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芳菲剪切-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不收取听课村民的费用,也不收取三嘎子的任何报酬,完全是公益性质。

    为了郎家川村后继有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三嘎子经常挨家挨户做家长和户主积极参加听课活动的工作。

    他要求村民,不但大人学,还要带着回家过周末和假日的孩子们一起学。

    学堂老师还给村民学员,留下实践性作业。

    比如,老师在讲学结束时,给每位学员发一张调查问卷表格。

    表格内容都要及时填上,涉及到很多方面。

    等下次村民再次听课时,都要面向全体学员,公开表格内容。

    表格内容也很有特色。

    比如,你家小孩不学习不听话怎么办;夫妻之间是不是很礼貌,多久没有吵架,吵架是什么原因;你多长时间向大人汇报一次学习情况,多长时间没有给父母端碗筷了等等。

    这个公益学堂开班以来,已经吸引了周围十几里路的五六个邻村村民,开车或骑摩托车带孩子前来参加听课学习。


………………………………

第三百三十章 借风

    三嘎子的公益学堂开班以来,很快在十里八乡传扬开来,引起了不小轰动。

    三嘎子自费办公益学堂,承包山地,种植中药材,栽培果树,推行股份制饲料加工厂改造升级,钻探深水井,修筑储水池,铺设水道,大搞山场水利基本建设,带领村民致富的善举,引起了地方媒体的注意。

    他的事迹首先出现在县级媒体上,包括广播和电视新闻节目。

    于是,镇领导和村干部坐不住了。书记镇长专门来到郎家川村,进行实地了解考察,并且和三嘎子进行面对面交谈。

    考察活动结束之后,领导们对三嘎子治理荒山的具体做法,给予了很高评价。

    村干部当面表示,要把村集体近千亩原来承包期二十年,已经到期的山场也交给三嘎子接手治理。

    镇领导当场表示支持这一决定,并希望三嘎子,把村集体还没有完全开垦的荒山承包下来,响应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积极开发治理荒山,做郎家川村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

    三嘎子正处在一个负重爬坡的关键时期,有镇领导和村干部的大力支持,底气更加足实。

    他灵便的脑袋,借机向领导提出了人才支持和资金支持,两项可以保驾护航的具体要求。

    “干事业不能空对空,口号对口号,希望领导给来点实打实的。

    我目前铺开的摊子够大的了,如果继续扩展,恐怕需要领导们的人才支持和资金支持。希望领导优先考虑。”

    三嘎子把话说得非常实在,没有半点官话、套话和客气话,每一句话,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

    “贵友你放心,现在国家已经提倡开发荒山,又开始鼓励致富带头人,带动一方人致富,我们一起努力,有国家政策扶持,有村镇领导支持,你只管放心大胆干就行了!”

    镇领导的话,给三嘎子注入了巨大能量和信心,他感觉自己的努力方向没有错误,是非常值得为之奋斗的光荣使命。

    有了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三嘎子的胸怀更加宽广了,胃口也越来越大。

    他开始从人才的培养扶持入手,划阶段分步骤实施他的振兴乡村计划。

    那么,如何培养扶持郎家川村,今后更快更好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呢?

    光靠第一中学马校长和他的几位优秀老师行吗?答案当然是万万不行的。

    这些老师只能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提高一下村民的基本素质,包括文化修养,文明礼貌,和谐相处,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做人的举止言谈之类。而要从根本上提高村民致富奔小康的综合能力,除了读书,还要有专业提高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等等。

    于是,三嘎子仿效马校长和他一起筹办的公益学堂模式,在村镇干部帮助下,又联系县市农林局专家和省农科院学者教授,未来还要聘请河北太行山上的农林专家,前来传经送宝,走到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中药材种植和果木栽培修剪管理技术,以公益学堂为课堂,亲自教授农林生态田间管理的专业技术。

    经过这些学习培训,三嘎子生态园里的职工,自身修养和专业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他充分利用有实际经验,又有文化基础,头脑又灵活的技术骨干力量,参与他的生态园管理。

    他的小叔秦有福,经营了多年的中药材收购,是一把中药材种植管理和收购的高手,对各种中药材性能、特点、质量和药性等,都有独特鉴别手段。

    于是,他把小叔聘请为他的郎家川贵友生态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负责打理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全部事宜。

    在努力提高村民自身修养和专业技术的基础上,他和小叔秦有福再次协商,带领村民外出开开眼界,长长见识。

    他采取了村民自愿参加的报名方式,多次搞全程吃住行免费的万里行考察活动。

    整个考察学习活动的全部费用,都由“郎家川贵友生态园有限责任公司”负担,个人外出考察学习,不用花一分钱。

    三嘎子提前和河北太行山上的前满峪与富足山庄两个山庄取得了联系,他们一起约定,分三个时间段进行考察学习。

    第一次赶在春季施肥、修剪、浇水期间,重点学习修剪技术;第二次赶在坐果管理期,重点学习果实套袋技术;第三次赶在果实收获期,重点学习果实采摘与储藏管理技术,领略丰收景象,增强依靠果木发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为了更好地推销生态园里的果实,三嘎子每次都会约上菲春书店的房东秦大友参加考察学习活动。

    他希望秦大友的果脯加工厂,销售渠道对他开放更加畅通,更多地收购他们成熟的果实,为村民争取更多实惠和利益。

    第三次外出的时候,本打算让郎叔多操点心,可是,郎叔年龄大了,在他出门前又得了重感冒,郎叔的老年哮喘病已经有好几年,这次带队外出,着实有些放心不下。

    临走前,他特意给郎叔找了医生,打了针,掉了瓶,开了药,又给他买了不少的滋补品,还特别嘱咐他的孩子们好好照料。

    郎叔躺在床上,喘着粗气,仍然不忘记告诉三嘎子,西岗区的一个地块,被上次大雨给冲刷了一个大洞,沿着大洞又出现了大面积塌方,这块地需要及时添加夯实土石方,及时垒砌石头地埝加以保护。

    三嘎子常常被郎叔的敬业精神感动着,要不是带领村民致富的使命在身,看到郎叔感冒这么严重,又外加哮喘,他就会留在家里,照料郎叔。

    只可惜使命在身,责任重大,时间急迫,他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郎叔,向着河北太行山方向出发。

    他的弟弟贵良也不闲着,在三嘎子争取了支农资金以后,三嘎子的另一个环山筑路工程又开工了。

    原来的贫瘠荒山,如今已经是金山银山,可是,山上没有路,这些产品又怎么可能运下山呢?

    晨桥自从和小姜联系上以后,只想着要和小姜约会厮混,不想跟贵良打工挣钱了。

    他三天两头的往城里跑,像是小姜勾住了他的魂儿一样。

    最近一个时期,小姜在晨桥和二芹之间,已经顺利完成了挑拨离间计策,死死地抱住晨桥不放手。

    现在着急的是,贵良这里工程工作量非常大,任务也非常繁重,又非常缺少人手,因此,晨桥只能白天干活,夜晚被小姜用车接到县城去享受。

    因为晚上休息不好,贵良不是迟到,就是心不在焉,常常出错。

    贵良不知道晨桥的夜晚生活,更不知道他晚上和原来的老恋人厮混在一起。

    所以,他认为晨桥就是磨洋工,时间久了,在晨桥领工资的时候,他就下狠心扣了他部分工钱。


………………………………

第三百三十一章 升级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三年过去了。三嘎子除了顺利完成了股份制饲料加工厂改造升级外,还注册筹建了郎家川贵友生态园有限责任公司,分别筹建了两套管理体系和管理团队。

    通过竞争的方式又承包了村集体到期的山场一千多亩,扩大了种植基地的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

    全村已经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成为他的职工和管理人员。

    他本人经过入党程序,顺利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并且成为郎家川村的一个支部委员。

    自从以后,郎家川村的山场更绿了,村民更加勤奋了,腰包也鼓起来。

    很多村民在改造升级后的饲料加工厂和他的郎家川贵友生态园有限责任公司,参加劳动领到了不少的劳动报酬,每年家庭收益几乎以翻番的方式出现新的增长。

    这些年来,三嘎子免费带领村民二百多人次,先后到达河北前满峪和富足山庄,山东寿光蔬菜大棚,江苏昆山城市生态森林公园,陕西杨凌示范区等地,参观学习十几次,实地考察学习。

    通过这样的活动,村民们思想更加开放,心胸更加宽广,视野更加开阔了。

    也激发了村民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郎家川村日后更好更快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三嘎子把走出去战略和请进来战略,进行了有效的配合与衔接,给郎家川村的长远发展,插上了远飞的翅膀,增添了不竭动力,发生了巨大变化。

    公益学堂开班以来,郎家川村打架斗殴的发生率,下降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偷盗现象几乎没有再出现。

    村民们正气一个劲儿的上涨。原来因为邻里矛盾纠纷,夫妻之间闹离婚的时有发生,现在邻里纠纷少了,家庭和睦了,社会治安案例和离婚率明显下降,村民们都已经把心思完全用在了致富奔小康实际行动上。

    以前三五一群,七八个人一伙,聚集酗酒是一种常态,这种现象,现在已经减少了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

    现在的村民都在一个心思出工出力挣钱致富,都认识到酗酒既不能发家致富,又浪费钱财,既带来矛盾,又伤害身体,造成村民之间不合,夫妻之间不合的危害性。

    村民空前团结了。他们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增强了致富奔小康的本领和实力。

    村民之间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出现了你追我赶,争先恐后,不甘落后,劳动光荣,懒惰可耻,浪费可恶的新面貌新气象。

    更重要的是,村里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家庭都住上了新楼房,洗衣机、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摩托车已经普及,新的家庭轿车数量也在逐年攀升。

    村民们在三嘎子的指导下,已经建立了八个学习互助小组。

    无论是公益学堂学习,还是外出考察,无论是中药材种植,还是饲料加工厂劳动,他们之间早已经营造了互帮互学,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

    纯谭市电视台,纯谭市日报等各大媒体争先报道郎家川村的先进事迹。

    其中就报道了这样一个家庭。

    郎家川村公益学堂学习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郎发财一家六口实现了人均收入三万多元。

    郎发财的父母尽管年事已高,但是身体硬朗,他们都是贵友生态园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