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能升级避难所-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老教授嫌弃的电路连接也有了全新的样貌,虽然被遮挡在外壳之下,但却可以判断得出,线路已经得到了全新的优化。
第一次亲眼看到陈新使用自己能力的老教授已经陷入了震惊之中,他为自己所“看到的”画面所惊呆了,忍不住喃喃自语:“这是何等的……简直……”
一生治学严谨的老教授此刻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他甚至不能找到一个准确的形容词来形容自己“看到的”景象。
陈新看着老教授的样子,不由得感到一阵无奈,也幸亏他的能力不是来自于克苏鲁神话,不然的话冲着系统这种表现,老教授十之八九会受到冲击,变成旧日支配者的信徒吧?
毕竟说到底,系统升级在普通人看来,确实足够不可名状了。
第302章 电弱相互作用发电
虽然陈新升级的过程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不可名状的体现,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痴愚之人反而什么信息也不会获得,但普通人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认知到系统升级的真相的。
不过无法认知到系统升级的真相,对于老教授和其他科研人员这样知识储备丰富的人来说,亲眼看一次陈新是如何升级设备的,他们所获得的收获其实是相当丰厚的。
“原来还可以这样做吗?电路居然可以这样连接,同位素居然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催化衰变过程,释放出更多的辐射能?”老教授从陈新升级的过程中看到了一个完全颠覆现有物理理论的过程,这让他差点感到三观毁灭,整个人几十年建立起来的物理学认知都差点被颠覆。
因为从物理学上来说,同位素的衰变周期也就是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的固有特性,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这也是科学家可以通过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情况来测算蓝星、乃至整个宇宙年龄的原因,因为这个周期是稳定的,不受任何因素干扰的。
如果能够通过某些手段来加速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那核废料也就不至于只能填埋和在无人区放置,等待其自然衰变了。
这如果是真的……那就真的是足以改变世界的大事件了,因为这将颠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让整个物理学的知识体系全都要重新确立。
“你这到底是怎么加速同位素的衰变的?”老教授激动的抓住了陈新的衣服,向他逼问着,那副激动的样子简直就像是憋了几十年的老男人看到绝世美女一样。
虽然这个形容不太恰当,但对于一个一生都在研究核物理的科学家而言,陈新所展示出来的可以加速衰变过程的技术无疑就是一个绝世美女,对任何了解其意义的科学家来说都具备着无可抵挡的魅力。
“老先生,能先把我放开吗?你这样抓着我,我也没法解释啊!”陈新试图掰开老教授抓住自己的手,但没想到瘦弱的老教授两只手却如同铁钳一样坚硬,难以掰动。
老教授被陈新这么一说,这才松开了陈新,继续向他追问道:“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能够让衰变过程加速?你知不知道这彻底颠覆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老先生请冷静,我刚才就已经说过了,我知道怎么做,但却不知道怎么解释啊!”陈新冲老教授苦笑着。
这简直就是撒一个谎要用十个谎言来弥补的最佳示例,现在的他真的没法子向老教授解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系统又是如何做到这种完全颠覆现代物理学认知的事情的。
不过一旁的一名科研人员倒是似乎若有所得,想了一下开口说道:“会不会是通过弱核力影响衰变?这个在现有物理学理论中来说,是可行的,只是人类还没有办法影响到弱核力。”
“人类现在对弱核力才只是处于认知阶段,连理论体系都没有建立完全,更不用谈影响和利用了,如果是弱核力的话,这未免也太可怕了吧?”另一名科研人员不由得感到一阵毛骨悚然,能够影响次级力的装置就在自己面前这么轻描淡写的被人徒手制作出来,这实在是不啻于一颗原子弹直接在眼前爆炸的震撼。
科研人员们对此争论不休,老教授本人则放开了陈新,直接扑到了设备上,认真的观察了一会之后直接冲陈新问道:“可以拆开它吗?我要拆开来好好研究一下!”
“这当然可以,本身我制造原型机就是拿来给你们这些科学家拆开来逆向研究的。”陈新欣然应允,对于他来说只要老教授不逼着他解释原理,让他再做两台来拆开研究也没问题。
就在老教授喊过一旁的两名科研人员帮忙拆下机器上的同位素电池,开始对这台同位素发电机进行拆解的时候,一旁其他的科研人员却还在争论这到底是怎么实现放射性元素衰变催化的。
“核衰变是原子核自发产生的变化,它是一个量子跃迁过程,它应当服从量子统计规律,衰变的准确时刻不可预知,但衰变的周期恒定,我觉得这台机器的原理是将衰变的过程集中到了短时间内完成,而衰变本身的周期还是恒定不变的。”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其中一名科研人员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可是怎么样才能让衰变集中到短时间内发生?这不还是绕回到了弱核力应用的范畴吗?”另一名科研人员觉得这根本就是废话,而且很不科学,衰变过程在没有影响的情况下应该是均匀且恒定的,不然的话物质半衰期就不会是测定时间的重要手段了。
在一众科研人员争论的时候,陈新只能站在一旁看着他们讨论,他可不是学霸,这些核物理的理论知识他只是在高中时代学过基本概念,甚至连皮毛都算不上,现在看着一众科研人员为此争论到差点打起来,实在是让他插不上嘴,同时也感叹世事的奇妙。
谁能想到他一个虽然不算学渣,但也不是学霸的人随手制造出来的东西能够让一群学霸差点打起来呢?
“是弱核力影响了衰变,而你通过电磁力与弱核力的统一,用电弱相互作用影响了衰变吗?”老教授拆开了设备,看着设备内部的结构皱着眉头思索,却忽然问出了一个问题。
陈新对此没有办法回答,对于弱核力他还是以前写小说的时候查过资料,知道这和强核力、电磁力和万有引力一起被称为四大基本力。
而在灾难之前网络上的一众科普软文中,四大基本力可是被爱因斯坦预言的“人类一旦掌握就可以进入更高维度的宇宙,改天换地”的“神力”,甚至有人宣称一旦掌握了弱核力这些四大基本力,时间也就只是一个坐标,人类可以实现时间漫游了。
而现在基于电磁力和弱核力应用的设备就摆在了这些科研人员眼前。
第303章 计划敲定
同位素发电机给科研人员带来的冲击显然超出了陈新的预计,他也没有想到这种东西会有这么夸张。
对于陈新而言,这只不过是一种新式的发电机而已,但显然有的时候一件东西重不重要并不是看它是否复杂或是昂贵,有可能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东西,却蕴含着极高的科技含量。
这就好比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智能手机,如果放到二战时期,这东西也是足以改变世界的存在。
因为在那个时代的人们根本无法想象,计算机可以做到巴掌大小,装进一个人的口袋。
所以对于同位素发电机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陈新能够理解,不过这却也并未影响到他原本的计划和安排。
在一众科研人员将精力都投注到对同位素发电机的拆解,寄希望于破解其中的技术,找到用电磁力影响弱核力,从而改变衰变周期的物理规律的时候,陈新则和几个没有那么疯魔的科研人员一起,筹备着建立同位素温差电池生产线的事情。
“从目前统计的情况来看,大型避难所确实需要同位素发电机,中型避难所如果有高耗能项目的话也可以安装同位素发电机,而小型避难所的话,直接使用同位素温差电池就足以满足其用电需要了。”一名科研人员拿着一张表格,向陈新做着说明。
这样的统计是很有必要的,虽说有陈新帮忙搭建生产线,产量不用担心,但也不能说每个避难所都装上同位素发电机,那样是会构成很严重的浪费的。
在这个末世,每一点资源的获取都要比灾难之前更加的困难,也要更加的珍贵,不应该也不能有任何的浪费。
而且有了实际的数据调查,也好控制同位素温差电池和同位素发电机的产量,避免发电机造的过多而没有足够的电池供应。
毕竟一台发电机需要三颗电池,如果电池的产量跟不上,就算有发电机也还是没用。
“那我们就先建立电池生产线吧,可以先生产一批同位素温差电池,让一些避难所先缓解一下情况。”陈新听完统计结果,了然的点了点头。
拿着调查报告的科研人员也点了点头,肯定的说道:“这是目前来说最合适的方案,同位素温差电池国家之前就已经有过相关的逆向解析,我们这里建立起生产线的话,参考我们这边的技术经验,其他地方也能够很快建立起新的生产线,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产量。
我不太建议急着建立同位素发电机的生产线,它的技术现在还没有进行解析,我们就算建立生产线的话,产品的质量也很难做到有效把控,良品率太低的话,只会是浪费资源。”
“良品率方面倒是不用担心,工人只需要知道该怎么操作生产线就行,并不需要了解产品的技术原理。”陈新反驳了一句,但却也没有反对这个决定:“不过你说的有道理,我们现在就先把生产线建立起来再说吧。”
“好的,那我们这就去联系市府那边,先确定场地。”科研人员点了点头,虽然事情定下来了是好事,但接下来的工作却并不轻松。
现在外面还刮着暴风雪,外界气温零下七十多度,在这样的环境下别说施工了,就算是物资运输都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情。
在十二级强风横刮的情况下,就算是装满了煤炭的火车也一样有被风吹脱轨的危险,虽说现在国家已经倾尽全力在保障铁路物资运输,铁路战线上的同志也在冒着生命危险维系着铁路运输的通畅,但物资的供应依旧紧张。
运力有限的情况下,最重要的煤炭一直是运输的优先事项,如果这边建立生产线需要从外部调入物资,那必然会挤占宝贵的运力,很有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所以如何调配物资,就需要工作人员仔细研究。
至于说施工和场地,这倒反而好说不少,并不算太麻烦。
在科研人员去和市府进行协调之后,一个之前封存的小型避难所就被划拨了出来,虽说地方不大,内部也还要整修,但地方至少是有了。
而施工人员……说句不好听的,现在最不缺的也就是人了。
虽然这种等级的生产线肯定需要专业的施工人员,但现在这种世道下,能有人干活也就不错了,太专业的人手一时半会也难找得到。
总之在市府的配合协同下,虽说顶风冒雪,同位素温差电池的生产线还是磕磕绊绊的在稳步建设之中。
在市府和科研机构推进着生产线的建设的同时,陈新还和秦岚一起回了一趟自己的避难所。
——————————————
“还是这里舒服!”秦岚脱掉了身上的动力装甲,舒展着身体的同时也不忘向一旁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