉的平稳运行了。
  托科研部门给他送来了材料的福,陈新制造第二座供热枢纽已经不需要自己再出去收集废旧金属了,和地质勘探小组一起被运过来的材料完全可以满足陈新的需要。
  这些材料比起之前陈新自己收集的废旧金属来,材料性能无疑要好出很多,而且按照陈新的要求分门别类的不同材料可以根据材料性能的差异用于不同的零部件,反而可以提升供热枢纽本身的性能。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第一座供热枢纽的散热板就是陈新回收来的废铜制作的,虽然铜的散热性能要比铁好,陈新的电磁冶金炉在冶炼过程中也能够对材料进行提纯和加工,但这些用废铜制造出来的散热板在质量上显然就比不上陈新用新材料制造出来的散热板了。
  毕竟一个只是废铜回收之后二次冶炼的产物,而另一个则是专门以提升散热性能为目标制作的铜合金,虽然前者也能够满足供热枢纽的设计要求,但明显后者的散热效率和材料性能要更高一些。
  给陈新输送材料的科研部门显然弄来的都是好东西,而有了这些材料,即便陈新什么都不做,只是把材料制成零件,也足以让供热枢纽的工作效率和输出功率提升一成。
  如果再用系统升个级,优化一下设计,即便没有实际的数据支撑,陈新也觉得可以再提升两成的工作效率和输出功率,甚至可以让供热枢纽所展开的供热场的半径提升到两百五十米甚至是三百米。
  而按照陈新之前设计的另外一种模式计算,在供热枢纽收起散热板不打开供热场的时候,它所输出的热能全部用于发电的话,足以达到1MW·h的发电量。
  只要有几座这样的供热枢纽构成供热网络,就足以满足一座城市的用电需求了。
  即便在现如今的大环境下,这些供热枢纽需要消耗相当一部分热能用于供暖,剩余的发电量也足以满足使用需要了。
第375章 特种部队
  陈新的升级能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确实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但这却并非是不可或缺。
  没有陈新国家一样可以发展,而有陈新只不过是将发展的过程加速了而已。
  如果要打个比方的话,这就好像你玩群星,开局捡到一个科研枢纽,可以每回合给你提供大量的科研点数,让你能够将原本十几个回合才出一个的科技变成几回合甚至一回合一个。
  这确实可以让你迅速的获得优势并且领先,但这却并不会在短期内带来多巨大的提升,因为科技转化为实力是需要时间的。
  无论是殖民其他星球,还是建造舰队,无不需要大量的资源、能量和最不可或缺的时间。
  而这些,都不是说简单的提升科技就能够获得质的飞跃的。
  更何况陈新所能够起到的作用也比不上可以影响全局的科研枢纽,他的能力所能够辐射的范围还是以他所能够接触到的事物为前提的。
  简单来说,就是你不把正在研究的东西送到他面前,他也是无法对研究起到任何作用的。
  但陈新对现在的炎国的重要性却是毋庸怀疑的,这一点从三镇这一次开往临市的列车上所搭载的一整个刚换装完成的特种部队上就可以看出现在炎国对陈新的重视。
  这是一只建制完整的特种部队,人数大约相当于一个加强连,总数一百五十多人的部队全员换装了最新式的军用外骨骼,配备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单兵重火力,还有各种新配发的雪地载具。
  无论是火力和机动性,还是单兵作战能力,这都是一支足以令敌人胆寒的精锐。
  如果是在过去,这样一只精锐的特种部队,只要运用合理,在战场上发挥出远超一个团,甚至是一个旅、一个师的作用也不是不可能。
  但现在他们在刚换装了新装备,还没来得及适应新装备的使用,就被调派到了临市,而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陈新。
  以陈新对国家的重要性来说,享受一支特种部队的保护是毫无问题的,他所能够起到的作用完全担得起这样的待遇。
  只是以前陈新对这种事情一直很抗拒,一方面是觉得有人跟着保护自己很不自在,就像佛祖不希望走到哪都有五百罗汉跟着一样,陈新也不希望自己出个门会有一堆的人跟着自己,这样很不自在。
  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