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芳菲剪切-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莲和小军他们都是学医学的,又都是医学实验专业的优秀学生,如果他们继续留在你这里,就会把他们的专业荒废了,当然,这两个人才也都算是给浪费掉了。

    我看啊,不如去我那里发展他们的特长更好啊!你说是不是?如果他们走了,你这里缺少人手了,我可以让你去我工厂里挑啊!”

    拉皂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他提醒菲春别忘了当时你开业在即,到处找人,而这个时候是你姐夫拉皂,给你提供了人才。

    这次你姐夫遇到了和你同样的问题,你看着办吧。

    他的意思是说,你菲春总不能不买我上一次的账吧?言外之意,你菲春是必须支持我的工作的。

    “先别说要人的事。唉,姐夫,我怎么听我姐说,你是他们的爹?是吗?这又是怎么回事呀?

    姐姐把我说糊涂了。

    你到底是小莲的爹呢,还是小军的爹呀?

    我姐走了以后,我想了大半天,怎么也想不出这里面的门道来。

    你今天来了,正好给我解释一下,也好让我心里更明白。”

    拉皂来的时候就想,要是菲春不提及芳春说漏嘴的那个隐私,他就尽量不提。他怕这件事为了解释,越描越黑,到最后弄得百口莫辩,说不清楚。

    现在菲春既然不接他的话茬,而直奔这个问题来,他就有必要抓住机会把问题说透,避免她产生疑心和猜忌,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嗨,别提了,是我没有跟你姐姐把话交代清楚,都怨我,你姐可能理解错了,不是我是谁的爹,而是小军他爹!”

    拉皂把这个爹很巧妙地进行了移花接木,很成功地进行了张冠李戴。这才让菲春明白过来。

    拉皂丝毫没有放松对小姨子的警惕,他眼睛一直盯着她,怕她再提出什么刁钻,而又稀奇百怪的问题来。

    菲春看姐夫目光坚毅,语气肯定,态度自然淡定,从脸上露出了男人的自信。

    因此,也就不再过问这件事。她也感觉是那个晕晕乎乎,呆头呆脑的姐姐传错了话。

    “奥,原来是这样啊!明白,明白!不过呢,还是我早晨给我姐说的,我这里没有问题,只要你再给我推荐两个能人来接班就行。但是,这事你要亲自去跟小莲和小军他们谈。”

    菲春去掉了疑心和猜忌,只好顺从姐夫的意思。

    “好,那就谢谢你啦!”

    拉皂听了菲春的话,胸有成竹,他马上找亲生闺女小莲和女婿小军谈话去了。

    这两个孩子对大人的突然“造访”,感觉十分意外,对拉皂提出的问题,躲躲闪闪,束手无策。

    当拉皂把让他们去加工厂工作的事,告诉他们以后,他们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难堪。

    一边是自己的主子,一边是自己的亲爹,怎么选择呢?

    “你们俩不用担心经理让不让去,她已经答应我了,现在就看你们俩的主意了。

    奥,对了,这次让你们俩去,是为了参加实验研究部的新产品研发。

    我记得你娘说过,你们上学时学习的就是这个专业,对吧?”

    拉皂看出了他们心中的疑虑,就及时补充道。

    “是,只是,只是搞新产品研发从来没有搞过,恐怕水平不行吧?”

    小莲面带为难情绪,看了看小军,又看了看拉皂,犹犹豫豫的说道。

    “这一点,你们大可不必操心,有我在呢,以前我收藏了不少民间中草药验房配方,你们都是科班出身,领悟得快,学得也快,我带你们一阵子就学会了。

    我年纪大了,你们科班出身的,以后比我做得会更好。长江后浪推前浪嘛!呵呵!”

    拉皂从小莲和小军口里听出了话外音。

    他们不是不想来,也不是怕菲春不让他们来,关键是怕来了干不好。

    为了打消他们这种念头,拉皂及时进行了有效沟通和疏导。

    从目前情况,恐怕最不愿意的不是小莲他们,而是菲春自己。她从心底里不愿意让小莲他们离开。

    毕竟他们对这里主管的一切,都已经驾轻就熟,了如指掌了。如果半路来两个生手,恐怕还需要培养很长时间才能适应。

    菲春是非常聪明的。

    于是,她向姐夫提出了一项特殊要求,她要先从姐夫的加工厂选好人选,然后,把合适的人选带回来,让小莲和小军带上半个月,等他们了解了工作,熟悉了操作工程之后,再把小莲和小军放走。

    谁让拉皂是自己的姐夫呢?谁让当时姐夫在最需要的时候,帮助了自己呢?现在姐夫有了困难,自己能袖手旁观吗?

    现在绝对不是拒绝姐夫的时候,如果拒绝姐夫,那将背负一个不仁不义,忘恩负义的罪名。

    这个罪名也太沉重了,她是背负不起的!

    就这样,拉皂又和菲春进行细节上的协商与沟通,等一切条件具备了,菲春这才勉强答应下来。

    他允许小姨子面向加工厂挑兵点将,让菲春偷偷去工厂考察,精心挑选人才。

    经过几次考察之后,菲春最后终于选上了两位满意的得力干将。

    第一个就是应变能力强,文化水平高——高中文化,又能言善辩,身材苗条,脸蛋漂亮的,曹寡妇家的第二个儿媳妇琳琳。

    第二个是曾经有过图书生意经历,年轻精干,中等身材,看上去略有丰满的车间工人欢欢。

    小莲和小军都是纯谭市卫生学校的毕业生,有专业研究基础与特长,是研发新产品的最合适人选。

    为了做好产品研发的长远工作,拉皂准备从大学毕业生中,再招聘几名优秀科研人才,参与新产品的研发工作。

    经过一番努力,现在实验研发部人员基本到位,研发工作已经初步展开。


………………………………

第三百二十九章 学堂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有了入党动机以来,三嘎子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他的提高得益于河北太行山之行,得益于菲春和秦大友的鼓励与提醒,还得益于他和拉皂签约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得益于他的升级改造中的饲料加工厂。

    今年是拉皂指导种植和收获中药材的开局之年。

    有了中药材种植基地,有了饲料加工厂改造升级的管理机制,他为郎家川村乡亲们的服务意识更加迫切了,为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思想更加强烈了,他的思想占位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

    有了这样的创业基础,有了这样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他突然发现,整个郎家川村变得越来越小了,郎家川村的乡亲们变得越来越少了,而且,他更发现了一个影响郎家川村发展的致命问题——各方面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素质问题。

    如何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如何解决员工们基本素质问题,已经摆在他的眼前,成为他攻坚克难,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任务。

    尽管郎家川村有二百多口人,但是,他的饲料加工厂和中药材种植基地,每次选拔用人都非常作难。

    有的是有体力没能力,也就是老百姓嘴上常说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那种类型。

    还有的人看上去人模狗样,精明能干,而实际上则属于,眼高手低的那种类型。

    在选拔管理人员的时候,他就更作难了。

    他过去曾经用过几个人,来帮助他打理生意,可是,这几个人当中,不是简单粗暴,任性妄为,就是顾此失彼,丢东拉西,总是学不会十个指头弹钢琴。

    为此,他苦苦思考了很多个日日夜夜。正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镇里邀请他参加了一次,由镇里共青团组织的国学经典读书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他结识了县里第一中学的马校长。

    马校长四十多岁,一米八三的个头,体质强壮,步态稳健,带一副近视眼镜。

    他开阔的额头后面,是短短的平头,言谈举止,非常讲究,气质高雅,文质彬彬,看上去就是一位讲究礼仪的学者型人才。

    马校长在这次活动中,做了题为《学国学经典,做礼仪使者》的读书演讲。

    马校长在台上精彩的演讲,以及演讲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的,几个九十度的鞠躬动作,深深地打动了他,他对马校长油然而生敬意。

    他认为要想让郎家川村的乡亲们,早日过上幸福生活,首先就应该从读书开始,从学习国学经典开始,从学习文化开始。

    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位村民成为懂礼貌,有文化,讲文明的合格公民。

    也只有这样,才能为郎家川村的建设与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各种所需人才。

    而一旦有了这种人才,才能够让乡亲们更好更快地,奔向小康生活。

    于是,这次国学经典读书活动活动结束以后,他和马校长相约在马校长的办公室,围绕着如何提高村民基本素质等问题,进行了一次诚恳的长谈。

    从此,他以身作则,从我做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开始学经典,悟经典,写读书笔记。

    他从菲春书店里买来了《论语》、《诗经》、《道德经》、《庄子》、《孟子》、《孔子》、《左传》、《吕氏春秋》、《三字经》、《汉书》等国学论著。还特别挑选了两本助力读书使用的工具书——《辞海》和《新华词典》。

    他不但自己带头学,还逼着弟弟学,他不仅读原著,而且还做了大量学习感悟笔记、圈点和批注。

    为此,他和马校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每次马校长外出参加国学培训学习,或者国学论坛活动,只要他有空都要和马校长一起参加。

    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他学习笔记就做了三个厚厚的本子。

    他的学习效果,自我感觉良好以后,又把目光瞄向所有村民和孩子们身上。

    在马校长的大力支持下,他和弟弟贵良,主动搬到原来的猪场居住,专门腾出自己的家,做为郎家川村的公益学堂。

    在他家外墙上,写满了鼓励村民学习的各种标语,内墙上也做成了各个板块的板报。

    进门影背墙的瓷砖上,也写上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金黄色大字。营造了非常浓郁的育人环境。

    他把马校长和他的团队,也就是支援郎家川村公益学堂的部分优秀教师,邀请到郎家川村,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学经典报告会。从此,他的公益学堂就正式开业了。

    他把自家的厨房,当成老师办公室,把正房做讲学课堂。

    他亲自跑县城,购置了学堂需要的黑板、粉笔、书本、课桌、座椅等,他还为前来讲课的老师,听课的村民,准备了电扇、暖气、开水、午餐等,供他们专用。

    随着学习的深入和需要,他又自掏腰包,购置安装了多媒体教室,语音笔,笔记本电脑等教学用品,提高了现代化教学水平。

    他和马校长相约,利用每个周末和节假日时间,按照预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分组前来授课。

    授课老师都是自愿参加授课活动的,完全是公益行动。

    既不收取听课村民的费用,也不收取三嘎子的任何报酬,完全是公益性质。

    为了郎家川村后继有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三嘎子经常挨家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