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诡事录3:骇人听闻大结局-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留仇国,具体地理位置不知,大致也在唐朝的南海郡即今广东一带。在隋时,身材矮小的他们,一度曾挑战中原,但被隋炀帝打败,一千多人被俘。在这个国家,布用树皮织成,非常精细。该国不产铁,所以,当被俘者被铁链拴起来时,都显得异常惊喜与兴奋。
  木客国,在平乐县之西的荣山上。平乐,古昭州,在今广西桂林东南方向。这个国家的国民,自称木客,他们世代生活在荣山上。荣山方圆几百里,顶部是平的。木客人形体矮小,像几岁的小孩,他们喜欢哭泣,生活在树上,行踪非常诡异。有唐人好奇,进山捉拿木客。幸运的人,费尽周折,能捉拿一两个,卖到长安去,则会赚一大笔银子。
  缴濮国,位于云南西南永昌郡。那里的人们都长着巨大的尾巴,当他们想坐下来谈事时,要先挖个坑安放尾巴。因为尾巴一旦折断,他们就会立即死去。
  阿萨国,地理位置不明,大约在国境西南的丛林里。那里的人以打猎为生,他们把野兽的肉切成块,堆在一起,用巨石重压,榨出汁,再加入大米和草籽,用来进行发酵,多日后就酿成兽酒。喝一杯,力大无穷,夜御十女。
  孝忆国,处于西域之北的平原地带。人们在栅栏里居住。该国一年四季温暖如春,导致国民性格也非常温暖。不过,他们长得很吓人:身材高大,脸大鼻子大,还是黄头发披散着,绿眼珠,红胡子。据说,在当时的长安,很多达官贵人都购买孝忆人为奴。在唐代宗大历年间,一个孝忆人价值二百两银子。
  婆弥烂国,距长安二万五千五百五十里。这个国家的国民,其实是一些猿猴。他们生活在险峻的高山上,经常袭击附近的人类。他们大约有二三十万只,为首的自称“苍空空”。
  鹤民国,这个国家的人,据说善于飞行,腋下有自动伸缩的肉翅。他们生活在西南深幽的谷里,那里终日大雨滂沱。但奇怪的是,雨水从不会浇湿他们的肉翅。有人说他们是夜郎人的后裔,但唐朝的一些研究者驳斥了这种说法。在唐穆宗长庆二年,洛阳探险家薛无本带着几个助手深入黔境,寻找传说中的鹤民国。历尽艰辛后,他们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终于到达一个叫“郁底”的地方。当时,薛无本站在峰岭之上,望着大雨中幽深的谷底和盘旋天空的鹤民人,他像是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后来,他在笔记《高闻录》中记载了这一经历。不过,他们并没有带回一个鹤民人。
  东女国。国民是西羌族的一支,风俗是女人当国王。东女国与茂州即今四川汶川相邻,国内有八十多座城池,分布在山谷间。女王居住的地方叫康延州。在东女国,平民和士兵加在一起,有一万人左右。在这个国家,宰相也由女人出任,名“高霸”。东女国并非没有男子,但他们主要集中在京城之外,外地官员则完全就由男子担任。在京都,女王五天上一次朝。女王死后,会在王族中选拔出两位漂亮女子立为国王,即大王和小王,大王死后,小王即位;也有另一种情况,大王死后,小王因某种原因无法即位,这时候,则由大王的儿媳即位。这个国家没有坟墓。国民死后,他们的肉被剔下来,和上金屑,装进瓶子,埋进土里。
  拨拔力国,在西南海中。全民皆肉食,通过血管,吸食牛羊的鲜血,或者跟奶搅拌在一起喝。这个国家的女人,皮肤白皙圆润得无与伦比,这大约跟饮食有关。该国有不少军队,步兵就有二十万之众,还有十万左右的骑兵。他们与大食国世代为仇,后者多次出击拨拔力国,每次都无功而返。
  长人国,国民高三丈,牙如锯,指如钩,好吃人。
  众尸国,位于西域昆吾国之南,国民皆僵尸……
  搜石记
  石头是非常有意思的。所以在很早的时候,古人就开始在把玩的同时,寄说故事于其中了。
  据说,第一块著名的石头,是尧时从天而降的。充满天地精气的它,落在了谷城山下,化作了一位老人,叫作黄石公。多少年后,他收张良为弟子,授予其兵书:“子房,如果以后想我了,就来谷城山吧。如果你看不到师父了,总会看到那黄色的石头。”
  汉朝建立后,元鼎五年,西域郅支国进献了一块马肝石,半青半白,足有百斤重。以水银养之,沉于玉盒中,金泥封其上。据说,该国人平均身高四尺,好碎马肝石,伴以九转丹,服一丸,终年不饥渴。用它擦头发,白发变黑发。武帝曾与大臣坐甘泉殿,席间有发白者,武帝亲手擦拭,还真变黑了。
  时间到了西晋,在吴郡临江的堤岸上,有塌方处,露出一块石头。用木槌敲打它,竟然没声音。晋武帝司马炎问张华,后者想了想,说:“可取蜀中桐木,雕成鱼形,再敲打它,就会响了。”后来一试,果然。
  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暴君石虎,在云昌津渡口采石建桥。但无论多大的石头,扔进河中即被冲走,虽有百万人施工,终无所成。石虎惧,在河边祭祀,把玉璧投入河里,亦随水漂到小洲上。随后,大地震动,波涛翻腾。渡口边的楼台倾倒,大臣被压死一百多人。
  唐敬宗宝历元年,资州资阳县清弓村,其山上有巨石。多大呢?三间屋子那么大。有一天,巨石突然震动,滚下来,跳跃着,过山涧,上山坡。有山民发现这一怪象,于是几个人追赶着,成为当时的奇景。
  吴兴故彰县东三十里,有梅溪山。山脚下,有一竖石,高百余丈,色泽黑,呈圆柱形。它上面,又有一磐石,如石磨般转动,发出风雨声。每一年,如果石磨转得快,就会丰收;反之,则受灾。
  衡阳相乡县,有石鱼山,石头是黑色的。开采一层后,便呈鱼形,有鳞有鳍,长有几寸,用火烧过,竟会发出鱼腥味。
  洛阳伊阙县令李师晦的弟弟在江南为官,与一僧人友善。后者有一次进山采药,遇大雨,在树下避雨。在风雷中,突有物落地,随之天晴。那是一块石头,圆润可爱,中间有孔,形如下垂的口袋,纹理则如光彩的锦缎。僧人带回寺院,将之藏在床下,鬼魅不敢迫近。有一次,僧人病重,看到无常鬼走过来,却被那异石突然发出的声音吓跑。随后,僧人的病也好了。
  荆州永丰县东乡里,有一块卧石,长九尺六寸,青黄色,形如人。据说它很灵验。如果境内有干旱,祭祀者就把它举起,要小雨则低举,要大雨则高举。
  唐僖宗乾符年间,天台山僧人在附近的临海县发现一个神秘的石窟。他与一个同伴决定进行探险。进入石窟一二十里,洞低矮,路狭窄,多泥泞。随后,道路渐渐平坦开阔,两边也出现了山脉。翻过山脉,他们发现了市集和居民。同伴走得饥饿,去市集乞食。有人对他说:“我们这里的东西,你是不能吃的,吃了会后悔。”那同伴太饿了,还是要吃。吃完后,两个人走了十来里路,道路又渐渐狭小了,他们发现前面有个洞穴,于是从洞穴里出来。可这时,吃了食物的同伴却突然走不了了,他看着自己的身子,竟然一点点化为了石头!
  从西域于阗国向北走五天,会发现一座山,山上有头石骆驼滴尿。滴在山下,用金银器皿接,必定漏;用手掌接,也会漏。只有用葫芦做的器具接,才会不漏。
  中天竺地区,有个国叫劫比他。境内有根石柱,高七十尺,颜色青里带红,有光泽。站在它面前,吉凶祸福,都可以从影子中看见。
  南州南河县东南三十里,丹溪转弯处,有一块响石,高三丈五尺,形如卧兽。对它喊话,它会答应;如果对它笑,它也会笑。
  会稽进士李晀,偶然拾了一块小石头,色青黑,温滑可玩,不管什么东西落在上面,即变为石头。
  婺州永康县山亭中,有枯松断枝,落水中,化为石。后来,有人拿没落到水里的树枝,往水里一划,也化成了石头。
  洪州建昌县界田地中,有上古时留下的石人、石像,以规则的图形散布于天地间。没人知道它们来自于哪里。
  丹阳王文秉世代刻石,曾得圆石如球。剥去外壳般的东西,里面有一条蚕,能蠕动。见样子恼人,他就随手扔掉了。几年后,浙西动乱,王文秉和乡人出逃。有一天,乡人聚会,说到富贵事,一人道:“只要寻找到石中的金蚕,还怕缺少金银么?”王文秉听后大为懊悔。
  太州敷水店南,有一个山坡,上面种满了桑麻。有一天,这个山坡整个飞了出去,一直落在附近的赤水河里。而坡上的桑麻还是老样子。
  四川兴元有一巨石,大小如山丘,方圆几十里。巨石自平川上耸起,四面是悬崖峭壁,山顶则如平川。因为没有山道,要想上去,只能攀援四壁垂下的藤萝。山顶上,则多是古老的松柏,又有鹿鹤栖息。巨石景象奇特,远远望过去,一如巨型盆景。
  异闻录
  唐朝浩瀚,各种奇闻层出不穷,最后再打一网,以备谈资。
  裴度好古物,有人献铁盎,朴厚拙丑,上有篆字,曰:“齐桓公会于葵邱岁铸。”公以为至宝。一日,设食会门生,器出于庭,众人环观,迭词以赞,独刘舍人曰:“此乃近世矫作也。”公不悦。刘舍人曰:“齐侯小白,谥桓公,九合诸侯,取威定霸,葵邱之会是第八盟。卒哭然后定谥,则葵邱之会实在生前,不得以谥称之。”裴公恍然始悟,立命击碎,举爵尽欢而罢。(《异闻集》)
  这是个有关文物赝品的故事。宰相裴度跟李德裕一样,酷爱收藏文物古玩,于是有人献“春秋之铁盎”。盎,腹大口小,如盆的模样。上篆有“齐桓公会于葵邱岁铸”的字样。裴度爱不释手,但身边有人认为这东西是后世假造的,理由是:齐桓公曾九次会盟,葵邱之会是第八盟。“盎”是会盟时的礼器,铸造时,齐桓公还活着,上面不可能镌刻着他死后才有的“桓公”的谥号。
  看来,当今之世出现的乌龙事件,唐人早就碰到过了。
  飞龙卫士韩志和,本倭国人也,善雕木作鸾鹤鸦鹊之状,饮啄动静,与真无异。以关戾置于腹内,发之则凌云奋飞,可高百尺,至二百步外,方始却下。兼刻木作猫儿,以捕鼠雀。飞龙使异其机巧,遂以事奏,上睹而悦之。志和更雕踏床,高数尺。其上饰之以金银彩绘,谓之见龙床。置之则不见龙形,踏之则鳞鬛爪牙俱出……(《杜阳杂编》)
  韩志和是一名日本人,在唐留学,表现上佳,做到皇家骑兵。其人极善木工活儿,能雕鸾鹤、喜鹊,并在内部设置机关。一旦发动,飞鸟或自行走动,或凌空飞翔,可达百尺高,最远能飞到二百步之外。又曾雕刻木猫,发动机关,可捕老鼠和麻雀。飞龙兵首领惊叹其艺,将他推荐给宪宗皇帝。激动的东瀛小兵很快雕制了一张床,高两三尺,上饰有彩绘,金银线勾边。脚踩上去,床身呈龙状,实在精巧。宪宗好奇,用脚踏之,龙之爪牙猛然而出,令皇帝惊恐不已,还以为谋杀暗器。
  上降日,大张音乐,集天下百戏于殿前。时有伎女石火胡,本幽州人也,挈养女五人,才八九岁,于百尺竿上张弓弦五条,令五女各居一条之上,衣五色衣,执戟持戈,舞《破阵乐》曲。俯仰来去,赴节如飞,是时观者目眩心怯。大胡立于十重朱画床子上,令诸女迭踏,以至半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