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与万物对话:霍金传-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年的牛津大学,学校狠抓学生的道德教育,他们觉得学生离开父母,缺乏道德约束,学校应该承担起教育学生的重任。在对待男女生的交往方面,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同一所学院读书的学生,性别必须是一样的,禁止男女同窗。到了半夜十二点,学校大门紧闭,所有的异性要赶快离开学校。只要发现男生女生同居一室,学院就会马上开除他们。

    涉及到校规问题,霍金在自传里调侃道:“那个时候的学院自认为负有学生父母的责任,这意味着他们管教学生的道德。所以同一学院里的学生都是同一性别的,大门在午夜都要上锁,到时所有访问者——特别是异性——都必须离开。午夜过后,如果想离开,就必须攀越有铁尖的高墙。我的学院不想让学生受伤,所以在铁尖间留下空隙,因此很容易攀越出去。”

    高校的严格管理,也带来了良好的效果,那就是培养了大批的高级知识分子、社会精英。霍金的成功,有自身的原因,但是,也是与当年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分不开的。如果当年,学校是乱糟糟的,即使自身再优秀,恐怕也难以抵挡大环境的影响。

    中国人最喜欢的名言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虽然,都想做像荷花那样的雅士,但是,环境就像泥塘,想成为荷花那也是不容易的事情,即使是洁身自好的人,也很难逃脱周围人对他的冷眼嘲讽,更会被人视为异类,而成为孤单的人。

    考试的时候,霍金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以后回忆牛津的大学生活的时候,他写道:“那个时期,物理课的安排方式使得不做功课特别容易。我进大学之前考了一次试,然后在牛津待了三年,只有一次终考等着我们。我计算过一次,我在那里的三年期间大约只用功一千小时,平均每天一小时。我对自己懒惰并不感到自豪,但那时我的态度和多数同学并无二致。我们倾向于绝对厌倦和觉得没有任何东西值得努力追求。我患病的一个后果就是把这一切都改变了。当你要面临夭折时,你就意识到生命是值得过的,因为有很多事情等你去做。”

    在考试的前夜,霍金因紧张而失眠了。经过考试的人都知道,考前失眠是最可怕的,一晚上不睡觉的结果,就是第二天没有精神。笔者在漫长的自考中,曾经经历过这样痛苦的时候,那年是夏季,本来很困,结果由于蚊子的干扰,我基本一夜无眠。不过,第二天我竟然还通过了考试,那也真的是很侥幸的事情。

    失眠对于霍金却是严重的,那次考试他考得不好,霍金在他的回忆录里是这样说的:“我的成绩处于第一等和第二等的边缘上,我还得让考官面试以确定我应该得第几等。”

    面试的那天,霍金面对考官的时候,考官问他对未来有什么计划。霍金认真地回答道:我要做研究。接着霍金对考官说:“如果你给第一等,我就去剑桥。如果得到第二等,我就留在牛津。”最终的结果是:考官给了霍金第一等,霍金离开了牛津,去了剑桥大学。

    在面试之前,霍金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他给自己的未来规划了一下:如果不能去剑桥大学做研究工作,那就去申请当公务员。霍金当时的心理就像当今中国很多大学生一样,如果考不上研究生,那就去当公务员。看来,不管是中国还是英国,名牌大学的学生们,他们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当公务员的梦想。

    霍金讨厌核武器,他不想去国防部门当公务员,他当时是选择去公务部门做事或者是去下议院担任书记员。想到就要做到,霍金去应聘下议院的书记员,面试很顺利地通过了,然后就是要笔试了。但是,也许是因为霍金太忙了,他竟然忘记了去参加笔试。于是,有一天,公务员遴选委员会给霍金邮寄了一封信,鼓励他明年再参加考试,并说他们不会因为他不参加笔试而有任何的成见。

    后来,霍金说:“万一我不能做研究,作为后备计划,我已经申请当公务员。因为我对核武器有反感,不想与国防有任何相干。因此我把在公务部门做事或者在下议院任书记员列为优先选择。在面试时有一件事变得很清楚,那就是我根本不知道书记员是做什么的,尽管如此,我通过了面试,余下的一切就是一次笔试。不幸的是,我全然忘记并错过了笔试。没有成为一名公务员是我的幸运。如果那样的话,我就无法应付我后来的残疾所带来的不便。”

    考试结束后,在牛津毕业生的聚会上,霍金喝了一杯酒,这杯酒喝完后,他的心里也有一丝的伤感。成名后的霍金在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的时候,他说出的话依然能看出他那时候的心情。

    不知此时此刻,这位牛津大学的毕业生霍金是不是还记得那个在脖子上围着粉红色围巾的他,坐在舵手的位置,大声对队员们喊话。是不是还记得有一天晚上喝多了酒,拿着油漆和刷子,走到一座桥上,把一块写着七个大字的木板挂在桥栏杆上,木板上写着:“投自由党人的票。”

    刚写完最后一个字母,他就被巡逻的警察发现了,警察呵斥声中,他和朋友吓得跑了起来。当我看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怎么也无法把这种恶作剧和霍金联系在一起。牛津大学赛艇俱乐部的一位负责人回忆起霍金的时候曾说道:“霍金是一位喜欢冒险的舵手,永远也无法预料,他带领队员们在水上运动,都会做出什么冒险的举动。”

    霍金对于宇宙永远不服输的探索,难道不也是一种冒险精神吗?

    成名后的霍金经常接受记者的采访,有一次,当记者提到他在牛津大学的一些事情的时候,于是,一场精彩对话开始了。

    记者问霍金:“你在牛津大学读数学和物理,按照你计算的,在那儿你平均每天大约用功一小时。据我所知,你划船、喝啤酒,还以捉弄他人为乐。是什么原因使你对学业不在乎?”

    霍金回答:“那是50年代末期,大多数年轻人对所谓的成就感到幻灭。除了财富还是财富,似乎没有别的什么可以追求。保守党刚刚赢得第三次竞选,其口号为‘你从未这么好过’。我和大多数同时代人一样厌倦生活。”

    记者继续问霍金:“尽管如此,你仍然在几小时内解决了你的同学在几周都不能完成的问题。据我所知,他们显然知道你的才能。你自己意识到了吗?”

    霍金回答:“牛津大学那个时期的物理课程极其简单。人们可以不听任何课,一周只要接受一两次辅导就能通过。你不必记许多事实,只要记住一些方程即可。”

    当年在牛津读书的霍金是有些懒散的。让他改变懒散,成为著名宇宙学家的华丽转变,竟然是由于一场疾病。

    当年,学院还是很照顾毕业生的,如果毕业生想去旅游,学院会给毕业生提供旅行资助,当然了,费用不是很多,霍金称之为“小额旅行资助”。霍金竟然认为:选择去的地方越远,学院提供的旅行资助的机会就会越高,于是,霍金选择去伊朗。

    霍金获得了旅游资助。在毕业考试结束后,他和几个同学结伴一起旅行,其中一位同学会说波斯语。如果去伊朗旅游,不懂当地的话,那会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霍金和同学坐着火车到达了伊斯坦布尔,然后又到了东土耳其附近的亚拉腊山的埃尔祖鲁姆。后来,火车开进了苏联,他们乘坐阿拉伯汽车去大不里士,那辆车上装满鸡和羊,这是一次貌似开心的旅途,还有家禽相伴左右,后来他们又去了德黑兰。

    在返回的途中,霍金和他的旅伴被困在了路上,因为在保因扎赫拉,发生了地震,有一万两千多人在地震中遇难。他们是在靠近震中的地方,当时生病了,所以还不知道这件事情。在那里,那个懂得波斯语的同学在德黑兰就和他们分开了,他们听不懂当地的语言。直到霍金和旅伴到达伊斯坦布尔才知道发生过地震。

    在《我的简史》中,霍金谈到了大学时代放长假时的那次旅行:“在归途中,我和旅伴理查德因为保因扎赫拉地震所阻。这是一场71级的地震,多于一万两千人死亡。我肯定是在靠近震中的地方,但是由于生病以及在伊朗公路颠簸的汽车上,所以我对此一无所知。因为我们不通晓当地语言,在大不里士的几天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这次灾难,那时我正从严重的腹泻和因被甩到汽车前座肋骨断裂中康复。直到到达伊斯坦布尔我们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霍金是个孝顺的儿子,父母一直在等待他的消息,为了不让父母牵挂,霍金给父母寄了明信片,为了让他们放心,霍金说他没有遭遇那场地震,虽然在旅途中发生了腹泻,还在旅途中肋骨断裂,后来,他还是康复了。不过,那次长途旅行,确实让霍金大开眼界,也让他的身体经受了考验,腹泻、骨折,这对他来说,都是痛苦的事情,不过,那时候的他并不知道,还有更大的打击在等待着他。

    他在自传里写道:“我给父母寄了明信片,他们在急切地等待我的只言片语已经有十天了。他们上一次得到我信息是在我离开德黑兰向灾区出发的时候,那是地震发生的当天。”

    在经历了地震和疾病以后,霍金回家了。以后,虽然霍金到处旅行,但是,他都是坐在轮椅上旅行,对他来说,能够步行去旅行的日子,永远回不去了。人这一生,最宝贵的是什么,虽然答案五花八门,可我认为最宝贵的不仅是时间,还有健康,健康才是最大的幸福。

    青春时光是美好的,大学时光总让人留恋,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名人,当时光流去,当一个人步入中年或者老年的时候,心中时时怀念的,还是那段魂牵梦绕的记忆和在大学中度过的日日夜夜。

    翻开霍金的自传《我的简史》,描写这段大学生活的篇幅不短,更有意思的是,他公开了很多大学时代的照片,那些照片最吸引读者的眼球,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霍金对大学生活的怀念。



    7。 当赛艇舵手的日子

    

<;h2 css=";section j…chapter"; data…paragraphid=";c0373c71011946bab52961843a438028_5";>;7 当赛艇舵手的日子<;/h2>;

    进入大学校园,霍金发现了一个问题:那一年他17岁,和他同班的同学都曾经在部队服过兵役,年龄比他大,在班里,霍金没有能谈得来的同学,大学的第一年和第二年,他觉得那段时间相当寂寞。第三年,霍金为了交朋友,做出了一个决定:加入牛津大学的赛艇俱乐部,于是,他当上了舵手,开始了他的舵手生活。

    在这里,我先来谈谈牛津大学赛艇队。牛津大学赛艇队成立于1829年,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到了20世纪50年代,已经成为一支很有名气的赛艇队。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赛艇作为古老的传统体育运动比赛项目,始于1829年。牛津和剑桥这两所大学,为什么要举办这样一个赛艇比赛呢?关于两所名校之间的赛艇比赛,有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英国著名诗人威廉&ap;iddot;沃兹沃斯的侄子查尔斯&ap;iddot;沃兹沃斯是牛津的学生,有一天,他忽然想做一件奇特的事情,他给在剑桥大学读书的学生查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